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性恶论

性恶论

性恶论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2年内共计60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法律、伦理学(道德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9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80篇;相关期刊428种,包括管子学刊、中国哲学史、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儒学全球论坛(2007临沂·苍山)暨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2017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中国文化薪传与发展——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等;性恶论的相关文献由626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炽成、毛志成、黄士球等。

性恶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99 占比:86.94%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1.45%

专利文献>

论文:80 占比:11.61%

总计:689篇

性恶论—发文趋势图

性恶论

-研究学者

  • 周炽成
  • 毛志成
  • 黄士球
  • 肖克凡
  • 许璐珺
  • 魏义霞
  • 黄年华
  • 万瑞
  • 付开镜
  • 倪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宝娣
    • 摘要: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动乱的历史时期,但是同时也是我国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大家辈出,理论层出不穷,涌现了诸如老子、孔子、墨子等各个学派的创始人,形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的现象,推动了我国思想与文化的形成。在众多流派和大家之中,荀子是不得不说的一位,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荀子与孟子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历史贡献,荀子主张“性恶论”.
    • 陈海梅
    • 摘要: 人性论是儒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对人性论均作了专门探讨。孟子的人性论通常被看作性善论,而荀子的人性论通常被总结为性恶论,乍看孟荀的人性论观点好像两相对立,但若细究起来,他们的人性论观点其实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具有“殊途同归,一致百虑”的特点。一、孟荀人性论的相异之处1.孟荀对人性的界定不同孟子主要是从道德属性上规定人性的。
    • 荆雨; 曾筱琪
    • 摘要: 荀子的性是心处其中并发挥影响变量的动态、整体的人性,荀子的心处于“可道”与“不可道”的十字路口。所谓恶之性可养、可化,所谓善之心可恶、可伪,此心与性的状态使荀子政治哲学具有了教化的指向。“性伪合而天下治”,是荀子政治哲学在心、性基础上的总体架构和思想追求,荀子提出了养欲、师法、化性等政治哲学主张。荀子政治哲学虽然归结和落实于德性修养,但心、性的无根状态终使其政治哲学体现出一种紧张感和紧迫感。
    • 孟钰
    • 摘要: “人”是哲学的核心议题,也是哲学发展难以脱离的基底。孟子与荀子虽说同为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但他们却站在不同的立场之上对“人”的问题进行阐释。两位先贤“性善”与“性恶”的根本分歧,就注定由此衍生出来的两人的人生观也存在着很大差距。
    • 杨川; 晏欢
    • 摘要: 一直以来,人性论都是各界学者时常讨论的命题。尤其是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导致后人进行激烈的辩论,并深受其影响。为何他们的人性论会产生激烈的争论,两者的人性论又有何不同?在此,对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进行分析与解读,通过两者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分析两者的异同,从而得出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孟子的主要观点是人性先天是善的,而恶是后天的人为,荀子的观点是人性是恶的,善是人的后天人为;而两者的相同之处就在于最终指向,都强调要实现一个良好稳定的社会,而每一个人都应该行善。基于此,从而让人们清晰知晓两者的人性论。
    • 刘亚敏; 金承志
    • 摘要: “性恶论”是荀子思想体系中具有标志性的一种思想,在整个儒学体系中彰显着前所未有的开创精神。荀子“性恶论”是纷争年代的社会产物,性为人之固有、恶为性之属性、性需化性起伪等理论观点是对前人“人性论”的继承与发展,对当时推进人性教化和社会道德完善具有重要作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在新时代条件下仍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我们应秉持弘扬与批判精神,在自身教化中禁锢欲望,审视自省;在治国理政中注重富国与教民的有机融合,实现法治与德育的协同并进。
    • 谢鼎
    • 摘要: 人性论是伦理学建构的基础内容,体现了伦理学与人的紧密联系。孟子与荀子分别从性善与性恶论出发,构建了各自的伦理学体系。虽对人性的认识各有侧重,但孟子、荀子的伦理学体系反映的却并非是尖锐对立、孰是孰非的问题。孟子由性善出发,尽心而知性知天,开拓出一条由内向外的路径;荀子由性恶出发,化性起伪以制礼法,最终自下而上地达到正理平治的目标。这两条路径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儒家丰富、深入的伦理架构。文章首先辨析了性、情,其次分析了性善论与性恶论之挑战,最后对孟子、荀子关于道德评价的不同回答进行了探讨。
    • 郑凯玲
    • 摘要: "人之初,性本恶"是荀子的性恶论。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说法,虽不全是这样,但这也是有部分真实案例的。比如2020年10月份的虐猫事件,是山西太原一名男子用开水烫死怀孕母猫的恶毒行为。这造成了一尸五命的可怖结果,不少网友纷纷对这个残忍的施暴者作出声讨,甚至要求他公开为死去的小猫们和关心此事件的网民道歉。
    • 胡鐾潇
    • 摘要: 性恶论是荀子整个理论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其与孟子性善论的鲜明对立以及与韩非子思想的相对契合都可以看出这一理论在儒家与法家之间所形成的过渡作用。通过深度剖析荀子性恶论与韩非子性恶论的区别以及二人通过教化与法治来处理性恶的不同方式,从而清晰感知从儒家到法家的嬗变过程。
    • 曹凯; 吴正颖
    • 摘要: 人类天性中的善恶是包裹在了一起,烙印在我们的基因之中的,我们并不能确切地知道究竟“善良”的一面会战胜“邪恶”,或者“邪恶”的一面会战胜“善良”,甚至不知道激发出这些“善恶”的具体因子。随着电视剧《隐秘的角落》的热播,剧中鲜明的人物特色跃然于纸上,便有了对善与恶的分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