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
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

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黑龙江大庆
  • 出版时间: 2012-08

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

会议文集: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大豆芽菜是大豆种子在人工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经过萌芽生长而成的一种芽苗蔬菜,是中国的传统优质蔬菜,有着悠久的生产和食用历史。大豆芽菜相关性状多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对这些数量性状进行定位,不仅能了解这些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所定位的数量性状位点(QTL)也能作为基因克隆的基础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依据。本研究选用大豆微核心种质为研究材料,进行了2年的重复实验。在对该群体大豆芽菜鲜产量、干产量、芽长、根长、成芽率和百粒重6个性状的表型变异分析基础上,利用138个SSR标记对这6个性状进行关联定位分析。
  • 摘要:本试验拟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 1A开展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及SSR标记定位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rn 利用组合NJCMS1A×南农19-15的F1、F2、F2:3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的育性恢复性遗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JCMS1A的育性恢复性遗传在不同年份间表现稳定,F1全部表现为可育,F2表现出育性分离,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例经分测验符合3:1,F2:3中无育性分离的家系数:分离比例符合3:1的家系数经x2测验符合1:2,说明在组合NJCMS1A×南农19-15中NJCMS1A的育性恢复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rn 随机选取组合NJCMS1A×南农19-15的720个F2单株作为SSR分子标记定位群体,采用923对大豆SSR引物对亲本进行标记多态性筛选,有332对引物在亲本间表现有多态性。用该332对SSR引物对不育基因池(S池)和可育基因池(F池)进行筛选,结果14对SSR引物表现有多态性。然后用这14对引物对NJCMS 1A、南农19-15、S池和F池进行筛选,有7对引物表现有多态性。最后用这7对引物,对NJCMS1A、南农19-15、S池、F池、F1和F2进行扩增,结果发现有5对标记表现为共显性,其中Satt398, Satt152和Sat_238经x2测验表现为1:2:1的分离,另2个标记Satt430和Sat_216表现为偏分离。通过MAPMAKER/EXP 3.0软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发现Satt152与NJCMS1A育性恢复基因连锁,最后将恢复基因定位于N连锁群的Sat_084和Sat_208之间,距离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2cM和1.7cM。
  • 摘要: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在世界各大豆主产区均有分布,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与品质。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SMV危害的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而抗病育种最为关键的是具备对当地流行株系的优质抗源并明确抗性的遗传方式。目前南京农业大学已完成对全国SMV株系的重新鉴定,本研究针对其中的流行株系SC8进行抗性的遗传分析以及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在此基础上完成候选基因的克隆测序,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抗病基因目标区段内的候选基因进行分析,以获得抗性基因的相关信息,为抗SMV育种提供抗性种质及指导,同时为克隆抗性基因以及获得转基因抗病品种奠定基础。
  • 摘要:大豆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是人类摄取植物蛋白和脂肪的主要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大豆的需求逐年上升;因此,提高大豆产量,改良大豆品质已成为大豆育种的重要目标。大豆的品质及产量相关农艺性状多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大豆遗传连锁图谱,并通过检测分子标记与相关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之间的连锁程度从而检测出有应用价值的目的性状QTL,以辅助大豆育种,已成为当前大豆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以河北省粮油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高蛋白品种冀豆12和高油品种冀nf58杂交构建的F9:11代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材料,通过在两年三点共4个环境下对大豆重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来揭示性状间的联系,并通过QTL定位分析,来挖掘稳定主效的QTL,为精细定位、图位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大豆花叶病毒(SMV)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大豆病毒病害,筛选和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花叶病毒病病最为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方法。而寻找优异的抗大豆花叶病毒的抗病基因及抗源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本研究分别用。国黄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北方春大豆地区的流行株系SC6和SC17,对新育成的参加2009~2010年国家和部分省市大豆区试的279个大豆品种分别进行了抗性评价;利用高抗品种配置杂交组合,研究了各抗性材料对SC6, SC17的抗性遗传规律以及不同抗性材料中抗病基因间的等位关系;利用新开发的SSR标记将抗性基因进行精细定位;最后进行了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坏死症状的遗传研究。
  • 摘要: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大豆病害,在中国各大豆产区均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与品质。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其危害的最有效手段。国内外学者对SMV的抗性遗传和分子标记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针对SMV南方流行株系SC10进行抗源筛选、抗性遗传和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研究,为大豆抗病育种以及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奠定基础;并利用与SMV抗性基因连锁的SSR标记对大豆种质进行辅助选择,为筛选新的抗性品种提供一定的依据。
  • 摘要:大豆是中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也是需钾较多的作物。由于中国土壤速效钾缺乏,钾肥资源短缺,限制了大豆产量的提高。本试验以耐低钾品种T40和铁豆36,低钾敏感品系GD2910和GD8521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供试土壤用速效钾含量为48.0mg/kg天然低钾土,试验设不施钾肥和施钾肥2个处理,施钾处理每盆施硫酸钾2.8g,折算速效钾含量为150mg/kg。在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取样,探讨不同低钾耐性大豆茎叶性状的差异。其目的是为培育适合于缺钾土壤的大豆耐低钾新品种提供技术资料和理论依据。
