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非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3年内共计1204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农作物、分子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7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347649篇;相关期刊264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西北植物学报、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中国草学会草坪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 、第十一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第十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等;非生物胁迫的相关文献由4327位作者贡献,包括吕贵华、王昌贵、毛冠凡等。

非生物胁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17 占比:0.29%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47649 占比:99.70%

总计:348690篇

非生物胁迫—发文趋势图

非生物胁迫

-研究学者

  • 吕贵华
  • 王昌贵
  • 毛冠凡
  • 高阳
  • 王国奎
  • 陈光武
  • 熊爱生
  • 潘丽娟
  • 王通
  • 迟晓元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程; 张展; 杨佳宝; 孟晚秋; 曾令露; 孙黎
    • 摘要: 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DGAT)在植物油脂代谢和抗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DGAT基因在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中的进化及在油脂积累和非生物胁迫应答中的功能,本研究以拟南芥AtDGATs基因为基础序列,通过同源比对从向日葵基因组中获得18个DGAT同源基因序列,并对其染色体分布、基因结构、蛋白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关系、组织特异性表达以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向日葵DGATs基因可分为4个亚族(DGAT1、DGAT2、DGAT3和WSD),且同一亚族成员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蛋白保守基序;HaDGATs基因的启动子区富含逆境和植物激素响应相关元件;片段复制是导致该基因家族扩张的主要因素;qRT-PCR结果表明,HaDGAT1、HaDGAT2和HaDGAT3主要在种子发育的早、中期表达,与种子油脂快速积累密切相关,而HaWSDs亚家族基因主要在茎、叶和花中表达。盐、低温、干旱和ABA处理后,多数HaWSDs基因在向日葵根、茎和叶中呈现诱导表达,推测其可能在对逆境胁迫的响应中起重要作用。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向日葵DGATs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黄震; 吴启境; 陈灿妮; 吴霞; 曹珊; 张辉; 岳娇; 胡亚丽; 罗登杰; 李赟; 廖长君; 李茹; 陈鹏
    • 摘要: 钙调素是一类钙依赖性调节蛋白,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抗逆胁迫等多种生物学过程。本课题组前期通过蛋白质乙酰化修饰组学研究发现,红麻钙调素蛋白7的乙酰化修饰参与了红麻花粉的发育调控。为研究其参与抗逆性的机制,本研究以红麻保持系P3B双核期的花药为材料,使用PCR法克隆了钙调素基因HcCaM7,最大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450 bp,其由149个氨基酸组成,编码相对分子质量16.85 kD的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HcCaM7蛋白的表达主要定位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中;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沉默HcCaM7基因,导致红麻沉默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进一步在体外采用基因密码子扩展技术对发生乙酰化修饰氨基酸位点进行突变,成功获得具有体外乙酰化修饰位点的蛋白HcCaM7mut,并成功诱导表达了无乙酰化修饰的蛋白HcCaM7,结果表明HcCaM7蛋白发生乙酰化修饰后可以显著促进NADK(NAD激酶)活性;用点板法检测含有HcCaM7蛋白和HcCaM7mut蛋白的重组菌在盐(400 mmol L^(-1)和500 mmol L^(-1)NaCl)、干旱(400 mmol L^(-1)和600 mmol L^(-1)甘露醇)、重金属(30 mmol L^(-1)和50μmol L^(-1)CdCl2)及低温胁迫后(利用液氮反复冻融模拟)在LB固体培养基上的存活率发现,含有HcCaM7蛋白的重组菌存活率显著高于空载对照菌,而含有乙酰化修饰的HcCaM7mut蛋白的重组菌存活率进一步提升,表明HcCaM7蛋白能够提高大肠杆菌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并且乙酰化修饰后效果更佳。因此,HcCaM7基因可以调控红麻生长发育和响应非生物胁迫,乙酰化修饰可以促进HcCaM7蛋白发挥作用。
