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基因家族

基因家族

基因家族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3年内共计681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58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87690篇;相关期刊247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西北植物学报、遗传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七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学术大会、首届中国遗传与疾病论坛——常见与罕见神经遗传病规范化诊治学术交流会等;基因家族的相关文献由2300位作者贡献,包括柴友荣、李加纳、王瑞等。

基因家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58 占比:0.63%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7690 占比:99.36%

总计:88258篇

基因家族—发文趋势图

基因家族

-研究学者

  • 柴友荣
  • 李加纳
  • 王瑞
  • 付春
  • 张杰伟
  • 王玲
  • 唐章林
  • 潘庆华
  • 魏建华
  • 卢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潘洁明; 田绍锐; 梁艳兰; 朱宇林; 周定港; 阙友雄; 凌辉; 黄宁
    • 摘要: PILS(PIN-LIKES)是一类新发现的生长素输出载体,协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本研究立足甘蔗割手密基因组和栽培品种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分别在割手密和栽培品种中鉴定到11个PILS(Saccharum spontaneum PIN-LIKES,SsPILS)基因和4个PILS(Saccharum spp.hybrid PIN-LIKES,ScPILS)基因。结果表明,11个SsPILS基因家族成员分布于6条染色体上,基因内含子数量介于5~11个。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割手密PILS与水稻PILS有较高同源性,归属于3个不同的系统发育分支。转录组数据分析显示,SsPILS1c的同源基因ScPILS1c在受高粱花叶病毒和黑穗病菌胁迫甘蔗栽培种中差异表达。通过RT-PCR扩增技术,克隆获得ScPILS1c基因序列(NCBI accession number:OM258732)。该基因全长cDNA为1332 bp,包含一个1233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410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pI)为6.17,不稳定系数为39.31,平均疏水性值为0.689,预测ScPILS1c为稳定酸性疏水蛋白。其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包括α-螺旋(48.54%)和无规则卷曲(35.37%),这与三级结构预测结果相符。qRT-PCR表达分析揭示,ScPILS1c基因在甘蔗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蔗髓中表达量最低、皮中的表达量最高,同时该基因的表达受H2O2及黑穗病菌的显著性诱导。亚细胞定位表明,ScPILS1c基因的编码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以上结果为深入研究甘蔗PIN-LIKES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积累了基础资料。
    • 张朵朵; 林丽梅; 国红玉; 龙月红; 邢朝斌
    • 摘要: 基于人参、三七基因组测序数据,在基因组水平上对SE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对其系统进化关系、基因结构、顺式作用元件以及SE基因复制事件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参、三七的基因组中共鉴定到20个SE基因,聚为5个分支.SE基因在人参和三七中高度保守,所有SE均包含SE域和FAD/NAD(P)结合域.人参、三七的SE均含有干旱诱导元件、低温响应元件、茉莉酸甲酯响应元件、脱落酸响应元件等参与对植物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的关键顺式调控元件.适应性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人参和三七SE基因在自然选择中是以纯化选择为主,人参和三七SE 基因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
    • 赖春旺; 周小娟; 陈燕; 刘梦雨; 薛晓东; 肖学宸; 林文忠; 赖钟雄; 林玉玲
    • 摘要: 【目的】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ACS)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ACO)是植物合成乙烯的3个关键酶,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龙眼SAMS、ACS和ACO(DlSAMS、DlACS和DlACO)基因家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体细胞胚早期不同阶段及不同浓度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和不同处理时间下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表达模式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DlSAMS、DlACS和DlACO基因家族奠定基础。