  • 摘要:秸秆还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大豆秸秆资源极为丰富,为明确大豆秸秆养分释放特征,本试验采用尼龙网袋法,将装有大豆秸秆的网袋直接覆盖于垄沟中,定期取样,分析大豆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情况,探讨在白浆土条件下大豆秸秆腐解速率及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大豆秸秆腐解速率均表现为前期快,中期接近停滞,后期较前期慢。经过18个月腐解,大豆秸秆累计腐解率为74.51%,秸秆腐解养分释放率表现为K>N>P>C。大豆秸秆氮素释放率为77.78%,磷素为61.36%,钾素为98.49%,碳为58.95%。根据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秸秆还田后应加强水分管理,以促进秸秆腐解;前期施肥应减少钾肥用量,后期减少氮肥和磷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
  • 摘要:农业科学育种试验需要设立大量的试验小区,为满足小区试验中播种不同品种种子的要求,育种播种机应具有频繁换种、且不混种的功能。排种器是播种机的核心部件,也是解决小区播种的根本。针对北方小区播种的特殊要求,设计了一款垄三栽培配套育种播种机插装式排种器,该排种器结合了垄三栽培模式的特点,其壳体采用透明材料加工而成,方便观察排种器内是否有残留种子,同时减少了自身重量;采用插装方式进行清种、换种,整个过程只需数秒时间,解决了小区机播试验中快捷清种、换种问题。该排种器有两个独立腔室和两个窝眼轮,能够实现垄上双行等距精播,并且两个窝眼轮之间的距离为80mm,不需要再用导种管强制分行,提高了播种粒距的均匀性。
  • 摘要:调节剂能够提高大豆根系活力,增强叶片对氮素的还原和转化能力,改变内源激素含量,减缓叶片衰老,增加产量。为明确调节剂对大豆籽粒中氨基酸组分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即SOD摸拟物(SODM)、氯化胆碱(Cc)和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等,对不同品质类型大豆品种进行叶片喷施,研究籽粒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 摘要:硅素是水稻良好生长的必需元素。国内外对有关硅对水稻形态、生理等研究也较多。近年来,也有关于硅对甘蔗、小麦、花生、大豆、玉米、芝麻、棉花、烟草、某些树木及豆科牧草的报道。目前研究表明土壤有效硅对大豆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有影响。本文用有机硅4种浓度浸种,即处理1 (1/1250)、处理2(1/2500)、处理3(1/5000)、处理4(1/10000),用清水浸种作对照(CK)。用有机硅3种浓度作叶面喷施,即处理1(15g/hm2)、处理2(30 g/hm2)处理3(60 g/hm2)。
  • 摘要:为探明大豆中HKT蛋白基因的耐盐作用机理,从耐盐大豆材料中克隆到GmHKT6;基因完整的cDNA序列,GmHKT6;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1644 bp,编码547个氨基酸。序列比对与进化树分析表明:GmHKT6;是大豆中的一个新HKT蛋白基因。GmHKT6;基因在大豆的根、茎及叶中均能表达,150mmol/LNaCl处理后该基因在大豆根、茎及叶中的表达被强烈诱导并高效表达。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大豆GmHKT6;基因拥有10个可能的跨膜结构域(TMD)和阳离子转运蛋白保守结构域,推测其通过调节相关阳离子的转运来调控大豆的耐盐性。
  • 摘要: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其籽粒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蛋白质。植物基因工程中,以大豆种子作为生物反应器,产生具有工业用途及药用价值的新品种大豆具有重要的意义。实现外源基因在植物中表达调控,首先要考虑的是选择合适的启动子,种子特异性启动子可以调控外源基因在种子中特异性表达相关产物,使表达产物在种子中大量聚集。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大豆品质,种子特异性启动子是极其重要的工具。rn 本研究利用Tail-PCR方法克隆大豆种子特异表达基因SACPD-C上游序列,在大豆根、茎、叶和种子中进行瞬时表达及在拟南芥转基因植株中进行稳定表达,分析该启动子序列的表达方式和强度特征。对启动子SACPD-Cp进行特异表达鉴定并且对该启动子的调控区域进行分析研究,为大豆转基因工程提供依据。
  • 摘要:发根农杆菌介导的大豆根系转化体系具效率高、周期短,操作简单等特点,可用于根系相关基因的功能验证。本研究利用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体系,将TaNHX2基因导入大豆根系中,获得大豆“复合体”植株,并进行耐盐实验。结果表明,盐处理15d时,过表达TaNHX2基因的大豆“复合体”植株在浇171mMNaCl溶液的土壤中和高达200mMol/LNaCl的固体培养基上都有更高的耐盐性,而对照(非转基因)植株的叶片会变黄或整株死亡。对转基因根系进行了耐盐实验,其结果表明,在1/2 MS固体培养基上,过表达TaNHX2基因的发状根和对照发状根的生长都受抑制,但后者受抑制程度比前者更严重,干物质积累更少。在此基础上,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过表达TeNHX2基因的转基因大豆,并对4个转化事件进行耐盐实验。结果表明,在浇灌150mMol/L NaCl溶液时,转基因大豆比野生型具有更高的耐盐性,盐胁迫对前者干物累积量和花数的影响减轻。选择C12-11和野生型大豆进行不同盐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不断提高,野生型大豆受盐害越来越重,在高盐胁迫下其生长严重受抑制,生长停止,在盐处理8d后出现死亡。而转基因大豆在250mMol/L的高盐处理下,其盐害现象较轻,干物质积累正常,并且能正常发育开花。以上结果表明,TaNHX2基因在大豆中的过表达能提高大豆的耐盐性,同时也证明了发根农杆菌介导体系在耐逆(盐)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可以作为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法在大豆中的基因功能验证辅助技术。
  • 摘要:为了确定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和产业技术需求,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在2009、2010和2011年,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和入户面谈的方式,对中国三大大豆主产区(东北春大豆区、黄淮海流域夏大豆区和南方多作大豆区)25个省(区)的大豆产业技术用户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包括普通农户、专业大户、农业技术人员及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大豆产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子企业、加工企业、进出口商会、学术团体的工作人员等。纳入汇总的用户数目为2268个。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大豆产业技术需求可分为6大类:新品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农机、产后处理与加工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其中,对新品种、栽培管理和植物保护方面的技术需求居前3位。各地技术需求优先序不同,其中东北地区:大豆新品种>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控技术>农机>产后处理与加工技术>市场信息服务;黄淮海地区:大豆新品种>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栽培技术>农机>市场信息服务>产后处理与加工技术;南方地区:大豆新品种>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控技术>农机>市场信息服务>产后处理与加工技术。而在全国范围内,大豆新品种>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控技术>农机>市场信息服务>产后处理与加工技术。今后应重点培育高产大豆新品种,研究大豆栽培技术和施肥技术,攻克大豆田难治杂草综合防治技术瓶颈,研制适合各地条件的播种、收获、耕整地等机械,改进大豆加工技术水平,提升大豆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 摘要:将1979~2010年全国及东北三省32年大豆种植面积、总产、单产划分为1979~1990、1991~2000和2001~2010三个阶段,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分析各阶段大豆平均种植面积、总产、单产变化,为大豆生产、科研工作提供参考。研究后表明,近10年来黑龙江省大豆平均单产显著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大豆重迎茬所致,吉、辽两省大豆平均单产各年分阶段都在显著提高的结果也佐证了这一点;所以,生产上合理的作物轮作制是大豆单产可持续提高的重要基础。
  • 摘要:分别于2010和2011年对全国18个和20个省(区)的130和141个大豆科技示范县进行抽样调查,收集当地大豆生产田的单产及其相关性状数据。在此基础上,按大豆栽培区划进行分区统计,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判断不同地区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根据数据结果提出提高中国大豆单产,需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优势与不足合理调整种植和管理方式。
