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敌敌畏

敌敌畏

敌敌畏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1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内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9篇、会议论文55篇、专利文献77篇;相关期刊700种,包括粮食储藏、当代蔬菜、安徽林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46种,包括2016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第二届全国稳定同位素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交流研讨会、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等;敌敌畏的相关文献由2802位作者贡献,包括余敏灵、姚丹、朱晓斌等。

敌敌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29 占比:90.97%

会议论文>

论文:55 占比:3.76%

专利文献>

论文:77 占比:5.27%

总计:1461篇

敌敌畏—发文趋势图

敌敌畏

-研究学者

  • 余敏灵
  • 姚丹
  • 朱晓斌
  • 白志辉
  • 耿宝荣
  • 赵敏
  • 刘刚
  • 刘贤金
  • 孟庆红
  • 张广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舸; 张宏; 李德国; 廖双龙
    • 摘要: 依据GB/T 5009.20-2003,建立了粮食中敌敌畏、甲拌磷、乐果、杀螟硫磷、马拉硫磷、毒死蜱6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将粮食样品粉碎后,经二氯甲烷提取,通过气相色谱仪火焰光度检测器对粮食中6种有机磷农药进行检测。在0.001~8.000μ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农药残留的质量浓度和峰面积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R>0.998,回收率为68.2%~109.0%,精密度(RSD)为2.85%~4.86%。该法样品前处理操作简单、准确度好,适用于粮食中敌敌畏、甲拌磷、乐果、杀螟硫磷、马拉硫磷、毒死蜱6种有机磷农药的检测。
    • 刘丰; 田运霞; 吴远根; 陶菡
    • 摘要: 以来源于植物的小麦酯酶(plant-esterase from wheat flour,wPLaE)为检测酶源,利用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AuNPs)和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NT)的协同电催化放大作用,构建一种可用于有机磷农药检测的新型电化学酶传感器NF/wPLaE-CS/AuNPs/MWNT/GCE。以敌敌畏为对象,采用方波伏安法实现对其简便、低成本的检测,检出限为4μg/L(R_(SN)=3)。将其应用于实际样品生菜和大米中敌敌畏的检测,回收率为95.4%~107.2%,表明所制备的植物酯酶生物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此外,该生物传感器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本研究可为植物酯酶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 彭诗琪; 赵嘉辉; 黄晓玲; 吴志鹏; 张傲; 陈婷; 赖华杰
    • 摘要: 有机磷农药的广泛使用导致其不可避免地进入到环境中,不仅会影响生态环境,而且还会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到人体中,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建立了固相萃取与GC-FPD联用的方法,并成功用于海水样品中敌敌畏等13种有机磷的分析。在中性条件下,100 mL水样经过HLB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后,以二氯甲烷为洗脱溶剂进行洗脱,以HP-5柱为分离色谱柱,FPD为检测器,实现了对13种有机磷的分离及检测。对固相萃取柱和洗脱溶剂的种类、仪器条件等进行了探究,比较了C18、HLB、PSD 3种固相萃取柱对有机磷的吸附性能以及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3种溶剂的洗脱能力,考察了海水的基质效应对有机磷分析的影响。在最优的分析条件下,13种有机磷可实现基线分离,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回收率在58.3%~114.0%之间,所建方法适用于海水样品中敌敌畏等13种有机磷的同时测定。
    • 摘要: 上海交通大学陈捷教授团队于2022年1月在《Chemospher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Role of cytochrome P450 genes of Trichoderma atroviride T23 on the resistance and degradation of dichlorvos”。该研究在深绿木霉T23中发现有机磷农药水解酶基因TaPon1-like之后,进一步克隆到降解和耐受敌敌畏降解相关的39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其中与初级代谢相关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有4个,与次级代谢相关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有14个,与外源性物质代谢相关的P450基因有21个。
    • 练志峰; 满华盛; 修丽丽; 黄建颖; 董丽娟
    • 摘要: 为实现食品中敌敌畏的快速、准确检测,以废弃的西蓝花茎叶作为前体,水热碳化法绿色制备了氮、硫、硅掺杂的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Ds),采用动态光散射、X射线衍射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以及元素分析。进一步依据酶抑制反应原理,构建了CDs/Fe^(2+)/乙酰胆碱酯酶反应检测体系,并将所制备的荧光传感器运用于有机磷农药的检测。结果表明,新型CDs具有石墨烯结构,其量子产率约为9.53%,兼具良好的水溶解性以及光致发光性,测得其粒径约为30 nm,其表面氮、硫、硅元素存在,且含有氧和氮为主的功能性官能团。将所制备的荧光传感器运用于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敌敌畏的检出限约为8 ng/mL。最后将所制备的氧化还原型CDs/Fe^(2+)荧光探针,应用于实际商业食品中敌敌畏的检测,结果表明样品的加标回收率范围大致为90%~97%,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1%(n=3)。证实了该探针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可实用性和准确性,也表明所制备的CDs/Fe^(2+)氧化还原型荧光探针未来用于生物和食品领域中的有机磷农药检测有着广阔的前景。
