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俗信仰

民俗信仰

民俗信仰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12篇,主要集中在风俗习惯、中国文学、宗教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5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73篇;相关期刊168种,包括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青海社会科学、台湾研究集刊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时空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山东省农业历史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民间文学与民族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等;民俗信仰的相关文献由222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永安、朱天顺、汪玢玲等。

民俗信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5 占比:71.9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2.46%

专利文献>

论文:73 占比:25.61%

总计:285篇

民俗信仰—发文趋势图

民俗信仰

-研究学者

  • 徐永安
  • 朱天顺
  • 汪玢玲
  • 于鲁·瓦尔克
  • 刘云生
  • 刘卫英
  • 刘心
  • 刘敏芳
  • 宣朝庆
  • 张会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聂世忠
    • 摘要: 滩头木版年画为手工木板套色水印年画,与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并称为中国四大年画,其审美价值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祥瑞文化与礼仪说教、民俗信仰,非遗滩头年画的保护启动政府+高校+企业、年画传承人+创作人+市场人两类三方整合模式,合作推进年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滩头年画数字化中心,增强滩头年画生命力,创造新年画,在传统手艺、生存环境、本土年俗文化等方面进行创新性保护,与时俱进行年画的宣传传播与产业开发,滩头年画的创新性保护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 陈汐
    • 摘要: 环县道情皮影戏,属“傀儡戏”的一种,亦称“灯影戏”、“小戏”,是环县乃至陇东特有的一种以皮影形式演唱道情的地方剧种。[1]环县道情皮影融入了地方特色、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俗信仰,集戏曲、文学、历史、表演、舞蹈、绘画于一体,还融入了戏曲的演唱曲调。它不仅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还承担着诸如祈福、驱邪、过关、还愿等的文化功能。皮影戏班通过唱影的方式敬神、娱神,从而达到神灵的保佑与祝福。
    • 张新沂
    • 摘要: 民俗信仰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在民间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有表现,对彩塑艺术的创作有重要影响。民俗信仰促生彩塑艺术,也是彩塑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对彩塑艺术审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主要分析民俗信仰的内涵、影响因素以及其对彩塑艺术的作用。
    • 李安竹
    • 摘要: 目前学界对大象的探讨主要集中于生态学或历史学领域,多关注环境变化与大象变迁的关系、历史时期内人象关系等问题;文化学的研究大多讨论某一时期大象的文化涵义,较少对中国古代大象文化意蕴的整体研究.在中国古代,大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在历史进程中被赋予了各种象征寓意,因此应重视对大象文化内涵的探讨.由于大象广泛参与人们的社会活动,从政治、宗教、民俗等角度探讨大象的文化内涵不失为一条有效路径.
    • 叶发体
    • 摘要: 《田野中的客家妇女与民俗信仰》一书,是钟晋兰研究员近年来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扎实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其承担的与客家妇女相关研究项目的成果总结,于2018年12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钟晋兰研究员在查阅族谱、地方志、寺庙碑记等民间文献和口述史料、各县档案局珍藏的档案资料,以及通过参与观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客家乡村地区的普通妇女,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入手,围绕客家妇女群体,对她们的婚姻、生存状态、神明崇拜、民俗宗教仪式、女神信仰等一系列行为模式与社会关系展开论述的一部研究客家妇女的学术论著。
    • 刘云生
    • 摘要: 法权文本中的“生一死”关联法律如何确证、彰显,保障死者的权益,与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情结、精神需求息息相关。与西方近代祭祀权衰减、没落的历史命运不同,中国“事死如事生”的民族传统和法权建构一直深深植根于民间生活,已经成为国民的共同民俗信仰和特定精神诉求。
    • 刘云生
    • 摘要: 以民法典实施为背景,以2010-2019年凶宅交易纠纷裁判个案为对象,探讨凶宅禁忌的价值归位、法源归入、权利对标等问题.主张凶宅禁忌包蕴债因性、物权性、人格性三种权利,属于正当的民俗信仰,是民族精神和人格尊严的集中表达,理应归入法源并对标权利,实现抽象原则与具体权利的精准对接.认可凶宅禁忌中的信仰自由与合法权利,不仅有利于彰显民法典的民族性,更能为民俗信仰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于确证民事权利的同时,为司法裁判提供统一的价值引领和进路选择.
    • 冯淼
    • 摘要: 在日本假面运用于传统戏剧和民间艺能演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缩小"现象——最早的伎乐假面多是大型面具;舞乐和行道仪式、追傩仪式中使用的假面,尺寸开始缩减;至平安时代盛行的神乐演出中,假面的尺寸随着实际使用需求而不断变化;到镰仓、室町时代大放异彩的能乐演出中,假面雕刻从立体夸张转为平滑清淡,尺寸也定型为平板式小型假面.本文试图从民俗信仰的影响和审美情趣的转变出发,去探讨这种文化现象的成因.
    • 铃木阳一(撰); 王子成(译)
    • 摘要: 冯梦龙在编纂“三言”时,引用宋代林升的七言绝句《题临安邸》作为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开篇诗,这与“三言”中另一篇小说《木棉庵郑虎臣报冤》引用明代天启年间诗人张志远的诗词作为开篇诗的目的其实是一样的,皆是借助他人诗文,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志向,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图。此外,小说编者对道具、地名等符号功能的设定匠心独运,并通过对白娘子心理活动进行细腻的描写,合理且巧妙地协调了小说情节中民俗信仰与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刻画出杭州市民与西湖之间深刻的羁绊,最终让小说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
    • 蕾子; 吴俞晨(摄影); 黄灿昆(摄影); 庄麒麒(图)
    • 摘要: 泉州古城正青春刚于2021年7月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心城区鲤城因形如鲤鱼得名。比起"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认定,"半城烟火半城仙"的美誉似乎更称普通游客的心。吃不完的西街、香火很旺的古刹开元寺,文庙里演奏的南音台下坐满了人,民俗信仰和传统文化艺术依然可以在街巷里随处遇见,自然鲜活地存在在泉州人的日常。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