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学科逻辑

学科逻辑

学科逻辑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5162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育发展研究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5届学术年会暨庆祝王承绪教授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暨2007海峡两岸地理学家大会——中国地理学会年度研究生联合论文发表会等;学科逻辑的相关文献由142位作者贡献,包括应良西、刘文亮、周成义等。

学科逻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3 占比:0.74%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5162 占比:99.23%

总计:15279篇

学科逻辑—发文趋势图

学科逻辑

-研究学者

  • 应良西
  • 刘文亮
  • 周成义
  • 姚凌
  • 张丽华
  • 张尚达
  • 薛飞湖
  • 袁利平
  • Yuan Liping
  • 丁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易连云; 易然
    • 摘要: 长期的学校德育实践中,学校德育实际被视为一个工作概念,被当作一个系统工程,具体的学科知识教育及政治、思想、法治、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都被纳入这个系统之中。虽然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区别,有时甚至相互矛盾与冲突,可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人们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妥之处,只是在评价德育质量的量化标准,讨论与衡量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时,教育者感到一些迷茫,感觉到实践操作上的低效。本文从《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与实施入手,试图从要素分析的角度,帮助教育者理解理论德育与实践德育的逻辑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的理论前提与实践逻辑。
    • 刘石成; 邓黎清
    • 摘要: 课堂导入是上好思政课的起点,在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背景之下,教师应从学科逻辑视角出发研究高中思政课课堂导入艺术,不断增强教学实效性。激趣导入能够营造氛围、激活思维,为学生提供探索新知的启动器;逻辑导入强调遵循逻辑、联结新旧,为学生铺设探寻新知的桥梁;结构导入力求先见森林、再见树木,为学生搭建探寻新知的脚手架。
    • 赵丹
    • 摘要: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要“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并要求以议题式教学的形式推进。具体教学中,教师应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选择包含学科课程具体内容、展示价值判断基本观点,具有开放性、引领性,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的议题。教师还应细化议题以夯实学科知识,链化议题以厘清学科逻辑,深化议题以拉伸学科思维,活化议题以涵育学科素养,落实活动型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陈晨; 冯霞; 陈宇慧
    • 摘要: 教学逻辑的合理性是教师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基于课程标准,从物理学科逻辑、学生认知逻辑和教师教学逻辑三个方面对新旧人教版教材中“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一节的教材逻辑进行宏观和微观分析,探讨更清晰合理的教学逻辑,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刘湉祎; 陆岳新
    • 摘要: 学科建设在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经历了从“重心在高校”到“高校与学科并重”再到“重心在学科”的动态调整过程。当前,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背景下,学科建设须发挥牵引性作用,充分激发大学创新力。针对学科壁垒、学科拼凑、学科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优化学科建设,坚持在学科逻辑的基础上,有机融入问题逻辑。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实施之际,高校应紧紧围绕创新目标,通过学科组织建设:搭建纵横交错的矩阵模式框架,加强二级学院实体建设,促进跨院系合作交流,完善跨学科研究中心建设,从而实现学科逻辑与问题逻辑的协调统一。
    • 冉小先
    • 摘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德育元素的有效挖掘、发挥课程思政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建立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是深化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凸显课程思政育人价值的内在要求。课程思政生成的学科逻辑和课程论逻辑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更广阔的思路,探索课程思政生成的学科逻辑和课程轮逻辑进而提出课程思政在德育元素挖掘、发挥课程思政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改进课程思政评价三方面的有效推进策略。
    • 张国川; 任晓红
    • 摘要: 常听到一部分学生反映数学花了很多时间都不见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不重视数学逻辑的培养,仅仅停留在数学运算的浅层学习,导致难以适应高中严密的学科逻辑体系;另一方面是不重视习题训练,不经历数学解题训练,并从中提炼解题路径是难以学好数学的.
    • 韩永霞
    • 摘要: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既要关注学科逻辑,整体分析教材,更要关注学生的认知逻辑,分析学生认知规律。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激发、固化学生的认知逻辑,将学科逻辑与学生认知逻辑相融合,有助于实现将数学的教育转变为教育的数学。
    • 叶方兴
    •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交叉研究是建立在以学科为基本单元的基础之上展开的跨学科性质的对话和知识引入,必须要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殊性,具备"学科本位"意识.这种学科"本位"意识体现在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立场出发,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逻辑,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目标,即"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问题为本""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的学科逻辑为本""以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为本".在坚守学科本位的基础上开展学科交叉研究,以学科交叉研究"反哺"学科建设,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重要思路.在此过程中,"学科本位"与"学科对话"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交叉研究两种不可或缺的意识,两者相互交融、相互支撑,并共同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 卓晓孟
    • 摘要: 学生的深度学习是以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运用为价值取向,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的一种学习.但知识论证不充足、知识点状分布、绝对真理知识观等表层知识教学已偏离了学习的本质及价值,产生了知识教学阻滞深度学习的困局.教学推理是教师根据已知教学条件及个体情境认知,确定问题并生成教学策略的连续性思维活动.它克服了以往僵化的教学方式,为促进深度学习提供可能逻辑.其中,学科知识逻辑能促进学习触及知识的意义世界,学生经验逻辑能促进学习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实践自为逻辑能促进学习关联自我的生活世界.最后,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推理策略应着力于以“批判与交融”为取向的教学理解,形成以“联结与转化”为纽带的教学逻辑,开展以“假设与证据”为核心的课堂论证教学,创设以“推断与评估”为特质的教学情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