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专业选择

专业选择

专业选择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936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经济计划与管理、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6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72421篇;相关期刊501种,包括职业、考试与招生、高中生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四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2013年会暨第三届素质教育高层论坛、第九届煤炭职业教育校长论坛等;专业选择的相关文献由109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桦、刘云、曹尔寅等。

专业选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6 占比:1.26%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2421 占比:98.72%

总计:73357篇

专业选择—发文趋势图

专业选择

-研究学者

  • 张桦
  • 刘云
  • 曹尔寅
  • 樊明成
  • 董德
  • 何林衡
  • 冯花兰
  • 史娟
  • 周彦书
  • 孙海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三宝; 李剑; 罗小锋
    • 摘要: 高校大学生专业选择不仅关乎学生职业发展,也关乎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招生宣传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网络招生宣传成为学生专业院校报考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信息获取渠道。基于湖北省1886份高校新生入学调查数据,探索了网络招生宣传对学生专业"盲选"与"错选"的影响。研究发现:(1)大学生群体专业"盲选"问题突出,并存在一定程度的专业"错选"现象,"盲选"和"错选"比例分别达到26.19%和6.57%;(2)作为学生获取招生专业信息的最主要渠道,通过网络媒体进行招生宣传能有效降低学生的专业"盲选""错选"程度,其中大学官网和大学微信公众号这两种网络招生宣传的效果更佳;(3)网络招生宣传对学生专业"盲选""错选"的影响存在省域等差异,高校在省外区域采用网络招生宣传方式对降低学生"盲选""错选"程度的边际作用更大。因此,高校应在精准构建高校网络招生平台、精准发布高校网络招生信息以及精准满足不同考生群体需求方面发力。
    • 游小秀
    • 摘要: 高校专业选择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方向与性质,就业方向和性质又影响着收入和社会地位。性别差异影响了高校专业选择,紧随其后的便是职场、薪酬上的男女不平等现象。女性在推动社会科技发展、经济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众多的女性力量却被忽视。如果因为性别因素导致女性丧失这些机会,那对推动人类历史进程来说也是一大损失。本文以社会学视角,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归纳演义等方法来分析造成高校专业选择差异的原因。
    • 方艳; 李鹏程; 史泽峰; 刘政含
    • 摘要: 专业选择问题伴随着高考而生,始终是广大家长和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考的报考和录取办法也一直在进行着探索和改革。本课题组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努力探寻社会环境对与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如何引导广大学生进行专业选择的建议。
    • 孙启明
    • 摘要: 为探究考生知分填报志愿对专业选择的影响,利用国内A大学本科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基于定序logistic回归方法,考查考生是否会因知晓实际分数位次转而选择热门专业。结果显示,高考位次对专业选择具有显著影响,高分不低就现象确实存在。高考改革应打“组合拳”,在考试内容改革之外探索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中学和高校则要引导学生遵从兴趣,科学理性选择专业。
    • 蔡忠兵
    • 摘要: 专业层面的资源供需数量均衡、类型适配是高校学生专业选择需求得到高质量满足的物质基础,供给改革与需求管理协同推进是实现供需动态均衡适配的必由之路。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学生专业选择需求在数量、类型、结构等面临的现实问题,从提升学生选择意识和能力、厘清选择观念与行为误区、加强风险教育和需求疏导等3个方面提出了完善路径。
    • 涂薇; 夏春
    • 摘要: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稀缺心智模式学说,通过对全国2774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考查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专业匹配程度的联系。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约有一半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就读专业与自己不相匹配;当前或早期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大学生更可能选到那些与自身不匹配的专业;对当前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大学生来说,其早期贫困经历仍然使其更可能选择与自身不匹配的专业。为了更好发挥高等教育阻断代际贫困传递的作用,大学入学前后均需对学生进行专业选择的教育与辅导。
    • 曾弦
    • 摘要: 本文介绍了IBDP生物学课程中理论部分内的选修内容,其充分体现了生物学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展示了生命科学发展的现代性与前沿性,为学生未来的专业选择与职业发展提供了指导,希望能对我国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
    • 周素芳; 杨许艳; 伍春; 彭艳红; 高红
    • 摘要: 目的从第一志愿非护理专业大一本科护生的角度下剖析学生在护理专业选择中的动力因素并构建模型。方法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某大学的22名大一新生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经信度、效度、理论饱和检验,构建护理专业选择动力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研究确定就业前景、薪酬待遇、家庭影响、工作特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媒体报道6个主范畴,构建了第一志愿非护理专业大一本科护生的角度下护理专业选择动力影响因素模型。结论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是原始推动力,家庭影响是学生选择护理专业的核心驱动力,工作特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媒体报道是支撑学生坚持专业选择的关键因素。
    • 陶新华
    • 摘要: 一、真的喜欢就是最好的选择曾经与一名美国教授交谈,帮助一名朋友的孩子询问,选择读某个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好不好。在交谈过程中,那位教授连续反问了三遍,“你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专业?”真的喜欢就是最好的选择。虽然我清楚生涯规划的原理,但是听到如此直白的表达还是第一次,让我很感慨,学生能够选到自己喜欢的专业,真是一件人生幸事。每年高考季,我们会做很多职业发展、志愿填报方面的咨询。
    • 李艳灵; 刘毅玮
    • 摘要: 卓越教师培养已经成为国内外教师教育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立足学生自主专业选择与分流,遵循师范生专业成长规律,构建出“三次选择、两次分流”卓越教师培养模型,以培养乐教、适教、善教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基于培养模型展开实践探索,取得初步成效,也明确了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未向未来需要多措并举,强化实证分析研究;反思跟进,构建质量保障机制;拓展延伸,探索本硕一体化培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