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有序介孔碳

有序介孔碳

有序介孔碳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37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264149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材料导报、功能材料、动力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3中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33届年会、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第九届全国皮革化学品学术研讨会等;有序介孔碳的相关文献由982位作者贡献,包括万颖、何建平、曾光明等。

有序介孔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64149 占比:99.96%

总计:264255篇

有序介孔碳—发文趋势图

有序介孔碳

-研究学者

  • 万颖
  • 何建平
  • 曾光明
  • 汤琳
  • 李健生
  • 王涛
  • 王连军
  • 钱旭芳
  • 孙秀云
  • 韩卫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志航; 郝松源; 马伏林; 袁红
    • 摘要: 为提高有序介孔碳的酸性和催化活性,根据有序介孔碳的结构特点和表面性质使用三步磺化法制备了具有高酸量的磺酸型有序介孔碳,并对合成磺酸型有序介孔碳的最佳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氮气物理吸附(N_(2)-BET)对磺化有序介孔碳(AOCS)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OCS经过一系列改性后仍具有序介孔结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分别为227.4 m^(2)/g和8.41 nm。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元素分析对AOCS的表面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磺酸基成功接枝,且AOCS中S的质量分数可达16.07%。通过酸量测定,在最佳合成条件下AOCS的最高酸量可达21.2 mmol/g。
    • 张青; 毛辉麾
    • 摘要: 采用了简单的软模板水热合成法,制备了十二面体形状的有序介孔聚合物(OMP),在高温碳化下转化为有序介孔碳(OMC)。之后将有序介孔碳用氨气活化,制备得到有序介孔氮掺杂碳(OMNC)。通过TEM,SEM,BET,XPS,XRD,拉曼光谱仪等方法对制备的产品进行表征分析,探究氮掺杂过程对材料结构和性能影响。将不同活化温度下制备的OMNC负载钨酸铋,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对一定浓度的罗丹明B溶液进行光降解反应,探究在不同温度活化的OMNC负载相同量的钨酸铋的光催化效果,结合光催化反应的活性和效果揭示OMNC活化温度孔道结构光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
    • 张志伟; 樊煜; 马志恒; 李润龙; 郝晨冉; 徐甲强
    • 摘要: 介孔材料广泛应用于储能、催化和湿度传感领域.以有序介孔氧化硅材料SBA-15为模板,通过纳米铸造法制备出比表面积大于1000 m^(2)/g的CMK-3介孔碳材料,并采用过硫酸铵(ammonium persulfate,APS)氧化法对其进行了羧基功能化改性.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仪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功能化前后的CMK-3介孔碳材料都具有良好的有序介孔结构.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QCM)湿敏测试结果表明,在羧基功能化改性后该材料对不同的湿度环境均有较好的响应,材料的湿敏性能得到了显著增强,特别是在97%RH高湿度的测试中获得了高达1600 Hz的响应,在高湿度传感器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朱小娟; 孙雅飞; 王丽丽; 吴萌萌; 万颖
    • 摘要: 择形催化在精细化学合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序介孔材料具有相对大的孔径以及规整的孔道结构,探究其在有机合成中择形催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考察了有序介孔碳载AuPd合金催化剂的孔径对苄醇选择氧化和喹啉选择加氢反应中分子尺寸选择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序介孔碳催化剂介孔孔径与反应物分子尺寸之间存在明显的正依存关系。苯甲醇和喹啉等尺寸较小的底物分子可扩散进入3.5 nm的介孔孔道,在合金表面反应;而尺寸较大的分子如2-甲基苄醇和3,5-二叔丁基苄醇,内扩散受到限制,几乎不能发生转化。当孔径扩大至5.0 nm时,2-甲基苄醇可扩散进入孔道,催化氧化的转化频率(TOFPd)可达307 h^(-1);进一步扩大孔径至6.0 nm,尺寸更大的分子如3,5-二叔丁基苄醇也能被氧化,TOFPd达到140 h^(-1)。
    • 樊静静; 程昊; 陈育蓉; 李学暖; 王桂香; 唐婷范
