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着火特性

着火特性

着火特性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48篇、专利文献39643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洁净煤技术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2012动力工程青年学术论坛(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动力工程青年学术论坛暨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等;着火特性的相关文献由432位作者贡献,包括孙锐、孙刘涛、彭政康等。

着火特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48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39643 占比:99.66%

总计:39779篇

着火特性—发文趋势图

着火特性

-研究学者

  • 孙锐
  • 孙刘涛
  • 彭政康
  • 苏岩
  • 闫永宏
  • 杨海瑞
  • 吴玉新
  • 张海
  • 洪伟
  • 陈登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智轩; 龚俊辉
    • 摘要: 探究透明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厚度和4种不同恒定热流对材料表面温度、质量损失率、着火时间及着火温度的影响。利用反演模型并结合部分实验数据得到PMMA的热物性参数,将其他工况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及理论分析值相互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和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PMMA着火时间的下降趋势随热流的增大而逐渐变缓。PMMA厚度小于3 mm时,表面温度和质量损失率随厚度增大而减小。PMMA厚度大于3 mm时,着火温度的平均值为(628±20)K,其着火特性几乎不随厚度的变化而变化,故着火温度可作为PMMA着火判据。
    • 章洪涛; 何勇; 张金成; 王智化; 岑可法
    • 摘要: 使用飞滴法对低压环境下RP-3航空煤油以及其二元替代物(体积分数80%的正癸烷和20%的1,2,4-三甲基苯)液滴的着火特性进行研究.液滴通过储油罐以及高温控压炉内的气压差推进并由平口针头产生,液滴在炉内自发着火并由高速相机记录其着火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环境压力的降低,液滴的着火延迟时间呈指数型增加,而环境温度的增加会拓展RP-3煤油液滴的可燃压力极限,并缩短液滴的着火延迟时间,本文通过拟合获得液滴的着火延迟时间与压力及温度的关系式.液滴着火后,火焰增长率随着环境压力的降低而降低,火焰形态由半包火焰向尾部火焰转变.通过对比1100K环境下RP-3及二组分替代物液滴的着火过程,可发现两者的着火延迟时间随压力发展的趋势接近,但替代物由于缺乏大分子组分而更易着火,所以此二元替代物无法准确地预测RP-3航空煤油的着火过程.
    • 刘筱璇; 谢圣荣; 李星; 汪小憨
    • 摘要: 利用实验及数值计算研究了当量比为1的正癸烷、正十一烷、正十二烷、正十四烷和正十六烷/空气混合气在具有确定温度边界微管流动反应器内的着火特性.研究分析了几种直链烷烃低流速弱火焰在0.1~0.5 MPa压力下的火焰结构、热释放率及反应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几种典型单组分燃料有相似的火焰结构.其弱火焰呈现冷焰、蓝焰和热焰这3个反应阶段.随压力增加,冷焰位置未出现显著偏移,蓝焰位置向低温段移动,热焰向高温段偏移.以正癸烷为对象深入分析了压力对高碳直链烷烃弱火焰各阶段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压力增大时,冷焰热释放贡献率增大,热焰热释放贡献率减小.
    • 张跃威; 姚圣卓; 刘永峰; 刘海峰; 宋金瓯
    • 摘要: 为了对柴油在CO_(2)-O_(2)环境下的着火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了以70%正庚烷-30%甲苯混合物作为柴油表征燃料的着火延迟时间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高浓度CO_(2)对着火的阻燃效应,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着火延迟时间与温度、密度以及浓度等之间的函数关系。结合正庚烷-甲苯耦合机理的仿真和可视化定容燃烧弹试验,对着火延迟时间模型进行了验证,并深入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影响着火特性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柴油在CO_(2)-O_(2)氛围下的着火延迟时间,且在50%CO_(2)环境下的平均误差为5.71%;CO_(2)的热效应对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起主导作用,而当CO_(2)体积分数大于60%时,CO_(2)的第三体碰撞效应对着火发生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另外,CO_(2)浓度变化对OH自由基产率的影响很大。
