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结石残留

结石残留

结石残留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7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8468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中国内镜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3年浙江省微创外科学学术年会、2008年中国国际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学术会议等;结石残留的相关文献由490位作者贡献,包括徐丽娟、江有琴、邓晓俊等。

结石残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4 占比:0.9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8468 占比:99.06%

总计:18644篇

结石残留—发文趋势图

结石残留

-研究学者

  • 徐丽娟
  • 江有琴
  • 邓晓俊
  • 任山
  • 何应标
  • 余海
  • 冯宏军
  • 吕毅
  • 吴品
  • 吴柱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廖军波; 邱伟; 刘阳
    • 摘要: 目的探讨单向倒刺线连续一期缝合胆总管方式在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本院行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一期缝合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薇荞线行间断缝合,观察组采用单向倒刺线行连续缝合。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胆总管缝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中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向倒刺线连续一期缝合胆总管方式应用于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术中,可缩短手术和缝合用时,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手术应激反应,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 陈桂生; 王庆军; 郭凤鸣; 张军; 张英
    • 摘要: 目的分析肾结石CT值与患者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21年8月于本院接受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90例肾结石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螺旋CT扫描检查,明确结石大小并计算平均CT值,依据平均CT值大小分为两组:其中A组43例,CT值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T值与手术时间呈正比,与患者结石清除率呈反比(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CT值、结石表面积为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结石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肾结石CT值与患者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清石效率及结石清除率明显相关,且结石CT值、结石表面积是影响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结石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
    • 陈晶晶
    • 摘要: 目的分析彩超引导下多通道经皮肾镜治疗技术对复杂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4月治疗的复杂型肾结石患者中随机选取62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实施X线定位治疗的对照组和实施彩超引导下多通道经皮肾镜术治疗的观察组各31例,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治疗所用的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并统计肾结石一次性清除率,术后1个月对其进行复查,统计两组肾结石残余情况。结果在手术治疗情况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效果这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肾结石一次性清除率较高,并且术后未出现结石残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复杂型肾结石患者实施治疗时,在彩超的引导下行多通道经皮肾镜术治疗,手术用时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并且肾结石的清除率比较高,基本不会出现结石残留,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较高,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梁昌卫; 潘惟昕; 蔡志康; 王忠
    •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泌尿系结石患者微创手术后结石残留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均行微创手术治疗,于术后根据患者结石残留情况分为残留组和无残留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统计并比较两组基线资料,重点分析老年泌尿系结石患者微创手术后结石残留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老年泌尿系结石患者微创手术后,18例(18.00%)结石残留纳入残留组;82例无结石残留(82.00%)纳入无残留组;残留组结石直径>2 cm、混合结石、输尿管狭窄占比、结石负荷高于无残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 cm、混合结石、结石负荷较高、输尿管狭窄是导致老年泌尿系结石患者微创手术后结石残留的危险因子(OR>1,P<0.05)。结论老年泌尿系结石患者微创手术后结石残留受结石直径、混合结石、结石负荷较高、输尿管狭窄等因素影响。
    • 方宁波
    •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腹腔镜联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CB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组、ERCP+LC组,各30例。LC+LCBDE组采用LC+LCBDE治疗,ERCP+LC组采用ERCP+LC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石残留率及复发情况。结果LC+LCBDE组住院时间短于ERCP+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合并CBDS患者中采用ERCP+LC或是LC+LCBDE治疗均是安全、可行的,结石残留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但LC+LCBDE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临床可依据患者病情及医院技术条件进行术式选取。
    • 张晶晶; 方晶晶; 应立平
    • 摘要: 肝胆管结石是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枝胆管内的结石,为临床上常见并高发的肝胆外科疾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肝胆管结石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随着外科手术及内镜技术的进步与不断更新,多数患者均能够通过手术取出结石,其中腹腔镜微创手术凭借其操作方便、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受到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普遍认可,为首选术式[1];但由于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特点,目前尚无确定的手术方式能完全避免复发,且受术中肝胆道造影不当、探查不彻底、结石残留、肝内胆管狭窄、不正确的胆肠吻合方式、术后反复胆管炎、复查不及时、患者个人体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复发率仍较高,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增加了患者和家庭的经济压力及医疗资源的消耗,因此如何减少或避免肝胆管结石术后复发依旧是医学界较为棘手的问题[2-4]。
    • 李慰鑫; 桂耀庭
    • 摘要: 目的:探讨个体化预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后结石残留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泌尿外科行PCNL治疗的133例肾结石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结石残留分为结石残留组和无结石残留组.调取患者的所有信息,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利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预测模型的精准度与区分度.结果:结石负荷、结石位置、手术时间、通道数、结石粒径、结石数目等为肾结石患者PCNL术后发生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6项指标建立肾结石患者PCNL术后结石残留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同时,Bootstrap法内部验证结果显示,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07(95%CI:0.733~0.881),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准度与区分度.结论:对需要进行PCNL治疗的患者应及时考虑结石负荷、结石位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粒径、结石数目,并采用个体化预测PCNL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发生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何彦安; 向鑫; 严超; 王鑫; 陈庆; 唐波; 祝立刚; 陈尧
    • 摘要: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患者行肝切除手术后发生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肝切除手术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223例,术后发生结石残留42例(结石残留组),未发生结石残留181例(无结石残留组),对两组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肝胆管结石肝切除术后结石残留发生率18.8%(42/22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切除术后结石残留与急性胆管炎、Ⅱ型肝胆管结石病、肝门胆管狭窄、手术方式和肝切除范围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胆管结石肝切除术后结石残留的主要危险因素是Ⅱ型肝胆管结石病、肝门胆管狭窄和肝切除范围(OR值分别为3.947、4.203、3.573,P<0.05).结论肝胆管结石病肝切除术后结石残留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肝胆管结石病分型、肝门胆管狭窄和肝切除范围可能是造成结石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综合评估这些因素对预防术后结石残留有一定指导意义.
    • 颜喆; 陆品相; 沈玉根; 张正东; 季文斌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胆总管探查术后结石的残留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34例因胆总管结石行开腹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的结石残留率为29.9%;第一次手术取出胆总管结石>3枚者的结石残留率为42.9%,明显高于≤3枚者的结石残留率(15.6%)(χ2=11.40,P3枚仍与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结石残留有关(P=0.001),OR值由4.050升高至4.503.结论 胆总管探查术后结石残留可能与第一次术中取石超过3枚有关,胆总管探查中须加强胆道镜检查,并有效固定T管,对于术中取石数目超过3枚的患者行胆总管一期缝合须慎重.
    • 马洪伟
    • 摘要: 目的 研究输尿管软镜下肾结石术后残留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弥勒第一医院行输尿管软镜下肾结石手术患者215例的临床资料,将术后残留结石的患者设为残留组,术后未残留结石的患者设为无残留组,分析输尿管软镜下肾结石术后残留的具体原因.结果 2组患者在结石大小、结石负荷、结石部位以及结石成分比较上都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下肾结石术后残留与患者结石大小、结石负荷、结石部位以及结石成分都具有密切关系,须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结石清除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