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文体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文学遗产》论坛
中国文体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文学遗产》论坛

中国文体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文学遗产》论坛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08-12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文学遗产编辑部

会议文集:中国文体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文学遗产》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揭示了幛词“亦文亦词”的文体形态和固定的行文格式;探讨了古今文人学者对幛词文.体归属的不同现点,指出幛词的四六序和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分析了幛词的存在价值,指出其虽为应酬之作,但具有文体创新意义及文学价值;幛词歌劝颂德的内容和雍容华贵的物质载体,是明代官僚贵族阶层交际礼仪、风俗人情的文化表征,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最后对幛词与启文、赠序文体进行了比较分析.
  • 摘要:八股文的来源非常复杂,其直接渊源是宋代科举考试中的经义,间接渊源则有经典注疏、律赋、试帖诗和古文等。本文试图把八股文放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结合科举考试、经学演变和文学变迁等多种因素进行动态的分析,考察明代的四书文是如何融会其他文体的因素,在宋代经义的基础上逐步演化成明代的八股文的。
  • 摘要:现代学术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古代批判材料的梳理,彰显20世纪的批判所来有自。这种一边倒的现象造成了对另—种声音的严重遮蔽.本文尝试着以几个代表性人物为中心,在八股文历史意见的消极面背景下透视积极意见的另一面.本文认为:八股文取士制度不如人意的现实使得八股文的维护方有强辩之嫌,所以在功能之争上,以路德为代表的推尊八股文者处于下风.着眼文体本身体性特征是尊体八股文最为有效的途径.姚鼐、阮元、焦循、王芑孙等普遍采取与“末流”划开界限,其褒扬以八股优秀之作为基础,甚至完全是在学理上进行,在辩护方式、理路的选择上是成功的。
  • 摘要:“长律”的概念内涵不是单一的指称“排律”,“排律”的概念使用较晚,这是诗体发展的特殊现象.实际上,如果考察从唐至明的文献,就会发现“律诗”的定义唐宋诗话中也很少见。rn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转换视角,比如注意诗人的分体意识及创作实践,因为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理解与运用的概念,虽然从例证来看构不成完整的系统轨迹,但把所有诗人使用的相关概念综合链接起来,就可以判断其所指,看出它的内涵及其演变轨迹。“排律”诗体产生于唐代,但“排律”名称却形成于元代,元代杨士弘提出“排律”概念,明代诗人迅速接受.随后排律创作在明代繁盛起来,为更好地揭示这—奇特现象,本文将元明时期诗题中使用“长律”排律”概念的文献加以缉考。
  • 摘要:中土小说植根于悠久的案头文学传统,它的渊源、概念内涵和文体特性,均与源于口述传统的西洋小说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近世西学东渐,它在叙事文学中原本所有的地位和光芒反而遭到遮蔽.本文试图辨别小说一词在其源头言说中的含义;对小说兴起的文化环境作大致的梳理;探讨小说既是一鳞半爪又包罗万有的文体特性;为别具一格的案头小说在叙事文学中的正当性作及其所应有的地位作适当的辩护.
  • 摘要:明清白话小说融诗词曲赋等韵文于叙事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体浑融的小说文体。rn 以抒情见长的诗词等韵文同时也都具有或强或弱的叙事性.韵文在小说中有着叙述故事、引入正题、结构情节、以及预叙人事等多种叙事功能。正是韵文在小说中的叙事功能为散文叙事与韵文叙事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可能.自先秦以来中国就有亦散亦韵的文学现象.从先秦至汉魏六朝不少小说作品都杂有韵文的成份.唐代传奇小说中韵文成份逐渐增多,并且发展出韵文在小说中的多种叙事功能.自先秦文学至唐代传奇,形成了中国叙事文学中散韵结合的叙事传统.古代文学中的韵文叙事传统和散韵结合的叙事传统对这种多体浑融的小说文体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 摘要:任昉《文章缘起》记录秦汉以来从经学著作脱胎并独立发展起来的85个文章体类,标举其始作时代、作者和篇名,简约而完整地勾勒出中国文章学发展初期的文章谱系.后世学者对该书进行续、补、注、订误,形成一个“文章缘起类”批评体系,这些后续著作增补了后世新发展出来的上百个文体,充实了《文章缘起》的文章谱系.从这一系列“文章缘起类”文献,可以见出中国传统文章形态的发展概貌及延续至晚清的“大文章”观.