【方法】从拟南芥数据库(TAIR)下载SAMS、ACS和ACO家族蛋白质序列作为参考序列,TBtools、NCBI Blast等工具搜索龙眼基因组数据库,鉴定DlSAMS、DlACS和DlACO基因家族。使用ExPASy、PrediSi、TMHMM Server 2.0、NetPhos 3.1 Server、Plant-PLoc、MEME、PlantCARE、STRING、TBtools等软件和在线工具预测DlSAMS、DlACS和DlACO家族成员蛋白质基本理化性质、保守基序(Motif)与互作关系,定位染色体,分析基因共线性与选择压力、基因结构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Clustal W和MEGA-X软件对龙眼、拟南芥、番茄、水稻和玉米的SAMS、ACS和ACO家族成员蛋白质序列分别进行多序列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根据龙眼转录组数据库的FPKM值,应用TBtools软件绘制DlSAMS、DlACS和DlACO家族成员在体细胞胚早期不同阶段的表达热图;采用qRT-PCR法分析不同浓度ACC和不同处理时间下龙眼胚性愈伤组织DlSAMS、DlACS和DlACO家族成员的表达情况。【结果】龙眼第三代基因组中分别鉴定获得SAMS、ACS和ACO家族成员4个、11个和4个,在家族成员数量上与拟南芥、番茄等物种差异不大。DlSAMS家族成员最保守,所有成员的Motif相同;DlACS和DlACO家族成员也含有较多保守的Motif。3个家族共19个成员分布在11条染色体上,有6对共线性基因,与拟南芥有30对共线性基因,均受纯化选择作用。3个家族的成员均含有大量光、激素和逆境响应元件。家族成员内部的蛋白互作关系较弱,但家族成员之间互作关系非常紧密。多物种系统进化关系表明,SAMS、ACS和ACO家族均可分为3个亚家族,DlSAMS家族成员仅分布在SAMS-Ⅰ和SAMS-Ⅱ中,SAMS-Ⅲ可能为单子叶植物所特有;DlACS和DlACO家族成员在3个亚族中均有分布,且分布较为均匀;DlSAMS、DlACS和DlACO均与番茄和拟南芥的SAMS、ACS和ACO亲缘关系较近。对转录组FPKM值的分析表明,DlSAMS家族的所有成员以及DlACO4B在体细胞胚早期的3个阶段均高表达,可能在体细胞胚发生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DlACS1和DlACS6B在球形胚阶段高表达,可能与球形胚的形成密切相关。在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ACC能显著影响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量及DlSAMS、DlACS和DlACO家族成员的表达。培养20 d时,主要表现为基因的上调表达,且ACC浓度越高,上调越明显;在25—35 d则主要表现为基因的下调表达。但是在20 d时,0.01 mmol·L^(-1) ACC处理的基因主要表现为下调表达,这可能是导致其增殖量显著大于对照的原因。【结论】龙眼第三代基因组中分别有SAMS、ACS和ACO家族成员4个、11个和4个,在进化过程中的保守性均较高,且包含大量激素和逆境响应元件;3个家族成员对龙眼体细胞胚胎的发生起重要调控作用,0.01 mmol·L^(-1) ACC处理可能通过调控DlSAMS、DlACS和DlACO家族成员的表达促进龙眼胚性愈伤组织增殖。
    • 蔡兆明; 程春红; 廖静静; 王殿东
    • 摘要: 该研究以茎瘤芥栽培品种‘永安小叶’为实验材料,在全基因组水平对茎瘤芥基因组中异戊烯基转移酶(IPT)家族基因成员进行鉴定;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各基因在不同组织、盐胁迫和根肿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1)在茎瘤芥基因组中共鉴定到27个IPT家族基因,分布在14条染色体上,它们在系统进化树中可聚类为7个分支。(2)大部分IPT家族基因主要在茎瘤芥的根和茎中表达,在叶片、花和种荚中表达量相对较低。BjuB006281在茎中的表达水平最高,BjuA027211、BjuB010173、BjuB010174和BjuA001839在根中的表达水平较高。(3)大部分的IPT基因表达受盐胁迫抑制,BjuB006281、BjuA036403、BjuB010173、BjuB026254在盐胁迫12~48 h显著下调表达;BjuB022918和BjuB007352则在盐胁迫24~48 h显著下调表达。(4)大部分茎瘤芥IPT基因在12 h受到根肿菌侵染的显著诱导,其中BjuB006281、BjuA014415、BjuB022918在侵染后12 h的表达水平为0 h对照的15倍以上。该研究鉴定出多个响应盐胁迫和根肿菌胁迫的IPT基因,为进一步研究他们的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 顾鹏鹏; 马鑫磊; 姚锐; 高慧; 林小虎
    • 摘要: 热激蛋白90 (heat shock proteins 90,HSP90)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高度保守的细胞伴侣蛋白家族,参与调节和维持各种蛋白质的构象,在植物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应激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讨谷子HSP90基因家族(SiHSP90s)在干旱胁迫下的潜在抗旱功能,对SiHSP90s进行鉴定,并分析其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情况。共鉴定出9个SiHSP90基因分别位于谷子5条染色体上。理化性质分析显示SiHSP90s蛋白长度为403~81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6.1~92.7 ku。系统进化分析显示SiHSP90s分为Ⅰ型和Ⅱ型2个亚家族。基因结构与蛋白基序分析显示,Ⅰ型和Ⅱ型亚族成员的外显子数量分别在2~3个和12~20个之间,且均含有保守的HATPase_c(PF02518)和HSP90(PF00183)结构域。顺式元件分析表明,SiHSP90s基因可以应对不同的非生物胁迫。qRT-PCR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SiHSP90.2和SiHSP90.3转录水平极显著上调。这些结果为阐明SiHSP90家族的进化关系以及进一步研究SiHSP90基因的功能特性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 李彤; 杨晶晶