    • 张荣; 赵振华; 白鹤; 贾晓强
    • 摘要: 从天津市某农药厂污染地块中筛选出5株具有敌敌畏(DDVP)降解能力的菌株PD-1、PD-2、PD-3、PD-4、PD-5,经序列鉴定分别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bivalv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ubtilis,Bacillus megaterium,Bacillus cereus,Bacillus tropicus。这些菌株在DDVP 100 mg/L的培养基中7 d内降解率均超过75%,最高耐受浓度为1 g/L。5株菌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25,35,25,37°C,最适pH值分别为6,8,7,9,9。确定了5株菌对有机氯污染物三氯乙烯(TCE)的降解和耐受能力。研究丰富了有机磷农药降解菌库,为农药残留土壤的原位修复提供了数据基础。
    • 石聪辉; 吴贤聪; 郑志鹏; 郁毅刚; 沈清音; 庄佳毅; 刘惠娜
    • 摘要: 目的 总结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的临床特征和救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收治的57例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3例、女性34例,年龄38(18~80)岁,均为口服中毒.在重症监护下,给予基础救治措施,包括清除毒物、特效解毒剂、血液净化、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针对顽固性低血压和严重心律失常在积极给予容量复苏、纠正酸中毒、稳定内环境的同时,增加保护心肌药、血管活性药和抗心律失常药的使用,必要时安装临时起搏器.观察患者心脏损害发生情况、转归和预后,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73.7%(42/57)的患者合并不同程度心脏损害,表现为心肌酶谱不同程度升高42例(100.0%)、心电图改变39例(92.9%)、心律失常25例(59.5%)、低血压14例(33.3%)、高血压2例(4.8%).本组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2~10?d,平均(5.6±1.7)d;总住院时间2~14?d,平均(9.5±2.4)d.本组患者治愈45例,好转5例,死亡7例(12.3%),其中4例死于心搏骤停或严重?室性心律失常,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较存活者低(分:3.4±0.6比4.3±1.1,P=0.039),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存活者高〔57.1%(4/7)比20.0%(10/50),P=0.033〕.安装临时起搏器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存活率显著高于未安装临?时起搏器者〔20.0%(10/50)比0(0/7),P<0.01〕.存活和死亡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岁:36.8±10.4比?39.5±11.2,P=0.526).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GCS评分≤6分〔优势比(OR)=2.417,95%可信区间(95%CI)为1.853~4.692,P=0.028〕、伴严重心律失常(OR=1.438,95%CI为1.072~3.739,P=0.031)是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安装临时起搏器是患者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OR=0.896,95%CI为0.657~0.964,P=0.015).结论 心脏损害在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中常见,继发严重心律失常与患者死亡相关.在使用保护心肌药和血管活性药的同时,合理选择抗心律失常药,必要时安装临时起搏器能稳定血压、保证循环灌注,提高救治成功率.
    • 摆田
    • 摘要: 目的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诊治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将36例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急诊诊治方法 与效果,统计患者经常规综合治疗与对症治疗后的救治成功率.结果 经一系列救治,36例患者当中救治成功者34例,死亡2例,救治成功率为94.44%;经成功救治患者预后均较好,未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进行急诊诊治时不仅要给予其常规急诊救治,而且还要给予其对症治疗,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蒋洪亮; 焦彦朝; 李跃红; 赵阳; 张馨允; 陈露; 徐梦怀; 游元丁; 李志; 冉茂乾
    • 摘要: 本文研究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刺梨中敌敌畏、甲胺磷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以刺梨为原料,利用不同提取温度(25°C、30°C、35°C、40°C、45°C、50°C)及不同提取时间(1min、3min、10min)考察刺梨中敌敌畏和甲胺磷加标回收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5~45°C,回收率随温度的提升有显著提高;45°C之后,回收率随温度提高趋于平缓,甚至下降;在1~3min,提取时间越长,回收率越高;3min后,回收率随时间上升的趋势减缓.适当提升提取温度和适当延长提取时间能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陈伟国; 戎凤鸣; 赵明珠; 杨一平; 戴建忠; 钱秋杰
    • 摘要: 90%敌敌畏乳油是一种新开发的高含量制剂,本文以77.5%敌敌畏乳油为对照,比较两种敌敌畏乳油对养蚕生产的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90%敌敌畏乳油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17.6212 mg/L,与77.5%敌敌畏乳油的16.1004 mg/L均达到高毒级;用90%敌敌畏乳油500倍、1000倍和1500倍稀释液喷洒的桑叶饲喂3龄起蚕,残毒期分别为3 d、1 d和1 d,略短于77.5%敌敌畏乳油1000倍的3 d;两种敌敌畏乳油稀释液处理的桑叶在低温避光条件下,毒性降解时间比田间残毒期大幅度延长。结论:90%敌敌畏乳油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及其在桑叶上的残毒期略低于77.5%敌敌畏乳油,但用于防治桑园害虫时建议选择登记在桑树上的农药产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