  • 摘要:古代文体学是专门研究中国古代文体的学问,可分三个层面,即文学文体学、文章文体学与文化文体学,归属于文学史、文学理论史或文化史.古代“文体”概念,类似西方的“文类” 概念,西方的“文体(style)”概念,则类似古代的“风格”概念.现代文体分类“四分法”,与古代文体“原生态”相差较大,造成流弊.散文、诗歌是最古老的基本文体、母文体、元文体,其他—切舌生文体都是由母文体衍生的子文体.文体在不断地新生与淘汰过程中发展,文体演进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纯洁性与包容性的统一,是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统一,它如同—条连续不断的长河,前后古今,双方之间不是“沟”、“界”,而是“环”,环环相连,是一种线性的演进,并非截然对立分明.应重视各文体间的渗透、融合,重视文体间双向“互动”及多向“交互”影响研究.“进化论”认为新文体必然胜过旧文体,过重“创新”而轻视传统,有局限性.正体与别体、变体、破体,兼体、合体、同题异体等现象,皆值得研究。某文体代表“—代之文学”,要看它是不是时代“中心文体”,对其他文体有没有较大的“文化辐射力”.“—代之文学”观念以“文体”代替“文学”,以—体代替众体,以文体演进史代替文学发展史,是片面的.
  • 摘要:《玉皇洪慈经》是一本产生於清代的道教经典,它有兼顾三教的特性,而劝导世人启善消灾。把它纳入文体学的视野之中,本文从探讨此经以下几个侧面:第一,作由:依托神仙而作,正是道教经典产生的典型特征。第二,结构:此书分三个部分,每一郎分多是有寅诰,启赞,正文、神谕等项目。第三,内容;经中主要是道德,仁义、忠孝、节义等内容.第四,修辞:经中修辞,杂取前人经史子集用语,为说道理。第五,功能:此经功能,为救世、度世、心印三方面,此正是古人神道以设教之功能。综觊此经,作为道教经典的文体,以道经形式,说儒释之法,而杂用训诰与神论文体,表现出中国本土宗教兼容并蓄的特点.
  • 摘要:鲍照集里的“代”乐府,或借旧题裁已意,或用新题代旧题,标示了鲍照拟乐府与汉魏晋乐府创作传统的联系和区别,反映了鲍照对于汉魏乐府的体式及其创作特征的深刻体认,为唐代乐府学习汉魏乐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他在代乐府中的创变,特别是乐府古诗化的倾向,带来了乐府表现视角的变化,对于李白的古题乐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摘要:韵散结合、有说有唱的诗赞体,是敦煌讲唱文学的主要丈体形态.作为—种音乐文体,它是如何处理文体与乐体之间的关系的?它又有一个怎样的源流变化过程?本文主要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 摘要:@@我国的古代文学始于诗歌。较之其他文明古国,我国诗歌重在抒情,而不像希腊、印度之以叙事为主。在古代诗歌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由于诗与乐的离合变化,齐言与杂言之更替,造就出诗体盼代兴。经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唐代,诗歌各体皆盛,五七言近体更达到高峰,—种倚声而作的曲子词也应运而生,是为后世所称之词。
  • 摘要:《文体明辨序说》是中国古代文体论集大成之作,在古代文体批评发展史中有着重要意义,但至今尚未得到深入研究.本文阐发了《文体明辨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辨体观念,并认为《文体明辨序说》虽然不及刘勰议论文体之“体大而虑周”,但也确实做到了分体愈细,辨析愈严,并全面总结了自先秦迄于明初的古代文体类型,将中国古代的辨体批评再次推向了高峰,应该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 摘要:清末民初集中涌现出一批古代文体论的重要论著,主要包括《古今文钞》、《古今文综》等总集附论,《文章典》、《文学研究法》、《春觉斋论文·流别论》等通论分论以及《文章释》、《论文杂记》、《论文后编》等独立专著.这批论著突出的特点表现为集成和开新:一方面,它们在分类辨体、内容体式等方面集历代文体论之大成;另一方面,它们又努力创新,拓展传统文体论的范围,探索文体发展的规律。清末民初的文体论著标志着古代.文体论的终结.
