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扬弃

扬弃

扬弃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7篇,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哲学理论、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6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740种,包括理论导刊、学理论、广西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六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等;扬弃的相关文献由1096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宁、崔巍、赵军政等。

扬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16 占比:99.9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0%

总计:1017篇

扬弃—发文趋势图

扬弃

-研究学者

  • 吴宁
  • 崔巍
  • 赵军政
  • 曹俊峰
  • 王江松
  • 蔡志军
  • 褚亚玲
  • 赵振刚
  • 万聪颖
  • 仓林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兰
    • 摘要: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观扬弃了西方传统主流哲学观,对其进行了批判继承和超越发展。批判继承方面,马克思指出西方传统主流哲学观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前提是未经审视论证的,并批判其将存在设定为永恒不变的实体,赋予思维、观念、精神高贵神圣的地位,致使彼岸世界对此岸世界的殖民、遗忘、宰制。然而,马克思并不是全盘否定西方传统主流哲学观,他认为其以唯心主义的方式发展了人的主体能动性是值得肯定的。超越发展方面,马克思“颠倒”了西方传统主流哲学观,他不以抽象的意识为起点,而是强调感性实践活动的优先性、无限性、丰富性,认为意识是为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所决定的,且意识对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具有批判功能。
    • 黄祎霖; 祝静若
    • 摘要: 土味文化是一种新兴的青年亚文化,其内含的审美意蕴与主流审美文化大相径庭,导致部分青年的审美观出现庸俗化、形式化、符号化的异化表征。土味文化的呈现样态良莠不齐,表达内容同质低俗,价值旨趣空洞虚无,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青年的审美标准、矮化了青年的审美趣味、消解了青年的审美意义。对此,必须积极探寻土味文化的扬弃路径,既要有效规避土味文化内在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又要充分彰显土味文化的正向作用,通过思想引导提升青年的内在审美能力。
    • 赵莉莉
    • 摘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关于异化劳动的理论,并且系统阐述了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提出了人的本质对象化和共产主义如何实现的构想,揭示了资本与劳动之间对立与剥削的内在事实。通过阐述手稿中的“劳动”以及异化的矛盾,进一步探讨异化的“扬弃”和人的解放之间的关系。在当代社会,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以及美学价值。
    • 方诗慧
    •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意蕴深刻的辩证法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其发展过程中贯穿着“扬弃”的辩证精神,学习和发扬符合规律性的东西,这是事物发展的实质。文章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历程,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背景、历史基调的奠定、曲折探索以及起承转折,诠释马克思主义扬弃观对中国实际的运用和发展,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 杜启达; 李如密
    • 摘要: 教学中的“减”是对与教学系统无关因素的删除,对教学系统内部要素的优化、扬弃和创造,是实现教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一种价值理念和方法手段。教学中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减”,有利于纠正教学“加”的偏见,实现教学简约美,助力教学内涵式发展,回归育人的教学本质。教学中运用“减”的艺术需要教师树立教学“减”的意识,重视教学“减”的价值,正确理解“减”与“加”的辩证关系,把握“减”的度,注重教学整体优化,增强教学“减”的能力。
    • 向丰华
    • 摘要: 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技术在生产实践中不断与资本结合,最终,技术异化成为一种异己力量压迫人、奴役人。产业技术的异化、分工技术的异化、资本统治与剥削技术的异化是马克思立足于时代现状对技术异化进行剖析的三个层面。自然的异化、社会的异化、人的异化是技术异化带来的后果。马克思指出技术异化的根源在于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通过对技术异化的扬弃,人类社会最终会走向共产主义的解放道路。
    • 朱庆华; 陈俊
    • 摘要: 一部历时不长但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乃是一部起于“西化”、终臻“民族化”的艺术演变史。在新文学不断祛魅西方艺术、增强中国元素、实现文艺大众化的艰难征程中,赵树理坚持“文化自信”,推陈出新,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学之创造性的继承,创作了一系列思想现代、形式通俗、广为民众喜爱的别样的新文学作品。细察赵树理脍炙人口的大众化小说,其对传统文学的借鉴主要表现在:升华“大团圆”;模拟书场格局;创新“清官断案模式”;妙用“扣子”艺术。
    • 苏振甲
    • 摘要: 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深入探索的过程,是对存在概念的扬弃过程.扬弃不是否定,而是保存.存在一直与形而上学纠缠在一起,将其从形而上学所造成的围困中解救出来并让其保持源本的特性,才是思入到存在的本质性中去了.扬弃存在,意味着扬弃形而上学世界的存在概念,因为整个形而上学并没有将存在作为存在来思,并且未曾真正领会存在的本真含义.形而上学世界的所有语词概念并不能作为进入本真存在的概念,并且作为被形而上学所高扬的存在也并不能借助这些概念获得更好的思.因此,只有将形而上学世界的存在概念进行扬弃,才是真正进入存在的方法.这种扬弃将对存在的思导入到原本隶属于本有的原在中,从而让存在之真理显露出来.
    • 李永杰; 潘沁
    • 摘要: 扬弃概念形成于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这一概念,并使之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这一概念最初借入日译词“廃止”进入汉语语境,译作“废止”,中国共产党内一般译作“废除”“消除”“消灭”,更有党外知识分子陈瘦石译为“没落”等,这些汉译词都没有译出德语词Aufhebung中的“保留、保存”的内涵。随着对辩证唯物主义否定观的深入理解,Aufhebung的汉译词进一步精准化,最显著的标志:一是1940年吴亮平在其《反杜林论》中将此概念校译为“扬弃”;二是1978年成仿吾以多个德文版《共产党宣言》逐字逐句校译,最终译为“扬弃”。
    • 李海青
    • 摘要: 纵观我们党的百年历程,对于中国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先后经历了经济制度论、现实功能论、党的领导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认知并非截然断开、毫无关联,而是存在一个继承扬弃的关系,正是在这样一个扬弃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得以开创并持续推进.这样一个认识逐步演进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越来越深入的过程,就是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接中国地气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越来越成功结合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在整个世界历史进程中逐步证明自己的优越性从而进一步展示必然性的过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