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护士
本科护士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1年内共计89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228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卫生职业教育、基层医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05“健康、文化、护理”国际学术会议、中国铁道学会全路第二届护理学术会议、2016中国护理管理大会等;本科护士的相关文献由177位作者贡献,包括朱晶、李继平、王秀霞等。
本科护士
-研究学者
- 朱晶
- 李继平
- 王秀霞
- 冯梅
- 巢丽红
- 王庆华
- 关津京
- 刘卫红
- 吴倩
- 周春姣
- 周晶
- 娄玖玲
- 宋意
- 张晶
- 段红罡
- 王延歌
- 王建宁
- 王灵
- 王艳
- 王莉莉
- 王霞
- 胡利娟
- 许玉春
- 贾科江
- 赵惠英
- 金玉红
- 丁娟
- 丁永艳
- 丁淑贞
- 乔莉
- 乔莉娜
- 于智勤
- 付沫
- 代凤玲
- 何联珠
- 佘秋群
- 余慧
- 余菊
- 侯静
- 倪虹
- 关晓洁
- 刘伟
- 刘俐
- 刘慧松
- 刘慧珠
- 刘文文
- 刘旭
- 刘旭微
- 刘艳艳
- 刘静
-
-
曾琴;
陈静
-
-
摘要: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本科护士核心护理技能的重要途径[1]。实习护士排班是临床实践的必不可少组成部分,是总带教教师护理教学及护士长管理的重要内容[2],也是本科实习护士学习和实践护理管理的较好途径。当今国内外临床护士常用的排班模式主要有集权式排班,即排班者主要为护理行政管理者,如护理部或职能行政部门;分权式排班,即排班者主要为病区护士长;自主排班,即由护士根据制定好的规则自己排班等形式[3-4]。
-
-
-
邓雪英
-
-
摘要:
目的:探究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 Examination,OSCE)培养本科护士临床综合能力的研究.方法:选取我校的2015级和2016护理学专业的本科生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对2016级学生进行OSCE情景模拟方式考核培养,对2015级的学生进行普通的培养考核方式培养,最后评估护理专业本科生的临床护理能力和实践能力.结果: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OSCE情景模拟方式考核培养,能够多方面、多情形考核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案例分析能力、人文关怀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结论:给予本科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OSCE模式培养,可以提高护士的临床和实践技能,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在护理专业本科培养中推广使用.
-
-
王秀霞;
巢丽红
-
-
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职称和职务的第一学历本科护士对职业规划和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江苏省18所公立医院434名不同职称和职务的本科学历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职称和职务的第一学历本科护士职业规划和管理得分有明显差异(P=0.000).结论 医院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干预,改进管理和服务措施,提高本科学历护士职业规划能力和对单位职业管理感知度,从而稳定该群体护士,提高本科护士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
-
童莉;
田露;
刘文文
-
-
摘要:
目的 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本科学历护士职业高原现状,同时分析其人口学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谢宝国等编制的职业生涯高原问卷,于2017年9~10月对我院160名本科学历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51份,有效回收率为94.3%.我院本科护士职业高原总体得分为(3.52±0.67)分,层级高原维度得分为(3.65±0.84)分,内容高原维度得分为(2.99±0.92)分,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为(3.97±0.8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是职业高原各维度的影响因素(均P<0.01),年龄和用工性质是层级高原维度的影响因素(均P< 0.05).结论 我院本科学历护士处于潜高原状态,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最高,内容高原维度得分最低,组织和个人在进行本科学历护士职业高原干预时,应充分考虑职称、年龄、用工性质等影响因素.
-
-
顾燕红;
叶丽萍;
曹爱丽
-
-
摘要:
目的 了解主管护师或本科学历以上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临床护士护理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上海市某二级甲等医院的113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主管护师或本科学历以上护理人员护理科研能力自评量表总分为(2.64±0.60)分,问题发现能力为(3.08±0.65)分、文献阅读能力为(2.82±0.63)分、科研设计能力为(2.27±0.86)分、科研实践能力为(2.55±0.79)分、资料处理能力为(2.25±0.87)分、论文写作能力为(2.90±0.82)分;不同学历、职称、年龄、护龄及有无行政职务的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较低,能力参差不齐,提示护理管理者应有针对性地对护士进行系统的护理科研能力的知识和实践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水平.
