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606篇,主要集中在教育、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06914篇;相关期刊318种,包括商情、中国电力教育、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三届国际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学术研讨会、浙江省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第三届全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等;形成性考核的相关文献由100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红、郑广成、向征等。
形成性考核—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6914篇
占比:99.44%
总计:107520篇
形成性考核
-研究学者
- 王红
- 郑广成
- 向征
- 徐皓
- 曾瑾
- 李翠英
- 贾雪梅
- 余柳娟
- 张睿
- 李作美
- 李慈章
- 王慧
- 陶志杰
- 何毅
- 全世海
- 冯林剑
- 刘永权
- 吕时栋
- 官杰
- 张敏
- 张明
- 张鹏
- 方程
- 李琪
- 李萍
- 李静
- 李颖
- 王琪
- 董志民
- 陈小艳
- 丁丽华
- 万思源
- 严加友
- 严志文
- 于建云
- 何卫华
- 余妍
- 余红梅
- 冯克明
- 冯霞
- 刘占荣
- 刘富
- 刘德平
- 刘清
- 刘莹
- 刘超怡
- 刘静
- 华芳英
- 史兴民
- 叶雪飞
-
-
邱云飞
-
-
摘要:
形成性考核是相较于终结性考核来说,其具有全面考核学生学习的优势。河南中医药大学医古文课程的形成性考核结合实际,主要包含线上学习、考勤、平时提问、经典段落及篇章背诵、课程论文、教学参与、综合表现等项目来进行。通过形成性考核,切实提高了医古文课程的教学效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
-
雷敏
-
-
摘要:
高校文科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思想性,课程考核主要采用终结性考核模式,即以期末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效。随着过程性学习观念的提出,采纳形成性考核方式的教师越来越多,而从实践效果来看,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更适合文科基础课程的特点。在具体考核方式上,应对应课程目标设计考核环节和题型,合理分配考核模块的评分占比,规范评分标准,以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
-
-
胥志强
-
-
摘要:
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以及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重点培养目标,而课程考核机制是保障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抓手。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考核机制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本身特点,提出了将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学分互换三者有机结合的多样化课程考核机制改革方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
-
张丽;
冯蒙丽;
周娴;
胡建伟;
刘进
-
-
摘要:
针对士官应用物理基础课程考核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课程体系化改造、实施专题化教学的基础上,构建“两强四化一注重”考核模式。该考核模式克服了传统考核模式的弊端,更加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经过教学实践检验,应用效果良好。
-
-
刘俊;
庞国楹;
刘佳
-
-
摘要:
针对目前高等数学课程考核中的形成性和终结性考核制度无法全面、科学、有效地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等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和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丰富平时考核的形式,增加大作业、单元测试和期中考试制度,同时调整终结性考核权重,构建了“1个模式 + 2个平台 + 3个转变”和“4个部分 + 2个应用”的考核方式和内容,对高等数学课程进行深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采集本校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以及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验证了改革的有效性,这为提升高等数学教学质量,完善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了建议和意见。
-
-
邓辉;
陈少昌;
易文彬;
张志宏;
孟庆昌
-
-
摘要:
融合信息技术,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力学课程形成性考核模式,并以流体力学课程实施为例,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细分为教学前、中、后三阶段,对其知识学习情况、自主学习能力、随堂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研讨能力、求解问题能力及应用创新能力等进行全面监督、测评与激励,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通过两种考核模式比较综合地给予每位学生评价,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
-
李作美;
陶志杰;
杨宁宁
-
-
摘要:
对"食品感官评定"课程的理论和实验课教学的内容、目标、方法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该课程形成性考核存在的问题,提出"两性一度"有针对性地形成性考核体系.旨在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之需要.
-
-
李作美;
陶志杰;
杨宁宁
-
-
摘要:
对“食品感官评定”课程的理论和实验课教学的内容、目标、方法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该课程形成性考核存在的问题,提出“两性一度”有针对性地形成性考核体系。旨在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之需要。
-
-
狄鹏;
郑丽莎;
胡斌
-
-
摘要:
课程形成性考核是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在平时开放的环境下融合多种考核方式进行.开放式、竞争性的形成性考核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预测与决策技术"课程为例,介绍开放式、竞争性的形成性考核的指导思想、考核题目设计、评分规则设计及实施要点,并对考核效果进行分析总结.考核实施过程和评分规则充分体现了开放式和竞争性.实践表明,开放式、竞争性的形成性考核能够更好地起到鼓励学生自发学习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作用.
-
-
李琪
-
-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背景下,学生课堂参与度特别是口语练习参与度低于传统课堂。通过对同一班级学生线下线上两个连续学期不同考核体系下整体和个体口语水平的动态分析,发现双网络教学平台模态下形成性考核为主的考核体系可以有效激励学生在线上学习期 间保持口语练习从而提高高职学生旅游英语口语水平,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
-
-
-
-
- 《第三届全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本文针对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课程考试方式的现状,剖析其不足之处,提出了"综合考试"的新思路,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让考试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且公正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