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5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842862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国民间疗法、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7年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 、2017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年会、重庆市针灸学会2017年对外交流与合作大会等;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相关文献由335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敏、付小青、吴镇宇等。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5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42862 占比:99.98%

总计:843011篇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文趋势图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研究学者

  • 于敏
  • 付小青
  • 吴镇宇
  • 宋娜
  • 宋志林
  • 张旭
  • 张素蕊
  • 李军
  • 杨锦华
  • 林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少果; 黄宁霞; 靳康; 陆银艳; 钟志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用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现代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及现代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用针刀神经触激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手肿胀、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治疗1周后、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及手肿胀的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患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度(AROM)与被动活动度(PROM)均大于对照组患者,其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项目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现代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可减轻其疼痛的症状和手肿胀的程度,改善其肩关节的活动度,从而可提高其生存质量。
    • 梁志杰; 周奎龙; 王志恒; 张慧婷; 宋阳杰; 杨晓敏
    • 摘要: 目的研究二龙戏珠针法联合活血通络中药熏蒸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活血通络中药熏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龙戏珠针法(尺泽、内关、八邪及患侧肩三针加运动区),每10次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检测临床疗效,血清CGRP、BK、ET-1、SP,FMA评分,VAS评分,症状恢复情况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GRP、FMA评分升高(P<0.05),BK、ET-1、SP、VAS评分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症状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龙戏珠针法联合活血通络中药熏蒸可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CGRP、BK、ET-1、SP水平和上肢运动功能,减轻疼痛、水肿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 袁高明; 付贵龙; 杨青; 邱四君
    • 摘要: 目的:探讨自拟除痹饮熏蒸配合α-硫辛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参考。方法:选取2019-02~2020-06我院SHSAS患者106例,依据简单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对照组采取α-硫辛酸,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自拟除痹饮熏蒸,两组均干预4周。统计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干预前及干预2周、4周后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量表(FMA)评分、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MBI)评分、上肢休息状态疼痛评分(RVAS)、被动运动状态疼痛评分(P-VAS)、中医证候积分、肩手综合征评分、手部肿胀程度,血清P物质(SP)、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含量。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及病情情况: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45%(49/53),高于对照组77.36%(41/53),干预2周、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肩手综合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上肢运动功能及活动:与干预前比较,干预2周、4周后两组FMA、MBI及FCA评分均有所增高,研究组增高幅度较显著(P<0.05);(3)疼痛情况及肿胀情况:与干预前比较,干预2周、4周后两组R-VAS、P-VAS评分及手部肿胀值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4)神经递质:干预2周、4周后两组血清SP、NPY含量较干预前降低,5-HT含量较干预前增高,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除痹饮熏蒸配合α-硫辛酸治疗SHSAS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肢体疼痛、肿胀,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及日常活动功能,且对神经递质含量具有良好调节作用,总体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 曾强
    • 摘要: 目的:分析激痛点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102例SHSAS患者(2020年2月—2021年8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51例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51例给予激痛点温针灸+常规康复治疗。持续治疗4周,评定两组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视觉模拟评分(VAS)、手部水肿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为92.16%,高于常规组的76.47%(P<0.05);治疗后两组FMA、VAS、手部水肿评分及血清TNF-α、IL-2、IL-6水平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无中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激痛点温针灸治疗SHSAS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机体炎症状态,减轻疼痛、水肿症状,增强上肢功能,且可保证治疗安全性。
    • 边旭昭
    • 摘要: 目的:探究量化康复训练治疗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所在实习医院于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年期间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比组)和量化康复训练治疗(试验组)的临床对比研究。结果:试验组行量化康复训练治疗后患者的肘关节、腕关节痉挛情况,以及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且改善后的关节痉挛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的对比组,P<0.05。结论:量化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关节痉挛情况的改善以及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并且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值得推广。
    • 户宗英; 谭丽博; 郝宇; 刘雅儒; 孟兵; 刘海红
    • 摘要: 目的:观察缪刺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月华分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SHS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简单随机法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缪刺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评价2组患者患侧上肢疼痛情况、运动功能及肿胀程度。结果: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手肿胀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巴塞尔指数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2周和4周观察组患者VA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巴塞尔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4周后在改善疼痛、患手肿胀程度、运动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最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缪刺法联合中药熏洗可减轻卒中后SHS患者患肢疼痛,提高运动功能并缓解肿胀程度。
    • 叶秋萍; 刘艳莉; 蓝斯霞; 兰彩虹; 秦素霞
    • 摘要: 目的分析滑按指拨理筋法结合良肢位摆放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良肢位摆放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滑按指拨理筋法”治疗,均治疗4 w。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 w时,评估并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各时点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对比两组疼痛程度、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各时点测量并对比两组患肩前屈、外展等各项活动度。结果治疗4 w时,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01);两组VAS较治疗前显著降低,FMA评分和M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VAS显著低于对照组,FMA评分、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01);两组肩部前屈、外展、外旋、内旋及后伸等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01)。结论滑按指拨理筋法结合良肢位摆放治疗更有利于减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和疼痛程度,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 邵雯; 孙晓龙; 曹辉; 杜霞; 扬帆; 王艳玲; 牛丹; 惠琳娜
    • 摘要: 目的探究活血舒经中药熏蒸联合经筋刺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9月期间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14例肩手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余数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与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舒经中药熏蒸+经筋刺血疗法。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同时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上肢功能评分(Fugl Meyer assessmen,FMA)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arther index,BI)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51/54)明显高于对照组82.14%(4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舒经中药熏蒸联合经筋刺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安全、有效,有利于缓解肩手疼痛,改善上肢功能,促进生活自理能力恢复。
    • 燕飞; 唐云华; 郭二霞
    •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赤凤迎源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的效果。方法: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和B组各37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A组加用中药熏洗联合赤凤迎源针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A组较B组高(P<0.05)。治疗后A组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均较B组低,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较B组优,FMA评分、躯体生活自理、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B组高(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赤凤迎源针法治疗SHSAS效果较好。
    • 李军
    • 摘要: 目的:探讨外关穴温针灸疗法联合常规针刺及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根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外关穴温针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水肿、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水肿、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水肿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关穴温针灸疗法联合常规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及水肿程度,提高上肢运动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