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教育财政

教育财政

教育财政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554篇,主要集中在教育、财政、金融、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1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19094篇;相关期刊303种,包括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经济研究参考、教育财会研究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2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2011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2011年大学教育投资与发展战略国际学术会议等;教育财政的相关文献由610位作者贡献,包括商丽浩、杨勇、沈百福等。

教育财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1 占比:2.65%

会议论文>

论文:33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19094 占比:97.18%

总计:19648篇

教育财政—发文趋势图

教育财政

-研究学者

  • 商丽浩
  • 杨勇
  • 沈百福
  • 薛二勇
  • 邱小健
  • 黄斌
  • 付卫东
  • 廖楚晖
  • 杜育红
  • 王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海涛
    • 摘要: “两为主”政策出台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入学问题得以缓解,但并没有根本解决。新城镇化背景下,其困境表现为以流入地城市分类为特征的差异性新“症候”:“隐性”限制流动儿童入学,部分流动儿童返乡成为“留守儿童”;通过“购买民办学校服务”的形式回应“两为主”政策,“以公办学校为主”被弱化;疲于完成“两为主”政策,挫伤流入地政府积极性,教育质量受到影响。形成如此困境的深层原因为:城镇化政策对教育政策的限制、财政政策对教育政策的负面影响。综合教育改革的视域则为摆脱当下困境提供了可行性思路:通过顶层设计理顺教育政策和城镇化政策的关系、调整财政政策使流入地政府的责权更趋合理。
    • 原珂; 廖逸儿
    • 摘要: 建设“双一流”大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手段。财政支出作为建设绩效提升的基础与支柱,高教财政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双一流”高校建设绩效提升的关键。针对重点高校支持计划有效性争议,利用国内156所高校1994—201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法,以QS排名、考生满意度排名、高水平学科数量与科研经费等指标为表征,检验重点高校专项支出对“双一流”建设的促进作用。主要结论包括:(1)“211工程”与“985工程”确曾显著提升国内重点高校声望,但此后出现绩效停滞,在“双一流工程”激励下,重点高校在声望、学生满意度和经费规模等方面绩效有提升,专项间呈现“叠加效应”;(2)相比其他专项,“211工程”在顶级学科和一流学科建设上具显著激励作用;(3)重点高校建设专项存在“绩效激励递减”现象乃至产生负作用,而新专项出台则有效改善绩效;(4)重点高校建设专项仍对顶尖高校学科水平提升有激励作用而非呈现“经费饱和”,国内顶尖高校与世界顶尖高校在经费规模上存在差距等。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十四五”时期“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启示作用。
    • 江娜; 桂敏; 李家成
    • 摘要: 2021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发布了报告《接下来怎么做?教育复苏经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世界各地教育部的调查结果》。该报告采取质性与量化的混合研究方法,对143个国家为期3轮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呈现了疫情给全球基础教育系统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以及各国在疫情期间针对学生的学习损失、教学安排、学业评估、考试、远程教学、教师的专业支持、复课后的学校管理、教育经费所采取的应对政策与措施。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国基础教育系统可参考其他国家经验,从构建高质量的数字教育生态系统,重新界定教与学,持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加大基础教育财政投入、支持学习困难学生等方面进行应对。
    • 冯铁拴
    • 摘要: 教育财税规范虽横亘教育法与财税法,但绝非泛指一切与教育相关的财税规范,而是专指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保障公民受教育权为初衷的财税规范。无论是基于教育的公益性,还是着眼于受教育权的国家给付义务,又或是鉴于教育财税规范的教育特质,教育法典都有必要对教育财税规范作出系统回应。教育法典中植入教育财税规范不仅能够提升教育财税规范的体系性,还可增进教育法与财税法衔接的有序性。在规范选取的考量基准上,教育法典中的财税规范要凸显教育主导特征,避免与财税法中的教育条款重叠,并与教育政策中财税规范相衔接。在体系构造上,教育法典中的财税规范涵盖教育财政经费支出保障规范、教育财政经费筹集规范、教育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规范以及教育税收优惠规范。在立法表达技术上,教育法典财税规范的设计既要坚持“总则+分则”式的规范布局,也要遵循教育财政与教育税收相对分离的规范配置,还要运用“确定性+委任性+准用性”的混合型规则结构。
    • 苏兆斌; 蔡璇