    • 摘要: 类成束阿拉伯半乳糖蛋白(fasciclin-like arabinogalactan proteins,FLAs)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起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辣椒FLA基因家族成员,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其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系统发育树、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及顺式作用元件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辣椒基因组数据中共鉴定到25个辣椒FLAs基因家族成员,不均匀地分布于9条染色体上,并分为3个亚族;大多数辣椒FLA基因家族成员编码的蛋白以酸性为主,并定位在细胞膜上;该家族成员在启动子序列中含有多种激素响应、逆境胁迫响应、光响应等和植物生长发育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
    • 邱玮茜; 王帅; 鞠青; 薛颂
    • 摘要: 生长调控因子(growth-regulating factor,GRF)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渗透胁迫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围绕植物GRF基因家族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于陆生高等植物中,在海洋植物中却鲜有报道。因此,本文基于鳗草基因组测序结果,对鳗草GRF家族进行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表明,鳗草GRF基因家族共有10个成员,分成5个亚家族,启动子分析结果表明各基因上游含有较多的热胁迫、低温胁迫和光感应元件,ZmGRFs可能调控多种激素响应和抗逆反应;转录组数据结果ZmGRF存在组织表达差异,鳗草雄花开花前后,GRF存在明显的差异表达,推测可能参与鳗草雄花的发育调控。
    • 姚锐; 马鑫磊; 顾鹏鹏; 林小虎; 高慧
    • 摘要: 硫解酶(thiolase)是脂肪酸代谢的关键酶,在植物次生代谢合成、生长发育以及抵抗非生物胁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谷子硫解酶基因家族的基本特征,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谷子硫解酶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对蛋白理化性质及系统进化、基因结构、染色体位置、启动子、基因进化进行了分析;采用转录组测序进行了根、茎、叶、穗组织表达谱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干旱胁迫下谷子硫解酶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谷子硫解酶基因家族共有5个成员,位于4条染色体上,编码的蛋白长度为401~461 aa,分子量为41~49 kDa,均含有硫解酶特有的2个保守基序。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谷子硫解酶基因家族分为2个亚家族(KAT和ACAT),KAT型硫解酶编码基因有14个外显子,ACAT型硫解酶有13个外显子。基因进化分析显示,谷子硫解酶基因既存在功能冗余也存在功能分化。谷子硫解酶编码基因启动子序列中含有光响应、激素类响应、胁迫诱导等多种顺式作用元件。谷子不同组织中硫解酶基因表达谱显示,KAT型硫解酶基因在根、茎、叶、穗部位均高表达;而ACAT型硫解酶基因仅在根和穗部位有较高的表达。干旱胁迫下,谷子硫解酶基因家族成员表达量均明显上调。本研究为揭示谷子硫解酶的功能及其在谷子抗旱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 邓裕山; 沈国双
    • 摘要: AP1基因家族所编码的蛋白是囊泡运输和蛋白质分选的主要调节因子,在多种疾病中差异表达和突变,尤其与乳腺癌、肝癌和胰腺癌的预后相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AP1基因家族与恶性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明确其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 赖梦霞; 杜长霞; 樊怀福
    • 摘要: 【目的】深入研究黄瓜Cucumis sativus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基因家族(CsAQP)的相关功能。【方法】通过全基因组分析技术鉴定其家族成员,对其蛋白质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关系、选择压力、基因结构、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蛋白质互作进行分析。【结果】黄瓜基因组共有33个AQP基因,含有2~5个数量不等的外显子,在染色体上不均匀分布;根据物种进化关系将黄瓜AQP基因家族划分为5个亚家族;基因组重复序列分析表明:5号和6号染色体上各有2~3对基因串联重复;计算这些基因的同义替换(synonymous,K_(s))和非同义替换(nonSynonymous,K_(a))的比率,结果显示均小于1,表明其进化受纯化选择作用;顺式作用调控元件分析发现,大部分基因启动子区所含元件与激素调节、光响应、胁迫密切相关。【结论】通过黄瓜全基因组扫描,获得黄瓜基因组的33个AQP家族成员,分属于5个亚族,映射于7条染色体上。上游启动子区含逆境相关作用元件,且部分基因参与串联复制,历经纯化选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