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冲击波

冲击波

冲击波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3年内共计6824篇,主要集中在力学、武器工业、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27篇、会议论文314篇、专利文献110922篇;相关期刊1992种,包括爆破、兵工学报、爆破器材等; 相关会议195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第十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等;冲击波的相关文献由1105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永民、汤俊萍、张永康等。

冲击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27 占比:3.83%

会议论文>

论文:314 占比:0.27%

专利文献>

论文:110922 占比:95.90%

总计:115663篇

冲击波—发文趋势图

冲击波

-研究学者

  • 张永民
  • 汤俊萍
  • 张永康
  • 刘美娟
  • 张硕
  • 贺红亮
  • 苏健军
  • 戴峰泽
  • 姚伟博
  • 朱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金建慧; 罗芳
    • 摘要: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神经阻滞组和冲击波联合神经阻滞组(联合组),每组各3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1个月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颈部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评分、睡眠质量(quality of sleep,Q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1个月后的VAS评分、ROM评分和Q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与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VAS评分、ROM评分和Q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显著低于神经阻滞组(P<0.05).神经阻滞组有2例患者在首次注射药物后出现短暂性头晕,平卧休息30min后症状逐渐缓解至消失,2例患者在首次注射药物后出现短暂性血压不稳定.联合组有2例患者在首次进行冲击波治疗中出现短暂性恶心,1例患者在首次进行冲击波治疗中出现耳鸣伴心率加快,休息后症状均缓解.两组患者在后续治疗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安全有效,可显著缓解疼痛,改善颈部活动情况和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 安东; 刘阳; 杨通江
    • 摘要: 背景:体外冲击波疗法作为烧伤治疗的新技术已开展16年,在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及改善烧伤后瘢痕挛缩、瘙痒疼痛及皮肤红斑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目前尚无规范性治疗指南,其分子机制、作用途径及治疗参数等值得进行更广泛深入的探索研究.目的:综述体外冲击波疗法在烧伤创面修复和烧伤后瘢痕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方法:在计算机中以"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shock wave,burns,burn scar,scar"为英文检索词,以"体外冲击波疗法、冲击波、烧伤、瘢痕"为中文检索词,分别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2月,得到关于体外冲击波疗法与烧伤、瘢痕研究的相关文献132篇,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对59篇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结果 与结论:①体外冲击波疗法通过细胞机械转导、炎症反应调控、促血管生成改善循环及加速细胞增殖上皮化而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②体外冲击波疗法通过机械作用软化瘢痕,对瘢痕组织产生分子生物学调控,改善瘢痕瘙痒疼痛症状和瘢痕处皮肤外观及功能;③体外冲击波对烧伤的治疗作用体现为物理和生物学的双重影响,细胞机械转导途径在冲击波调控烧伤创面愈合以及增生性瘢痕进程两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冲击波的传导最终可引起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并调控细胞生化反应.
    • 赵田芋; 晋松; 张迪; 刘晓潇; 马江; 王菊
    • 摘要: 背景:髌腱末端病的现有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探索针对髌腱末端病的普适性运动训练方案对于优化髌腱末端病的临床治疗措施具有积极意义.目的:探究八段锦训练联合冲击波治疗对髌腱末端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髌腱末端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为期4周的临床干预,对照组采用冲击波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八段锦训练.以目测类比评分、闭目单足站立时长、改良托马斯试验膝屈曲角度、垂直纵跳状态、三维步态等为观察指标,在干预前后对受试者的疼痛程度、肌肉柔韧性和运动功能等进行评估,并对受试者的疼痛情况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观察,通过对比两组差异来评估八段锦训练对髌腱末端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结论:①随访1个月,试验组髌腱末端病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744,P<0.05);②干预4周后,试验组改良托马斯试验时的膝关节屈曲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t=2.738,P<0.05);③干预4周后,试验组患者闭目单足站立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z=-4.544,P<0.05);④干预4周后,试验组患者落地时的髋关节屈曲角度(t=2.584,P<0.05)、膝关节屈曲角度(t'=2.053,P<0.05)均显著大于对照组;⑤干预4周后,试验组患者步行过程中的膝伸展角度小于对照组(t=-3.081,P<0.05);⑥结果表明八段锦训练可以缓解髌腱末端病患者的疼痛,增加患者下肢平衡稳定性以及肌肉的柔韧性,提升下肢发力与缓冲能力,减少患者步行过程中的异常膝伸展,缩短整个康复周期.
    • 李旭; 焦志刚; 李帅孝; 邢存震
