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病原检测

病原检测

病原检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21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植物保护、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8篇、会议论文110篇、专利文献1106756篇;相关期刊163种,包括浙江预防医学、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猪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82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分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5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第十四次教学专业委员会会议等;病原检测的相关文献由1640位作者贡献,包括程振涛、尹炯、李文凤等。

病原检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8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1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06756 占比:99.97%

总计:1107124篇

病原检测—发文趋势图

病原检测

-研究学者

  • 程振涛
  • 尹炯
  • 李文凤
  • 王晓燕
  • 罗志明
  • 黄应昆
  • 单红丽
  • 吴志明
  • 宋晓玲
  • 张荣跃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思雨(综述); 刘建华(审校)
    • 摘要: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病原体诊断是其诊治中的关键环节。而常规病原体检测方法耗时长、阳性率低,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作为一种新型病原检测方法,检测范围广泛,可检测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罕见病原体、甚至未知病原体。mNGS具有无偏倚性,可以快速、高效、准确获得检测样本中所有核酸信息,分析出致病病原体,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在疑难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综述mNGS在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中的诊断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
    • 杨秋楠; 罗晓燕; 宋诗雅; 李晶; 徐聪; 杨耀兰; 李锡慧; 张文东; 赵焕云; 吕嵘
    • 摘要: 为全面掌握云南省玉溪市小反刍兽疫(PPR)的病原分布和羊群免疫效果,根据2021年玉溪市PPR专项监测方案,在全市开展PPR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多阶段调查的方法,从全市9个县区采集免疫羊血清样品1631份、眼鼻棉拭子样品6438份,分别使用阻断ELISA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进行PPR免疫抗体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2021年玉溪市PPR群体免疫合格率为82.98%,个体免疫合格率为83.62%,未检测到病原学阳性样品;不同养殖区域、不同性别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玉溪市羊PPR整体免疫效果较好,所用PPR疫苗免疫原性较好,免疫程序合理,但部分县区的免疫合格率较低,因此应继续加强PPR的强制免疫及补免工作;在未引入新疫源的前提下,疫情发生风险较低,但应加大羊只引种检疫和调运监管力度。本次监测评估了玉溪市的PPR总体防控状况,为尽快实现消灭PPR的目标提供了数据支撑。
    • 张鑫杰; 陈羽璇; 戴爱玲; 杨小燕
    • 摘要: 猪细小病毒(PPV)是临床上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的重要致病原,4/6/7型猪细小病毒是近几年发现的新型猪细小病毒,并且均已在流产胎儿中发现。为了解福建地区三种猪细小病毒的感染情况,本研究收集2020年福建地区68份发病猪血清和20份发病猪组织样品进行调查,发现PPV4、PPV6、PPV7在福建地区存在较高的感染率分别为9.09%、12.50%、37.50%。PPV4与PPV6之间存在着较高的共感染率,为5.68%,分别占PPV4、PPV6阳性样品的62.50%及45.45%。另外,本次调查发现PPV4、PPV6血清样品的检出率均低于组织样品,而PPV7在血清样品的检出率高于组织样品。本研究初步调查了2020年福建地区4/6/7型猪细小病毒的感染情况,为未来新型猪细小病毒的防控提供数据参考。
    • 摘要: 1.鸡病原检测结果统计分析2022年1~3月份共收到鸡病料样品2600余份,呼吸道疾病和造成肝脏损伤的疾病检出率相对较高。其中呼吸道疾病中以H9亚型禽流感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居多,H9送检疑似病例的阳性检出率9.25%,占所有阳性病原样本的17.33%,IBV疑似病例的阳性检出率是3.59%,占所有阳性病原样本的8%。
    • 王改丽; 呼延含蓉; 程荣华; 郭衍冰; 郝良玉; 刘沂霖; 李昱洁; 姚新华
    • 摘要: 犬瘟热(CD)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犬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流行严重危害犬及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且对濒危物种保护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准确、快速检测CDV感染是有效防控疫病传播的关键技术手段。论文介绍了CDV基因组结构、犬瘟热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症状,综合论述了CDV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病毒分离鉴定、电镜观察、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聚合酶链反应、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和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等,并对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以期为有效诊断和防控CDV感染提供技术参考。