  • 摘要:@@词话是词学理论最典型也是最集中的载体。词话借鉴诗话而来,滥觞于北宋,成熟于南宋,南宋王灼的《碧鸡漫志》、沈义父的《乐府指迷》和张炎的《词源》代表了宋代词话的最高成就。明代与词的创作衰微相—致,词话存世亦较少。清代词话著作数量较多,唐圭璋先生辑《词话丛编》共收历代词话85种,传世词话的大部己收集在内。《词话丛编》中清代(含民国初年)词话有68种,占了大半。清代词论代表了词学理论的最高水平,而词话的繁荣正是其重要标志。在词学史上,词话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名词,其内涵也不尽一致。从溯源的角度来看,词话是词学著作,逐步成为主要的词学批评文体形式。随着词学史的发展,词话的内容,编纂形式和命名方式皆有不同变化。由于词话传世文献芜杂,且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因而时常见到一些关于词话理解、使用方面的问题,本文拟做一些初步的梳理研究,以就教于方家。
  • 摘要:南宋遗民词的话语系统中存在着群体习语现象.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是南宋遗民词群体习语形成的文化基础;创作主体的遗民生涯是其形成的现实基础;遗民之间的交游与唱和是其迅速形成的重要条件.南宋遗民词群体习语可分为典故类、自然物象类和心绪感受类,具有悲怨绝望的情感特征、幽孤袁凄的美感特征和真切平实的语言特征。
  • 摘要:@@我现在由于工作上的需要,要经常在大学里给学生上汉语课。教学中,感觉到构词的方法和词组构成的方法很相似,并且词组构成法和句子谓语的构成方法也很类似。虽然词、词组和句子在语言层次上都不—样,不能简单地等同看待,可是我们可以根据下面的分类表,推知汉语里的词、词组、句子谓语都是以基本同样的原则而构成的。
  • 摘要:宋代文章总集具体而准确地反映出宋人的文体观念以及相关的文学观念.宋人文章总集与《文选》收录情况的差异,显示出从骈文中心时代向古文中心时代转折的态势.唐宋新文体的出现、定名、传播和接受,集中地反映在宋代文章总集的编录之中.通过总集的编纂,可以考察宋人“古文”观念的复杂性.宋代“古文”以散体文为主,但不特别排斥骈体文与辞赋.面对秦汉古文与唐宋古文两种传统,宋人特别推崇唐宋尤其是宋代古文,反映出对当代文学强烈的自信心以及对文章实用性的追求,宋代古文文体的兴盛与科举考试也有某种微妙的关系.宋人把子部和史部加以分体并纳入文章总集中,大大扩展了文体学与文学经典的范围.宋人文章总集大致有以体叙次、以人叙次、以类叙放和以教叙次几种编纂体例,不同的编纂体例,反映出不同的文体与文学观念。
  • 摘要:中国传统文论面临失语的困境,面对这种困境,我们能够做的工作,一方面是研究失语的个案,另—方面是激活这些传统话语,赋予它新的生命.在这个方面,散文散语是一个典型的个案,一方面它具有近现代文体学上的纯粹意义,另一方面它在宋代出现,被大量广泛使用,研究它无疑具有解剖标本的作用.通过散文散语的现代文体意义,我们可以归纳演绎出,唐宋时代文人的文体观念已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现代文体中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一类文体概念已经产生、成熟.中国古代文体明念已经完成了由传统功能型文体观,向现代文体观的转型,虽然传统与明代二种文体观一直并存至清末
  • 摘要:上梁文是—种源远流长的建筑民俗文体.宋代是上梁文创体变革的重要时期,该期上梁文的创作倾向主要表现为类型化与个陆化两种范式。一方面,类型化为上梁文确立了规范的文体样式,使其正式成为一类独立的应用文体;另一方面,随着宋代上梁文的发辰,“以文为戏”的上梁文异军突起,极大地丰富了文体功能和文学表现力,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特色.就文体学意义而言,宋代上梁文演进中的这两种创作倾向,揭示了中国古代“文体正变”观念下的“尊体守正”与“破体新变”的实质及其相互联系,也由此林现出古代文体演变的—种基本投律.
