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流控技术

微流控技术

微流控技术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3年内共计42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550355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实验技术与管理、食品安全导刊、分析仪器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上海市制冷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可控自组装体系及其功能化”重大研究计划年度会议暨研讨会等;微流控技术的相关文献由1161位作者贡献,包括秦建华、余波、方群等。

微流控技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1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50355 占比:99.97%

总计:550511篇

微流控技术—发文趋势图

微流控技术

-研究学者

  • 秦建华
  • 余波
  • 方群
  • 朱朋
  • 程林
  • 金烨琦
  • 于跃
  • 杨朝勇
  • 沈瑞琪
  • 陈德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叶旭文; 顾勇; 陈亮
    • 摘要: 背景:椎间盘退变机制复杂,炎症通路激活、炎症因子泛滥、活性氧过度积累等均可加速椎间盘退变进程。姜黄素是从中药材姜黄中提取的天然药物,具有抑制炎症、抗氧化应激等药理作用。目的:探讨负载姜黄素的缓释微球局部注射延缓大鼠椎间盘退变的疗效。方法:①采用微流控技术制备负载姜黄素的甲基丙烯酸酰化明胶缓释微球,评估其体外释药和降解情况;②将缓释微球与未载药微球分别与髓核细胞共培养,以单独培养的细胞为对照,将3组细胞分别培养于正常环境和氧化应激环境(加入H_(2)O_(2))中,通过CCK-8、活/死染色实验评估细胞的活性与增殖情况,qRT-PCR实验检测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③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退变组、未载药微球组、姜黄素组、缓释微球组,每组6只,在大鼠尾椎7-8和8-9节段经皮穿刺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未载药微球组、姜黄素组、缓释微球组退变的椎间盘内注射对应的溶液。4周后,通过影像学与组织学观察椎间盘组织结构改变。结果与结论:①缓释微球可缓慢持续释放姜黄素,至28 d时释放姜黄素总量为(84.11±2.71)%;在含有胶原酶的PBS中,缓释微球质量逐渐减小,至第5周时消失。②CCK-8和活/死染色实验显示,在正常环境下,缓释微球不会影响髓核细胞的增殖活力;在氧化应激环境下,相比未载药微球,缓释微球可维持髓核细胞的增殖活力。qRT-PCR实验显示,相较于正常环境,氧化应激环境激活了髓核细胞中多种炎症因子mRNA的过量表达;在氧化应激环境下,相较于未载药微球组与对照组,缓释微球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mRNA表达降低,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的mRNA表达升高。③动物体内实验结果显示,未载药微球组4周后的影像学与组织学评估与退变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姜黄素组的椎间隙高度及MRI评分在第1周时较退变组和未载药微球组虽有一定程度改善,但在第4周时其影像学与组织学评估均不如缓释微球组。④结果表明,姜黄素缓释微球能够抑制H_(2)O_(2)诱导的髓核细胞凋亡、延缓椎间盘退变进程,其机制与抑制核因子κB通路、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 时嘉辉; 罗凯; 刘淑杰; 周近强; 武碧栋; 安崇伟; 王晶禹
    • 摘要: 为了改善常规方法合成3,3'⁃二氨基⁃4,4'⁃氧化偶氮呋咱(DAAF)性能上存在的不足,拓宽DAAF的合成途径,设计了微流控反应系统,以3,4⁃二氨基呋咱(DAF)为主要原料,利用微流控技术合成了DAAF,并设计正交实验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在温度25°C,流速4 mL·min^(-1),出口结晶管长度5 m下合成了纯度为99.33%,收率为89.96%的DAAF。利用红外、核磁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合成产物的结构,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热分析仪(DSC/TG)以及机械感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DAAF呈团簇花球状,平均粒径为5.36μm;微流控技术合成对DAAF晶体结构无影响;在10°C·min^(-1)的升温速率下,其热分解峰温为262.36°C,热分解过程质量损失为82.79%;机械感度测试结果表明,其撞击感度为90 J,摩擦感度为0%。与常规方法合成的DAAF相比,其平均粒径减小7.36μm,粒度分布均匀且粒径分布范围变窄,晶体结构未变化,热分解峰温提前9.57°C,热分解过程质量损失降低6.99%,撞击感度提高5 J,安全性能有所提高。
    • 杨雅敏; 李韪韬; 董瑞
    • 摘要: 微流控技术可以构建复杂的微通道网络结构,通过在微米尺度上对微流体进行定量调控,能够在体外模拟体内微血管中的血流情况。该文首先基于微流控芯片建立了微血管模型,然后结合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建设了血流动力学实验教学平台,平台可以开设微血管结构设计、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体外微血管血流动力学等多种教学实验。平台针对依赖动物模型的相关实验产生的难以重复、缺少定量控制、实验耗时长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拓展了微流控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素质、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 李兴兴; 李琴; 岳甜甜; 刘宇清
