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众文学

大众文学

大众文学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45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750篇;相关期刊303种,包括日本研究、读书、文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两岸青年文学会议等;大众文学的相关文献由427位作者贡献,包括南帆、张治国、李长声等。

大众文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7 占比:20.7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750 占比:79.26%

总计:2208篇

大众文学—发文趋势图

大众文学

-研究学者

  • 南帆
  • 张治国
  • 李长声
  • 吴东
  • 吴昊
  • 王志松
  • 九把刀
  • 傅婵妮
  • 刘江
  • 刘浩歌

大众文学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精华
    • 摘要: 19—20世纪之交的俄国文学艺术被称为“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初由流寓到欧洲的俄侨文学家于1930年代提出,特指象征派诗歌。随着冷战的进程,这个概念被西方斯拉夫学界广为接受,扩展至现代主义诗歌,包括象征派、阿克梅派和未来派,以便有意识提升被苏联贬称为颓废的现代派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1980年代末以来,这个概念日益被苏俄学界作为基本术语接受,泛指这期间的文学繁荣,虽然重点仍是现代主义,但已注意到这期间文学艺术的繁荣远非现代主义,实际上经由图书市场而兴盛的大众文学,远比现代派更有受众群。因为1861年改革历经40—70年的积累,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包括性开放、女性自主意识的增加等。这种背离东正教传统的新时代潮流,成为期间文学热衷的话题,也使小说叙述更考虑大众的关切,托尔斯泰、阿尔志跋绥夫和库普林等创作了性题材小说,导致女性小说成为期间最流行的文学景观之一。女性解放正是布尔什维克革命的一种意识形态,也是苏俄彰显共产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内涵之一,苏维埃政权虽然很快中断白银时代,许多女性畅销作品无法进入经典序列,但她们创作的现实意义远超出当时畅销书的范畴,成为推动苏俄女性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 何嘉欣
    • 摘要: 粤语流行曲已成为香港文化的突出代表之一。作为粤语流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粤语歌词既继承了文学应有的内涵亦具其本身的独特性。粤语歌词已得到不少官方机构及学界人士的接受与认可,由此得以进入香港文学的架构当中。以文学研究的视角审视粤语歌词,可以发现现有粤语歌词研究个案及框架的不足,而从比较文学的视野予以观照,则可以进一步打开研究的空间。
    • 赵丹宁; 王启东
    • 摘要: 数字技术的迅速普及革新了人们信息获取的渠道和方式,对文学的出版生态构成了强劲而持续的冲击。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市场化、文化取向大众化,传播手段日益丰富,逐渐分离出脱离传统商业出版的大众文学。解读大众文学在数字化、市场化环境下的创作、出版与传播能够深入了解文学生态圈的变化。由陈洁等著的《数字时代的大众文学出版与传播研究》一书,以大众文学为研究对象,从创作、传播、产业的思路角度,探讨数字时代大众文学出版转型面临的环境、创作主体及方法的转变、传播渠道与方式的变化、文学作品的文化产业链打造以及文学的数字出版新路。全书由点及面、层层深入,涵盖了大众文学创作与出版的各个环节。
    • 胡泰山
    • 摘要: 盘瓠是祖先叙事的符号,对其赋予形象、构建情节而产生不同版本的盘瓠神话,实际表达着不同书写者的族群观念。应劭首创的盘瓠神话为“精英文学”,内蕴烙印封建王朝社会意识形态的族群观念和秩序,这也是历代中央王朝史籍传抄应劭所撰盘瓠神话的主要原因。盘瓠后裔群体中广泛传颂的盘瓠神话是基于“精英文学”重构的“大众文学”,其特点有二:其一,通过对盘瓠的“非犬化”叙事突破对祖先盘瓠的刻板印象,从祖源塑造群体新的社会身份,尝试建立平等的族群秩序。其二,通过大量重新拟构的情节谱写新的族群历史叙事,淡化族群有别的观念,强调族群共同体内诸族群交流、交往、交融的特质,加深对族群共同体的认同。
    • 陈培浩
    • 摘要: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学"不是一个具有确定不变内涵的概念。"文学"有其连续不变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内在性,体现为"常";但也因应着时代、社会和技术的转型而不断重构,体现为"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的内涵和外延因应着经济制度、社会语境、技术媒介等因素所铸就重构的整体文学制度的变化而不断重构。整体呈现出纯文学萎缩,大众文学、通俗文学、类型文学勃兴;纸质传播萎缩,网络传播及网络文学勃兴。
    • 刘火
    • 摘要: 一唐诗是中国文学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文学史的标高之一。“李(白)、杜(甫)、白(居易)”是这一顶峰上的三颗璀灿的明珠。但在李杜高标为“大树”的共识之外,古今论者对白居易能否与李杜并举则存有疑义,如宋苏轼批评“元轻白俗”,如明王世贞、清王夫之、王士祯就不喜欢白居易。不过经五四新文化运动,尤其是经过大众文化和大众文学的洗礼,“李、杜、白”排名似已成定论。
    • 郑金凤
    • 摘要: 山本文绪是日本当代知名大众文学女作家,文风节奏明快、清醒而洞彻、抒情与推理并容,奠定了她成为畅销小说家的地位。其短篇小说集《淑女的品格》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情感手法描绘了八个形态迥异的婚姻故事,本文尝试分析与归纳八段婚姻模式,总结出小说反映的日本当代婚姻状态,最后考察山本文绪小说的文学创作技巧。
    • 刘翔; 高桂芳
    • 摘要: 浙江大学陈洁教授的《数字时代的大众文学出版与传播研究》一书,以全方位的视角检视了正在急速裂变与转型中的文学生态与出版行业,以“环境—创作—传播—产业—理想”的研究逻辑,层层深入地向读者展示了数字时代大众文学的出版与传播业态,并为了解数字化大众文学出版提供了新的视角。
    • 阎美萍
    • 摘要: 人工智能一直是科幻文学经久不衰的题材.早年的苏联科幻文学就出现了人工智能这一技术奇观.20世纪50年代,苏联在同美国的太空竞赛中胜出,新的科幻小说的创作热潮融合了厚重的传统与丰富的个人才智,作家们急迫地表现日益增加的题材、内容,从社会学到宇宙学到人类学,从航天学到控制论,科幻作家的作品广受欢迎.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管理政策等方面的限制,人工智能未能进入苏联科幻作家的创作.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迎合市场需求的大众文学得到充分发展,科幻文学进入勃发的时代,人工智能成为最为显著的创作题材.纵观科幻文学的历史,其发展的核心是社会政治环境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宽松,这是科幻真正生长的土壤.
    • 阎美萍; 玛丽亚·切尔尼亚克
    • 摘要: 本文是作者对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切尔尼亚克教授就其2018年出版的著作《数字时代的小说-趋势、体裁、作家》的访谈录.首先,针对此书的内容,在访谈中切尔尼亚克教授阐释了数字时代对俄罗斯文学的影响,俄罗斯人工智能战略与科幻文学发展的关系,作者、读者与批评家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其次,访谈论述了21世纪俄罗斯文学发展现状,并与百年前的俄罗斯文学发展做了比对和总结,并对俄罗斯文学未来的进程作了预测.再次,访谈具体解答了关于《祖列伊哈睁开眼睛》影视化后产生的争论问题及俄罗斯女性文学现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