  • 摘要:词为艳科,其创作的主要目的是抒写男女p之性,这是歌词显著的文体特征之一.唐末五代,从中央到地方,追逐声色宴饮已经成为—种普遍的行为.华靡的世风为“曲于词”的创作高潮的到来提供了大好时机,并最终促使词的委婉言情的文体特征的形成.晚唐五代的艳词创作,如雨后春笋,艳词迎来了第一个黄金创作期.北宋开国约八十多年时间,歌词创作萧条到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这时期的文人词,大体上避开了男女艳情的话题,与歌词的文体特征相背离,不适宜酒宴之间歌女演唱,创作必然走向萧条。宋代帝王自“杯酒释兵权”后,鼓励臣下追逐声色、宴饮寻乐。太祖、太宗两朝,各地的割据政权基本上被消灭;真宗朝又与契丹订立和平盟约,北宋社会从此进入内外无事的太平发展时期。至仁宗年间,赵宋帝王所倡导的生活享乐也渐成风气。rn 社会风尚的转变为歌词创作带来新的契机,北宋中期文人词创作因此再度兴盛.北宋中期文人词的再度兴盛,是向“艳情”题材回归的结果,是歌词文体特征得到充分展现的结果,其更为重大的意义在于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文学观念.
  • 摘要:词乃乐府的“格”、“律”化。此处“乐府”,主要指由音乐与诗相结合而形成的诗歌样式。它包括先为徒诗后来配乐歌唱而形成的声诗,也包括采用倚声填辞的方式形成的歌辞。笔者提出这—论断,主要有四方面的理由:其一,律诗与词同为声律论的产物,但不同性质且又共时,不得为词体之源。其二,唐声诗与词体虽同为音乐歌辞,然属两种不同的音乐方式的产物,且亦为共时,不得由此溯源。其三,乐府与词体具有历时关系,其中“倚声填辞”的部分与词体共通,乃词体“前身”。其四,乐府“格”,“律”化,与当时各种文体的律化潮流相应。乐府“格”、“律”化程度是随着声律论的发展而递增的。无论是齐梁以前还是齐梁以后,乐府的“格”化现象一直存在,但出现“律”化只能从齐梁时期出现平仄声律论开始,乐府齐言歌辞的‘律”化可称律词的滥觞,只不过是“永明体”式的;隋唐之际乐府齐言歌辞“律”化完成,而杂言歌辞的“律”化已经出现。律词生成当在此时.“声诗”作为乐府中借乐唱辞的产物,在演唱时随着曲子形成了“律”化的杂言歌辞,成为乐府“律”化的捷径之一.乐府“格、律”化为词体有多方面的“营养”土壤,酒令、律赋、骈文等的参与也是其一。“乐府的‘格’、‘律’化而成问”这一论断不仅对词体的定义有修正意义,也对我们描述词体的生成历程大有帮助。对当前众多词体的起源与生成说法如“燕乐”说、“律词”说、“民间说”等也有发明与校正作用。因此,具有极大的廓清意义。
  • 摘要:王昶的词体观念尽管来源于朱彝尊等早期浙派词学家,但由于时代的变化以及词学家个人性格、身份等原因,也产生了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集中表现在对“雅”的含义的理解,对雅词创作的环境要求,对词的功能定位的认识以及其它一些创作的细节上.这些差异体现了不同社会文化环境对词创作的不同要求,也体现了社会统治意识对词学领域的渗透。这种差异性虽然以王昶等词学家个人的词论形式表现出来,但本质是中期浙派理论在乾隆年间的新变.