  • 摘要:内蒙古大豆生产发展也同全国大豆生产发展趋势一样,在政策支持不足和比较效益低的情况下,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正在经历向下滑行的过程。针对目前大豆生产现状,立足于国内和地区的需求,从产业链上进行分析,探索内蒙古地区大豆生产的发展方式和途径。rn 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是内蒙古的两大支柱产业。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增加带来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粮食需求逐步增长,肉蛋奶油等需求快速增加。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开发农畜产品供给增量来源主要在农区。但这也加剧了人畜争粮的矛盾。所以大力开发新型饲料资源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秸秆资源丰富,但是利用率却极低。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4000kg秸杆的营养价值相当于1000kg粮食,但存在粗蛋白含量低、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消化率低等缺点。内蒙古是国家13个商品粮净调出省之一,以生产粮食为目的的种植方式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因此提出了研究大豆在粮食就地转化和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课题,包括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新品种选育、提高栽培技术和产量、改善秸秆品质和饲料加工技术等,以进一步完善内蒙古大豆产业,促进大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本研究利用来源于全国24个省份的400份大豆地方品种研究大豆叶茸毛着生状态与筛豆龟蜷抗性的关系,比较叶片和叶柄茸毛着生状态与筛豆龟蜷抗性的关联;进一步通过重组自交系群体和构建的高代自交分离群体,对控制叶片茸毛着生状态的基因进行定位和验证,为叶片茸毛着生状态基因的育种利用及其与抗虫性的相互作用等研究提供指导。
  • 摘要:菜用大豆是中国南方的主要豆类蔬菜之一,而春播菜用大豆是其主要栽培类型。目前南方地区普遍缺少高产、大粒、早熟、品质优良、抗性好的春播菜用大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苏奎1号是本单位通过自主创新等项目最新选育的夏播菜用大豆新品种,2012年3月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豆201201。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早熟、多抗等优点,适合江苏省作春播菜用大豆(早毛豆)栽培。本文就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作一介绍,供广大科技工作者参考。
  • 摘要:产量和抗旱性是大豆育种家最关注的2个性状,研究和利用它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中黄4号和中品661为亲本构建的一套含有364个株系的高代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在干旱胁迫和非胁迫下生长至成熟期收获植株后分别测量株高、地上部植株干重、单株籽粒产量并计算抗旱系数,对这些性状或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及QTL定位研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抗旱系数与干旱胁迫和非胁迫下的株高比值和单株产量比值、旱胁迫下地上部植株干重和单株产量、非胁迫下单株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非胁迫下地上部植株干重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抗旱株系在干旱胁迫下具有较高的单株产量和积累较多生物量的特点。QTL分析结果显示,株高性状检测到3个QTL,其中1个在干早胁迫和非胁迫条件下均能检测到;单株产量在干旱胁迫和非胁迫下检测到同1个QTL;产量比值检测到1个QTL,标准抗早系数检测到1个QTL。此外,干早胁迫下单株产量和产量比值分别检测到1对上位性QTL。本研究所定位的QTL大多数与前人报道的定位区间一致,这些一致性的主效QTL有助于提高抗早高产育种的选择效率。
  • 摘要:针对近年来黑龙江东南部生态区大豆结荚鼓粒期季节性旱灾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大豆成荚率,造成大面积减产的特殊情况,本研究以当地主栽的高产优质品种为母本,以地理远缘的山西抗旱大豆品种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以230份稳定的F6后代品系为研究材料,利用田间水早对比试验条件下产量指标和室内人工模拟光抑制的方法进行R3期耐光氧化试验,研究耐光氧化与产量及抗旱性之间的关系。
  • 摘要:大豆产量突破是大豆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现阶段大豆育种的瓶颈主要是种质资源匮乏,充分挖掘优异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中经久不变的主题。本课题组通过常规有性杂交(合丰25×东农7296),在其F5代发现一个多小叶大豆突变体牡5796-3,该突变体较常规3出复叶大豆品种多了2个小叶。再利用多小叶突变体作父本分别与8个小叶数正常的大豆品种配置杂交组合,通过调查F1、F2世代多小叶性状的分离情况,并对分离比例进行适应性测验,结果表明,5叶性状受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为了解多小叶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多小叶大豆品系牡5796-3为材料,设5个处理,全生育期摘除多出的2片小叶(T1);R1期开始摘除多出的2片小叶(T2);R3期开始摘除多出的2片小叶(T3);R期开始摘除多出的2片小叶(T4);全生育期不摘除多出的小叶片,始终保留多出小叶(T5)。结果表明,各处理R6期叶绿素含量虽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T5处理光合速率、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T1处理。由此导致T5处理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其增产表现在单株英数、单株粒数、百粒重提高。不同生育阶段摘去多小叶大豆品系多出的2片小叶,与全生育期保留多小叶类型相比,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减少,光合速率下降,产量降低。全生育期不摘除多出小叶处理在17.9万株/hm2密度下不倒伏,产量达到4432.2kg/hm2,百粒重20.62g,此外,该品系田间表现抗灰斑病,兼抗花叶病毒病,外观品质优良,还可作为特殊指示性状,对提高光合作用及产量均有促进作用,所以此突变体是有很好应用价值的种质资源,在今后突破大豆高产瓶颈问题及基因克隆并进一步探索基因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中国国家种质基因库中保存的大豆种质资源超过2.3万份,是目前世界上大豆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为便于大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评价,利用SSR分子标记和表型数据分析相结合,构建了包括2794份大豆资源的初选核心种质,并进一步根据其表型和分子代表性进行压缩,构建了大豆微核心种质。为促进核心种质的利用,从中选择80余份大豆种质分发给全国13个育种单位;育种家根据统一设计,在“973”和“863”项目支持下,通过集中攻关,基于大豆核心种质的遗传育种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1)目前已获得一批BC1、BC2、 BC3群体。通过利用冀豆12、绥农14、红丰11、中黄13、华夏3号等14个不同生态区大面积推广的主栽大豆品种,分别与核心种质中的部分材料杂交并构建回交导入群体。(2)培育出一批优异品系。在不同的回交导入群体中选择出高油品系131个,高蛋白品系110个,其中蛋白质含量高于50%的品系8个,还有11个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双高品系。在以高蛋白品种作为供体的回交导入系后代选择出超亲高油品系,以高油品种作为供体的回交导入群体中也选择出超亲高蛋白品系。除此之外,还筛选出耐低温、耐旱和耐盐品系176个,部分品系与高油品系进行了聚合杂交。目前己有新品系参加产量鉴定和进入品种比较试脸。(3)鉴定出一批与重要性状相关的QTL。利用红丰11和绥农14为轮回亲本的部分回交导入群体进行耐冷、耐旱、耐淹、高蛋白、高油QTL位点发掘,定位了多个超导入区间,并发现有些QTL区间是不同导入系群体中共有的位点,有些QTL区间是不同抗逆性QTL的重叠区间。这说明核心种质不仅可以用于大面积推广品种的遗传改良,拓宽中国大豆新品种遗传基础,同时也可以用于重要性状相关QTL挖掘,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分子设计育种莫定基础。