    • 摘要: 为研究炸药在舰船舱室内爆炸的毁伤作用效果,利用ANSYS/LS-DYNA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带有加强筋结构的典型单舱室模型,采用流固耦合算法模拟舱室内爆下冲击波的传播和舱壁的结构响应,分析不同炸药质量与起爆位置对舱室壁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冲击波作用下,舱壁中心相比角隅处的变形更为严重;舱室角隅处容易引起冲击波的汇聚叠加,汇聚冲击波峰值压力明显大于初始冲击波峰值压力;随着炸药质量增加,舱室变形更加严重;相对炸药装量而言,炸药位置对舱室内冲击波压力和舱壁变形影响不明显。本结果可为弹药毁伤和舰艇防护研究提供参考。
    • 罗鑫健
    • 摘要: 在冲击波作用下,沉箱防波堤的破坏模式为沿碎石堆基础的渐进滑动和倾斜运动。对于滑动评估,可以使用Shimosak模型,并且可以使用Esteban模型来评估近似倾斜。该模型采用经典的应力应变土力学方法来确定沉箱岸边的垂直位移,但基础有效深度(砾石中有移动的基础最大深度)的不确定性妨碍了垂直位移的准确估计。针对以上情况,介绍了传统土力学理论在碎石桩基础顶部区域的有效深度估算中的有效性。
    • 徐晖; 王春满; 王璐璐; 李琳; 高谦
    • 摘要: 目的探讨脉冲射频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肩周炎患者19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65例,分别采用脉冲射频、体外冲击波以及两者联合治疗,比较3组治疗效果、疼痛、肩关节功能、疼痛介质、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高于脉冲射频组80.0%与体外冲击波组83.6%(P<0.05)。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3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依次降低,且联合治疗组NRS评分低于同期脉冲射频组与体外冲击波组(P<0.05)。Constant-Murley肩功能(CM)评分依次升高,且联合治疗组CM评分高于同期脉冲射频组与体外冲击波组(P<0.05)。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3组疼痛介质5-HT、P物质(SP)水平依次降低,且联合治疗组5-HT、SP水平低于同期脉冲射频组与体外冲击波组(P<0.05)。IL-6、TNF-α水平依次降低,IL-10水平依次升高,且联合治疗组IL-6、TNF-α水平低于同期脉冲射频组与体外冲击波组,IL-10水平高于同期脉冲射频组与体外冲击波组(P<0.05)。治疗后6个月联合治疗组SF-36各项评分高于脉冲射频组与体外冲击波组(P<0.05)。结论脉冲射频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能减轻炎症和疼痛,改善肩功能水平。
    • 张海龙; 李忠新; 蔡红明; 陈雨丰
    • 摘要: 对带有航炮的吊舱进行稳态数值模拟以及对航炮膛口流场进行瞬态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超音速飞行条件下,吊舱航炮膛口附近会出现复杂的波系,包含各种斜激波和火药燃气冲击波的耦合;在一定的炮口安装位置内,吊舱壁面受到的阻力与航炮炮口距吊舱的距离负相关;在一定飞行速度范围内,膛口下游冲击波传播距离和速度峰值大小与来流马赫数负相关。
    • 谭同才; 余艳梅; 方春意; 刘勇
    • 摘要: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疼痛以及血清和触发点局部组织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冲击波组,每组10只。采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法建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8周。空白组接受常规喂养不参与造模;模型组在造模后无需干预,仅接受常规喂养;冲击波组进行体外冲击波干预。分别在造模成功后和冲击波干预后,测试大鼠的热痛阈值;用酶联免疫反应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触发点局部肌肉组织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结果造模完成时,模型组和冲击波组与空白组相比,热痛阈值缩短(P0.05)。干预后,空白组和模型组热痛阈时间与造模完成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冲击波组大鼠热痛阈时间长于造模完成时(P0.05)。干预后,血清中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比较,冲击波组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可以缓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疼痛,降低血清和局部组织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
    • 张建辉; 齐国锋; 刘志英; 陈杰; 白玲; 姜文霞
    • 摘要: 炸药爆轰动力学的理论。当冲击波强度超过某一数量时,即引起冲击波阵面后的炸药迅速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又供给冲击波,使其以恒速沿炸药传播下去,此即爆轰过程。它不仅是化学过程,而且也是流体动力学过程,符合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三个定律。从19世纪末至今提出爆轰中的化学反应是在一薄层内迅速完成的,即炸药通过冲击波阵面之后,化学反应瞬间完成,变为完全反应的爆轰产物。此一复杂爆轰过程可用较简单的冲击波流体动力学理论研究,实验证明,用这种简化理论研究爆轰波较接近实际。将上述爆轰波简化为化学反应的强间断面理论,通常称为查普曼一朱格特理论(Chapman-Jougettheory),简称C-J理论。此系一般的爆轰波理论概念。从爆轰波定常结构来看,尚有不完善之处。在1940年左右,泽尔多维奇(Zeldovich)、纽曼(Von Neu-man)、多灵(Doring)三位学者相继对C-J理论进行修正,后取三位学者名字第一个字母命名该修正理论,即捷尔道维奇一纽曼一多灵模型(ZeldovichNeuman-Doringmodel)。C-J理论包含一个化学反应的强间断面,实际并未考虑此区的结构,因化学反应并非瞬间完成。在一定反应速率下,必然有一个由原始炸药变成爆轰反应的化学反应区,此区对一些炸药已相当宽,其宽度在毫米量级。据此实际存在,有必要对C-J简化理论进行修正,即把爆轰波视为一个前沿冲击波和一个化学反应区所构成,此即ZND模型,这是现今较完整的爆轰波理论概念。了解火药的爆轰理论对进一步探索和建立油气井用火药的性能和检测方法起到借鉴的作用。
    • 马福临; 杨娜娜; 赵天佑; 陈志鹏; 姚熊亮
    • 摘要: 采用一种新兴的无网格法——近场动力学理论,模拟复合材料结构在冲击波-破片群联合作用下的损伤情况。根据复合材料结构承受的载荷特性,分析冲击波-破片群联合作用下层合板及加筋板结构的损伤模式,考虑载荷作用次序等因素对于联合作用毁伤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联合作用对复合材料结构的损伤程度主要与冲击波强度、破片群侵彻能力、作用次序有关,主要损伤模式为分层失效、基体损伤、剪切损伤以及结构大变形;对于层合板而言,在冲击波先作用的工况下,结构损伤程度更高,损伤范围更大;对于加筋板而言,由于加筋板的筋条能显著降低冲击波作用,进而降低冲击波对破片群侵彻能力的增强效应,最终影响联合作用的毁伤能力,因而在破片群先作用的工况下反而损伤更严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