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Ⅰ期

Ⅰ期

Ⅰ期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954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4篇、专利文献9361篇;相关期刊149种,包括健康之路、中成药、基层医学论坛等; Ⅰ期的相关文献由21687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赵雷、吕小青等。

Ⅰ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4 占比:1.93%

专利文献>

论文:9361 占比:98.07%

总计:9545篇

Ⅰ期—发文趋势图

Ⅰ期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赵雷
  • 吕小青
  • 徐连勇
  • 荆洪阳
  • 邬栋权
  • 韩永典
  • 张慜
  • 谢晶
  • 刘方波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唐乐; 姜时雨; 秦燕; 姚嘉瑞; 石远凯
    • 摘要: 目的:受试者对临床试验的认知评价和满意度会直接影响临床试验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本研究探讨受试者对抗肿瘤新药I期临床试验的认知和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抗肿瘤新药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和试验依从管理、提高试验效率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7月至2019年5月对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参加抗肿瘤新药Ⅰ期临床试验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Cronbach’s α系数估计内部一致性。使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对影响受试者认知及评价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的Cronbach’s α值为0.67,问卷内部一致性可接受。在参加抗肿瘤新药Ⅰ期临床试验的患者中,不耗时组的患者对试验评价最正向[非常耗时组vs.不耗时组:优势比(odds ratio,OR)为0.07,P<0.001;一般耗时组vs.不耗时组:OR=0.17,P=0.008]。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较偏低组对试验的整体评价更正向(教育程度偏低组vs.教育程度较高组:OR=0.29,P=0.008;教育程度中等组vs.教育程度较高组:OR=0.78,P=0.611)。参与试验过程中不耗时组满意度高(非常耗时组vs.不耗时组:OR=0.09,P=0.005);获取信息渠道充足的满意度高(OR=8.20,P<0.001)。相比经济补偿充足的人群,经济补偿居中的人群满意度更低(补偿不足组vs.补偿充足组:OR=3.32,P=0.092;补偿一般组vs.补偿充足组:OR=0.26,P=0.032)。不耗时组的受试者压力最小(非常耗时组vs.不耗时组:OR=5.76,P=0.001;一般耗时组vs.不耗时组:OR=5.92,P=0.001)。参加试验前思考时间仓促的受试者较思考时间充分的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感受到更大压力(思考时间不足组vs.思考时间充足组:OR=0.12,P=0.001)。结论:运用现代信息通讯手段提供更广泛、更便捷的临床试验咨询,减少抗肿瘤新药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的时间消耗;充分考虑受试者的经济补偿;在入组前给予受试者充分的思考时间、对其进行合适的心理疏导,会减少受试者参加临床试验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对临床试验的整体评价。
    • 李倩; 虞鲁诗; 杨鹏程; 胡钦勇
    • 摘要: 目的:因手术在Ⅰ期鼻咽癌患者初始治疗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评估手术对Ⅰ期鼻咽癌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从美国SEER数据库内收集自2004—2015年诊断的Ⅰ期鼻咽癌患者。为确保基线特征的平衡,本研究应用了1:1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以平衡混杂因素的干扰。此外,我们采用卡方检验对患者的基线特征进行比较,采用Kaplan-Meier (K-M)生存分析以对比各亚组鼻咽癌患者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肿瘤特异性生存(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最后,我们还建立了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模型以确定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进行PSM后,共纳入258例患者,其中129名接受了手术。K-M生存分析显示:在全部I期鼻咽癌患者中,手术患者比未手术患者显示出了更优的5年OS(78.8%vs 62.7%,P=0.009)。在亚组分析中,单纯手术、单纯放疗和手术加放疗组均显示了相似的5年OS(68.1%、69.1%、82.9%,P=0.318)和CSS(84.9%、88.5%、92.8%,P=0.358)。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手术(HR=0.450,95%CI:0.284~0.714,P=0.001)为OS的保护性因素。年龄、分级、组织学类型、放疗及原发肿瘤数目等都是Ⅰ期鼻咽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手术对Ⅰ期鼻咽癌患者生存有积极影响。手术可能成为I期鼻咽癌患者初始治疗的另一选择。
    • 郭欣欣; 谢赫男; 吴洁
    • 摘要: 目的分析Ⅰ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微创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Ⅰ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71例,均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统计患者3年生存率,收集生存和死亡者有无吸烟史、肿瘤分化程度、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原发病灶数量等信息,分析Ⅰ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微创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71例患者,3年生存率60.56%(43/71)。肿瘤分化程度、术前CEA水平、原发病灶数量、有无脉管癌栓、有无中药治疗是Ⅰ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微创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低分化、术前CEA水平升高、原发病灶数量多发、脉管癌栓是Ⅰ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微创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中药治疗是Ⅰ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微创术后生存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Ⅰ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微创术后生存与肿瘤低分化、术前CEA水平升高、原发病灶数量多发、脉管癌栓和中药治疗相关,临床可据此实施干预措施,延长患者生存期。
    • 王璐怡; 王丛笑; 吕雪莹; 郄淑燕