  • 摘要:自汉至隋唐,通过汉字在越南的广泛传播,汉赋这一文体为越南儒学者所熟悉,本文旨在通过汉赋在越南的影响,从而着重对越南历代汉文赋和汉文试赋进行略考。
  • 摘要:本文认为文体功能是决定文体产生、发展并确立体式的核心要素,进而成为文体辨析、分类的基本依据,关注文体功能有助于研究观念的调整,亦有利于文体学研究的深入展开.在此基础上,文章就相关研究思路和方法作如下思考:一是以文体功能为标准确立研究对象,避免自设樊篱;二是关注古代文体功能上的特殊性及其影响,即与古代礼仪文化制度的关系;三是强调在文体功能的个案研究中寻找并丰富观察古代文体的视角,扩大解释的可能性.
  • 摘要:@@我们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文体思想非常丰富,元代朱夏《答程伯大论文》就说“古之论文,必先体制而后工致。”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凡例》也说:“文辞以体制为先。”但学界对于文体的充分关注还是近些年的事,一时引起不少学人的兴趣。辨体明性是古代文学理论的一大嗜好,其中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国的文体太多,动笔之前有必要先理清楚门径。
  •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比较了咏剧诗与戏曲的文体差异:由于诗歌描述时间的一维性与戏曲表演四维度空间之矛盾,使得咏剧诗在再现戏曲舞台空间并置的事件时,不得不先后分叙而产生读者与观众接受的差异.咏剧诗除了第三人称叙述视角与戏曲代言之差异外,还具有对剧情之外的剧场内外之广告、守门、乐队、看席、观众等描述之宽度;咏剧峙由作者对演出直接评论,而戏曲则由当场角色转换为剧外人身份面向观众对场上人物进行评论,或以“外呈答云”的特殊形式对演出进行现场评说.对剧情比较完整、复杂的戏曲,咏剧诗—般不作演出全过程的复述,而是择取其重要情节作高度概括;或对剧中主要角色传神写照;或抒发观剧感受、表达戏曲理论观点.
  • 摘要:颂是道教文献中一类非常重要的文体,道教文献中的颂可分为三类:道经中颂、用于解经的颂以及道教科仪中的颂.这三类颂各有不同的特征.除第二类外,其他两类与偈、赞存在界限的模糊性.虽然如此,道教文献中的颂从其起源与作用,精神实质,与仪式、音乐相结合等方面,都与历代文体学著述所言之颂之“正体”相一致,因此,道教文献中的颂是先秦颂体在后世的持续发展,它是古代颂体研究一个不可忽视的文本内容.
  • 摘要:@@《汉书·艺文志》“杂赋”类中收录有《成相杂辞》十一篇,唐人杨倞《荀子·成相》注:《汉书·艺文志》谓之《成相杂辞》,盖亦赋之流也。朱熹承其意,亦认为《荀子·成相》“在《汉志》号《成相杂辞》”。现在看来,《荀子·成相》和《汉志》所载《成相杂辞》可能并非完全是一回事,但二者确有联系。二者均以“成相”命名,似与当时流行的“成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关。
  • 摘要:原初楚声音乐与《今有人》所属的相和歌存在密切联系;二分节奏的楚辞“九歌”句型“○○○兮○○○”,通过对“兮”字的置换、改用叠词或联绵词、在“兮”字之前某个位置增添一个字等三种途径,实现向三分节奏的“○○/○○/○○○”rn 七言句型的转换;楚辞体中的另两种句型“○○○○,○○○兮”、○○○○兮○○○”,也是产生七言诗句的渊薮.七言诗源于楚辞体,可以在张衡《四愁诗》、曹丕《燕歌行》等早期七言诗的形式特征及其演进发展中得到验证。
  • 摘要:@@谈到刘向(约公元前77-前6年)、刘歆(公元前50-公元23年)的赋学批评,就不免要涉及到刘氏父子的《别录》、《七略》与班固《汉书·艺文志》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前人已经涉及得很多。梁阮孝绪曾经明确指出:“校书郎班固、傅毅并典秘籍,固乃因《七略》之辞,为《汉书·艺文志》。”而根据班固的自述“今删其要,以备篇籍”看来,班固对《七略》做过“删去浮冗,取其指要”(《汉书》颜师古注)的工作,因此,《艺文志》是在对《七略》进行删节的基础上形成的。
  • 摘要:俳谐文兴盛于汉魏六朝时期,其文体特征主要有二:—是“破体为文”,即打破某—体裁的内容与形式的要求,在破坏此一文体的基础上,达到它寓谐于庄的审美效果.俳谐文并非完全是“空戏滑稽”,它们通过破体,借势、借力,达到寄寓社会批判和嘲讽的目的.汉魏六朝俳谐文对于后世破体为文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开了唐宋以降破体为文的先声.二是“以俗为雅”,—方面俳谐文在俗谑中有所雅寓,另一方面也强调对文学性的追求.俳谐文“以俗为雅”,从其文体发展过程来看,是为了寻求更大的生存合法性;从文学策略上来说,是为了达到新奇的效果。俳谐大都是游戏性地模仿其他文体,与巴赫金提出的“讽拟体”十分相似.