  • 摘要:大豆新品种LS97-1-15由辽宁省辽阳县元田种子研发中心大豆育种首席专家杨宏宝同志于1997年以LS8738A-9为母本、LS野驯F25-I为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豆[2011]143号。该品种为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8.4cm,株型呈扇形,分枝3.1个,主茎节数17.1个,叶片椭圆型。紫色花,茸毛灰色,荚熟浅褐色。单株结荚40.3个,籽粒椭圆形,种皮颜色为淡黄色、有光泽,脐黄色,百粒重27.2 g。经农业部谷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2年测定,籽粒粗蛋白质含量43.67%,粗脂肪含量20.09%。rn 该品种在辽宁省春播大豆区生育期124 d,属晚熟品种。茎秆强韧、抗抗倒伏。籽粒外观品质好。完整粒率94.3%,虫食粒率2.4%,褐斑粒率0.2%,紫斑粒率1.1%,霜霉粒率0.5%,未熟粒率1.1%,其它粒率0.6%。经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中心鉴定。该品系对大豆花叶病毒SMVI号株系表现为中抗(MR),病情指数为20.37%,对SMV Ⅲ号株系表现为中抗(MR),病情指数为21.59%。rn 2009~2010年,经2年14点次试验,LS97-1-15平均产量2683.5kg/hm2,比对照丹豆11号平均产量(2398.5kg/hm2)增产11.9%,居该组复试品系第3位。rn 2010年,LS97-1-15参加辽宁省大豆生产试验,7个试验点平均产量2446.5kg/hm2,比对照丹豆11号平均产量(2220.0kg/hm2),增产10.0%,其中,6个点增产,增产幅度为4.8%~22.1%,个点减产6.3%。rn 适宜种植地区:该品种适宜在辽宁省内无霜期124d以上、活动积温2850℃以上的地区种植。
  • 摘要:北国919是2000年以黑河18为母本,北丰1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的大豆新品种。北国919在2005~2006年参加鉴定试验,2007~2009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201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生产试验。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2005~2006年鉴定试验,平均产量2979 kg/hm2,比对照北丰九增产11.6%。2007~2009年参加内蒙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247 kg/hm2,比对照蒙豆12增产7.08%。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72 kg/hm2,平均较对照蒙豆12增产6.30%。该品种出苗至成熟生育期114d,属早熟品种。主茎型,亚有限结荚习性。紫花,披针形叶。株高67.8cm,茎秆韧性强,抗倒伏。籽粒圆形,大小均匀整齐,黄色,黄脐,百粒重18.3g。2010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长春)测定,粗蛋白含量40.40%;粗脂肪含量19.70%。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灰斑病、根线虫病、病毒病等没有发生。2011年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通过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对大豆花叶病毒SMVI号株系表现中感(MS),病情指数为0.50%,对大豆花叶病毒SMV3号株系表现为感病(S),病情指数为0.58%;以大豆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接种,表现为中感(MS),加权值为3.88。北国919适宜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的2200℃积温地区种植。
  • 摘要:优良大豆品种合丰35是1984年以{(黑河54号×阿姆索伊)×黑河54号}组合后代中间材料合交8009-1612为母本,与引入的异地材料绥81-272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其中,合交8009-1612聚合了10个优良亲本材料的血缘与遗传基因,含有早熟、高产稳产、优质、广适应性、抗灰斑病等优良基因;绥81-272聚合了24个优良亲本材料的血缘与遗传基因,含有早熟、高产稳产、优质、广适应性、抗病等优良基因,所以合交87-943聚合了国内外32个亲本材料的血缘与遗传基因,具有良好的遗传基础和优良的种性,既是优良品种又是优良种质。rn 优良种质合交87-943育种利用结果表明,该种质后代表现优良性状遗传力强,选择效果好,先后育成了大豆新品种19个,其中“垦丰(垦豆)”系列9个,“合丰”系列6个,“北豆”系列、“建农”系列、“黑农”系列和“绥农”系列各1个。合丰35品种1994-2008年累计种植面积316.6万hm2,增产大豆8.2亿kg,创社会效益17.7亿元;利用其直接或间接育成品种2001-2011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508.0万hm2,增产大豆16.5亿kg,创社会效益61.0亿元。
  • 摘要:大豆(Glycine max)起源于中国,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以及对人体有利的活性成分如油酸、亚油酸、大豆异黄酮、皂苷、磷脂等,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大豆的株高与产量密切相关,大豆株高研究对于提高大豆产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根据Soybase数据库显示,现在利用CIM和MIM方法已经定位到97个与株高相关的QTLs.孙德生等、李灿东等用条件QTL分析方法对大豆株高进行了QTL动态分析,汪霞等采用多QTL联合分析方法进行大豆株高QTL分析。随着大豆株高相关QTL定位数目逐渐增加,如何整合这些不同图谱的QTL,筛选出遗传效应高、置信区间小的QTL已成为一个科学问题。继物理整合之后,利用Overview方法和元分析(Meta analysis)方法整合QTL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将Soybase数据库和文献中的株高QTLs信息进行物理整合,在此基础上利用软件BioMercator 2.1进行元分析,鉴定出IS个株高相关“通用”QTL,并且选用基于统计学原理Overview方法进行优化,将其置信区间距离缩小至0.1 cM,研究结果可为大豆株高QTL精细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指导。
  • 摘要:为了选育适宜西南山区种植的丰产性好、稳产性强、具有一定抗性的大豆新品种,利用具有目标性状的大豆优良亲本育种材料8307为母本,与另一育种材料88-5027-2为父本进行杂交,对杂交后代材料采用系谱法育种,繁选11代,选育出适宜贵州省及西南地区种植的高产大豆新品种黔豆7号。该品种于2011年通过贵州省审定(审定编号黔审豆2011002号)和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11017号)。该品种在贵州省2009~2010年两年区试中,平均单产为2780 kg/hm2,比对照黔豆6号增产9.55%;在国家西南山区组2009~2010年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为2770kg/hm2,比对照滇86-5增产21.90%,该品种在各点试验中稳产性较好,在西南地区平均116d,为春大豆中熟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为,株高52.70cm,底荚高度12.9 cm,主茎节数12.2个,分枝数3个,单株荚数59.6个,单株粒数125.7粒,单株粒重18.3g,百粒重15.9g,完全粒率92.8%。形态特性为直立生长,有限结荚,株型收敛,叶型椭圆,成熟时叶全部脱落,成熟后不易裂荚,紫花,茸毛色苗期棕色明显、成熟后棕色弱,粒型短椭圆,种皮黄色,子叶黄色,种脐褐色。经国家西南组区域试验鉴定,各试验点田间植株抗性表现:感大豆花叶病毒(SMV)程度极轻,未发现其它病害,经南京农业大学用网室人工接种大豆花叶病毒性结果,2009年对流行株系SC-3病情指数为14%,对强致病株系SC-7病情指数为15%,表现抗病;2010年对流行株系SC-3病情指数为30%,对强致病株系SC-7病情指数为29%,表现中抗。品质测定结果,粗蛋白质(干基)和粗脂肪(干基)含量分别为41.69%和19.36%,粗蛋白质与粗脂肪合计为61.06%。
  • 摘要:许多微生物都具备抗草甘膦的特性。若将微生物中的抗草甘膦基因克隆后转入作物体内进行表达,就可以降低或避免草甘膦对作物的药害。国内外已有很多关于抗草甘膦菌株的分离研究报道,但这些菌株对草甘膦的抗性相对较低。本研究从生产草甘膦工厂排污口的污泥中筛选到一株抗草甘膦浓度高达600 mmol·L-1的真菌ND-1,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5.8S rDNA-ITS分子鉴定。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及序列分析,ND-1被鉴定为串珠状赤霉。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5.8S rDNA-ITS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其与串珠状赤霉同源性高达100%。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高抗草甘麟的真菌中EPSPS基因在草甘麟诱导后的基因表达差异,以阐明草甘麟靶标酶基因是否受草甘麟调控。对受草甘麟诱导和没有诱导的菌株分别在0、12、24、36、48、60、72h时间点取样,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取样真菌中的EPSPS基因进行表达差异分析,发现草甘麟诱导后的EPSPS基因参照对照为下调表达。结果表明在高抗草甘麟真菌ND-1中对草甘麟产生抗性作用的基因并非草甘麟靶标酶EPSPS基因,可能是其他基因在起作用。
