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隔振器
橡胶隔振器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43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力学、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3045539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噪声与振动控制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学术会议、2014年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2014船舶维修理论与应用学术年会等;橡胶隔振器的相关文献由548位作者贡献,包括上官文斌、张彬、王志刚等。
橡胶隔振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045539篇
占比:100.00%
总计:3045658篇
橡胶隔振器
-研究学者
- 上官文斌
- 张彬
- 王志刚
- 孙汉清
- 李千
- 姚辉
- 宋成芝
- 潘孝勇
- 苏尔敦
- 叶明坤
- 姚利锋
- 彭天波
- 李建中
- 李文晓
- 梁君活
- 沈建平
- 童宗鹏
- 薛元德
- 谢正元
- 陈永辉
- 刘德立
- 宫小能
- 李忠继
- 李鑫
- 林红松
- 王红续
- 赵苗苗
- 金家康
- 陈少静
- 陈春兰
- 颜华
- 刘泰凯
- 宋少云
- 徐建龙
- 徐浩
- 李世其
- 杨吉忠
- 柴国钟
- 梁启明
- 王会利
- 王天舸
- 王锐
- 王韶枫
- 白在镐
- 蔡文锋
- 丁建军
- 严东华
- 刘彪杰
- 卢熹
- 叶楠
-
-
韦子祥;
邱中辉;
王旦;
周晏锋;
陈蔚芳
-
-
摘要:
在不同温度(20~80°C)下对橡胶材料进行了单轴静态拉伸试验与动态频率扫描试验,分析了应力应变关系、储能模量及损耗模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拟合获得了不同温度下表征橡胶力学性能的超弹性和粘弹性本构模型参数。对某倒V形橡胶隔振器进行了不同温度本构参数下的静态与动态仿真,结果表明,温度对橡胶隔振器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橡胶隔振器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
-
郑伟涛;
赵应龙
-
-
摘要:
为探究静水压力对舰用BE40型橡胶隔振器的静刚度的影响,开展了常压空气和浅水条件下的静刚度试验并建立了橡胶隔振器在不同静水压下的静刚度预测模型。通过商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橡胶隔振器有限元模型以及与试验对应的流体域,然后拟合橡胶材料静态拉伸试验数据,并选择最优橡胶材料超弹性模型,分别计算了常压空气和浅水条件下的静刚度,将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吻合较好。最后研究了不同静水压对橡胶隔振器的静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水压力增大至0.5MPa时,橡胶隔振器的静刚度增加约24%,说明静水压力对橡胶隔振器的静刚度产生明显影响。该结果可为水下隔振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
-
喻斌;
赵应龙;
于安斌
-
-
摘要:
为解决橡胶隔振器的老化寿命评估问题,基于维纳过程和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建立橡胶隔振器的老化寿命评估方法。以某型舰用橡胶隔振器为被试隔振器,选取动刚度变化程度作为老化寿命考核指标,基于维纳过程和Arrhenius加速方程对橡胶隔振器的老化寿命进行评估,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橡胶隔振器老化寿命评估公式。将某温度下的老化寿命评估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吻合较好。该研究为橡胶隔振器老化寿命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
杜奕函;
胡绍全;
杜强
-
-
摘要:
通过正弦扫频试验对橡胶隔振器轴向非线性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发现橡胶隔振系统响应具有明显的激振频率相关性。建立了基于FVMS高阶分数导数模型的修正本构模型,并给出隔振系统动刚度和阻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原理结合扫频试验结果,识别得到中低频段和共振频段的模型参数,与试验结果比较,所建立的模型能够精确地描述橡胶隔振系统中低频段和共振频段动态特性随激振频率及位移幅值的变化规律,并预测出隔振系统的加速度响应及共振频段的出现,且在其他工况下也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说明建立的模型能够精确地描述橡胶隔振器的轴向动态特性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及推广性。
-
-
-
-
摘要:
一种高阻尼高分子复合体橡胶隔振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阻尼高分子复合体橡胶隔振器,包括壳件一、底板、壳件二和壳件三,底板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配合使用的橡胶板与隔音毡,橡胶板的顶部安装有壳件一,壳件一内与橡胶板的顶部之间安装有壳件二,壳件二的顶部设有配合使用的壳件三。本实用新型涉及隔振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阻尼高分子复合体橡胶隔振器,通过在底板的顶部与底部安装有配合使用的橡胶板与隔音毡,其橡胶板具有一定的隔频音效果,其阻尼性较大,固有频率较低且能有效的抑制共振时的振幅频率,其隔音毡在兼具橡胶板的性能的基础上,其材料质轻、超薄、柔软、拉伸强度大,整个装置的底部能够有效防止装置受到损坏(申请专利号:CN202120050625.4)。
-
-
段壳;
赵苗苗;
尹元西;
赵静
-
-
摘要:
随着国防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设备均朝着高速化、高精度化及大载荷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弹载发射装置的发射速度越来越高,随之引起的设备振动问题越来越严重。振动问题不仅会影响设备的功能性、精度、加剧设备的磨损、缩短寿命,更可能会引起设备的故障甚至损坏,对设备采取科学有效的隔振措施尤其重要。橡胶隔振器体积小,而且,可以选择不同的橡胶配方来调节刚度和阻尼,也可以设计隔振器的形状来适应不同的安装空间,因此,本文设计一种用于弹载发射装置缓冲用的轻小型橡胶隔振器。
-
-
彭勇晟;
杨俊凤;
潘国培;
汪卓
-
-
摘要:
对于橡胶隔振器疲劳性能问题,其成型方式的影响容易被忽略。结合KPM-2型橡胶隔振器的试制情况,分别对采用填压、注压和注射3种成型方式制作的产品进行常规疲劳性能试验和大振幅加速疲劳性能试验,得到不同成型方式制作的隔振器的疲劳寿命。考虑橡胶胶料与模具的温度梯度差大小、橡胶的流动性和硫化压力等因素,分析并总结3种成型方式对隔振器疲劳性能产生影响的原因。得出常规疲劳性能试验条件下,由各成型方式制得的产品均能满足船舶行业规定的疲劳性能要求,但在加速疲劳性能试验条件下,其疲劳性能差异较大,且注射成型是获得隔振器优良疲劳性能的最佳成型方式的结论。
-
-
钱伟忠;
马炳杰;
王志刚;
王舒楠;
程敏霞
-
-
摘要:
以船用橡胶隔振器为研究对象,通过跌落试验获取了典型橡胶隔振器的冲击刚度曲线,并定量分析了预压和跌落高度对冲击刚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同位移下,有预压情况测得的刚度曲线比无预压情况得到的曲线其最大位移明显减小;跌落高度越高,即冲击速度越大,冲击刚度也越大.