    • 摘要: 为深入分析微流控技术制备微纳米纤维素材料的研究现状,促进其在各领域应用,综述了以纤维素及纳米纤维素为原料,以微流控技术为基础,结合快速冷冻法、原位界面络合法等技术,制备纤维素及纳米纤维素微球和微胶囊、纤维长丝、薄膜、微管、水凝胶的最新研究进展;针对微流控技术制备微纳米纤维素材料存在的挑战,提出了克服材料缺陷,提升微通道构建能力,探索技术结合方案的应对策略;展望了微流控技术在制备微纳米纤维素材料方面的发展前景,为微流控技术制备微纳米纤维素材料在材料科学、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 韩瑞山; 张方; 卢飞朋; 王燕兰; 张蕾; 陈建华; 张蕊; 王海福; 褚恩义
    • 摘要: 针对常规叠氮化铅(Pb(N_(3))_(2),LA,Lead Azide)制备工艺存在自爆风险等问题,采用旋T型微流控芯片提供的微通道作为微反应器,借助其分子间扩散距离短、比表面积大、连续流动等特点,在微通道反应器内制备了微纳米尺度的LA起爆药,并使用聚焦型液滴微流控芯片对制备的LA起爆药进行了球形化改性处理。研究了反应物流速、有机溶剂、晶型控制剂等因素对产物的影响,并采用SEM、XRD、DSC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对比了微流LA、微球LA与常规粉末LA的感度及爆炸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微流控反应参数,可有效控制LA起爆药产物粒径,且制备的LA起爆药均为α型晶体;LA起爆药经球形化改性后,显著提高了其撞击感度H_(50)(25.5 cm到12.1 cm)、降低了静电火花感度E_(50)(1.98 kV到2.97 kV)和火焰感度L_(50)(26.3 cm到16.1 cm),同时提高了爆压(升高63.6%)。基于微流控技术的LA起爆药制备和改性是一种安全高效方法,为敏感起爆药的可控制备和调控提供了新思路。
    • 梁美丹; 肖剑; 劳嘉倩; 林秀敏; 陈楷; 蒋佳希
    • 摘要: 随着植物蛋白饮料市场的高速发展及饮料原料价格的上涨,在生产加工中掺入廉价的植物蛋白粉或非产品标识的植物原料,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给食品安全带来一定风险。因此,有必要对植物蛋白饮料掺假鉴别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植物蛋白饮料源性成分的新型高通量或绝对定量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促进新型数字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微流控技术开发和应用,实现对植物蛋白饮料掺杂使假行为精准高效鉴别。
    • 刘鑫磊; 林铌; 周晓冰; 李波
    • 摘要: 人体器官生物芯片是通过微流控技术,结合细胞生物学、工程学和生物材料等多学科,模拟人体组织器官主要结构和功能特征,在体外构建的微流体微生理系统[1]。与传统的毒理学动物实验相比,应用器官芯片更能反映人体内真实情况,避免了动物实验预测人体结果的差异;同时相对于静态培养替代方法,又能更好地体现出组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3]。此外,这种检测方式可以减少对研究动物的需要,符合减少、替代、优化的3R原则。
    • 朱朋
    • 摘要: 微流控(Microfluidics)是指在数十到数百微米的微尺度上操作和控制流体的科学和技术。与微流控概念密切相关的还有微反应器、流动化学、微化工等。这些领域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共性都是基于化学芯片、微通道、微结构等形成的微尺度流体开展工作,因此本文将它们统称为微流控技术
    • 欧红玲; 王绮远; 王岩; 张巧云; 马盈盈; 白静; 康少平; 王欣茹
    • 摘要: 微流控技术将样本制备、核酸提取纯化和核酸检测等操作步骤集成到微型芯片,经过自动化检测得出实验结果。近年来,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耗时短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与微流控技术的结合优化了耗时费力的病原体检测,具有操作简单、对设备和人员要求不高、可实现快速检测自动化等特点。但目前建立的病原体微流控检测体系在兼容样本的核酸提取和多重扩增条件的一体化方面尚存在不足,未来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解决核酸检测过程中的各项技术难点,建立反应基质载体更好、检测体系更优、用时更短、操作简便且准确性更高的方法,以提高病原体快速检测的效率。
    • 张铜耀; 陈科; 刘泠杉; 张旭东; 张芃; 于建雨
    • 摘要: 油田对聚合物的选择主要是通过孔喉大小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来确定的,但随着微流控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目前可视的微观液体流动形态的尺度已经缩小到纳米尺度,为了精细筛选聚合物的适应条件,利用微流控技术从微观角度模拟真实储层以评价聚合物对储层的影响是很必要的。介绍了目前利用聚合物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相关研究,利用微流控技术对聚合物与储层岩石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微流控技术未来发展进程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