  • 摘要: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并普遍发生的大豆病毒病害之一,它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对SMV基因组全序列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其结构和基因的变异以及它的侵染致病机理。另外,对病毒种群全序列的分析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来理解SMV群体的基因稳定性以及基因进化机制。在本研究中,鉴定了3个株系和分离物在鉴别体系上的症状反应,完成其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并对SMV株系在基因组序列间的分子差异、病毒致病性和病毒地域分布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基因组中VPg蛋白与寄主的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或其同源异构体eIFiso4E相互作用,eIF4E或elFiso4E基因关键位点突变能够干扰其与VPg的互作,从而获得抗病性。本研究利用SMV弱毒株系SC3和强毒株系SC15对大豆材料进行抗SMV鉴定,筛选优异抗性材料,检测其eIF4E和elFiso4E基因多态性。试验还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对抗SMV品种中eIF4E和elFiso4E基因与VPg互作关系进行研究,期望能从中发掘出大豆的广谱抗性基因,拓宽抗性基因来源,为大豆对SMV的抗性基因研究和抗SMV育种提供物质基础。
  • 摘要:为了探讨大豆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因子及与亲本蛋白质含量的相关关系,提高大豆杂交后代的蛋白质含量,选育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利用蛋白质含量不同的8个大豆品种(品系),配成6个杂交组合,分成两个组,高蛋白组(A)和高蛋白高产组(B),获得F2~F4后代个体,并对后代进行考种,同时分析后代的蛋白质含量与亲本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A组和B组杂交后代蛋白质含量变异均较大,但A组杂交后代蛋白质含量变异小于B组;杂交后代蛋白质含量与亲本正相关,与母本蛋白质含量显著正相关。因此,对于高蛋白大豆的育种,应以提高双亲的蛋白质含量为前提,尤其是母本的蛋白质含量。
  • 摘要:胞囊线虫病是危害世界大豆生产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在我国大豆两大主产区的东北和黄淮海发生较普遍,一般造成大豆减产5%~10%,严重可达30%以上,甚至造成大豆绝收,培育抗病品种是有效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方法之一。河北省生产上缺乏抗病品种,邯豆10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鲁豆11为母本,邯豆3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抗胞囊线虫病(黄淮流域流行1号生理小种)、抗花叶病毒病、高产和高油等特点。201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rn 大豆抗胞囊线虫育种中,有针对性选择抗源是选育抗胞囊线虫病大豆品种的关键,将其后代种植在发病地块,增加选择压力,使抗性充分表现,选育出抗病性超亲品种是可能的,选育的品种邯豆10对胞囊线虫抗性为高抗,胞囊指数为0.6,其抗性超过其亲本鲁豆11。
  • 摘要:吉育40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2001年以公交94198-1为母本、美国品种CK-P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单粒传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原代号为公交2001-332-5,其主要特点是高油(23.88%)、高产。该品种于2012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确定为推广品种,审定编号为吉审豆2012008。2009年预备试验平均产量2500.3kg/hm2,较对照品种九农21增产8.4%。2010~2011年区域试验二年平均产量2794.4 kg/hm2,较对照品种九农21增产4.5%。2011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78.4 kg/hm2,较对照品种九农21平均增产7.3%。该品种属中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5d,需≧10℃活动积温2600℃以上。亚有限结荚习性,圆叶、白花、灰毛,株高91cm,主茎节数17个,主茎型,荚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脐黄色,百粒重18.3g。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吉育406粗脂肪含量23.88%,粗蛋白质含量34.29%。人工接种鉴定,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混合株系;抗大豆花叶病毒1号株系;抗3号株系;中抗大豆灰斑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抗大豆灰斑病;抗大豆褐斑病;高抗大豆霜霉病;高抗大豆细菌性斑点病;中抗大豆食心虫。吉育406适于吉林省吉林、长春、辽源、通化、延边等中熟区域种植,4月末至5月初播种,播种量55kg/hm2,每公顷保苗20~22万株。条播,株距9cm左右。施有机肥20000 kg/hm2作底肥,施磷酸二铵150 kg/hm2作种肥,生育期间注意防治大豆蚜虫,8月中旬及时防治大豆食心虫,可用敌敌畏熏蒸或甲胺磷喷施。生育期间尤其是鼓粒期遇干早应及时灌溉。
  • 摘要:以2000~2004年5年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的品系为材料,取每年区试参试品系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汇总平均值,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主成份分析。结果可以判定,当一个大豆新品系的单株粒数较多,单株粒重较大,株高在一定范围内较低,有效分枝数较多,百粒重较大的时候,产量比较高。而其他因子如生育期、株英数、英粒数等相对贡献率不是很大。
  • 摘要:脂肪含量是受品种的遗传特性所决定的。但是,大豆脂肪含量属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大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处生态环境条件不同,气候因素的差异也是引起大豆品种脂肪含量变化的重要外因。吉林省不但具备了选育高油大豆品种的地域条件,而且具有丰富的优良资源。利用高油材料与高产品种,采用杂交、回交等方式,通过系统选育,筛选出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或品系。2005年之前,吉林省育成大豆品种277个,脂肪含量在21%以上的品种86个,占总数31%,其中脂肪含量在22%以上的品种33个,占总数11.9%。2006~2012年7年间,吉林省育成大豆品种86个,脂肪含量在21%以上的品种46个,占总数53.5%,其中脂肪含量在22%以上的品种25个,占总品种数29.1%,可以看出吉林省高油品种选育的进展速度。其中吉育35、39、47、48、57、58、九农22、长农13、吉科豆1号、长农16、17、吉育72、82、90、92、吉农18、20、28、中黄35、杂交豆5号等高油大豆品种,在生产中已经发挥作用。因此利用吉林省区域、资源优势,培育出更多的高油大豆新品种,促进优质大豆产业化的发展,提高中国商品大豆的市场竞争力。
