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石窟

石窟

石窟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96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中国文学、宗教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0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89篇;相关期刊470种,包括中华儿女、敦煌学辑刊、敦煌研究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等;石窟的相关文献由1208位作者贡献,包括郭青林、王旭东、石玉成等。

石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0 占比:88.93%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1.86%

专利文献>

论文:89 占比:9.20%

总计:967篇

石窟—发文趋势图

石窟

-研究学者

  • 郭青林
  • 王旭东
  • 石玉成
  • 王琰
  • 方云
  • 汪东云
  • 裴强强
  • 李最雄
  • 李黎
  • 雷玉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柯丽红; 佟静
    • 摘要: 在现代化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被赋予了新的表达方式,石窟旅游也倍受关注.中国四大石窟虽同为一类景区但也各具特色,存在差异.为探寻四者差异,为景区发展和游客出游提供参考,研究通过收集携程网和马蜂窝旅游网上游客对四大石窟的点评内容作为样本,基于内容分析法,运用ROSTCM6软件提取了数据样本的高频特征词,并进行四者的语义网络、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为:游客感知的四大石窟旅游形象既存在差异性特征也存在相似的问题.(1)游客对四大石窟的的管理服务感知均有涉及但比重不同,表现出景区讲解服务粗糙、莫高窟排队等候时间长、龙门石窟交通不便的问题;(2)四大石窟均获得了较为积极的情感形象评价以及整体形象评价;(3)当前四大石窟均以“参观”“游览”等观赏性活动为主;(4)四大石窟的高频词列表中均有“保护”一词,体现游客对石窟保护工作的重视.据此,为四大石窟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完善景区管理服务,发挥景区优势特色,提高游客参与度,切实做好保护工作.
    • 呼东方
    • 摘要: 八十年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从海外留学归来,或从名牌大学毕业,却在最炙热的青春年华放弃更为优越的生活,选择来到西北人迹稀少的荒漠深处,成为千年莫高石窟的“守护神”。如今,这个曾经的疮痍之地,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随着世界敦煌学中心逐步形成,陈寅恪先生曾哀叹的“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已经成为过去,世界敦煌学的中心逐步形成。
    • 肖波; 余艺芳
    • 摘要: 《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石窟遗产是亚洲文明的艺术瑰宝,其作为多文明交流互鉴的产物与见证,拥有极强的包容性,具有重要全球价值。从地理空间分布看,现今集中分布于亚洲的18项石窟类世界遗产是亚洲文明的独特印记,彰显着亚洲各地不同的文化特色。从历史发展进程看,这种源自印度大陆的宝贵遗产,见证了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波斯文明等多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成为世界文明对话的鲜明文化符号。鉴于其丰富文化内涵和重要价值,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深化其内涵挖掘,创新其保护利用机制,对推进文明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 周菁葆
    • 摘要: 龟兹石窟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佛教建筑,其中有许多有关琵琶的描绘。琵琶出现在龟兹石窟最早是公元3世纪,一直延续到公元8世纪。其中有五弦琵琶、三弦琵琶、三弦阮咸、四弦阮咸、曲项琵琶等。其中,五弦琵琶使用最多。历代文献中都是记载琵琶(即曲项琵琶)在先,五弦琵琶在后,而实际龟兹石窟壁画中很少使用曲项琵琶,五弦琵琶使用最多。其次,所有文献中都没有记载龟兹乐有阮咸,而阮咸则是龟兹音乐中使用仅次于五弦琵琶的代表乐器。
    • 丁得天; 王嘉奇(图)
    • 摘要: 2022年6月15日,敦煌研究院在兰州市敦煌艺术馆举行《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创刊发布会。《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敦煌研究院主办,《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编辑部编辑出版,于2022年正式创刊发行。发布会由敦煌研究院院长、《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主编苏伯民主持;甘肃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马玉萍,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程亮,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李长迅,以及中科院、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期刊出版单位、文博单位的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四十余人出席了发布会。
    • 杨筱平; 张睿祥; 杨富巍; 马千; 刘勍; 李志锋
    • 摘要: 针对图像修复算法易于修复自然图像,而对旧照片的复原和文物修复较为困难这一实际问题,分析了目前几种图像修复算法修复多色图像和文物时存在的局限性及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仿真实验表明,算法无法修复麦积山石窟单色像塑,修复效果不尽合理。重点分析了其不能修复单色文物图像的原因,最后得出这几种图像修复算法的适用性有限。这将为麦积山石窟数字化修复工作开创先例,并为研究工作者改进图像修复算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以供读者参阅。
    • 郭玲
    • 摘要: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就开始了数字敦煌的探索实践。历经30余年发展,数字敦煌如今已经成为文化遗产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品牌。在敦煌研究院“保护、传承、弘扬”的三大核心工作中,数字化都意义重大。
    • 杨大双
    • 摘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特别是古壁画受到国家文物保护的特别关注。壁画是绘制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案,是最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原始社会人类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以记事表情,这便是流传最早的壁画。我国自周代以来,历代宫室乃至墓室都会饰以壁画;随着宗教信仰的兴盛,壁画又广泛应用于寺观、石窟(例如敦煌莫高窟、克孜尔石窟等)。石窟壁画是不可移动文物,如何让这些植根于深山中的不可移动文物活起来,使它从偏远地区走向城市,让更多的人了解物质遗存中的人文精粹,成为当今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将精美的壁画用数字化手段保存起来,就是笔者所在的上海商务数码图像技术有限公司正在探索的工作。本文基于传统拍摄方式面临的问题以及困难,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 胡永超
    • 摘要: 敦煌石窟壁画经历前秦时期到明清时期的历史变迁,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称作为壁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被运用于各类题材的壁画中。本文主要研究敦煌壁画的对称性特征,首先分析石窟壁画对称形式的来源,其次针对敦煌壁画的对称手法的具体定义与分类进行阐述,最后进一步探讨敦煌壁画对称手法运用的具体实例,感受敦煌壁画艺术魅力。
    • 张玮
    • 摘要: 佛光寺东大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殿中佛坛上的34尊唐代彩塑体型高大,数量众多,分布密集。在历史上东大殿曾经过多次修缮和改建,大殿门板从内柱推移到了外柱,这就改变了大殿内的空间,也改变了彩塑原有的视觉效果。还原东大殿彩塑原本的布局方式和视觉效果即可发现,这种布局思路中继承了许多石窟寺的空间布局经验,对石窟寺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可以更加清晰的认识东大殿空间布局所遵循的规律,深刻理解古人对于雕塑和展示空间这二者关系的认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