    • 杨丽萍; 韩晗; 石淼; 闵菲; 丁晓月; 金太成
    • 摘要: 干旱、低温、盐胁迫和重金属污染等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在这些条件下,植物细胞内各种代谢过程会有一定程度的受损或不工作,将会导致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植物体内过量积累.过氧化氢是植物体内中最稳定形式的活性氧之一,植物体内积累过量的过氧化氢会严重威胁植物细胞的膜系统.在本实验中,选取了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材料,分别进行低温处理、盐处理和干旱处理,并通过对未处理的和非生物胁迫处理的植物中过氧化氢含量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胁迫处理后,拟南芥植物体内的过氧化氢含量不同程度地增加,为深入研究植物对逆境响应的分子机制奠定研究基础.
    • 王晓睿; 胡琴; 杜雪竹; 盛锋
    • 摘要: DUF(domain of unknown function)家族,是指含有未知功能域的蛋白质家族,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DUF642是其中一个高度保守的植物特异性的未知细胞壁相关蛋白家族,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逆境响应.在水稻全基因组内对DUF642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并对其染色体定位、进化关系、基因结构、蛋白结构和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显示,水稻DUF642基因家族有6个成员,分布在1号、3号、4号、7号染色体上.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可将6个水稻DUF642蛋白分为3个亚组,基因结构和蛋白结构保守基序分析都表明水稻DUF642家族成员在进化上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以及非生物逆境诱导表达模式分析表明,OsDUF642家族基因在水稻响应非生物逆境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上结果加深了对植物DUF642基因家族的认识,并为进一步阐明OsDUF642基因家族成员在水稻抵御非生物逆境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 张菡倩; 秦玉莹; 黄凯; 陈建军
    • 摘要: 在非生物胁迫下,植物主要通过重新配置转录调控网络与代谢网络以维持平衡。近年来代谢组学与转录组学等生物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对非生物胁迫下植物体内的代谢物与转录因子等关键组成部分进行鉴定。本文列举了目前用于分析植物代谢组学与转录组学的主要技术及其特点,介绍了代谢组学及转录组学目前在植物抗逆性中的应用。对近年来植物在温度胁迫、水分胁迫及重金属胁迫等非生物胁迫下的代谢差异与转录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针对当前的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植物的逆境胁迫响应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 余世洲; 杨志晓; 余婧; 宋时浩; 张孝廉; 赵会纳; 张长云; 林英超; 雷波
    • 摘要: 【背景和目的】NAC(NAM/ATAF/CUS2)家族是植物特有且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和逆境胁迫应答。为筛选烟草抗逆NAC目标基因。【方法】以公开的普通烟草品种K326的注释蛋白序列为参考,与拟南芥NAC蛋白序列同源比对,结合功能域分析,进行普通烟草的NAC转录因子鉴定,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各烟草NAC转录因子的理化性质及系统进化关系。使用普通烟草TobEA表达谱数据对烟草NAC家族成员组织表达模式进行分析,通过qRT-PCR检测候选抗逆基因所在亚组At NAC3和ATAF各成员在干旱、冷害、盐、ABA处理下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从普通烟草中共鉴定出190个Ntab NAC蛋白,平均氨基酸长度为347,除Ntab NAC190外,其余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大多数定位在细胞核。根据系统进化分析,将拟南芥和烟草NAC家族基因划分为18个亚组,各亚组基因在不同组织中显示表达特异性。At NAC3和ATAF亚组的9个烟草NAC基因,在受到干旱、冷害、盐和ABA处理后基因表达量上调,且NtabNAC004、NtabNAC087和NtabNAC175表达量变化最为明显。【结论】NtabNAC004、NtabNAC087和NtabNAC175参与了烟草植株的逆境胁迫调控,研究结果有助于烟草抗逆调控网络解析和后续抗逆育种。
    • 李嘉琪; 罗石磊; 张帅磊; 张文渊; 张国斌