  • 摘要:大豆胞囊线虫病是严重降低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胞囊线虫因其具休眠体存活时间长、传播途径多,导致该病害极难防治。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已经在世界大豆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性杂交,分别在大豆胞囊线虫田间病圃和温室接种进行抗线虫鉴定,结合常规育种定向选择,选育出庆农05-1071、07-1115、07-1133、07-1594等多个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新种质。这些抗线虫大豆品种(系)抗病基因大部分来源于Peking,其中庆农05-1071(抗线11号)聚合了Peking和PI437654的抗性基因,该品种可用于与来源单一抗性基因的抗线虫大豆品种轮作,从而减轻寄主选择的压力。这些不同熟期、不同适应性的抗线虫大豆新品种,不仅在线虫发病区表现出非常显著的抗病增产效果,而且在大豆重迎茬以及与常规品种轮作方面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 摘要:大豆是中度耐盐作物,盐胁迫可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使其品质降低、减产甚至绝收。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国,拥有丰富的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资源。发掘和利用野生大豆中耐盐相关基因,对于培育耐盐大豆品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耐盐性筛选获得了耐盐性强的野生大豆资源ZYD36-87,利用ZYD36-87和盐敏感品种Peking配制杂交组合,2011年收获1500个F2单株,随机选择220个F2:3家系在网室进行耐盐鉴定,其中有55个纯合耐盐家系,115个家系耐盐性表现分离,50个纯合敏感家系,分析发现耐盐∶分离∶盐敏感符合1∶2∶1遗传分离比,说明ZYD36-87的耐盐性是由单基因控制的,该群体的构建及耐盐性鉴定,为进一步定位野生大豆的耐盐基因奠定了基础。
  • 摘要:杂交大豆生产中F1代的育性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性状。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大豆杂种F1代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育性稳定性以及杂种父母本对杂交大豆F1代育性的影响。试验以17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60个恢复系为父本配制125个杂交组合,在公主岭、敦化、佳木斯和绥化4个地点对其杂种F1代的育性进行调查分析。
  • 摘要:瓦维洛夫的作物八大起源中心学说认为大豆为温带物种,起源于中国中西部山地及毗邻的地区,重庆就在这个区域范围内。该地区很多之前考察和收集过的大豆地方种质资源由于三峡库区的蓄水已经荡然无存。因此,对该区域地方大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意义重大。对收集的103份重庆大豆地方种质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种植观察,通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重庆大豆地方资源多样性评价,分析其群体遗传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重庆地区大豆地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灰色绒毛、黄粒、褐色脐居多,个体之间数量性状上存在较大变异。(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值高的品种具有效分枝数多、单株总英多、单株有效荚多、主茎节数多、单株粒数多、结荚高度较高和百粒重高等特点;第二主成分值高的品种其植株高大,生育期长、百粒重较高和结荚高度较高;第三主成分值大的品种,具有单株粒重大、单株粒数多、主茎节数多、生育期短等特性。(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3份地方种质资源被聚为5个类群。大部分相同地区的品种聚在了一起,但也有少数相同地区的品种聚不到同一类群中的现象,表明品种类型间的遗传分支与地理分布存在一定的关系。
  • 摘要:大豆是一种需氮较多的农作物,大豆对氮素的利用效率(NUE)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量形成。因此,寻找大豆NUE相关基因并培育高产高效的转基因作物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rn 在植物产量形成阶段的一种有效的营养再动员途径为细胞自噬(autophagy),其中一个关键组分ATG8决定着自噬体的大小。我们在大豆中寻找到11个ATG8成员,分别命名为GmATG8 a-GmATG8k,利用水培大豆的初生叶系统分析发现,GmATG8c的转录本水平受到缺氮胁迫的强烈诱导。克隆了该基因并获得了CaMV35 S-GmA TG8c转基因拟南芥,转基因株系对碳饥饿及氮饥饿的耐受性都明显增强;在正常培养条件下,CaMV35S-GmATG8c转基因株系生长速度更快,提前进入生育期,主、侧枝长度均更长,并在千粒重不变的前提下,单株种荚总数及单株产量得到提高。rn 为进一步挖掘GmATG8c基因的育种价值,分别获得了在衰老条件下特异性表达该基因的pGmSARK-GmATG8c转基因拟南芥及在绿色组织中特异性表达该基因的pAGY1-GmATG8c转基因拟南芥。与CaMV35S-GmATG8c转基因拟南芥一致,pGmSARK-GmATG8c转基因株系和pAGY1-GmATG8c转基因株系对低氮胁迫的耐受性均增强。pGmSARK-GmATG8c植物在氮素胁迫时会加速动员老叶中营养并维持新生叶生长,正常生长条件下单株产量提高。rnpAGY1-GmATG8c植物在氮饥饿条件下较CaMV35S-GmATG8c植物的耐受性进一步加强,维持更高的生物量,产量相关性状正在分析中。rn 本研究表明,GmATG8c基因具有高产高效育种价值,而采用合适的特异性启动子可能可以增加其应用潜力。
  • 摘要:铁蛋白(Ferritin)是与铁离子结合的一种铁贮藏蛋白,用来调节细胞内的自由铁离子浓度。铁蛋白在生物体内有两种主要作用,一是为细胞内一些含铁蛋白质提供铁离子;二是清除铁介导的自由基反应。本研究从大豆中克隆到铁蛋白基因家族的13个成员,分别命名为GmFer1;1、GmFer2;1、 GmFer2;2、 GmFer3;1、 GmFer3;2、 GmFer7;1、 GmFer10;1、 GmFer11;1、 GmFer14;1、GmFer14;2、GmFer18;1、GmFer18;2和 GmFer18;3,它们之间的序列相似性介于37.2%~99.1%,并且具有保守Ferritin-like domain,被聚为3个亚家族(GroupⅠ、Ⅱ和Ⅲ)。大豆铁蛋白基因在根、茎、叶和种子中均表达,100μmol/L的柠檬酸铁处理后,大豆铁蛋白基因在根、茎和叶中的表达均受到强烈诱导,表达量显著增强。随着大豆种子的不断发育,大豆铁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出早期积累,后期下降的变化趋势。本研究为深入研究大豆铁蛋白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打下基础。
  • 摘要:高等植物的绝大多数(约95%)叶绿体蛋白由核基因编码,只有少数(5%)由自身基因编码。因此,核基因编码的叶绿体转运蛋白对于叶绿体的发育至关重要。cpSecA是由植物核基因编码的叶绿体类囊体膜转运器ATPase亚基,参与叶绿体cpSec依赖的类囊体腔蛋白的转运。rn 本实验室在研究过程中,首先获得了拟南芥AtcpSecA功能缺失突变体agyl,其叶片呈黄白色,叶绿体发育缺陷,内部缺少类囊体片层结构。随后,从大豆中克隆了AtcpSecA的同源基因GmcpSecA,并构建了35S:GmcpSecA融合基因。将35S:GmcpSecA转化agyl后,可以部分回补agyl突变体的表型,推测GmcpSecA具有与AtcpSecA相似的功能,在叶绿体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过表达35S:GmcpSecA的转基因拟南芥进行了系统的表型观察及生理指标测定,结果显示,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过表达35S:GmcpSecA的转基因植株生长更加旺盛,莲座变大,叶色加深,净光合速率增加,抽苔和开花时间均提前,衰老明显延缓,并表现种荚增长、种子变大等表型。上述实验结果表明,GmcpSecA基因在高产高效大豆新品种培育中具有育种潜力,现正在进行由农杆菌介导的该基因的大豆转化工作。
  • 摘要: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土传病害之一。研究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病机制,是培育广谱、稳定、高效、持久抗病品种的基础。microRNA(miRNA)是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识别靶标mRNA,并根据互补程度的不同指导沉默复合体降解靶标mRNA或者抑制靶标mRNA的翻译。miRNA在植物生长发育和病害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n 本研究首先证明植物基因沉默系统对卵菌的抗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同源搜索方法对栽培大豆中的miRNA进行预测;以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耐病和感病品种为材料,通过人工接种和miRNA芯片技术,鉴定与大豆疫霉菌侵染相关和抗病类型相关的miRNA;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NA的靶标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根据miRNA在抗病、耐病和感病材料之间的表达差异,分析miRNA在抗大豆疫霉根腐病途径中的机制和作用,为培育和改良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品种奠定基础。
  • 摘要: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性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基因芯片技术是研究差异表达基因的有效手段,有助于筛选目的基因。本文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与其保持系NJCMS1B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寻找大豆雄性不育相关基因,旨在为大豆雄性不育机理研究提供基础。
