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族形式

民族形式

民族形式的相关文献在1950年到2022年内共计445篇,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7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8848篇;相关期刊305种,包括广西社会科学、内蒙古社会科学、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3西安建筑遗产保护国际会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研讨会、2012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等;民族形式的相关文献由44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军、周有光、漆山等。

民族形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7 占比:4.7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8848 占比:95.21%

总计:9293篇

民族形式—发文趋势图

民族形式

-研究学者

  • 王军
  • 周有光
  • 漆山
  • 郎绍君
  • 何群
  • 唐正芒
  • 孙庆升
  • 安荣银
  • 庄汉新
  • 张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谭好哲
    • 摘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构成内容,而其历史推进主要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国文艺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艺相结合的过程。在理论演进的层面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传统文艺相结合是以“民族形式”的追求为起点的,对传统文艺在新文艺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中的定位经历了从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为主到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主的历史转型。从“民族形式”论、“批判继承”论到“转化创新”论,理论上的不断创新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艺相结合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保证。“三论”的历史践行积淀下许多值得总结的历史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坚持“古为今用”的基本方针,坚持以理论创新指导新的文化实践,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几个方面。
    • 林绪武
    • 摘要: 《新中华报》创办的多种文艺副刊,系统阐释了“利用旧形式,实现新内容”的重要问题,最先开启了由旧形式到“民族形式”的讨论,并在对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最早传播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报道中进一步推动了此讨论,该报既为“民族形式”讨论提供了重要的舆论空间,也为研究这一问题保存了重要的报刊史料。以《新中华报》文艺副刊为对象,探究其对“民族形式”报道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和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拓展研究视野、发掘新的史料以阐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朱汉民
    • 摘要: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传播和发展,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有着许多相通的思想基础。二者既有价值观念相契合的思想基础,也有思维方式相契合的哲学基础。这里,重点探讨二者的思维方式相契合的哲学基础,即“实事求是”与实践唯物主义的相通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改造、运用“实事求是”思想作为“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
    • 邢晨雨
    • 摘要: 今日广泛使用的“古典文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1910—1950年代之间发生了显著的迁移。“古典”原指古代的典籍与制度,在近代以日本为中介引入西方概念的过程中,与Classic等外来概念逐渐交叠,引申出泛指各民族历史上优秀作品的意义。五四新文学者既沿用了传统用法,将古典文学限定为文辞繁琐、堆垛典故的特殊类型,同时又比照西方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将中国古典文学置入必将被淘汰的进化序列之中。1930年代初受苏联学习古典遗产热潮的影响,中国文学界就接受文学遗产问题曾展开激烈论争。在左翼、国民党、自由主义、日伪等多方势力的参与下,古典文学中隐含的政治观念与阶级立场问题凸显出来。30年代末40年代初,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民族形式”大讨论,古典文学从“人民性”的角度被重新加以确认。建国后,“古典文学”概念逐渐摆脱其负面意涵,成为经过选择的、能够为社会主义中国所容纳的古代文学遗产的概称,但由于古典文学本身的复杂性,政治属性与艺术价值之间的颉颃仍在继续。
    • 郑雅馨
    • 摘要: 1940年3月17日晚,郭沫若在重庆青年记者总会做了关于写作的经验的演讲,后陆续出现了六个版本的记录稿。这些版本在内容上的差异,集中在与“条件反射”“民族形式”相关的文字上。分析记录者对稿件的差异化处理,有助于还原郭沫若此次演讲的具体内容,有益于我们理解郭沫若与胡风的一段交往史,还有助于理解郭沫若在1940年代的文艺思想。
    • 陈帆; 吴婧一; 林俊挺
    • 摘要: 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1952年底浙江大学新校址最终选定于玉泉寺北老和山麓。随后新校园玉泉校区的规划与建设工作迅速全面展开。1960年后,由于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玉泉校区的建设减缓。20世纪50年代玉泉校区规划设计与建设过程受苏联专家的指导和影响比较大,同时也经历了民族形式复兴思潮和反浪费运动。这一时期集中建造了一批具有时代特点的建筑楼群,并为后来几十年的校园建设规划好了基本框架,是那个时代校园规划和建设的典型案例,具有积极的近现代校园发展史研究意义。
    • 赵湘学
    •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美术通过运用人民群众最为熟悉的民族形式积极宣传抗日,鼓舞革命斗志。首先,民族形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更容易为民众所接受;其次,旧形式表现新内容是为抗日服务;再次,革命美术对民族形式的运用是抗战的需要;最后,革命美术对民族形式的改造推动了新艺术的发展。
    • 张文志
    • 摘要: 1945年,油画家吴作人创作了他的第一幅中国画《藏茶传》.本文以此作为切入点对史料进行回溯,认为其于1943年-1945年的西行写生是促发这一转变的关键.一个坚定的油画创作者何以发生创作媒介的转向是本文关注的首要问题.通过爬梳文献,本文对吴作人转变的背后动因作出阐释,认为这既是艺术家本人对"民族性"在艺术上的自觉诉求,也回应了抗战时期文艺界关于民族形式的大讨论.而吴作人于西行写生期间在油画、水彩中对敦煌图像、技法的借用则可视为他从西画转向中国画创作的"中间环节".
    • 刘超
    • 摘要: 民族形式是毛泽东思想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有着非常复杂的理论资源,从马克思、斯大林的民族理论到中国哲学思想,都对毛泽东民族形式概念的形成产生了影响.推动民族形式概念产生的核心动力,则是理论与现实层面的双重需要:一方面,以国民党三民主义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思想走向僵化,难以回应时代的需要;另一方面,20世纪30年代共产党的民族主义转向,呼吁建立自己的民族主义理论.两者结合构成了毛泽东民族形式概念形成的历史语境.
    • 李晓梅
    • 摘要: 卢前的诗作既有新体,又有旧体,但最终诗人选择回归传统,提出建立“民国诗”的主张,并通过实践对传统诗歌做了诸多探索:“日记体”的引入扩大了传统诗歌的诗意容量;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弘扬赋予传统诗歌更多的发展动力;“平易”“通俗”审美标准的确立为传统诗歌的“平民化”铺平了道路。民族形式与民族品格是卢前旧体诗歌创作的双重追求,体现了他在传统诗歌发展方向上的文化选择。卢前对传统诗歌的回归看似是反“现代”的,但他对新诗的反思与对传统诗歌的改造都带有理性色彩,与当时社会的需求形成了另外一种逻辑关联,同样值得关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