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恒河猴

恒河猴

恒河猴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4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动物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0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1245篇;相关期刊395种,包括动物学研究、中国实验动物学报、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第十四届中国西部实验动物管理与学术交流会、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两专委会、五省市学术联合学术会议暨环境·辐射与健康防护学术交流会等;恒河猴的相关文献由2412位作者贡献,包括黄韧、秦川、和占龙等。

恒河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0 占比:43.63%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93%

专利文献>

论文:1245 占比:55.43%

总计:2246篇

恒河猴—发文趋势图

恒河猴

-研究学者

  • 黄韧
  • 秦川
  • 和占龙
  • 魏强
  • 代解杰
  • 王莉
  • 丛喆
  • 孙晓梅
  • 李宏霞
  • 程树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余航; 刘洋铨; 吴瑞可; 王静; 何丽芳; 黄树武; 张晖; 闵凡贵
    • 摘要: 为调查广东等地实验猴养殖场猴T淋巴细胞趋向性病毒1型(Simian T-lymphotropic virus 1,STLV-1)的流行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采集自广东、广西、云南、海南以及河南境内主要猴场的752份实验猴血清样本进行STLV-1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猴场实验猴STLV-1感染率差异较大,其中,云南猴场的感染率最高,达到25%,其次是广东境内的猴场,感染率为5%~13.5%,海南与河南境内猴场的检出率较低,分别为5%和3.13%,广西猴场未检出。按照动物种属划分,恒河猴感染率高于食蟹猴且差异显著(P<0.05)。调查结果可为实验猴生产繁育、质量控制和生物净化提供参考。
    • 周建花; 桂芳; 张囡; 敬兆飞; 乐鑫; 潘勇兵
    • 摘要: 目的观察重组全人源抗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2B11)注射液对恒河猴2周重复给药的毒性反应,确定无毒性反应的安全剂量及给药剂量、给药时间与毒性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30只健康恒河猴,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溶媒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实验组分别给予2B11100和400 mg·kg^(-1)。每隔6 d iv给药1次,2周共给药3次,停药后恢复9周。实验期间进行一般症状观察、体重、摄食量、体温、眼科检查、血压、心电图、血常规、止凝血、血液生化及电解质、尿液、系统解剖、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测,同时进行抗药抗体(ADA)及血药浓度检测,并分析毒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实验期间2B112个剂量组恒河猴一般症状、体重、摄食量、体温、眼科检查、血压、心电图、血常规、止凝血、血液生化及电解质、尿液、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测等指标均未见与受试物有关的明显改变。2B112个剂量组均未检测到ADA,血浆药物浓度变化基本一致,且与给药剂量呈正比,峰浓度之比和暴露量之比也与给药剂量呈正比,2B11注射液在体内基本呈线性动力学特征。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恒河猴2周重复iv给予2B113次是安全的,400 mg·kg^(-1)未观察到临床不良反应。
    • 李艳艳; 杨凤梅; 王俊斌; 陈丽雄; 靳玮华; 和占龙; 杨飞; 赵远
    • 摘要: 目的应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恒河猴心肌损伤模型方法的初步探索。方法选用11只恒河猴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模型组每次注射ISO剂量分别为4.6 mg/kg、3.2 mg/kg,每天2次;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 mL,每天1次。分别于注射后第1、3、5、7天及第2、3、4、5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检查:左室舒张末期的室间隔厚度(IVSTd)、左室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Td),收缩末期的室间隔厚度(IVSTs)、左室内径(LVESD)、左室后壁厚度(LVPWTs)、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左心室质量(LVM);心电仪检查心电图变化;同时进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肌酶(CK)、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等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高剂量组在给药1周内,AST、ALT、LDH、CK、CK-MB、PLR、NLR明显升高;IVSTd、IVSTs、LVPWTd、LVPWTs、LVEDD、LVESD增加,EF、FS降低。与高剂量组相比,低剂量组变化不明显。心电结果显示给药后至第5周持续出现T波、ST段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皮下注射ISO可诱导恒河猴心肌损伤,心脏超声、心电图及血液学的综合指标可作为恒河猴无创心脏损伤模型的评价依据。