    • 摘要: 钙通透性阳离子通道蛋白(OSCA)在渗透胁迫感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辣椒(Capsicum annuum L.)全基因组信息,鉴定出14个OSCA基因(CaOSCA),染色体定位及同源性分析表明,它们分别位于1、2、4、6、7、8、9、12号染色体上,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其编码产物均位于质膜上。系统进化树分析这些基因可分为4个组,分别命名为Ⅰ~Ⅳ,与拟南芥存在11对共线性基因。顺式作用元件预测显示CaOSCA基因能响应激素和非生物胁迫,表达分析显示多数CaOSCA基因能响应干旱、盐和低温胁迫。干旱胁迫24 h时,CaOSCA8和CaOSCA1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上升14和13倍。
    • 杨青青; 赵永强; 刘灿玉; 葛洁; 陆信娟; 张碧薇; 杨峰; 樊继德
    • 摘要: 为了解大蒜PEX7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特性,分析该基因对不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情况,从大蒜品种徐紫1号的叶片RNA中克隆获得AsPEX7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AsPEX7基因含有1个长度为951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16个氨基酸,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5.57 ku,理论等电点为5.55,为亲水性蛋白。氨基酸组成中脂肪族氨基酸的比例最高,其次为碱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最低。AsPEX7蛋白含有25个磷酸化位点,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二级结构由α-螺旋、延伸主链和随机卷曲组成,比例分别为5.06%、40.19%和47.15%。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结果显示,在高温(38°C)、低温(4°C)、干旱(质量体积分数为20%的PEG 6000)和高盐(200 mmol/L NaCl)4种非生物胁迫处理条件下,AsPEX7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总体升高,表明该基因可能在抵抗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PEX7基因调控大蒜生长发育及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基础。
    • 杨佳慧; 孙玉萍; 陆雅宁; 刘欢; 卢存福; 陈玉珍
    • 摘要: 端粒酶是真核生物中维持染色体末端DNA完整性的一类特殊逆转录酶,研究拟南芥AtTERT对大肠杆菌生长及非生物胁迫的影响,为深入研究TERT蛋白非端粒功能奠定基础。将拟南芥AtTERT转入大肠杆菌,成功构建pET32a-AtTERT原核表达载体,优化诱导条件,纯化并鉴定GST-AtTERT融合蛋白,运用Western blotting验证,同时采用点板法检测转AtTERT大肠杆菌的非生物胁迫抗性。结果表明,优化诱导条件为感受态细胞Transetta(DE3)诱导温度20°C、诱导剂(IPTG)浓度为0.5 mmol/L;纯化的GST-AtTERT融合蛋白相对分子量大小为156 kD;Western blotting验证结果显示在诱导全菌、上清及沉淀中均出现并与预期分子量大小结果一致的蛋白条带。转AtTERT重组菌在NaCl(400和500 mmol/L)、甘露醇(400和600 mmol/L)和H_(2)O_(2)(0.4 mmol/L)的LB固体培养基上的存活率显著高于空载对照菌,而利用液氮反复冻融6次时,转AtTERT重组菌存活率显著低于空载对照菌。转AtTERT大肠杆菌NaCl盐胁迫、甘露醇渗透胁迫、过氧化氢氧化胁迫抗性增强,但低温抗性减弱,表明拟南芥AtTERT具有抗非生物胁迫的非端粒功能。
    • 徐晓寒; 叶小丽; 邢安琪; 武子辰; 孙怡; 朱江媛; 王艮梅; 王玉花
    •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验证茶树小G蛋白基因CsRAC5在非生物胁迫下的功能,并进一步探索茶树RAC/ROP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以茶树品种‘龙井长叶’为材料,研究盐胁迫、干旱处理和脱落酸(ABA)处理对茶叶中CsRAC5表达量的影响。通过农杆菌介导浸染法获得纯合的转基因拟南芥,并通过对盐胁迫、干旱处理和ABA处理下转基因拟南芥的萌发率、根长和生理生化等指标的测定,验证CsRAC5在非生物胁迫下的功能。[结果]盐胁迫、干旱处理和ABA处理均使茶树叶片中CsRAC5表达量显著下降;转基因拟南芥在盐胁迫和ABA处理下的萌发率、成活率及根长明显降低;干旱处理延缓了转基因拟南芥(OE6和OE7)的萌发时间,但OE6、OE7的7 d萌发率明显高于野生型拟南芥,且3个拟南芥株系的成活率和根长无显著差异。盐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拟南芥,但其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结论]转基因拟南芥对盐胁迫和ABA处理的敏感性明显提高,且呈现梯度依赖效应;CsRAC5基因降低了转基因拟南芥在干旱胁迫初期的抗旱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