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正辛醇

正辛醇

正辛醇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9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2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5422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吉林工商学院学报、石油化工、内燃机学报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3暨第八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中国核学会核化工分会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等;正辛醇的相关文献由532位作者贡献,包括姚薇、黄宝琛、于涛等。

正辛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2 占比:0.97%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15422 占比:98.92%

总计:15591篇

正辛醇—发文趋势图

正辛醇

-研究学者

  • 姚薇
  • 黄宝琛
  • 于涛
  • 赵永仙
  • 高榕
  • 戴猷元
  • 秦炜
  • 吕仲贤
  • 徐红星
  • 杨亚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怀涛
    • 摘要: 酚类物质不利于废水的生化处理。在废水进入污水站生化处理前,需要对其中的酚类物质进行预处理。采用磷酸三丁酯作为络合剂、正辛醇作为稀释剂处理苯酚和硝基苯酚类废水,研究了温度、pH、萃取剂/废水比对萃取的影响以及萃取剂的再生情况。结果为优化条件下:废水pH=4.0、温度为30°C,萃取剂中磷酸三丁酯与正辛醇质量比为1∶3,萃取剂与废水质量比为0.3∶1,经络合萃取后,废水COD可以从12360 mg/L降至5130 mg/L,BOD5/COD由0.17提高至0.48,废水的可生化性明显改善,可满足生化处理要求。萃取剂可通过NaOH溶液处理再生。络合萃取是一种有效的酚类废水预处理方式。
    • 王聪; 许义; 周丽萍; 叶安娜; 董雪瑞
    • 摘要: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烷基糖苷中正辛醇、正癸醇的方法,优化了顶空进样的参数和色谱分析的条件。结果表明:残留醇在0.05~1.00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以上,重复性RSD<0.5%,精密度RSD<2.0%。烷基糖苷样品中的正辛醇和正癸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2%~103.2%和98.9%~101.4%。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工厂大规模测定烷基糖苷中的残留脂肪醇。
    • 玄铁民; 孙中成; 米永刚; 钟汶君; 何志霞; 王谦
    • 摘要: 基于定容燃烧弹系统,通过纹影法、OH*化学荧光法与背景光消光法及自然辐射光法两套同步光学诊断技术,针对3种不同甲醇添加比例的甲醇/正辛醇/加氢催化生物柴油(HCB)混合燃油,对比分析了不同环境温度、喷射压力下喷雾燃烧特性.结果表明:3种燃油由于反应活性和含氧量的不同,在相同工况下着火延迟期和火焰浮起长度随甲醇比例的增大而增加,使得着火后的喷雾贯穿速度降低.通过对着火延迟期和火焰浮起长度经验公式的拟合,发现混合燃油的着火延迟期、火焰浮起长度与化学当量比的燃油混合分数呈正相关,而火焰浮起长度与燃油的十六烷值呈负相关.所有燃油的火焰浮起长度均小于液相长度,整个燃烧过程中均处于火包油状态,这使得燃烧促进了液相燃油的蒸发,导致着火后液相长度更短.纯生物柴油由于较短的火焰浮起长度和较高的反应活性,其燃烧导致的液相蒸发最为明显.
    • 王大健; 于笑; 李晶
    • 摘要: 柴油发电机组是常见的电力设备,在黑启动、应急电源、微电网中有广泛应用。“双碳”目标的提出,也推动着柴油动力系统向着“零碳”化的生物燃料方向发展。目前以正辛醇为生物燃料的柴油发电机在输出特性和污染物排放方面仍有较大优化空间。本研究将正辛醇用于柴油机发电,基于KIVA-CHEMKIN数值模拟程序,结合正交设计法,分别研究在不同转速下喷射锥角和喷射正时(start of injection,SOI)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射策略下获得的内燃机最大压力升高率(maximum pressure rise rate,MPRR)、功率、缸内压力、热释放率(HRR)、NO_(x)和CO排放等数值,获得不同转速下的优化工况。研究结果表明,在1500r/min下,当SOI为-10°ATDC、喷射锥角为74.5°时,发电功率可提高3.71%,MPRR可降低36.78%,NO_(x)的排放略有增大;在2400r/min下,SOI为-9°ATDC、喷射锥角为74.5°时,发电功率可提高2.72%,MPRR可降低6.76%,NO_(x)排放降低了24.08%,CO排放降低了51.93%,实现了较好的性能优化和较低的污染物排放。