-
-
李海涛;
潘国培;
丁炜;
王强
-
-
摘要:
在船用橡胶隔振器使用寿命周期内,环境条件(紫外线、臭氧与热老化)对其动态性能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以船用BX型橡胶隔振器为研究对象,采用强化疲劳试验的方法模拟船用隔振器的寿命周期,研究在隔振器寿命周期内紫外线、臭氧与热老化3种环境因素对隔振器静刚度、动刚度以及机械阻抗特性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在船用寿命周期内,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隔振器静刚度一般会减小,而动刚度变化情况不一致,并且其变化情况与橡胶配方存在一定关系;隔振器经过环境因素作用后,其静刚度与动刚度若没有明显变化,则其机械阻抗与声学性能也相应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该结论在现实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
廖英英;
刘亚静;
刘永强
-
-
摘要:
基于新型可便捷检修和更换的城市轨道交通橡胶浮置板隔振器,利用ADAMA-Matlab联合仿真方法,考虑了隔振器的滞后非线性,建立了车-轨-浮置板耦合模型.研究了车辆载荷工况、隔振器布置数量和支撑失效情况对隔振器减振性能的影响.仿真研究发现:满载工况下隔振器变形是空载时的2倍多,但仍满足行业规范要求;4个隔振器足以承载列车在满载和空载工况下的列车运行;浮置板在隔振器职责失效位置及周边位置的位移虽仍在规定的限值内,但已明显增大,因此当发生支撑失效时,要及时更换隔振器.
-
-
Wang Wei;
王伟;
Zhang Yuchen;
张裕晨;
Guo Zonghe;
郭宗和;
Qin Zhichang;
秦志昌;
Ma Chicheng;
马驰骋
- 《第17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14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缓冲吸能特性,广泛应用于设备隔振和结构抗动载设计中.本研究针对车辆油箱结构的振动及晃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层六棱橡胶隔振器.首先采用超-粘弹性材料本构模型,建立了一种该橡胶隔振器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然后开展隔振器隔振性能参数识别,并结合ANSYS有限元仿真获得隔振器在不同激励下的响应.最后列出非线性橡胶隔振器振动方程并求解,根据隔振器的隔振传递率曲线,系统的总结了其隔振动态特性.理论推导对比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了该隔振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及有效性.仿真表明该隔振器具有较低的固有频率和较小的共振放大区频率范围.将该橡胶隔振器安装在汽车油箱与车身连接处,结果表明可有效降低汽车运动时油箱的振动,从而可以减小燃油在油箱内的晃动幅度,降低了油箱内因燃油晃动产生静电的可能性,提高了汽车行驶时的安全性.
-
-
-
WU Lian-jun;
吴连军
- 《2013川渝振动工程学术交流大会》
| 2013年
-
摘要:
橡胶隔振器在贮存过程中,受橡胶材料应力松弛和老化现象的影响,动力学性能(包括阻尼和刚度)会发生变化.通过试验和计算对橡胶隔振器贮存前后的动力学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贮存1年后,橡胶隔振器的阻尼性能下降;在隔振器的橡胶预压量较小时,隔振器的动刚度受橡胶材料老化现象的影响较大,动刚度上升;在隔振器的橡胶预压量较大时,隔振器的动刚度受橡胶材料应力松弛现象的影响较大,动刚度下降.
-
-
陈辉;
潘建强;
何斌
- 《第24届全国振动与噪声高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
| 2011年
-
摘要:
利用落锤式冲击机对三型橡胶隔振器分别进行了轴向压缩、轴向拉伸、横向和纵向的冲击强度试验研究,得到了三型橡胶隔振器的冲击破坏模式及冲击破坏栽荷.试验结果表明,冲击作用后外观损伤是橡胶隔振器冲击失效的主要判别准则.此外,个体差异也会对隔振器的冲击强度造成较大影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
-
-
-
-
张明
-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2014船舶维修理论与应用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针对某船两台主机严重振动故障,进行了分析,查明了原因,即由主机轴线偏离中心造成。通过更换橡胶隔振器并对轴线进行调整对中,经过校中调整校中数据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同时满足主机略高于轴线的安装原则,以便补偿主机因隔振器工作疲劳而导致的支承高度逐渐降低的趋势。修理后经过航行试验,两台主机严重振动故障得以排除,恢复了该船机动性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