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抒情传统

抒情传统

抒情传统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0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1篇、专利文献3046篇;相关期刊157种,包括青海社会科学、人文杂志、社会科学等; 抒情传统的相关文献由185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承、沈一帆、苏文健等。

抒情传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1 占比:6.19%

专利文献>

论文:3046 占比:93.81%

总计:3247篇

抒情传统—发文趋势图

抒情传统

-研究学者

  • 徐承
  • 沈一帆
  • 苏文健
  • 董乃斌
  • 陈建华
  • 李自雄
  • 汤拥华
  • 陈国球
  • 刘艳
  • 刘艳1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乔慧
    • 摘要: 《1921》和《革命者》两部电影,在建党百年献礼电影中可谓表现出众、好评如潮。以“情”与“抒情”为组织方式,使之与之前献礼电影“史传传统”截然不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诗意表达,总体表现出一种“抒情传统”复归的面向,以“人”观史,以“情”咏史,并由此生成由抒情而发、鲁迅谓之“撄人心”的摩罗诗力。这两部电影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献礼电影中政治美学与人本美学之间、革命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以此为献礼类电影新美学的开创与革新提供了借鉴意义。
    • 龚刚; 刘智毅
    • 摘要: 本文着重讨论胡适的新诗主张,将其诗学理论纳入“语文本体论”的视阈进行观照,尝试证明胡适对于诗歌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设想,本质上是从“语文形式”的层面上进行规划的。而关注语文形式,强调语文本体性地位的目的,在于承延和维护中国文学脉络中一以贯之的抒情传统,保存文学自身固有的抒情属性。在内容决定论甚嚣尘上,革命启蒙、现代文明等宏大话语充斥文学内外的历史语境里,胡适将“语文形式”定位为文学的本体,借“诗缘情”来反抗宰制文学的时代共名,本身就包含着许多尚待解读的文学史意义。
    • 陈林侠
    • 摘要: 蒙太奇理论奠定了世界电影组织镜头、建构情节框架的基本原则,在“求异”的正-反-合的辩证中获得更高程度的有机“整合”。中国文学艺术的抒情传统,影响到早期中国电影,在1927年侯曜的《海角诗人》《西厢记》中,出现了两种抒情语言的萌芽(大、全、远的长镜头、利用人物视点缝合自然景物的正/反打镜头)。而且,这个传统背后的立足自我内心、寻找主客契合、类比“求同”的思维方式,提供了中国电影破除蒙太奇迷信、发展自身审美理想的另一种可能。但客观地说,抒情传统在中国电影中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当下中国电影需要在世界电影格局中确立起自身的文化身份、美学特征,亟待在实践中高度重视抒情传统
    • 姜福安
    • 摘要: 20世纪中叶陈世骧和高友工将抒情传统确立为中国文学、艺术的主流传统,后经几代学者讨论、传播,抒情传统论已经发展为近几十年的学术热点。而在陈世骧正式提出抒情传统之前,梁启超等人在五四时期就已经注意到了中国文化的抒情特质,这与跨越欧亚的反启蒙论述有关。在倭伊铿人生哲学的启发下,梁启超认识到精神与物质、情感与理性应该和谐统一。因此,他着意在理性高扬的五四时期申述情感的重要性,并系统梳理阐释了中国文化中的抒情精神,试图以情感反制理性主义的主导。
    • 叶一格
    • 摘要: 2022年首发于《中国作家》,并由延边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的《芬芳大地》,是王怀宇继《血色草原》与《风吹稻浪》之后的又一长篇力作,也是“家乡三部曲”的完结篇。继成功书写黑土大地上百年家族史,到改革开放40年间脱贫攻坚之路后,王怀宇再次饱含深情地选择了黑土大地,选择了海兰江畔金稻村,完成了一次抒情传统与自我理想的复归。
    • 韩旭东
    • 摘要: 侯孝贤在《海上花》《最好的时光》《刺客聂隐娘》中,建构了“博物中国”“自由中国”“山水中国”。在这些“中国形象/想象”内部,活跃的是主流社会与家庭秩序之外的侠客和妓女。她们表面上静默无言,内心情感却多维丰沛,个体通过自由选择来践行性别主体性。“中国想象”的流变和女性主体意识的稳定显现了侯孝贤中国情怀的变动与承续。从中国形象的呈现形态和美学特质、女性建构性别主体意识的方式入手,在东亚文化和历史的整体视野下,可以考察隐含作者的国族立场和性别立场。侯孝贤坚守中国抒情传统的背后,显现了其独特的体“物”式美学追求。
    • 冯乾
    • 摘要: 抒情传统学说具有重要的文论价值与强大的诠释功能,清代常州词派在词学理论及批评实践中展现出抒情传统的深刻影响。常州派词论中包含了抒情本质、抒情特征、抒情方法、抒情接受等内容,是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重要资源。
    • 石了英
    • 摘要: “中国抒情诗史”是高友工建构“中国抒情传统”“中国抒情美学”的重要维度。高友工坚持中国抒情诗的文体学研究,细致辨析各抒情文类的形式成规和美学风格,将中国抒情诗的文体演变史置于中国文化史中予以观照,重视发掘社会历史文化转变与抒情文体形式演变的互动共生关系,以揭示中国抒情美学的发展脉络。高友工对文化史研究视野的践行并不充分,其高足林顺夫予以补充。文体学与文化史融合的研究路径,可为当下的文学史研究提供借鉴。
    • 王珊; 王成
    • 摘要: “抒情传统”是当代学者通过对中国文学史考察,提出的一个极富语境感的批评话语,因为切合中国文学发展的实际,业已受到学界的普遍推崇。作为晚清新变诗学的先驱,一些理论家的诗学所体现的“情”,已经转变为一种“持续的文化动力”,对后起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龚自珍、黄遵宪的诗学理论尤为突出。如果以“抒情传统”理论视域重新审察他们的诗学观念,就会发现龚自珍的神秘主义与黄遵宪的至理真情,带有强烈的抒情特质,其思想既是时代精神的召唤,也是对后起诗学新的精神的召唤。因此,对龚黄二人的诗学抒情内涵的揭示,也利于认识晚清诗学的流向。
    • 左剑峰
    • 摘要: 与西方美学关注当下暂时的审美态度不同,中国传统美学重视常久的修身,其主调不是艺术的独异性,而是审美与人生、艺术与修身的连续性。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阐释不能局限于美学内部,而应充分发掘其背后的人格底蕴。人格修养为艺术奠基,艺术活动又推进人格修养。受理想人格追求的影响,中国古代艺术创作在形式技巧上产生出一种自然创新观念,在题材和主题上的重复也十分突出。中国抒情传统区别于西方抒情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守成性。中国传统美学使艺术依托于深厚的人生土壤,显然具有合理性。然而,过分强调人格修养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艺术形式的探索和艺术内容的扩界。继承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必然意味着对其加以转化和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