    • 粟雯; 张丹; 吴雅雯; 钟奇; 蒋旭东; 龙浩
    • 摘要: 目的 建立了超分子溶剂液液微萃取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法检测萘敏维滴眼液中的防腐剂尼泊金乙酯(ethylparaben, EP)。方法 以正辛醇为萃取剂、水和六氟异丙醇(hexafluoroisopropanol, HFIP)为分散剂组成的新型萃取剂位于溶剂体系下层,有利于实现对极性较大的EP的萃取。结果 在最佳萃取条件(2%正辛醇、6%HFIP、涡旋3 min、离心2 min)下,EP的萃取率最高。EP在0.01~20 mg/L范围内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1),最小检出量为1.2μg/L,日内精密度为4.82%,日间精密度为3.21%。结论 结合UPLC法可定量检测萘敏维滴眼液中的防腐剂EP,方法绿色环保,处理过程简单快速。
    • 于笑; 李晶
    • 摘要: 采用定向关联图误差传播敏感度分析法(DRGEPSA)、同分异构体合并和峰值浓度分析法对正丁醚和正辛醇的详细机理进行简化,并将简化后的正丁醚和正辛醇机理合并,获得了包含117个组分和601个基元反应的骨架机理.利用正丁醚和正辛醇详细机理的着火延迟、正丁醚层流火焰速度的试验数据和正辛醇在射流搅拌反应器(JSR)中组分摩尔浓度的试验数据对获得的骨架机理进行验证.最后分析了正丁醚和正辛醇燃料在低温及高温下的化学反应路径,结果表明:该骨架机理的着火延迟时间、层流火焰速度及JSR中组分摩尔浓度与试验数据和详细机理较吻合,可较好地重现正丁醚和正辛醇的燃烧特性.
    • 华乃震
    • 摘要: 四、精甲霜灵理化性质与剂型1.理化性质精甲霜灵原药外观为黄色到淡棕色均相油状物(允许晶体析出),熔点-38.7°C,沸点约为270°C,闪点179°C,蒸气压3.3mPa(25°C),KowlgP1.71(25°C),亨利常数3.5×10^(5)Pa·m^(3)/mol;相对密度:1.125(20°C);水中溶解度为26g/L(25°C),正己烷中为59g/L,与丙酮、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甲醇、甲苯和正辛醇混溶;稳定性: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稳定,耐水解(DT>200天),碱性条件下DT50为116天(pH9,25°C)。
    • 吴苏喜; 黄艳慧; 吴优; 王盈希
    • 摘要: 研究了油茶籽制取浓香油茶籽油的最佳热处理方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结合电子鼻技术对6种不同热处理(蒸炒、微波加热、冷榨以及80~90°C下炒料10~20 min)后的压榨油茶籽油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鉴定和研究.结果表明:6种热处理压榨油茶籽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为醛类、醇类物质(共占74%以上),其中,己醛、庚醛、辛醛、壬醛、癸醛、(Z)-2-癸烯醛和正辛醇是6种不同热处理压榨油茶籽油的共同风味成分,正辛醇是初次从油茶籽油风味物质中鉴定的1种油茶籽原生态风味成分;油茶籽经传统蒸炒处理或80~90°C下炒料20 min处理会使压榨油茶籽油中产生大量的糠醛或糠醛衍生物,从而影响油茶籽油的食用安全和存储安全,而冷榨、微波加热以及80~90°C下炒料10~15 min处理的压榨油茶籽油中没有这些物质;在80~90°C下炒料15 min是获得浓香油茶籽油的最佳热处理方式,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压榨油茶籽油具有风味浓郁而柔和、兼具食用安全和生产安全等优势.
    • 陈雅; 向柏霖
    • 摘要: 课题研究正辛醇改性白炭黑,通过调控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改性剂正辛醇的用量等多种工艺因素对沉淀白炭黑吸油值、堆密度的影响,得到正辛醇改性白炭黑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改性后的白炭黑进行分析.白炭黑改性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10°C,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为0.2 g,反应时间为2h,改性剂正辛醇用量为30 mL.改性后的白炭黑粉体表面的亲油化度值达32.432%.
    • 蒲学灿
    • 摘要: 介绍国内外的几种含铁催化剂及其对应的氧化反应,比较铁或其衍生物在氧化反应中的催化特性,并从中寻找一种利用铁催化氧化,简单、高效且高选择性地将脂肪伯醇氧化为酸的方法.该方法的混合体系以九水合硝酸铁/氯化钾为催化剂,以TEMPO为氧化剂,将正辛醇氧化成正辛酸,并通过对反应水分、温度、酸度进行了考察,实现了该氧化工艺的优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