  • 摘要:由大豆疫霉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大豆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豆产区。目前该病已经在中国一些大豆主产区发生和为害,并在局部地区造成较大产量损失,对中国的大豆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应用抗、耐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安全、有效的途径。rn 本研究主要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大豆和大豆疫霉互作过程中的蛋白质表达谱进行研究,并对鉴定蛋白点的功能进行分析。其目的主要是从蛋白表达水平上挖掘一些与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有关的蛋白,进一步探讨这些蛋白在大豆—大豆疫霉互作过程中所参与的代谢途径以及大豆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分子机制。
  • 摘要:查尔酮还原酶是豆科植物中的一种参与异黄酮代谢的还原酶。它与查尔酮合酶共同催化香豆辅酶A,生成6-脱氧查尔酮。6-脱氧查尔酮作为异黄酮代谢的中间产物参与随后的生化反应。由于查尔酮还原酶是豆科植物中特有的一个还原酶,对于它的研究报道比较少,因此克隆查尔酮还原酶基因并研究其功能,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大豆中异黄酮代谢过程。转基因植物是验证基因功能的基础,因此,本试验在克隆、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查尔酮还原酶的同时,还对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转化体系进行了尝试,初步得到一些转基因大豆植株,并对如何优化该转化体系进行了分析。
  • 摘要: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采用同一套鉴别寄主,通过对中国黄淮南部四省市田间大豆花叶病毒SMV病样的大量采集、分离纯化、血清学鉴定、株系鉴别,目的在于明确黄淮南部SMV株系的组成和分布;并针对黄淮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安徽省的SMV株系变化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
  • 摘要:大豆要丰产,播种质量是关键。北方春大豆晚熟区每年播种时节土壤较干旱,墒情不好加之播种粗放,苗出的不齐全,不得不进行补种或毁种。补种造成“三类苗现象”、毁种则错过最佳播种期,导致大豆产量不稳不高。本文提出“一次播种、保全苗”技术。介绍了施足基肥;早作垄,保墒情;适期播种;清种、等距单株种植等技术要点。
  • 摘要:以国审早熟春大豆品种湘春豆26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南方早熟春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方早熟春大豆产量随播期的延迟、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蛋白质含量、蛋脂总含量随密度的增加先增后减,随播期推迟而降低;脂肪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播期对产量、品质的影响大于密度。本研究还表明,产量越高,蛋白质含量越高,脂肪含量也越高,可见,适合高产的条件也利于大豆蛋白质和脂肪的积累。对早熟春大豆适期早播,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在不导致脂肪含量显著下降的同时提高蛋白质含量、蛋脂总含量,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双重目的。在长沙相同生态条件地区,对早熟春大豆4月上旬采用45~6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适当提前播种,同时考虑播期和密度交互作用的影响,可在不导致脂肪含量显著下降的同时提高蛋白质含量、蛋脂总含量和产量,实现早熟春大豆优质高产。
  • 摘要:通过大豆与玉米间作,研究根瘤菌与氮肥互作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与大豆间作,大豆合理氮肥运筹,可增强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大豆竞争能力和群体互补促进作用,增加大豆干物质积累,提高群体产量和效益。大豆产量、品质、植株干重以及总效益与施氮量拟合的二次曲线峰值在根瘤菌拌种和未拌种条件下所对应的最大施氮量各不相同,所以在决定具体施氮量时,需分别通过大豆产量目标、品质目标或总效益目标确定最大施氮量,并考虑根瘤菌与氮肥互作效应的影响,选择适宜施氮量,同时还应参考大豆价格与氮肥价格,调整施氮量,实现效益最大化。在本试验条件下,大豆施氮量对大豆产量、效益及复合系统总效益的影响大于根瘤菌,根瘤菌对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大于大豆施氮量,且根瘤菌与施氮量对大豆品质、产量、效益及复合系统总效益的互作效应显著。根瘤菌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而且对玉米及整个复合群体也有一定的增产增效作用。大豆根瘤菌拌种可以用较小的施氮量达到较高的大豆产量和品质水平,充分发挥根瘤菌对大豆以及整个复合系统的增效作用,增强间作作物的互补促进效应,减少氮素使用,节约成本,降低污染。
  • 摘要:合理的耕作措施是调控耕层水、肥、气、热、菌至最佳状态的综合管理措施。为了筛选出适合大豆重迎茬种植的合理耕作方式,本研究采用大区对比方法,连续2年对现有的主要耕作方式进行比较。通过在重迎茬2块地上分别设置6种不同的耕作措施处理,分析土壤各种特性的变化,探索不同耕作措施对重迎茬大豆产量影响的机理。
  • 摘要:在大豆种植地区,倒伏现象已成为严重制约大豆高产、稳产和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大豆倒伏与秸秆的机械强度关系密切,多位学者都对大豆秸秆强度测定做了一定的探讨,然而关于大豆秸秆抗倒弯曲性能还缺乏深入试验研究。另一方面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2010年全国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4亿吨,其中豆类秸秆约0.2800亿吨,这么丰富的秸秆资源利用率却很低,其中大部分未加处理,目前其综合利用倍受关注。本文以7个品种大豆秸秆为研究对象,通过弯曲试验得到大豆秸秆的弯曲极限、弯曲强度、刚度、弹性模量、截面惯性矩,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秸秆弯曲强度、弹性模量和刚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而选取秸秆弯曲强度、弹性模量和刚度为大豆抗倒伏性评价指标。最终采用综合评价法分析得出7个品种大豆秸秆抗倒伏性及其资源化利用的综合排序。本研究为大豆抗倒品种的选育、抗倒伏评价指标的建立以及大豆秸秆资源化利用评价指标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 摘要:近年来中国局部地区干旱频繁发生,对大豆生产影响较大。本文介绍了目前在生产上的一些大豆抗旱栽培模式;化学和生物抗旱技术措施应用;以及滴灌栽培与喷灌技术应用等,对大豆抗旱栽培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摘要:大豆种传病害是大豆中常见的病害。种传病害容易造成幼苗的发育迟缓甚至死亡。本文通过比较种子表面及内部带菌率以及大豆各生长时期植株带菌率,初步分析种传真菌的侵染特点和种传病害形成机制。通过对来自东北、黄淮和长江流域等不同生态区的种传病原分析发现,东北地区的种子易受黑斑菌污染,黄淮地区种子易受黑斑和炭疽污染,长江流域种子易受拟茎点霉和镰孢菌的污染。其中黑斑和炭疽病原多分布在种皮表面,拟茎点霉种腐和镰孢菌除在表面分布外,还在子叶有分布。带菌种子在气候干燥时不会引起烂种和幼苗发病,其种皮和子叶在出苗后1~2周自然脱落,病原随之进入地下,待条件适合时再次侵入植株。当田间高温潮湿且排水不畅时,会引发大面积烂种、烂苗。对不同时期植株带菌情况分析表明,种传病害的病症多发生在田间封行之后,病原从下部叶片入侵,随后蔓延至主茎和花器官,英上病原可随机械或病虫造成的伤口侵入种子形成带菌种子,完好英内种子不带菌,种皮表面的菌原抱子在脱粒时附在种子表面,如未及时晾晒,抱子形成菌丝渗入种子内部对来年的萌发构成危害。农药拌种对防治大豆种传病害有良好的效果。
  • 摘要:众多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预防乳腺癌、抑制癌细胞生长、防止骨质疏松、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减免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本试验以3个菜用大豆品种和3个普通大豆品种为试材,分别采集不同成熟度的种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种子中2种含量较高的可溶性异黄酮组分,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试图揭示大豆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异黄酮的积累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大豆异黄酮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服务。