-
-
王秀霞;
巢丽红;
赵惠英
-
-
摘要:
目的 对江苏省某公立医院第一学历本科护士进行访谈,了解其对护理工作职业发展的真实想法,为护理管理者科学、合理培养和使用本科护士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16名第一学历本科护士进行焦点集体访谈,应用扎根理论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提炼出第一学历本科护士职业发展的8个主题:个人客观因素、医院客观因素、个人主观因素、工作单位做法、同行因素、护士价值、相关政策、继续学习.结论 公立医院第一学历本科护士的护理职业发展亟待关注,相关护理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并制定相关政策、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拓宽高学历护士群体职业发展的道路,从而提高护士执业满意度.
-
-
郜艳
-
-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学历护士科研能力现状.方法:随机抽取100名本科与专科护士填写问卷,问卷采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运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科研能力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科护士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发现问题的能力、论文写作的能力、文献查阅的能力、科研实践的能力、资料处理的能力、科研设计的能力.专科护生的得分由高到低为发现问题的能力、科研实践的能力、论文写作的能力、文献查阅的能力、科研设计的能力、资料处理的能力.结论:本科护士科研能力较专科护士好,但是整体水平还是较低,需要从资料处理、科研设计等方面入手加以改善.
-
-
王秀霞;
巢丽红;
赵惠英
-
-
摘要:
目的对江苏省某公立医院第一学历本科护士进行访谈,了解其对护理工作职业发展的真实想法,为护理管理者科学、合理培养和使用本科护士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16名第一学历本科护士进行焦点集体访谈,应用扎根理论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第一学历本科护士职业发展的8个主题:个人客观因素、医院客观因素、个人主观因素、工作单位做法、同行因素、护士价值、相关政策、继续学习。结论公立医院第一学历本科护士的护理职业发展亟待关注,相关护理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并制定相关政策、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拓宽高学历护士群体职业发展的道路,从而提高护士执业满意度。
-
-
程珂;
邓颖辉
-
-
摘要:
目的探索本科护士轮岗培训机制及完善机动护理队伍运作的新方法。方法从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选择新入职本科护士进行轮岗培训,同时作为机动护士进行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与早期(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护士队伍综合能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机动护士的合理调配,有效缓解了护理人力不足的现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和安全,提高了新入职本科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结论:选择新入职本科护士进行轮岗培训作为机动护士,保证了临床科室人员结构的相对稳定,同时满足临床需求。
-
-
王秀霞
- 《2016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公立医院全日制本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9月至12月对江苏省18所公立医院434名全日制本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日制本科护士工作满意度总均分105.11±16.88,8个维度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与同事的关系、被表扬和认可、互动关系、控制与责任、排班、职业机会、工作与家庭平衡、福利待遇.地区、月收入、年龄、工龄、职称、行政职务、编制、医院等级、毕业学校、岗位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全日制本科护士工作满意度在中等水平,建议根据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干预,改进管理和服务措施,提高全日制本科护士的满意度和稳定性,提高护理质量.
-
-
-
刘俐
- 《2005“健康、文化、护理”国际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在职自考专科升本科护士:焦虑状况,为护理管理者进行护士行为心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rn 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26名四川省在职自考专科升本科护士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和评定。rn 结果:该组人群焦虑水平明显高于我国正常人常模(P<0.001),其焦虑程度受病室床位数、上夜班年数、每月夜班次数影响,且临床一线护士、低年资护士、低收入和中等收入护士、外科病房护护士焦虑程度较高。rn 结论:在职自考专科升本科护士存在着明显的焦虑状况,管理者应该关注在职继续教育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其心理应激能力。
-
-
汪新洁
- 《中国铁道学会全路第二届护理学术会议》
| 1999年
-
摘要:
自80年代以来,大学本科护士陆续进入临床,有计划地培养,合理地使用,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使她们尽快成为高水平的护理人才,这是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的问题.我院采取了分段目标管理的方法对她们进行培养,制定具体的措施,同时扬长补短的合理使用,使她们专业思想稳定,在我院的护理管理、护理改革、护理科研教学及开展整体护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稳定了高级护理人才队伍,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自80年代以来,大学本科护士(以下简称大本护士)陆续不断地进入各医院,在各医院的临床护理、护理教学、护理科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社会上封建传统的影响、部分学生入学动机不纯、不合理的课程设置、部分单位不合理的人才使用及大本护士对自己认识不足等因素,导致我国1983年恢复高等护理教育以来,在培养的近乎3000名护理本科生中,已有相当一部分离开了护理队伍.自1992年以来我院分来护理本科生6名,无一人调离,均在不同的护理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3人分别任心内科、呼吸内科、急诊科护士长,2人任内、外系护士长助理、1人正在轮转.我们的经验和采取的措施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