    • 周莹; 杜湧瑞; Mary B.Zelinski; 王建梅
    • 摘要: 目的:探讨在X射线诱发恒河猴卵巢损伤中慢性炎症是否发挥重要作用。方法:14只月经周期规律的成年雌性恒河猴(8~14岁),随机分为3组(3只/组):假照射(Sham)组(n=8)、卵巢照射(OXI)组(n=3)、X射线照射+FTY-720(免疫抑制剂)(FTY-720)组(n=3)。Sham组给与溶剂PET+假手术(保留卵巢血管蒂,将卵巢移出腹腔),OXI组动物卵巢移出腹腔后给与15 Gy X射线照射,FTY-720组卵巢内行0.2 mmol/L FTY-720灌注1周后给与15 Gy X射线照射。各组手术操作相同,结束后将卵巢复位,均于早卵泡期行卵巢组织取材[照射结束后第(316±7)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卵巢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D11b和CD68的表达并计数CD11b、CD68阳性细胞,ELISA法检测照射结束后第3个月和第9个月血清MCP-1、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OXI组卵巢组织MCP-1阳性染色强于Sham组和FTY-720组,而FTY-720组MCP-1表达与Sham组表达情况相似。与Sham组相比,OXI组CD11b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3组间CD68阳性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到OXI组卵巢组织CD68阳性细胞数量呈增高趋势,而FTY-720组变化不明显,接近Sham组水平。照射后第3个月,3组间血清MCP-1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第9个月时,OXI组MCP-1浓度明显高于Sham组(P=0.0314),而FTY-720组明显低于OXI组(P=0.0172)。血清IL-6仅在OXI组中检测到,照射后第3个月时为(4±1)pg/mL,9个月时为(9±6)pg/mL(P>0.05)。结论:X射线照射可诱发卵巢慢性炎症,而FTY-720能够抑制该炎症,降低恒河猴卵巢组织内MCP-1的表达、CD11b+和CD68+巨噬细胞的浸润,减少血清MCP-1、IL-6含量。
    • 朱旭超; 窦长松; 张钰; 秦川; 张玲
    • 摘要: 目的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恒河猴模型上观察黑质过表达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A(lysosome 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 2A,LAMP2A)上调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CMA)对实验猴运动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立体定位注射仪向7只恒河猴的右脑纹状体区注射PD患者死亡后脑组织(自愿捐献)的路易小体(Lewy bodies,LBs)提取物,同时在左脑纹状体区注射非PD病人死亡患者的脑组织(自愿捐献)提取物来构建PD恒河猴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两组,LAMP2A过表达组(4只)在其黑质区双侧注射过表达LAMP2A的腺相关病毒载体;对照组(3只)在黑质区双侧注射对照病毒载体。通过阶梯实验、平板取食实验评价PD恒河猴模型运动能力和LAMP2A对该PD模型运动功能的影响。利用ELISA法对实验猴脑脊液、血清的总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及磷酸化α-syn水平进行测定。结果阶梯实验和平板取食实验中对照组恒河猴的左侧上肢的精细动作水平相较于其右侧出现下降;LAMP2A过表达组恒河猴的左右两侧上肢的精细运动水平没有出现明显差异;ELISA测定对照组术后12月脑脊液、血清的总α-syn水平及磷酸化α-syn水平显著增高;LAMP2A过表达组脑脊液磷酸化α-syn水平和血清磷酸化α-syn水平在8月之后均低于同期的对照组。结论过表达LAMP2A可能通过增加α-syn的CMA清除改善PD恒河猴模型精细运动能力。
    • 李艳; 王建; 辜刚凤
    • 摘要: 近年来,有不少关于认知障碍的研究,也出现了许多类别的动物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模型,如鼠、猪、狗、兔等[1-4],其中最常见的是啮齿类动物模型。目前,对啮齿类动物神经行为学评价工具的研究已较成熟,如莫里斯水迷宫实验、放射臂迷宫实验、物体辨别实验等[5-7],但因其与非人灵长类动物解剖与病生机制差异较大,且习性等各方面均不同,上述方法对于恒河猴认知功能评估方面并不实用。
    • 张玄; 程亮; 刘金成; 俞世强; 张更; 秦卫军; 李纪鹏; 魏红江; 杨璐菡; 周亮; 龙恩武; 王琳; 陶开山; 窦科峰; 张洪涛; 杨诏旭; 岳树强; 杨雁灵; 董海龙; 陈敏; 路志红
