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萃取剂

萃取剂

萃取剂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3年内共计249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78篇、会议论文159篇、专利文献606738篇;相关期刊486种,包括湿法冶金、稀土信息、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等; 相关会议112种,包括第四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青年学术研讨会 、2015金属溶剂萃取国际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研讨会等;萃取剂的相关文献由4978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国新、张贵清、徐志刚等。

萃取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78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159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606738 占比:99.80%

总计:607975篇

萃取剂—发文趋势图

萃取剂

-研究学者

  • 孙国新
  • 张贵清
  • 徐志刚
  • 李青刚
  • 孙晓琦
  • 曹佐英
  • 王艳良
  • 刘麦女
  • 廖伍平
  • 曾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丁延; 孙宇航; 陈道启; 赵德明; 李进龙
    • 摘要: 以正癸烷模拟柴油中的烷烃,偏三甲苯模拟柴油中的芳烃,实验测定了303.15~343.15 K及常压下正癸烷+偏三甲苯+有机萃取剂液-液相平衡数据,借助分配系数和选择性系数,系统评价了环丁砜、二甲亚砜(DMSO)、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N-甲酰吗啉(NFM)对偏三甲苯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相同温度下,不同萃取剂对偏三甲苯的摩尔分配系数从大到小顺序为DMF、NFM、DMSO、环丁砜,选择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环丁砜、DMSO、NFM、DMF。采用NRTL和UNIQUAC热力学模型成功关联了实验数据,获得了新的二元相互作用参数。借助片段活度系数类导体屏蔽(COSMO-SAC)模型预测了环丁砜、NFM和DMSO 3种萃取剂对偏三甲苯的脱除效果,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趋势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柴油脱重芳烃萃取剂筛选和过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
    • 陈修英
    • 摘要: 环戊烷产品作为应用广泛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材料,在发泡剂和制冷剂的生产中发挥出巨大功用。本文在探究环戊烷产品市场需求基础上,分析了环戊烷产品的具体结构组成,并就环戊烷产品萃取精馏提纯过程中的萃取剂选择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环戊烷产品分离提纯工艺和环戊烷产品萃取精馏提纯工艺,旨在为我国快速提升环戊烷产品萃取精馏提纯技术水平带来更多参考和启迪。
    • 郭晶晶; 赵莉; 关玉春; 王琳
    • 摘要: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研究了萃取剂(正己烷)与水样的体积比、萃取时间、萃取次数、破乳方式、脱水方式、极性物质的吸附分离方式、测定波长等参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样体积为500 mL时,萃取剂(正己烷)体积为25 mL,振摇萃取2 min,萃取1次,滴加无水乙醇或用离心的方式破乳,直接向萃取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进行脱水,加入硅酸镁吸附分离极性物质,选择激发波长为310 nm、发射波长为360 nm、10 mm光程比色皿,可以达到最佳实验条件。此方法检出限为0.005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5%~9.7%,加标回收率为80.0%~110%。
    • 梁清梅; 索丽敏; 谭峰
    • 摘要: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建立了同时测定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hthalate esters,PAEs)的方法。利用乙腈-环己烷混合溶液作为萃取剂提取目标物,与甲醇、乙腈等萃取剂对比分析,并进行了液液萃取后固相萃取的萃取柱、淋洗剂的筛选,最优萃取次数的确定,最后对实际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乙腈-环己烷混合溶液作为萃取剂较甲醇、乙腈回收率高,采用弗罗里硅土柱作为固相萃取柱,丙酮作为淋洗剂的净化方法具有较好的回收率与精密度,且前处理过程简单,分析时间少,试验成本低,准确度高,能够实现大量及快速的检测。