    • 摘要: 以阿拉伯糖为碳源,介孔硅(SBA-15)为模板剂,用硬模板法制备有序介孔碳材料,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全自动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Brunner Emmet Teller,BET)、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对材料进行表征.用滴涂法将有序介孔碳悬浊液滴在裸玻碳电极表面,得到有序介孔碳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来研究盐酸奈福泮在有序介孔碳修饰的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在最佳条件下,盐酸奈福泮浓度在1.0×10-8~1.0×10-5mol·L-1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2=0.9932,检出限为3.2×10-9 mol·L-1.对盐酸奈福片中盐酸奈福泮进行了检测,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84% ~102.50%,RSD<5.0%.
    • 王常耀; 王帅; 段林林; 朱晓航; 张兴淼; 李伟
    • 摘要: 采用原位限域生长策略制备了一系列有序介孔碳负载的超小MoO3纳米颗粒复合物(OMC-US-MoO3).其中,有序介孔碳被用作基质来原位限域MoO3纳米晶的生长.依此方法制备的MoO3纳米晶具有超小的晶粒尺寸(<5 nm),并在介孔碳骨架内具有良好的分散度.制得的OMC-US-MoO3复合物具有可调的比表面积(428~796 m2/g)、孔容(0.27~0.62 cm3/g)、MoO3质量分数(4%~27%)和孔径(4.6~5.7 nm).当MoO3纳米晶的质量分数为7%时,所得样品OMC-US-MoO3-7具有最大的孔径、最小的孔壁厚度和最规整的介观结构.该样品作为催化剂时,表现出优异的环辛烯选择性氧化性能.
    • 薛沙; 赵蕾; 赵友全; 徐慧敏; 邓橙; 王尹; 蔡田雨; 朱孟府
    • 摘要: 为了提高待测物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的检测性能,采用超声技术在有序介孔碳(OMC)上负载Ag和Au纳米颗粒(NPs)制备出OMC/Ag@Au NPs复合材料并以其作为SERS检测基底.通过TEM、SEM和XRD等技术对材料进行结构表征,以罗丹明6G(R6G)为探针分子,对材料的SERS检测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OMC/Ag@Au NPs复合材料的孔径为5.9 nm,比表面积高,为426.1 m2·g-1,对有机物分子表现出较强的吸附富集作用,R6G的检测限达到10-8 mol/L,拉曼位移在613 cm-1处峰值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7%,且该复合材料在室温条件下储存45 d后仍能保持高SERS活性.由此可见,采用超声技术制备OMC/Ag@Au NPs复合材料的方法简便,复合材料的SERS检测灵敏度高、均一性和稳定性好.这是由于:一方面,Ag和Au NPs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SPR)产生电磁增强作用;另一方面,OMC对R6G分子的吸附作用产生化学增强作用.该复合材料在有机物检测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 王来玉; 奚馨; 吴东清; 刘雄宇; 纪伟; 刘瑞丽
    • 摘要: 柔性生物传感器在可穿戴电子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获得柔性电化学多巴胺传感器,作者在本工作中首先在镍泡沫表面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石墨烯,随后通过高温碳化嵌段共聚物与酚醛树脂在石墨烯表面共组装形成的薄膜制备了有序介孔碳/石墨烯/镍泡沫(OMC/G/Ni)复合材料.其中,镍泡沫可以为复合材料提供具有高导电性和良好柔韧性的金属骨架,而具有垂直排列介孔阵列的有序介孔碳层为复合材料提供了高的电活性表面积,且有利于活性位点的暴露.值得注意的是,夹在有序介孔碳层和镍泡沫之间的石墨烯极大地增强了各组分之间的相容性,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作为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工作电极,OMC/G/Ni体现出优异的多巴胺检测能力.不但具有宽的线性检测范围(0.05 ~ 58.75 μmol·L-1)和低检测限(0.019 μmo1·L-1),还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此外,OMC/G/Ni在弯曲状态下依旧能够保持对多巴胺的高检测能力,证明了其在柔性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潜力.
    • 徐莹; 高荣; 金士威
    • 摘要: 阿莫西林是废水中一类典型的药品与个人护理品类新型有机污染物,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以蔗糖为碳源、以SBA-15为模板制备有序介孔碳(OMC).采用动态吸附法研究其对阿莫西林的吸附行为,并与常规吸附材料商用活性炭(GAC)作对比.探讨了废水中阿莫西林的初始浓度、温度及流速对动态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OMC的吸附能力远强于GAC,以OMC为吸附剂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阿莫西林类新型有机污染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