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艺大众化

文艺大众化

文艺大众化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33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56812篇;相关期刊235种,包括学术研究、学习与探索、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暨“新中国美学六十周年”全国学术会议等;文艺大众化的相关文献由34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东玲、刘献彪、周建基等。

文艺大众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6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56812 占比:99.94%

总计:557149篇

文艺大众化—发文趋势图

文艺大众化

-研究学者

  • 刘东玲
  • 刘献彪
  • 周建基
  • 张大明
  • 丁言模
  • 司徒智
  • 吴奔星
  • 唐再兴
  • 张从容
  • 张鸿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平; 胡景敏
    • 摘要: 1926-1936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以定县为“华北实验区”,以“除文盲、作新民”为总目标,以文艺教育为各类教育之首,推行了为期十年的平民教育实验。一则以文艺作为介绍传播知识的工具,二则研究并创造为大多数民众所需要的平民文艺,力图创制一个可供全国效仿的新民教育方案。平教会文艺教育实验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践行了接受美学,找到了农民文艺教育的“不二法门”;二是注入了现代性生机,农民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三是接续了“五四”传统,文艺大众化从口号走向现实。平教会文艺教育实验是一件史无前例的创举,其兼顾“农民需要”和“农民能接受”的文艺教育原则,至今仍有深度介入乡村振兴历史的可能。平教会文艺教育实验的局限在于回避了政治,它本质上是改良的而非革新的,它的教育目标和农民接受文艺的预期目标发生了错位。
    • 许君越
    • 摘要: 1921年至今,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舞蹈创作事业不断进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始终贯穿于舞蹈创作的过程中,使中国舞蹈创作在革命探索、建设实践、改革发展中不断乘风破浪,砥砺前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文化宣传展开思想动员,从而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文艺大众化的思想方向。运用文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想法提倡将政治与艺术相互融合。
    • 段吉方; 沈文秀
    • 摘要: 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20世纪30年代“左联”所倡导的“文艺大众化”从文艺的形式与内容、作家立场、社团组织、实践功能等方面探讨了文艺如何大众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发展,在中国特定语境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话语形式的孕育。20世纪30年代“文艺大众化”也展现了文艺突围中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艰难探索的过程,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系统化、共识性理论方略的追求,但由于理论论争不彻底等因素,影响了话语表现的不同意见。但从思潮史、理论史的角度而言,20世纪30年代“文艺大众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话语的孕育,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历史迈进仍然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
    • 马凌
    • 摘要: 瞿秋白是革命家也是文艺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推动红色音乐实践,在主题的斗争性、集体的群众性、取材的朴素性上极力突出人民特征,将红色音乐作品作为实践文艺大众化的武器,发挥了对革命的推波助澜作用。他的文艺创作风格、融合编排手法和夺取文艺领导权的话语体系建构对文艺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丰富了党的文艺理论体系。
    • 宋宁; 魏建
    • 摘要: 20世纪40年代,郭沫若提出历史剧创作中"古今共通"的语言原则,既是对自己历史剧创作失败与成功的总结,也体现了在文艺大众化语境中的独特见解。相较于其他抗战历史剧,郭沫若对于《虎符》的修改主要集中在语言方面,可以从中探究其历史剧语言"古今共通"观念的形成,及相应的历史剧语言的创制和调整。一方面,在全面抗战背景下,郭沫若在历史剧创作中吸纳市民大众熟悉的"旧小说式的白话",成功地营造了"古代的幻象"。另一方面,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的历史场域转换中,郭沫若侧重历史剧语言的当代性和规范化,使之符合"今语"的新要求。因此,郭沫若提出和实践的"古今共通",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指引着历史剧语言不断创新。
    • 朱欣
    • 摘要: 葛兰西和瞿秋白作为“未相会的战友”,在理论探索中,结合各自不同的社会现实都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分析意大利和中国的革命状况时,他们都接受了列宁的相关理论和政治话语,尤其是关于领导权(hegemony)问题。在如何塑造群众的革命主体意识上,两人不约而同地看到了文化的作用。但两人思想虽有相近之处,却又有着不同的思考和探索,在具体阐述如何夺取文化领导权以改造工农群众,使之成为革命主体的问题时,两人对“文化”和“领导权”的具体理解有所不同,体现出两人在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过程中,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路径。
    • 朱庆华; 陈俊
    • 摘要: 一部历时不长但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乃是一部起于“西化”、终臻“民族化”的艺术演变史。在新文学不断祛魅西方艺术、增强中国元素、实现文艺大众化的艰难征程中,赵树理坚持“文化自信”,推陈出新,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学之创造性的继承,创作了一系列思想现代、形式通俗、广为民众喜爱的别样的新文学作品。细察赵树理脍炙人口的大众化小说,其对传统文学的借鉴主要表现在:升华“大团圆”;模拟书场格局;创新“清官断案模式”;妙用“扣子”艺术。
    • 李奕婷
    • 摘要: 马健翎是现当代著名戏剧家,也是运用传统戏剧表现现当代现实生活的秦腔现代戏开先河者。他在延安时期的创作不仅满足革命需要,也注重乡土审美体验,作品往往带有浓郁的西北乡土气息,在有效完成延安时期革命救亡宣传任务的同时,也成为表现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生活的一面透镜。从戏剧创作乡土题材的选取,乡土主题的表现,到创作形式上的乡土偏向,戏剧叙事的乡土风格等,处处体现马健翎乡土化的戏剧创作追求,也彰显其戏剧作品成为延安文艺典型形态的深层逻辑。
    • 李慧
    • 摘要: 纵观我国现代文艺百年发展历程,文艺与大众之间的关系成为文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大众对文艺的介入改变了我国现代文艺发展的方式。在我国现代文艺活动中,“大众”以目的、主体、形象的方式而存在。作为目的,大众的需求成为我国现代文艺发展要考量的主要因素。作为主体,大众既是接受主体,也是创作主体。大众作为文艺活动主体作用的实现是以大众参与历史变革实践为前提的。作为形象,大众成为文学创作主要的抒情与叙事对象,其“大众”形象呈现出群体性、叙事化特点。对“大众”在文艺中的存在方式问题的研究,旨在揭示在文艺大众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大众的作用、表现以及形象创造等问题,探究在处理文艺与大众关系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的特点与建构。
    • 陈红旗
    • 摘要: “左联”刊物作为一种现代印刷业的产物,不仅实现了文学传播的现代化,还主动引导乃至制造着读者的阅读趣味、审美格调。借助《大众文艺》《北斗》等刊物的媒介力量,“左联”参与和组织了三次文艺大众化讨论,努力推行了大众文艺运动。“左联”厘清了推行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必要性、问题维度和基本方略;辨析了文艺大众化运动的本质、目的、任务和实现路径;明确了大众文艺的创作内容和形式问题。“左联”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和倡行大众文艺具有多重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