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敦煌

敦煌

敦煌的相关文献在1941年到2022年内共计454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15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7篇;相关期刊1600种,包括甘肃社会科学、西藏研究、中国藏学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五次医古文学术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医史文献分会学术年会暨新安医学论坛、中国文体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文学遗产》论坛等;敦煌的相关文献由3727位作者贡献,包括郑炳林、杨富学、王祥伟等。

敦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15 占比:99.36%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26%

专利文献>

论文:17 占比:0.37%

总计:4544篇

敦煌—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魏迎春; 郑炳林
    • 摘要: 西汉玉门关设置于汉武帝元封三年,最初的位置在汉酒泉郡西部,敦煌郡的东部:汉武帝太初三年至四年间,为了征伐大宛战争的需要,又玉门关军迁徙到敦煌西部,大约在西汉阳关的位置:汉武帝后元年间迁徙到敦煌郡西北一百六十里的地方,而原来玉门关所在的关隘改名为阳关。从此以后玉门关是一个军事关口,凡是汉朝政府出兵西域或者接受西域投降等与军事有关的事务,都经由玉门关,而西域诸国使节进入西汉必须经过阳关,阳关成为一个通使为主的关隘。
    • 乔禾
    • 摘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中日民间友好交流活动逐渐复苏,以井上靖、水上勉、陈舜臣、司马辽太郎为代表的多位日本作家先后来到大陆参观、游览,他们的足迹遍布了中国各个城市及山川名迹,那些完全不同于日本岛国环境的苍凉而神秘的西域风光更是成为了他们热衷的目的地。在游览过程中,日本作家们留下了许多纪行作品,这些纪行作品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化地呈现了日本文人眼中的中国大陆,它们不仅是承载中日文化交流史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作为岛国国民的日本人在战后如何看待大陆、体验大陆的良好文本。
    • 赵洋
    • 摘要: 制度的安排为节日提供了基础的框架,民俗的传播则为节日注入了狂欢的氛围。七夕的节日核心为女子乞巧,但唐代的制度保障了疆域内各色人等共享七夕的节日资源。在制度与民俗的互动下,七夕乞巧活动经由丝绸之路被不同人群通过直接仿效或书仪写本传抄进行传播。从长安到敦煌,唐代七夕成为上至帝王下至地方官民的乞巧与狂欢的节日。
    • 胡蓉; 车大荣
    • 摘要: 敦煌唐飞天汇聚各时代的工匠们对飞天造型的塑造与改造。唐飞天的艺术形象是唐文化的资本价值的合法性体现,也是佛教中国地域化的新凭证。包含中国传统文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物我相契"的审美理念,也是传统绘画不受客观物象限制的意象造型观念再现。
    • 汪雪
    • 摘要: 青海地区吐蕃统治时期墓葬出土的棺板画中,绘制有身着翻领袍服的长袖舞图像,这一舞蹈是具有标识性的吐蕃舞蹈种类,在苯教丧仪中,具有“降魂”的巫舞功能。敦煌壁画中的这类舞蹈具有将逝者灵魂召回,超荐往生极乐世界的宗教意义,其本质是佛教往生思想与苯教救赎思想的结合。翻领袍服的长袖舞在敦煌地区的发展衍变呈现出两种主要趋势,一是承袭其服制,但袍服穿法变革为袒右式,是当代藏族民间舞的前身;二是承袭其“降魂”功能,穿着圆领长袖舞服,成为民间丧仪中的引魂巫舞。
    • 吴正浩
    • 摘要: 新见《李锷墓志》为一方唐代后期墓志,志文除载有志主李锷的生平外,还详细记载了于阗佛教中毗沙门天王的形象。该文首先结合墓志和两《唐书》等史书材料,考释了李锷的家族世系。其次,结合于阗、敦煌等地雕塑及壁画等考古文物资料,探讨了于阗毗沙门天王的主要形象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于阗毗沙门天王信仰在内地的传播原因。该墓志的出土,提供了唐代潞州地区民众信仰于阗佛教的新资料,具有一定的价值。
    • 韩琦
    • 摘要: 敦煌石窟和壁画为古代建筑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素材,梁思成是最早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古建筑研究的学者,其中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激发了梁思成对古代建筑的新思考,并对佛光寺的发现与年代的断定也有指引作用。文章根据新发现的信件,重现了梁思成和伯希和的交往细节以及梁思成古建筑研究的历程。
    • 马德; 马高强
    • 摘要: 120多年来,世界范围内敦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需要认识敦煌历史文化作为精神财富对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价值意义;需要转变传统观念,改进研究方法,开创新的研究局面,促进敦煌事业的发展,为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 张亮
    • 摘要: 近年在安岳菩萨岩、菩萨湾和石锣沟摩崖造像中新发现的3铺地藏十王造像,内容、图式各不相同,是地藏十王图像发展序列的早期作品,开凿于10—11世纪中叶,出现诸多不见于四川地区同类造像的新要素和图式。四川摩崖造像,敦煌石窟壁画和藏经洞所出纸、绢、麻布画中的地藏十王图像均由成都传入,基本的内容要素和图式类型在其初始流行的阶段就已经固定。四川地区地藏十王造像图式类型更为丰富,而敦煌地区独立表现的地藏十王图像所据粉本相对统一。
    • 黎子睿
    • 摘要: 以敦煌的6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出发点,分析现代社会非遗传承人才缺乏的原因,针对敦煌非遗的特殊性,提出保护与传承敦煌非遗的可行性措施——基于政府政策和科学研究自上而下的引导保护,结合社会各界人士的实践工作的多方合力的保护传承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