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浸出物

浸出物

浸出物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62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9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915331篇;相关期刊274种,包括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第二届全国民族医药传承和发展交流研讨会、2016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暨第十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等;浸出物的相关文献由183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敏、伍业旭、刘纪青等。

浸出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9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15331 占比:99.94%

总计:915896篇

浸出物—发文趋势图

浸出物

-研究学者

  • 李敏
  • 伍业旭
  • 刘纪青
  • 李啸
  • 刘圆
  • 刘汉斌
  • 刘艳
  • 吴蜀瑶
  • 石俊英
  • 金传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洁; 瞿雅懿; 何金晓; 蔡晓洋; 万子玉; 陈华林; 李敏
    • 摘要: 以道地产区及主产区收集的17份黄丝郁金种姜为材料,对其质量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偏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及聚类分析,确定种姜分级指标,结合生产实际,初步建立黄丝郁金种姜分级标准;并以不同等级种姜为处理进行田间验证试验,探究种姜等级与黄丝郁金生长、产量及质量的关系,以检验该种姜分级标准的科学性。结果表明,黄丝郁金种姜以种姜粗、种姜重、发芽率为主要分级指标划分三个等级:一级种姜种姜粗≥16 mm,种姜重≥10 g,发芽率≥99.00%,含水量≥70.00%,净度≥96.00%;二级种姜种姜粗≥12 mm,种姜重≥6 g,发芽率≥97.00%,含水量≥75.00%,净度≥96.00%;三级种姜种姜粗≥8 mm,种姜重≥3 g,发芽率≥94.00%,含水量≥75.00%,净度≥96.00%。不同等级种姜田间验证试验发现,随着黄丝郁金植株的生长,其株高、叶长之间差异越显著,表现为一级种姜>二级种姜>三级种姜>等外级种姜;一、二、三级种姜产出药材产量显著高于等外级种姜(p<0.05);一级种姜所产一等药材占比更高;一、二、三级种姜所产药材浸出物显著高于等外级种姜(p<0.05)。不同等级种姜在植株生长、药材产量及质量方面均存在差异,本研究建立的种姜分级标准科学可行。
    • 任霞; 管凤雅; 陈颖; 褚静; 刘耀武; 王其丰; 高贯彪
    • 摘要: 目的:优选出白芍(直径1.5-2.0 cm)适宜的软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芍药内脂苷、没食子酸、苯甲酰芍药苷四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水溶性浸出物为评价标准,通过单因素法试验和综合加权评分法,对白芍软化工艺中的主要参数进行优化,其主要包括白芍的浸泡时间、浸泡温度和闷润时间。结果:适宜的软化工艺条件:浸润时间为14 h,浸润温度为35°C,闷润时间为35 h。结论:白芍软化条件不同,产品的内在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故本实验筛选出白芍较为适宜的软化工艺,为制定饮片的质量标准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袁鑫; 吴招娣; 吴俊标; 林华; 钟燕珠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传统煎煮汤剂和机器煎煮汤剂在浸出物、化学成分含量及药效方面的差异。方法 对2000—2020年发表的涉及复方传统煎煮与机器煎煮比较的研究进行汇集分析,共纳入36篇文献。结果 36篇文献共涉及46个复方的比较,其中浸出物比较研究结果19项,14项研究结果显示传统煎煮浸出物含量高于机器,5项研究结果机器高于传统;化学成分比较研究结果30项,化学成分含量传统高于机器的有15项,机器高于传统的11项,另外无统一结论研究结果4项;药效比较研究结果11项,其中传统煎煮汤剂临床疗效优于机器煎煮的有7项,机器优于传统4项。结论 从近20年的相关文献汇集分析看,在浸出物、化学成分含量及疗效方面,传统煎煮汤剂稍优于机器煎煮汤剂。但从使用方便、煎煮效率以及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等方面,复方机煎的应用已势不可挡,应着重从煎药机性能开发、煎药流程改善等角度提高其煎药质量。
    • 曾乐
    • 摘要: 为了将化橘红原饮片粉碎分级处理,研究粉碎度对质量的影响。将化橘红饮片粉碎成不同粒径的粉末,分别加相当于饮片质量15倍的水量,设置水浴温度90°C,加热30 min,将化橘红内柚皮苷的溶出度、高效液相色谱图谱及浸出物量作为指标,考察不同粉粹度的影响。结果发现,2号样品饮片粒径为24~50目时所含有效成分柚皮苷的溶出度最大(平均为48.50 mg/g),是原样品0号(平均为37.77 mg/g)的1.29倍;其次是3号和4号样品,质量分数分别为47.72、47.52 mg/g。分析总浸出物测定结果发现,9号样品的总浸出物最多,浸膏得率为21.07%;其次是8号样品,浸膏得率为18.85%。根据上面两项指标可知,化橘红不是粒径越小越好,而是粉碎度在24~50目时最佳。对化橘红粉末饮片粉碎度进行适宜性研究,为化橘红饮片的实际应用提供借鉴,以期在临床上更好地发挥作用。