  • 摘要:@@五言出于汉乐府,为魏晋文入所继承,成为魏晋南北朝诗坛的主要体制。其时四言虽存而已僵化,纯为模拟之体;七言虽行而未盛,且多为歌词之作,未演化为纯粹的诗体;唯有五言独领风骚,为诗坛的主角.钟嵘所谓“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故云会于流俗”,正是揭示出五言诗居主流地位的诗坛真相。对于这—时期的五言诗艺术,虽然在以住的作家作品研究及各种类型的诗歌史研究中有不少的阐述,但正面的研究仍嫌缺少,尤其是对此期五言诗体内部存在着不同体制的问题,很少作深入的探讨。其时五言诗内部最重要的体制问题,我认为就是乐府体与徒诗体在体制、功能、取材、语言风格等多种艺术因素方面的差异的问题。可以说乐府体与徒诗体的分合关系,是构成魏晋南北朝诗学的基本问题。从几部重要的唐前诗歌总集的编纂厘分乐府与徒诗为两类的情况来看,这个问题在古代的诗歌文献的编纂者那里是相对清晰的。但是在诗歌史和诗学的层面上,对于魏晋南北朝文人五言诗创作中存在乐府体与徒诗体两大体制的分流的问题,基本上还是模糊的。因此本文提出这一问题,并尝试进行探讨。
  • 摘要:南朝的文体分类体现出细碎繁富、层级不分的倾向,实质上是杂文学的观念使然.而“文笔之辨”在对文体细类归类的过程中,由于争论者对“文”和“笔”外延的看法不同,而产生出对“文”和“笔”内涵的不同理解,进而出现了—种朦胧的纯文学意识.“文笔之辨”最终的不了了之,主要原因是没有在功用的文体观.和文学的文体观之间、文体的“类分”(析类)和“类从”(归类)之间做到适度的均衡协调,从而在理论和实际之间脱节.这同样也是现代文体分类学面临的问题.
  • 摘要:讽谏是唐前七体重要的文体功能.七体创作自枚乘后,其“六过一是”的表达模式得到继承,并成为唐前七体类型化特征的重要外在结构体现,但同时也产生主客对答话语指向的游离。rn 由于唐前七体创作历史语境的缺载,阅读文本时产生的与文本创作主旨相反的闲读效果,遮蔽了七体重要的讽谏功能。本文旨在通过对唐前七体创作历史语境的史料勾稽、扬雄赋论赋作对七体讽谏表达模式及批评的影响.创作主体对七体文体功能的认同等几个方面,发掘唐前七体的讽谏功能,并对失去历史语境的七体作品的讽谏主旨作—新的探讨,从而揭示唐前七体重要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 摘要:唐传奇的出现被认为是作为文学文体的古代小说独立之标志.尽管传奇接受了此前各种文体之写作经验,脱胎换骨,最终形成了具有独立性的文学文体.这种文学性的获得是在汉末魏晋以来追求文学独立性的背景上发生的,文、史互动是唐传奇获得文学精神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 摘要:本文从唐代史馆的史料征集制度入手,分析偏记小说进入唐国史的途径;并以行状为例证,从记事原则、细节描写和情节编排、人物评价等三个方面考察私记材料跟正史记录之间的内容职舍及行文差异.由此对唐国史如何利用偏记小说材料的情形作一具体而微的探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