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框架
教育框架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科学、科学研究、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7709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人民政坛、赤子、中国民族博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五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等;教育框架的相关文献由13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铁芳、周建中、孔一童等。
教育框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7709篇
占比:99.87%
总计:77814篇
教育框架
-研究学者
- 刘铁芳
- 周建中
- 孔一童
- 王丽
- 王静
- 约瑟夫·科瑞柴科
- 邱晓荣
- Brian Davis
- Bryon Gallant
- Carin Heifer
- Drew Neilson
- Elaine Haberer
- Karen Mesmer
- Marsha Ing
- Mary Colson
- Mary Ward
- Masamistu ITO
- Phil Seok Oh
- Phillip Cameron Smith
- Phillip Camerorsmith
- Robert Mayes
- Robert Wicklein
- Robert wicklein
- Russ Colson
- Todd Campbell
- Tracy Davis
- 万东升
- 严超英
- 于宏伟
- 何步统
- 何韵
- 傅祎
- 充建丽
- 刘尚莲
- 刘敏
- 刘治晏
- 刘胜利
- 卢晓民
- 史举东
- 叶兰英
- 叶黎明
- 吕杰昕
- 吴云
- 吴千颖
- 吴玉凤
- 周国瑞(摘编)
- 周新生
- 周玉芝
- 姚峰
- 孙其林
-
-
莫灿
-
-
摘要:
教育是人们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效的渠道。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主要是在学校中进行,教师根据提前设定的课程,通过相关教材、讲义向学生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由于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跟随父母在他乡(相对父母的故乡)定居生活,他们既是当地的“他者”,又成了自己家乡的“他者”。在当下的教育框架下,这种教育的问题在于“他者”失去了深入了解自己家乡文化遗产的机会,现有的教育既不能有效地进行,也不能根据人民的需求和喜好而定,难以满足所有学习者的需求。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利用多学科交叉理论和综合运用新兴技术(AR)构建一个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框架,即融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通过全新的研究视角,高校利用个性化学习策略和数据驱动的学习服务支持系统,调整高等文化遗产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学习文化遗产的动力。该教育框架在广州某高校得到验证,对48名大三学生进行了测试,在模拟的框架中得到启发。营造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的环境,培养师生终身学习的追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自我定位和参与度。
-
-
王静;
赵宁宁
-
-
摘要:
一、新西兰学生学业成就监测(National Monitoring Study of Student Achievement,简称NMSSA)以《新西兰课程》为依据,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监测。NMSSA的监测对象为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涉及数学、科学、艺术、英语、体育与健康、语言学习、社会学习和技术八大监测领域[1]。NMSSA始于2012年,并于2013年和2018年进行了两轮数学监测。
-
-
张婧
-
-
摘要: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的是对孩子的“尊重、相信、理解、接纳”,是“感召”“温暖”“影响”“非暴力”的家庭教育。相信每个家长的目标都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安全感、有归属感、有自尊心、有自我价值感的独立个体。《正确父母》这套书分为上下两册,是由之名教育机构负责人编著,具有一定的专业指导意义。上册为理念篇,通过阐述家庭教育目标,理论基石,教育理念、沟通方法与融会贯通,向读者展示其教育框架。下册为工具篇,通过“一个观念(尊重、相信、理解、接纳),四个方法(你的感受、我的感受、我们的感受、价值观尊重)”,并配以大量真实的案例,帮助家长学会“区分亲子矛盾间的问题”,解决与孩子相处中遇到的“孩子的问题,家长的问题,共同的问题,及价值观的问题”。真正教会家长如何在具体事件中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并解决实际问题,获得亲密关系。在最后的融会贯通和附录板块,也为家长教育孩子提供了更为具体有效的方法和操作性答案素材。
-
-
王换换;
张永婷;
赵辰阳
-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不断发展应用,大型医疗机构医疗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而多数中小医院信息化水平仍处在起步阶段,导致临床治疗水平停滞不前.另外,现阶段医学信息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培养大批综合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医疗卫生领域人才.因此,为更好地适应医学信息化人才教育,打破常规灌输式、单一化、时间僵化的教学模式,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强、专业动手能力优秀的医疗卫生人才,本文将STEAM教育框架引入医学信息教学服务中,设计开发基于STEAM教育框架的医学信息教学服务平台,平台包括管理员、教师以及学生模块,提供信息管理、权限分配、线上学习、仿真实验以及交流讨论等功能,为医学院校开展线上教育提供平台基础.同时,该平台将STEAM教育框架引入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为打破常规教学模式,有效解决或改善医学信息类课程实践教学难题提供思路.
-
-
罗美娜;
钟晨音
-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英语系国家的教育改革,多以回归基础能力、核心课程(语文、数学及科学)为诉求。1999年,在南澳大利亚州州府阿德莱德一致通过的《关于21世纪学校教育国家目标的阿德莱德宣言》,建立了澳大利亚迈向21世纪的国家教育框架,明确了澳大利亚基础教育发展目标。
-
-
王卿华
-
-
摘要:
叶圣陶先生有言:“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在教育现代化视野下,我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是基础,学生思想教育是更深层次的教育目标。化学教育是学生认识化学、感知化学和应用化学的主要途径,赋予化学教育生命色彩,对学生思想教育有重要作用,也是提升教育成效的主要手段。然而现阶段化学教育困难重重,不仅是化学教学面临困境,更是化学教师和课程本身遇到阻碍。突破困境,要抓住重点,形成以教师为核心,以研究工作为保障,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根本的化学教育框架,摸索出适合新时期化学教育发展的教学规律,在创新实践中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能力。
-
-
-
-
-
摘要:
扬中市八桥社区教育中心位于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扬中市八桥镇中心,学校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258平方米。多年来,八桥镇社区教育中心整合教育资源,集镇党校、老年学校、成人教育中心校、文体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社区教育中心,常年开办以党校为依托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以成人教育中心为依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企业领导人培训、职工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家政培训、创业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计算机技术培训、开办了大专班;以镇妇联为依托的妇儿活动之家、未成年人活动中心活动正常有序;以文体中心为依托的万册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主要工作内容,形成了八桥镇社区教育框架以及终身教育体系。至2017年9个行政村均创建成江苏省级居民学校。
-
-
-
郭东宇1
-
-
摘要:
礼仪教育是笔者所在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在学校管理中,以礼仪文化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多元评价为手段,实施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框架,推动校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