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钨酸铋

钨酸铋

钨酸铋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50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7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33574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材料导报、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工程陶瓷学术年会等;钨酸铋的相关文献由1504位作者贡献,包括曾光明、谈国强、黄丹莲等。

钨酸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7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33574 占比:99.89%

总计:133719篇

钨酸铋—发文趋势图

钨酸铋

-研究学者

  • 曾光明
  • 谈国强
  • 黄丹莲
  • 赖萃
  • 易欢
  • 刘辉
  • 李必胜
  • 何选盟
  • 夏傲
  • 朱振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红玉; 张雅迪; 苏雪花; 马娅; 潘有江
    • 摘要: 钨酸铋(Bi_(2)WO_(6))具有晶体结构稳定、成本低、光响应范围广、电子传输效率高、禁带宽度较窄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研究中。但Bi_(2)WO_(6)单独作催化剂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光生载流子容易复合,光量子利用率低,光催化效果差等问题。本文就近几年Bi_(2)WO_(6)光催化材料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后续相关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 王石; 张行天; 叶希章; 陆笑笑; 谷俐
    • 摘要: 以柔韧性和耐腐蚀性强的碳纤维布为载体,通过水热法将Bi(HO_(3))_(3)·5H_(2)O和Na_(2)WO_(4)·2H_(2)O制备的前驱液负载在碳纤维布表面,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焙烧处理制备了负载型纳米钨酸铋光催化剂,利用SEM、XRD和分光光度计等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采用农药厂废水和罗丹明B等模拟污水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300°C时负载钨酸铋的碳纤维布光催化形貌及性能最佳,太阳光照下80 min可降解90.80%的罗丹明B溶液,120 min可降解91.10%的农药废水。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发现起主要降解作用的是·O_(2)^(-)和h^(+)。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对罗丹明B溶液降解率保持在80%以上,表明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 常娜; 陈彦如; 谢锋; 王海涛
    • 摘要: 采用水热法制备花状Bi_(2)WO_(6)微球,并在其表面负载ZIF-67纳米粒子以制备Bi_(2)WO_(6)/ZIF-67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XPS、FTIR、S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表面基团及形貌进行表征;通过测试催化剂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荧光光谱、电化学阻抗以及光电流密度等,考察了催化剂的光电化学性质,并测定了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条件下对盐酸四环素的催化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ZIF-67纳米粒子被均匀负载到Bi_(2)WO_(6)表面及层级结构中,成功制备了Bi_(2)WO_(6)/ZIF-67复合光催化剂;Bi_(2)WO_(6)与ZIF-67的结合有效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效率。在可见光条件下,Bi_(2)WO_(6)/ZIF-67光催化反应速率常数分别是Bi_(2)WO_(6)和ZIF-67的4.53倍和5.87倍。自由基捕获实验证明,光催化过程中,空穴(h^(+))、超氧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为主要活性物种。通过对光催化反应过程中光生电子及空穴传递过程进行分析发现,Bi_(2)WO_(6)/ZIF-67的光催化反应过程属于Z型光催化体系的反应机理。
    • 赵妍; 刘刚; 薛沁东; 张鹏
    • 摘要: 采用简便有效的方法制备了PW_(12)/Bi_(2)WO_(6)复合光催化剂,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所制得的纳米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下,以孔雀石绿(MG)溶液作为反应模型,考察了PW_(12)/Bi_(2)WO_(6)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在可见光下,PW_(12)/Bi_(2)WO_(6)光催化剂对MG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明显优于纯Bi_(2)WO_(6)。PW_(12)/Bi_(2)WO_(6)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在4h内光催化降解率>99%,几乎是纯Bi_(2)WO_(6)的2倍。探讨了增强型光催化剂的作用机理。PW_(12)的引入提高了Bi_(2)WO_(6)的电荷分离效率,抑制了Bi2WO6的电子-空穴复合,从而有效地提高了Bi_(2)WO_(6)的光催化活性。
    • 郭艺美; 储德清
    • 摘要: 钨酸铋作为Aurivillius型结构中最简单的化合物之一,具有较好的物理及化学性能,在可见光范围内有良好的光吸收能力,是一种新型可见光催化剂。以硝酸铋为铋源、钨酸钠为钨源、乙二醇为溶剂,使用水热法制备了旋钮状钨酸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了钨酸铋半导体的形貌、表面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探究了实验参数对钨酸铋形貌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可能的生长机制。
    • 李冬梅; 王梓良; 杨磊; 刘金彦; 杨慧敏