    • 摘要: 美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主体主要包括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学生及其家庭、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学校自身.高校经费投入和管理权集中在州政府层面,州政府采取不同的拨款模式,并通过中介组织进行具体的经费分拨;联邦政府主要通过监管和资助的方式对学校和学生提供教育基金;学生及其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主要体现在学杂费方面;社会团体、企业、校友及其他个人捐赠,逐渐成为美国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学校自身则通过服务创收、基金运作、网络课程等方式融入资金.文章通过分析美国相对完善的高等教育投融资体系,可以借鉴其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特点从中获得启示.
    • 张睿; 雒曼; 别荣海
    • 摘要: 教育财政均衡配置是实现区域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性因素.省域内部教育财政配置状况的研究对地方政府教育财政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研究基于"十一五"以来(2006―2019年)河南省18个地市教育财政经费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数据,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评价省域18个地市间教育财政配置的均衡水平.2006年以来,河南省18个地市间教育财政投入水平整体快速提升的同时,其区域配置的均衡性也得到了持续改善;省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黄淮经济区对教育财政给予了比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市更大力度的支持;18个地市间教育财政配置非均衡表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不同经济区域内部地市间配置的非均衡;省域教育财政整体投入水平需要进一步持续提升至"高投入水平"的状态.基于此,应当建立省域教育财政投入持续增长机制、深化省域教育财政投入统筹体制改革、拓宽教育筹资渠道以快速提高教育筹资总量、加强教育财政预算执行的考核监督.
    • 单杰
    • 摘要: 财政教育经费是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确保国家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的关键因素,作为教育局管理资金的会计从业者,如何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同时更好地为局里出谋划策,对教育经费及其他相关教育资源提出建设性的管理手段,更好让教育财政资金公平筹措、合理分配及使用的监督.本文在认真总结教育财政相关知识背景,针对教育财政资金管理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对教育财政资金提出科学化体系构建的方式方法,以期更好地回馈教育服务社会.
    • 苏兆斌; 蔡璇; 孙涛
    • 摘要: 教育财政是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领域.自建国以来,我国教育财政发展不断完善,在教育财政政策、支出结构和教育公平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但教育财政发展中仍存在资源配置制度不完善、环境建设不健全、监管制度不到位以及资助制度僵化等突出问题.为此,应逐步改进政府主导的教育财政投入与分配制度;营造公私办学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国家教育财政问责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财政资助制度.
    • 邱丽华
    • 摘要: 根据2014-2019年湖南省教育与经济的数据样本,在菲德模型的基础上,设置湖南省教育经费支出、就业人口、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模型指标,构建湖南省教育财政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教育财政支出的增加,可以有效促进湖南省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三类地区经济增长所受影响程度有差异,所受影响最大的地区为经济发达地区。本次研究结果对湖南省政府今后调整教育财政经费支出政策、确定教育财政支出重点、优化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 李盈萱; 方毅
    • 摘要: 立足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本研究对2004—2018年中国19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展开了空间计量分析,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教育财政之间策略互动关系的存在性,并考察了地方政府教育投入的内在动机与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地理邻近与人口邻近地方政府的教育财政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性策略互动关系;地方政府的教育财政策略不仅受到地方经济特征与财政特征的显著影响,还受到制度惯性与官员晋升锦标赛机制的共同激励;面对中央教育领域的预算调控,东部、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存在异质性反馈机制,其中东部地区对中央政策的反馈更灵敏。因此,中央的教育发展规划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的教育财政策略互动行为,以及地方政府对中央计划反馈机制的异质性,从而均衡区域间教育资源的配置,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