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课程
数据结构课程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教育、测绘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2296624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才智、实验技术与管理、考试周刊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2013年贵州省计算机学会年会、第24届全国计算机新科技与计算机教育学术会议等;数据结构课程的相关文献由17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志、LIU Zhi、李艳平等。
数据结构课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296624篇
占比:100.00%
总计:2296728篇
数据结构课程
-研究学者
- 刘志
- LIU Zhi
- 李艳平
- 丁红
- 侯凤贞
- 吴桂芹
- 周娅
- 周艳聪
- 孟巍
- 徐孝凯
- 李杨
- 李盘荣
- 潘蕾
- 熊慧
- 王玉国
- 胡建华
- 谢光强
- 邱保志
- 陈志杨
- 韦丽欣
- 黄橡丽
- AN Yang
- Chen Yuan
- GU Dongyuan
- Guo Chunyi
- Han Yingjie
- Hua Qiqin
- LI Shengen
- PAN Xiang
- Rong Jing
- TANG Xiaobing
- Xiaoli LIN
- Xiaona xia
- YANG Dan
- YANG Dongyong
- YANG Lei
- YI Jing
- Yanxia YANG
- ZHANG Feifei
- ZHAO Bo
- ZHAO Xiaorong
- Zhang Lei
- baoxiang cao
- 严世标
- 乔国荣
- 于纪明
- 任苗苗
- 伊静
- 何泾沙
- 何福保
-
-
熊回香;
叶佳鑫
-
-
摘要:
针对信息管理类专业必修课程数据结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课程知识难理解、课程与专业特色难结合的问题,从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特点出发,提出专业知识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专业发展前景与课程教学方式相结合、知识应用场景与课程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信息管理类人才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体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实践3个方面介绍改革实践。
-
-
-
涂春梅
-
-
摘要:
高校可结合“对分课堂”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将线上优质的MOOC资源融入“对分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构建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文章简述“对分课堂”与“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并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对基于“对分课堂”的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实践及成效进行探讨。
-
-
杨云霞
-
-
摘要:
思维可视化作为一种新型概念,近年来伴随课程改革被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为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借鉴思路。文章以“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利用可视化教学工具进行算法思维的直观表达,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进行计算过程的重新梳理,从中提炼出思维导图建构的核心与具体方法路径,并将可视化工具应用于“线上 + 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与教学情境建构过程中,辅助学生开展自主预习、跟进课堂学习、提高课后复习实效,最终使思维可视化工具真正发挥辅助教学的效用,深化“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研究思维可视化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实施策略,对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发展、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乔国荣
-
-
摘要:
数据结构课程在计算机相关教学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许多院校数据结构课程都是用C、C++或者Java来实现数据结构的算法。用Python语言来实现数据结构教学,必须要解决动态分配存贮空间问题。而Python语言中没有动态分配存贮空间的函数,如何形象化的表示结点定义,这需要一定的技巧。数据结构中许多算法学生很难理解其执行过程,可以借助pythontutor.com网站提供的动画演示功能,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帮助学生完成该课程的学习。
-
-
甘秋云;
郑春聪
-
-
摘要:
OBE-CDI的组合教学是以学生为本,基于学习成果下,教师站在现代教育理论发展的前沿来看待、评价、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倡导"教、学、做"为一体的新的教学模式,最后采用多种综合方式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产出。本文主要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结合本科高校教学经验,探讨基于OBE-CDI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改革实践。
-
-
周艳聪;
韦丽欣;
黄橡丽;
孟巍
-
-
摘要:
“数据结构”作为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因其内容抽象难懂,成为很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该文从多个角色的角度出发,通过用例分析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然后进行系统设计并完成系统实现。系统采用Android Studio为开发工具,Bmob云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平台,分别实现了学生端、教师端和管理员端的各项功能,涵盖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包括了课程及其相关资源管理、作业管理、评论管理等功能,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
-
-
周艳聪;
韦丽欣;
黄橡丽;
孟巍
-
-
摘要:
"数据结构"作为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因其内容抽象难懂,成为很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该文从多个角色的角度出发,通过用例分析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然后进行系统设计并完成系统实现.系统采用Android Studio为开发工具,Bmob云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平台,分别实现了学生端、教师端和管理员端的各项功能,涵盖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包括了课程及其相关资源管理、作业管理、评论管理等功能,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
-
-
-
史倩玉
-
-
摘要:
《数据结构》作为一门计算机专业技术基础课,对学习其他计算机课程以及从事专业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类专升本的考试科目,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数据结构》课程必不可少.然而,《数据结构》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难题,为此,文章将超星学习通和《数据结构》课程进行整合,提出一种基于学习通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新模式和基于学习通的《数据结构》课程考核新模式,并把这种新的模式应用到教学中,通过对比发现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
-
金恩海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基础课程,传统的试卷考试不再适合当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通过数据结构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数据抽象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了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质量.
-
-
-
-
- 《浙江省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2013年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数据结构"在 是一门综合性专业基础课,是介于数学、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之间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教学,而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来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数据结构课程的最终目的.本文针对目前数据结构实验教学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把软件工程的增量模型引入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在项目内容衔接、学生组织形式、考核激励措施等环节上都进行了较为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
-
-
李颖颖;
刘莺迎
-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5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数据结构作为一门理论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课程,是高校计算机专业、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必修的基础核心课程.如何在课程的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结合教学大纲覆盖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制定合理的教学步骤,顺利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课程采用练习法、发现与探究法、讨论法就是为了培养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思维方式,使学员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来。
-
-
李颖颖;
刘莺迎
-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5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数据结构作为一门理论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课程,是高校计算机专业、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必修的基础核心课程.如何在课程的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结合教学大纲覆盖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制定合理的教学步骤,顺利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课程采用练习法、发现与探究法、讨论法就是为了培养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思维方式,使学员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来。
-
-
李颖颖;
刘莺迎
-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5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数据结构作为一门理论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课程,是高校计算机专业、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必修的基础核心课程.如何在课程的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结合教学大纲覆盖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制定合理的教学步骤,顺利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课程采用练习法、发现与探究法、讨论法就是为了培养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思维方式,使学员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来。
-
-
李颖颖;
刘莺迎
-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5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数据结构作为一门理论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课程,是高校计算机专业、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必修的基础核心课程.如何在课程的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结合教学大纲覆盖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制定合理的教学步骤,顺利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课程采用练习法、发现与探究法、讨论法就是为了培养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思维方式,使学员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来。
-
-
陈志杨
- 《浙江省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2013年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结合多年"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体会,分析在加强学生实践性培养方面的方法和措施,提出通过对考核方式的适当调整,促进教师和学生对编程这个实践环节的重视.在这个变革中,首先对授课教师在能力、责任、经验方面有一定要求;其次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掌握部分知识,从而腾出时间在实践环节上下功夫。实践证明,这种实践性考核方式对提高“数据结构”课程综合教学效果有明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