    • 刘伦飞
    • 摘要: 通过热重试验分析某工程计划用煤的着火特性和燃尽特性,并利用沉降炉对煤样的氮释放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得出着火温度:PWY煤为525°C,PH煤为477°C,PY煤为469°C,相同燃尽温度下,三者所制取的焦炭燃尽时间排序为:PWY>PH>PY,PY煤着火温度接近于易燃煤,燃尽特性接近于劣质煤。在燃烧过程中PY煤和PWY煤氮迁移规律:PY煤的挥发分氮和焦炭氮为68.1%和31.9%,PWY煤的挥发分氮和焦炭氮为43.7%和56.3%,PY煤氮主要以挥发分氮为主,PWY煤氮以焦炭氮为主,通过NO预测模型计算得出掺混后煤的氮氧化物排放接近于PWY煤。
    • 于强; 王静杰; 王明昊
    • 摘要: 煤炭是我国的主题能源,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未来较长时期,能源需求仍将快速增长.以煤气化为核心技术的煤制油、煤制气等产业在我国得到了大力发展,高残炭的气化炉渣作为燃料是一种重要的利用途径.本文依托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一维火焰燃烧炉对气化炉渣的着火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该种气化炉渣的着火温度为716°C,着火距离滞后,工程上应考虑与挥发分高、着火性能优的煤种掺混应用.
    • 于笑; 李晶
    • 摘要: 采用定向关联图误差传播敏感度分析法(DRGEPSA)、同分异构体合并和峰值浓度分析法对正丁醚和正辛醇的详细机理进行简化,并将简化后的正丁醚和正辛醇机理合并,获得了包含117个组分和601个基元反应的骨架机理.利用正丁醚和正辛醇详细机理的着火延迟、正丁醚层流火焰速度的试验数据和正辛醇在射流搅拌反应器(JSR)中组分摩尔浓度的试验数据对获得的骨架机理进行验证.最后分析了正丁醚和正辛醇燃料在低温及高温下的化学反应路径,结果表明:该骨架机理的着火延迟时间、层流火焰速度及JSR中组分摩尔浓度与试验数据和详细机理较吻合,可较好地重现正丁醚和正辛醇的燃烧特性.
    • 李徐程; 张尊华; 毛立通; 龙焱祥; 朱晨婷; 李格升
    • 摘要: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CONVERGE模拟了缸内高压直喷式柴油微引燃液化天然气(LNG)发动机的燃料喷射混合以及着火过程,校核和验证了湍流模型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分析了天然气喷射正时、天然气喷射持续期及柴油与天然气射流中心轴线的夹角对缸内柴油和天然气射流发展、混合和着火的影响.结果表明:Smagorinsky大涡模拟湍流模型更适用于缸内高压直喷式LNG发动机的模拟;柴油与天然气射流中心轴线夹角越大,火核倾向于在天然气喷束的两侧形成从而点燃天然气;天然气喷射正时提前,天然气喷人缸内时与柴油的距离更近,利于天然气被引燃;天然气循环喷射量不变,天然气喷射持续期越短,天然气喷孔处压力更大,对柴油油束的冲击更强,促进了柴油的燃烧从而有利于天然气射流的着火.
    • 陈登科; 闫永宏; 彭政康; 王兴益; 孙刘涛; 孙锐
    • 摘要: 半焦是低阶煤经低温热解后的产物,着火和实现稳定燃烧较原煤需更高温度,为拓展其在电厂动力用煤等领域的应用,有必要引入一些易燃高挥发分煤种作为混燃燃料;同时国内外关于混煤燃烧研究多是基于小型试验台和数值模拟,而非中试规模的试验系统.基于此,在350 kW热态试验炉上开展了不同挥发分煤种(褐煤、烟煤、次烟煤)与神木热解半焦混燃热态试验研究.通过测量燃烧器下游主燃区不同轴向位置、径向位置处炉膛温度以及O2、CO、CO2、NOx等气体成分浓度,研究掺混煤质变化对混合燃烧(半焦质量掺混比50%)的着火特性以及NOx生成影响.结果 表明:混合燃料浓侧煤粉射流的着火优于淡侧,O2消耗及燃烧产物生成也主要集中在浓侧;随着混合煤质Vdaf增加,混煤射流着火距离减小,燃点下降,燃烧器出口与稳定燃烧区之间的距离随之缩短;主燃区出口截面处,褐煤+半焦、烟煤+半焦、次烟煤+半焦混合射流中心的NOx浓度分别为473、462、532 mg/m3 (6% O2下,下同),对于褐煤+半焦、烟煤+半焦混合射流NOx浓度差值较小,仅为11 mg/m3.综合考虑着火距离、燃烧强度和主燃区NOx排放量,适合较大比例混合热解半焦(半焦掺混比50%)混燃煤质的Vdaf不宜低于16%.
    • 李国栋; 张廷尧; 曾柱楷; 周月桂
    • 摘要: 在平面火焰煤粉燃烧实验系统上研究了O_(2)/CO_(2)气氛中不同热协流温度(1473~1873 K)和氧气体积分数(5%~20%)下神木西烟煤、长平贫煤和济源无烟煤煤粉的着火和燃烧特性。采用光纤光谱仪和CMOS相机分别获取了煤粉燃烧的火焰辐射光谱和火焰图像,比较了不同燃烧条件下不同煤种的煤粉着火距离、颗粒温度和颗粒温度波动系数。结果表明:随着热协流氧气体积分数的减小,煤粉火焰长度和着火距离增加,颗粒平均温度下降,颗粒温度波动系数减小;煤粉挥发分质量分数越高,颗粒温度波动系数越小,颗粒温度分布越均匀;在热协流温度为1473 K、氧气体积分数为5%的条件下,神木西烟煤的煤粉颗粒温度波动系数为2.0%,比济源无烟煤低70%,更易于实现煤粉的低氧稀释燃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