    • 范俊刚; 吴雪; 王欢; 李文秀
    • 摘要: 选择两步法合成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Hmim]BF_(4)),利用红外光谱法表征其结构特性。考察制得该咪唑类离子液体对溶液中微量物质的萃取分离性能,分别考察了[Hmim]BF_(4)作为萃取剂对燃油中含硫化合物苯并噻吩(BT)及废水中重金属离子Cu^(2+)的萃取效果,并探讨了萃取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Hmim]BF_(4)萃取苯并噻吩的效果受剂油比、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的影响,当剂油比为1∶2、温度35°C、萃取时间50 min时的萃取效果最好;[Hmim]BF_(4)萃取Cu^(2+)的效果受溶液中金属离子初始质量浓度、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影响,当溶液中Cu^(2+)初始质量浓度为2 g·L^(-1)、温度为35°C、萃取时间40 min时的萃取效果最好。
    • 孙天一; 梁智; 李佳书; 丁延; 李进龙
    • 摘要: 实验测定了常压、温度为303.15,323.15,343.15 K条件下,正十二烷+联苯+有机萃取剂的三元液液相平衡数据。借助分配系数和选择性系数,评价了二甲基亚砜(DMSO)、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糠醛对联苯的萃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温度下,不同萃取剂对联苯的分配系数遵循DMF>糠醛>DMSO规律,三者选择性系数DMSO最高。采用NRTL和UNIQUAC热力学模型成功关联了实验数据,获得了新的二元相互作用参数。借助UNIFAC和COSMO-SAC模型预测了不同萃取剂对联苯的萃取效果,除COSMO-SAC模型对DMF体系不能获得分相结果外,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趋势一致。
    • 韩正; 郝强
    • 摘要: 在对拉萨市污泥样品中贵金属元素Au、Ag、Pt、Pd的含量测定的基础上,尝试采用不同萃取剂体系对污泥中这四种贵金属离子进行萃取分离。结果表明,拉萨市污泥中Au含量为(3.78±0.19)mg·kg^(-1),达到低品位金矿含量,有一定资源化价值;TBP-煤油、TBP-CHCl3、甲苯-四辛基溴化铵、丙二酸二乙酯、MIBK五种萃取体系对贵金属Au、Ag、Pt、Pd表现出不同的萃取效果,甲苯-四辛基溴化铵体系对四种离子的萃取率均高于其他萃取体系,甲苯-四辛基溴化铵对Au的萃取率可达99.24%。虽然MIBK体系萃取率稍低(99.07%),但其萃取液:水的相比较低,Au在萃取相中浓度较高,表现出较强的富集能力。
    • 摘要: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铑簇化合物的活化方法,并进一步公开一种失活的铑膦催化剂的再生方法。本发明所述铑簇化合物的活化方法,以含6~9个碳原子的环烷烃或含5~20个碳原子的链烷烃作为萃取剂,通过极性溶剂萃取实现待活化的铑簇化合物的分离,并进一步结合在柠檬酸催化剂存在下,通过氧化活化反应实现铑膦催化剂的再生,使得主要因形成铑簇化合物导致的铑膦催化剂失活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 孙德章
    • 摘要: 液液萃取技术作为最常用的生物丁醇提取方法之一,因其设备简单,工艺简捷,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受制于生物丁醇浓度低、分离成分复杂等,传统液液萃取存在萃取效果差,萃取剂生物相容性差,萃取剂筛选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本文对现有萃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整理,总结了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计算机辅助筛选为一般手段,应用计算机辅助手段寻找适宜的萃取剂,以期解决现有萃取技术存在的难题。
    • 孟静; 刘赛; 张洋阳
    • 摘要: 为了建立一种高效准确测定土壤中石油烃(C_(10)-C_(40))的方法,以ASE 350加压流体萃取作为前处理,通过Agilent 8860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探究了4种不同极性色谱柱的分离效果和5种不同的萃取剂、5种不同的淋洗液和3种不同浓缩条件对样品回收率的影响,同时对不同浓度的土壤样品进行加标测定。实验结果表明DB-5色谱柱分离效果最好,萃取剂为丙酮-正己烷(1∶1),淋洗液为10mL二氯甲烷-正己烷(1∶1),浓缩条件为旋转蒸发仪与氮吹仪联用,回收率最高。对低中高三类土壤实际样品进行加标测定,回收率在90.9%~112%之间。此实验方法简单有效,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萃取剂的使用,并适用于各类污染土壤的分析检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