    • 摘要: 采用水热合成了掺杂微量Sr、Cs的钨酸铋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及电化学阻抗(EIS)等技术对制得催化剂的表观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可见光催化降解酸性品红实验研究光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微量的Sr、Cs掺杂未对钨酸铋的物相结构造成影响,掺杂后纳米片的排列更规整,纳米花球直径变小,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大。由于Cs^(+)的半径(167 nm)大于Sr^(2+)的半径(118 nm),所以取代Bi^(3+)(103 nm)进入晶格后造成Cs-Bi_(2)WO_(6)的晶格失陪度更高,所以Cs-Bi_(2)WO_(6)的禁带宽度减小更多,吸收光谱红移增大,氧缺陷增多,导致Cs-Bi_(2)WO_(6)光催化降解酸性品红的性能显著高于Sr-Bi_(2)WO_(6)和Bi_(2)WO_(6)。
    • 张青; 毛辉麾
    • 摘要: 采用了简单的软模板水热合成法,制备了十二面体形状的有序介孔聚合物(OMP),在高温碳化下转化为有序介孔碳(OMC)。之后将有序介孔碳用氨气活化,制备得到有序介孔氮掺杂碳(OMNC)。通过TEM,SEM,BET,XPS,XRD,拉曼光谱仪等方法对制备的产品进行表征分析,探究氮掺杂过程对材料结构和性能影响。将不同活化温度下制备的OMNC负载钨酸铋,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对一定浓度的罗丹明B溶液进行光降解反应,探究在不同温度活化的OMNC负载相同量的钨酸铋的光催化效果,结合光催化反应的活性和效果揭示OMNC活化温度孔道结构光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
    • 王俊丽; 李淑英; 吕靖; 赵强; 赵建国
    • 摘要: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nNiAl-LDH/Bi_(2)WO_(6)复合光催化剂,并通过在可见光下四环素(TC)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评价了该复合材料的光降解活性。结果表明,当ZnNiAl-LDH的掺杂量达到25%时,ZnNiAl-LDH/Bi_(2)WO_(6)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最佳,50 min内TC的降解率可达89.2%。ZnNiAl-LDH/Bi_(2)WO_(6)复合催化剂对TC具有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其主要原因可以归因于Bi_(2)WO_(6)与ZnNiAl-LDH之间的协同效应,由于存在效率高的界面电荷转移,使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提高,从而使TC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得到提高。
    • 王佳琦; 程浩; 魏丁琼; 李朝晖
    • 摘要: 光催化因其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光解水产氢、CO_(2)还原、降解有机污染物及有机物转化而被认为是解决当前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由于光催化反应是由光激发光催化材料生成光生载流子引发的,因此理想的光催化剂应当具有宽的光响应范围、低的光生载流子复合率和足够的氧化还原能力来进行表面反应.然而单一组分的半导体材料难以同时满足宽光谱响应(即窄带隙)和强氧化还原能力(即价带更正和导带更负).通过耦合两个具有可见光响应且交错能带排布的半导体来构建S型异质结,不仅能拓宽光催化剂的光吸收范围、促进电荷分离,还同时保留了两种半导体的强氧化还原能力,是发展高效光催化材料的一种有效途径.Cs_(2)AgBiBr_(6)的导带和价带分别位于–0.65 V vs.NHE和1.60 V vs.NHE,而Bi_(2)WO_(6)的导带和价带分别为–0.4 V vs.NHE和2.4 V vs.NHE,两者能带位置匹配.因此,本文选择Cs_(2)AgBiBr_(6)和Bi_(2)WO_(6)用于构建S型异质结复合材料,采用超声辅助方法处理含有Cs_(2)AgBiBr_(6)量子点和Bi_(2)WO_(6)微米花的乙酸乙酯溶液,通过在Cs_(2)AgBiBr_(6)量子点和Bi_(2)WO_(6)微米花界面间形成Bi–Br键,组装出了Cs_(2)AgBiBr_(6)量子点/Bi_(2)WO_(6)微米花异质结复合材料,并考察了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还原CO_(2)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s_(2)AgBiBr_(6)/Bi_(2)WO_(6)异质结复合材料具有优越的光催化还原CO_(2)生成CO和CH4性能,发现在一系列含有不同比例的x Cs_(2)AgBiBr_(6)/Bi_(2)WO_(6)异质结复合材料中(x为Cs_(2)AgBiBr_(6)与Bi_(2)WO_(6)的质量比,x=0.2,0.5,1.0),0.5 Cs_(2)AgBiBr_(6)/Bi_(2)WO_(6)异质结复合材料表现出最优的光催化性能,在300 W氙灯(420 nm≤λ≤800 nm)照射下8 h内生成了15.4μmol g–1的CO和3.2μmol g–1的CH4.其性能明显优于同等反应条件下单纯Cs_(2)AgBiBr_(6),Bi_(2)WO_(6)以及等比例机械混合的Cs_(2)AgBiBr_(6)和Bi_(2)WO_(6)的光催化活性,这归因于Cs_(2)AgBiBr_(6)和Bi_(2)WO_(6)间形成了有效的S型异质结,该S型异质结可在不牺牲Bi_(2)WO_(6)价带空穴氧化能力和Cs_(2)AgBiBr_(6)导带电子还原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综上,本文结果表明耦合两种具有交错能带的光催化材料来形成S型异质结是开发高效光催化剂的一种有效策略,也展示了无铅钙钛矿在光催化中的应用前景.
    • 王青; 何光裕; 陈海群
    • 摘要: 利用溶剂热法,在乙二醇与水混合溶剂中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上负载钨酸铋的光催化剂(Bi_(2)WO_(6)/RGO)。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纯相Bi_(2)WO_(6)及Bi_(2)WO_(6)/RGO光催化剂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证明Bi_(2)WO_(6)成功复合在RGO上,且Bi_(2)WO_(6)/RGO光催化剂的光谱吸收延伸至可见光。在可见光下,将纯相Bi_(2)WO_(6)及Bi_(2)WO_(6)/RGO分别对亚甲基蓝(MB)进行降解,结果表明,Bi_(2)WO_(6)/RGO与纯相Bi_(2)WO_(6)相比,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性能,可能与光生电子与空穴能够快速分离有关。在相同条件下,Bi_(2)WO_(6)/RGO对MB的降解率可达100%,而纯相Bi_(2)WO_(6)的降解率仅为75%,表明Bi_(2)WO_(6)/RGO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光催化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