    • 高云飞; 钟万金; 周先建; 周勇岐
    • 摘要: 2006年6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风险管理被正式引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2018年8月,我国暴发非洲猪瘟疫情,根据2020年8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试行版)》的要求,猪场纷纷组建各自的实验室,开展非洲猪瘟病原检测(qPCR)和抗体检测项目。随着猪场检测室陆续投入使用,实验室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逐渐显露,尤其是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要求更加严格。
    • 张海龙; 何云凤; 党儒尧; 陈玥; 李佩国; 李蕴玉
    • 摘要: 为了确定引起蛋鸡呼吸道疾病的病原,采集病死鸡的肝脏、气管等组织,通过细菌的分离培养、生化、16S rRNA基因检测、同源性与遗传进化树分析以及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病原之一为多杀性巴氏杆菌(FN-Q菌株),与Genbank中多杀性巴氏杆菌同源性达到99.5%以上,与MN022586.1参考株亲缘性最近,并有较强的致病性。NDV,IBV,ILTV的PCR检测结果显示,IBV和ILTV分别在1230 bp和334 bp出现与阳性对照一致的条带,而NDV为阴性,表明引起蛋鸡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为IBV,ILTV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采用K-B纸片对分离的FN-Q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卡那霉素、恩诺沙星、头孢曲松、丁胺卡那敏感,对庆大、新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 王雯琼; 柳海; 徐胜威; 葛明峰; 许昊川; 江维洁
    • 摘要: 为了解浙江省宁波市南美白对虾主养区虾肝肠胞虫(EHP)、十足目虹彩病毒1(DIV1)的流行规律,2021年3—9月,在宁波市鄞州、象山、宁海、奉化等地区的15个养殖场共采集119批次南美白对虾养成期样本,采用PCR方法检测EHP和DIV1。结果显示:EHP批次阳性率为26.9%(32/119),DIV1批次阳性率为10.9%(13/119),EHP+DIV1混合感染批次阳性率为2.5%(3/119);EHP批次阳性率在各个养殖区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象山的DIV1批次阳性率最高,为30.4%(7/23),显著高于奉化(P0.05);EHP批次阳性率在体长3 cm以上的虾样中显著高于小于3 cm的虾样(P0.05);EHP批次阳性率4—5月显著低于6—9月(P<0.05),DIV1批次阳性率7—8月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5);EHP在体表发红症状的批次中未检出,在其余症状的批次中均有检出,DIV1在有体表发红症状的批次中阳性率较高,为91.0%(10/11)。结果表明:EHP在宁波市流行严重,主要流行于体长大于3 cm的养殖中后期对虾,前期感染症状不明显;DIV1流行得到一定的控制,现主要流行于体长3~6 cm的对虾,体表发红是DIV1感染的重要病症;两种病原在夏季都有较强的流行趋势,需针对性加强防控。本监测初步掌握了宁波市南美白对虾中EHP和DIV1的流行规律,为宁波市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控提供了参考。
    • 任小宏; 代继宏
    • 摘要: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重症或难治性的儿童肺部感染病原学检测中的优势及其对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的46例重症或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灌洗液mNGS检测和传统培养(包括痰培养和灌洗液培养),比较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对病原体检测的阳性率、病原学分布及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不同特征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mNGS阳性检出率。结果灌洗液mNGS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传统培养(91.3%对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48,P<0.05);在不同特征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mNGS阳性检出率的比较中,发现影像学提示肺炎、PCT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影像学提示肺炎检出率更高(95.2%对50.0%)。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mNGS的应用可提高重症或难治性的儿童肺部感染病原体的检出率,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病原体检测方法,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 吴中艳; 覃杰
    • 摘要: 为了解巴州地区绵羊肺炎病原的流行情况,抽检240只肺炎羊的脏器、血清和眼鼻拭子样品,对脏器和鼻腔拭子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支原体抗体、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抗体、副流感病毒抗体、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对眼结膜拭子进行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发现:溶血性曼氏杆菌检出率27.1%,链球菌检出率21.6%,多杀性巴氏杆菌检出率17.9%,支原体抗体检出率16.7%,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抗体检出率40.0%,副流感病毒抗体检出率18.8%。溶血性曼氏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多杀性巴氏杆菌、支原体、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副流感3型病毒抗体检出率。表明巴州地区绵羊肺炎为多种细菌、病毒混合感染,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溶血性曼氏杆菌为其主要致病原。本实验为绵羊肺炎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