    • 蒋腾川; 王艳林; 洪影雯; 冯晓林; 王海燕; 李娅; 魏富刚; 梁云飞
    • 摘要: 目的:对不同生长年限三七主根中的总皂苷及浸出物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生长年限对三七总皂苷及浸出物含量的影响,为确定三七药材适宜的采收年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7个不同产地的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三七主根样品共21批,采用HPLC法测定三七主根中总皂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的含量,采用热浸法测定三七主根中浸出物的含量。结果:生长年限对三七主根中总皂苷及浸出物的含量均存在显著影响,大多产地三年生的三七主根中三七总皂苷及浸出物的含量明显高于一年生、二年生三七主根(P<0.01)。结论:在1~3年生三七主根中,三七总皂苷及浸出物的含量随着年限的增长逐渐升高,三年生含量达到最高,与传统的三七采收年限一致,可为三七的标准化采收提供实验依据。
    • 何陈灿; 吴洁; 陈翠; 张冰坤; 卢寿运; 李卓波
    • 摘要: 蒸汽爆破技术主要利用在高温高压下,水蒸气湿润渗入植物细胞纤维内部,并通过瞬间的压力释放,在压力急速下降的条件下,实现植物纤维细胞内部水分的液汽转换急速膨胀而产生细胞壁“爆破”效果。本文采用不同的蒸汽爆破条件对黄芪进行预处理,探究汽爆预处理对黄芪部分品质特性及多糖、活性物提取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黄芪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黄芪功能性成分提取、多糖制备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有效的途径。
    • 吉林芳; 杨德泉; 佘永红; 丁野
    • 摘要: 目的制定牛白藤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牛白藤为茜草科植物牛白藤Hedyotis hedyotidea(DC.)Meer.的干燥藤茎,12批饮片样品来源于湖南省内4家中药饮片公司。完善薄层色谱(TLC)鉴别牛白藤饮片方法。新增水分、总灰分检查项目,按《中国药典》2020年版水分测定法第二法、灰分测定法测定样品的总灰分量,按水分的平均值、总灰分的平均值的120%计算水分、总灰分的控制限度;按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按浸出物平均值的80%计算浸出物的控制限度。结果完善后薄层色谱方法检验效率更高。12批牛白藤样品水分平均值为12.67%,建议水分限度定为“不得过15.0%”;总灰分平均值为8.71%,建议总灰分限度定为“不得过11.0%”;浸出物测定样品的水溶性浸出物平均值为16.04%,建议浸出物限度定为“不得少于13.0%”。结论新增了水分、总灰分检查项目;薄层色谱鉴别提高了检验效率;浸出物测定更符合临床应用实际。为牛白藤饮片质量标准完善提供了依据。
    • 王吉文; 黄燕俊; 胡倩倩; 马宏亮
    • 摘要: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期及加工方法广佛手浸出物、橙皮苷的含量,为广佛手规范化采收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20版《中国药典》一部佛手药材项下浸出物及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总体上,广佛手浸出物随成熟度增高而升高,7月份青果最低为32.5%,9月完全成熟黄果最高为50.5%;同一采收批次佛手,橙皮苷随成熟度增高而降低。9月份,近成熟佛手浸出物较高且相对稳定,在48.0%~49.8%之间,橙皮苷含量0.043%~0.056%之间。不同干燥方法处理,晒干或烘干浸出物高于阴干。佛手切薄片干燥浸出物含量高于切厚片干燥。结论广佛手宜在9月份选择晴天,采集青白色至青黄色果实,趁鲜切薄片晾晒干燥。
    • 杨秀娟; 康生福; 马冬妮; 冯银平; 苗小楼; 胡芳弟; 李芸
    • 摘要: 目的优选唐古特大黄饮片产地加工与炮制生产一体化工艺(简称一体化),为大黄饮片产地规范化生产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大黄适宜的干燥温度和切制程度;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选一体化工艺。结果一体化最优工艺为将鲜大黄自然晾晒至相当于原药材含水量的53%~56%时,切制成8~10 mm的饮片,自然晾干。结论优选所得一体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缩短了劳动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加适合现代化、机械化处方调配,是一种新型的大黄饮片形式,值得推广。
    • 刘涓; 任连杰
    • 摘要: 目的:从总体思路、研究方法、安全性评估及阈值等方面探讨化学药品注射剂可提取物、浸出物杂质评估和控制的一般考虑,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国已发布的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以及当前国际通行的技术要求,结合技术审评过程中发现和总结的若干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注射剂中浸出物杂质所引入的风险是由接触时间、接触条件、制剂和材料特性等各种因素综合决定的。研究者应结合风险评估情况,制定适宜的评估和控制策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