    • 摘要: 目的 探讨目前国际上基因改造程度最大的基因编辑猪在临床前异种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将1只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敲除联合3种主要异种抗原基因敲除以及抑制补体活化、调节凝血紊乱、抗炎抗吞噬的9种人源化基因转入猪(PERV-KO/3-KO/9-TG)作为供体,获取其心脏、肝脏和肾脏,分别移植给3只恒河猴受体,建立猪-猴异种器官移植临床前研究模型.观察血流重建后各移植物的功能状态并总结受体存活情况;监测移植物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比较各器官移植受体的血液学指标变化;观察移植物组织病理学表现.结果 血流重建后各移植器官颜色红润、质地柔软、血流灌注状态良好.术后1 d,移植心脏、肝脏和肾脏均表现为动、静脉血流状态充盈,灌注情况良好.心脏、肝脏和肾脏移植受体的术后存活时间分别为7 d、26 d和1 d.心脏移植受体术后1 d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均升高,至术后6 d逐渐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术后7 d各项指标均急剧升高.肝脏移植受体术后2 d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升高,术后10 d转氨酶基本恢复正常,但总胆红素持续升高.术后12 d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均出现升高,至术后15 d达到高峰.肾脏移植受体术后1 d出现轻微蛋白尿,后因突发严重心律失常死亡.组织病理学显示心脏和肾脏移植物组织结构接近正常,移植肝脏表现为片状坏死,肝组织结构出现紊乱,并伴有炎症损伤、间质出血和血栓性微血管病形成.结论 PERV-KO/3-KO/9-TG猪在克服超急性排斥反应、缓解体液性排斥反应及凝血紊乱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其能否作为临床异种器官移植潜在供体需进一步评估.
    • 马艳辉; 吴洁; 贾宾; 姚东旭; 徐娜; 王天龙; 陈健; 吴迪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股动脉穿刺置管在血管内介入方法制备恒河猴急性脑梗死模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拟行大脑中动脉M2段栓塞建模的健康成年恒河猴16只,雄性,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n=8):对照组(C组)、超声引导组(U组).所有恒河猴采用0.1 mL/kg氯胺酮及速眠新的混合液肌内注射进行基础麻醉,待动物入睡后行气管内插管,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采用持续输注丙泊酚(5~8 mg·kg-1·h-1).C组采用传统指尖触摸法进行股动脉穿刺置管,U组采用超声引导平面内-平面外联合法进行股动脉穿刺置管.比较两组1次、2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总成功率、穿刺置管次数、穿刺置管花费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C组与U组1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25.0%和62.5%,2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50.0%和87.5%、总成功率分别为75.0%和100%.C组与U组穿刺置管次数分别为(3.0±1.6)次和(1.5±0.8)次,穿刺置管花费时间分别为(15.8±6.1)min和(5.4±2.9)min.与C组比较,U组穿刺置管次数少,穿刺置管花费时间较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股动脉穿刺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管内介入方法制备恒河猴急性脑梗死模型中,采用平面内-平面外联合技术进行超声引导股动脉穿刺,可提高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减少穿刺置管次数,缩短穿刺置管花费时间.
    • 张京京; 童玲; 陆佳涵; 卢秋翰; 丛喆; 薛婧
    •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SIVmac239潜伏感染恒河猴模型,研究CD32在静息型、活化型和/或记忆性CD4+T细胞亚群的表达特征,并分析其作为艾滋病潜伏库标志物的可能.方法 SIVmac239慢性感染的恒河猴给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建立SIVmac239潜伏感染恒河猴模型.利用该模型,检测各阶段样本中血浆病毒载量、CD4+T细胞计数、CD4/CD8细胞比值,及CD32在不同CD4+T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同感染前相比,CD32在SIV感染后处于活化状态的幼稚T细胞中表达增加,在HLA-DR+CD4+T细胞中表达增加,但CD32在静息型CD4+T细胞和各静息型记忆性T细胞亚群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本研究为CD32不是艾滋病潜伏库标记物这一观点提供数据支持,并为后续艾滋病治愈研究提供信息.
    • 罗嘉慧; 卢秋翰; 李国萃; 张京京; 丛喆; 魏强
    • 摘要: 目的 通过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ntracellular cytokine staining,ICS)检测CD8+T细胞反应强度,探究不同保存条件对CD8+T细胞活性影响.方法 采集9只恒河猴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一部分新鲜细胞直接用于检测,剩余细胞冻存至-80°C和液氮,冻存1周和1年再用于检测,检测时用阳性刺激物进行刺激,流式分析活细胞比例,MIP-1β、TNF-α、IL-2、IFN-γ四种细胞因子分泌情况和细胞脱粒标志物CD107a的表达情况.结果 随着冻存时间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降低,且液氮冻存比-80°C冻存有更高的存活率.在细胞因子分泌和细胞脱粒标志物CD107a的表达情况中,冻存一年的细胞MIP-1β、TNF-α分泌量显著高于正常细胞,细胞状态发生了改变,冻存一周的细胞与新鲜细胞状态更为相近.结论 想要保持低的细胞死亡率和正常的CD8+T细胞反应,应使用新鲜细胞或短期冻存的细胞进行测量CD8+T细胞反应水平的实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