    • 摘要: 目的 观察徒手淋巴引流技术联合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117例,随机分为联合组、淋巴引流组和冲击波组,每组39例.淋巴引流组予以徒手淋巴引流技术治疗,冲击波组予以冲击波治疗,联合组予以徒手淋巴引流技术联合冲击波治疗,治疗4周.记录三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三组治疗前及治疗2、4周肿胀(手掌体积)及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交感及正中神经诱发电位相关指标、上肢功能[上肢简化Fugl-Meyer(FMA)、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治疗1、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淋巴引流组的76.92%及冲击波组的71.79%(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治疗2、4周手掌体积、VAS、患侧交感神经波幅均降低,肩关节屈曲、外展角度、正中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FMA评分、FCA评分均升高,治疗1、3个月Barthel指数均升高,且联合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 徒手淋巴引流技术联合冲击波治疗可明显减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肿胀、疼痛程度,并有助于恢复肩关节活动度及肢体功能,改善患侧正中、交感神经诱发电位,促进其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廖开森; 蔡琦; 曹俊杰; 陈静; 任黎刚
    • 摘要: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Ⅰ期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患者,分为Ⅰ期碎石组237例,Ⅱ期碎石组(Ⅰ期预先放置输尿管双J管2周)165例,比较Ⅰ期碎石组与Ⅱ期碎石组在手术时间、碎石成功率、净石率、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Ⅰ期碎石组在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方面优于Ⅱ期碎石组;碎石成功率Ⅱ期碎石组优于Ⅰ期碎石组;手术时间、净石率、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期碎石组中老年患者、有生育史女性、有排石史及输尿管镜手术史的患者Ⅰ期碎石成功率较高,而<30岁年轻患者,特别是肥胖患者Ⅰ期碎石率成功率较低.结论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Ⅰ期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可行,通过术前预判,有选择的对患者进行Ⅰ期碎石,既减少患者留置双J管的时间及留置双J管的痛苦,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陈兰兰; 李爽; 邹凤宇
    • 摘要: 目的 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84例,均行胸腔镜手术,统计并发症发生率,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有无吸烟、有无饮酒、有无高血压等信息,分析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胸腔镜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18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35例,发生率19.02%(35/184).年龄、性别、有无吸烟、手术切除范围、有无慢支肺气肿、肿瘤最长直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是影响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单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男性、吸烟、手术切除范围广、慢支肺气肿、肿瘤最长直径长、手术时间长、住院天数长是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胸腔镜手术后并发症发生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依据上述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
    • 陈文君; 丘红燕
    • 摘要: 目的:观察火针结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营养神经及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肩手综合征,治疗组给予火针结合电针治疗肩手综合征,两组电针治疗频次均为1次/天,治疗组火针治疗频次为每2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Ashworth痉挛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肢痉挛情况、改善上肢运动功能,且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结合电针可有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
    • 陈新富; 刘宁
    • 摘要: 目的探究肺楔形切除术治疗Ⅰ期高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1月—2018年4月在该院接受肺楔形切除治疗的49例和接受肺叶切除治疗的53例Ⅰ期高龄NSCLC患者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随访3年生存情况。分析影响患者3年生存情况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手术时间[(107.78±32.25)min vs(142.47±36.18)min]、胸腔引流时间[(2.61±0.53)d vs(3.36±0.83)d]和术后住院时间[(6.16±0.90)d vs(6.98±1.32)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7、5.335、3.624,P0.05)。单因素和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ExP=5.063,95%CI:3.492~11.718)、病理分期(ExP=8.628,95%CI:3.513~14.068)、实性成分与最大径比(ExP=18.373,95%CI:2.699~125.064)和细胞分化程度(ExP=14.908,95%CI:2.672~83.194)是Ⅰ期高龄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是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ExP=0.005,95%CI:0.000~0.069,P<0.05)。结论在Ⅰ期高龄NSCLC手术治疗中,肺楔形切除术可获得与肺叶切除相似的远期治疗效果,但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康复快。肿瘤直径病理分期、实性成分与病灶最大径比值、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是影响早期Ⅰ期高龄NSCL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 刘海飞; 宋丰军; 李灵浙; 夏小云
    • 摘要: 目的:观察阳经经筋排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阳经经筋排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评价2组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手掌厚度、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前、旋后范围均增大(P<0.05),观察组上述各项肩关节活动度指标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手掌厚度、FMA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6、hs-CRP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经经筋排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上肢运动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高.
    • 曹莹
    • 摘要: 目的:研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诊断子宫内膜癌Ⅰ期肌层浸润程度的应用效果.方法:入组对象为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癌Ⅰ期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肌层浸润程度的诊断准确率进行评价.结果:TVCDS检查结果中,有19例无肌层浸润,26例肌层浸润程度≤1/2,22例肌层浸润程度>1/2.与病理结果相对比,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5.00%、96.30%和95.65%,总准确性为95.71%.结论:采用TVCDS对子宫内膜癌I期患者进行检查,可以比较准确地显示其肌层浸润程度,为子宫内膜癌I期的分期提供依据.使患者病情及早得到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