  • 摘要:大豆是需水量大、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的不耐旱作物。在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尤其是在开花后鼓粒期,水分成为产量的重要限制因子,保证供给适宜水分才能获得高产。灌溉和施肥被视为作物高产的重要措施,如何把灌溉和施肥两项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是目前栽培技术研究中的一项新兴课题,在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中以滴灌与施肥相结合比较方便且容易控制,使用普及率较高,是解决中国水资源不足、利用率低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关于滴灌条件下施肥技术的具体措施及其对大豆产量及氮素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先进的节水滴灌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的肥料用量和施肥时期处理,研究其对滴灌大豆氮素积累、分配、利用及产量的影响,以形成节水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的栽培技术。
  • 摘要:通过研究玉米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出能够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和互补优势,最大限度降低相互间竞争,单位面积产量、效益最佳的玉米大豆间作模式。根据试验地点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选用优质、高产、中熟的杂交玉米良种麒单8号和高产、抗逆、抗病的大豆新品种滇86-5,玉米、大豆宽窄行种植,在窄行40cm种2行玉米情况下,宽行种2行大豆。不同的玉米宽行处理有5个:A1,93cm;A2,110cm(对照);A3,130cm;A4,160cm;A5:玉米净种。试验的初步结果如下,各处理的间作大豆产量差异极显著(P=0.0002),A4处理的大豆产量,比对照增产136%,而其它处理和对照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的玉米产量差异显著(P=0.0178),A4处理的玉米产量为10254kg/hm2,比对照减产18.4%,A1、A3、A5处理和对照无显著差异;A1处理的综合效益为31605元/hm2,A2和A3处理的综合效益分别为3355元/hm2和3300元/hm2,比A1处理增收6.2%和4.5%;试验初步表明增加玉米宽行行距,能增加大豆产量,但是达到1.6米,玉米产量显著减产,可考虑增加玉米密度弥补其产量损失。
  • 摘要:云南地处低位高原,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草木丰茂,适于病虫杂草越冬(越夏)繁衍,是作物病虫草害的高发区。大豆在云南省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约13万hm2,一年四季都可种植,但以夏季面积较大,约占总面积的70%。在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支撑下,昆明综合试验站对云南省夏大豆主产区的病虫草害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了病害、虫害和草害的种类和发生特点。结果显示,夏大豆田间发生的病虫草害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危害严重。
  • 摘要:本研究以牡丰7号大豆品种为供试材料,试验设施肥量、栽培密度、施肥有效养分含量3个因素,每因素设5个水平,研究施肥量、栽培密度及有效养分含量3栽培因子对牡丰7号的叶片光合特性和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探讨牡丰7号大豆品种的高产机理,为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近年来,大豆种植面积由多到少,究其原因是由多种因子促成,从农学角度剖析仍然是以氮、磷、钾三大元素为主的传统施肥模式;加之农业气象条件多变且不稳定,导致大豆单产水平较低,产值、效益低下,农民的收入上不去.本文对大豆增加施用硅、钙元素效果进行了研究,以达到提高大豆单产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增加施用硅、钙元素肥料,对春夏之交高温干旱、夏末秋初少雨“秋吊”、夏季降雨频、日照少等对大豆生长不利的气象条件可起到了一定的抗御作用,有利于提高大豆单产,可在生产中广为应用。
  • 摘要: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豆异黄酮合成酶(IFS2)是大豆类黄酮合成路径中关键酶之一,大豆异黄酮是类黄酮代谢途径中的次生代谢产物。脂肪酸脱氢酶(FAD3)的过量表达导致亚麻酸含量的增加,亚麻酸的含量与植物的抗寒性呈正相关。因此本实验首先从大豆吉林32的cDNA中克隆IFS2基因和FAD3基因,分别构建IFS2基因和FAD3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B35SR1R2GFP-IFS2和pCB35SR1R2GFP-FAD3,并将构建后的重组质粒转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供大豆遗传转化使用。将基因IFS2和FAD3的工程菌通过侵染吉林35,以PCR检测目的基因和bar基因试纸条检测bar蛋白两种手段进行抗性植株的验证,获得了转IFS2基因的T0代阳性植株4株,转FAD3基因的T0代阳性植株3株。之后对T1代植株进行草丁麟涂抹试验和PCR检测,获得转IFS2基因的T1代阳性植株1株。
  • 摘要:热击、水合脱水处理是种子处理的常用方法,不但可以起到灭菌防病的作用,还可以改善种子特性,提高种子的发芽活力,提高发芽率,从而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本文研究了不同热击温度、时间对豆芽生产的影响;并且以热击温度、时间及浸种时间为因变量,生物产率、芽长为响应值,对热击、浸种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在最优处理条件下,研究豆芽发芽过程中的主要生理生化变化;以及水合脱水处理对豆芽生长活力的影响。
  • 摘要:大豆蛋白主要包括脱脂大豆粕、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等。大豆蛋白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广泛用于食品行业的各个领域。开展大豆蛋白理化特性及其分布研究,有助于了解大豆蛋白行业技术水平,帮助生产企业定位产品和制定新产品开发目标,帮助大豆蛋白应用企业选择原料。通过研究市售大豆蛋白的原料特性,了解市售大豆蛋白理化特性的分布情况,为食品加工企业选择合适的原料提供技术参考。以13份市售的大豆分离蛋白、10份浓缩蛋白和10份低温脱脂大豆粕为材料,分析其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以及灰分含量和氮溶解指数,并对3类样品进行聚类和多重比较分析。
  • 摘要:本研究利用大豆扁茎品系NT-1与南农1138-2,Forrest杂交获得的F2群体进行精细定位,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克隆方法研究该性状的候选基因,为揭示大豆扁茎形成的遗传机制及育种利用潜力奠定基础。rn 遗传分析支持了大豆扁茎是单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2009年以82个(NN1138-2×NT-1)和67个(Forrest×NT-1)扁茎植株作为初定位群体,将t基因分别定位在2号染色体SSR标记Satt546和Satt644之间8.8cM, Satt041与Satt141之间9.8cM的区段内;进一步筛选区段内多态性分子标记,利用NN1138-2×NT-1组合的82个扁茎植株,将f基因定位在BARCSOYSSR 02_1303和BARCSOYSSR_02_1313之间物理距离约257kb的区间内。结果表明,在亲本NN1138-2和NT-1间只有两个标记(SOYSSR6与SOYSSRI7)有多态。以南农1138-2xNT-1组合中408个隐性单株为定位群体,将f基因限定在约194kb(Gm02:42,270,235..42,464,093)区间内。
  • 摘要:以9个不同基因型菜用大豆品种为研究材料,比较分析了在适宜采摘期各品种鲜籽粒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等品质因子,以期为选育优质菜用大豆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蛋白质含量介于10.64%~16.36%、脂肪含量介于3.09%~4.14%、可溶性糖含量介于1.12%~2.14%、淀粉含量介于3.40%~5.15%;不同基因型间的不同游离氨基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百克鲜籽粒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介于0.244g~0.531g。
  • 摘要:良种、良法配套推广,相得益彰,更能发挥出品种应有的增产潜力。而抗胞囊线虫大豆品种具有独有的特征特性,经深入调查研究,大多为无限和亚有限结荚习性,非常适宜通过打顶方法来提高其单产水平,本文旨在利用GGE双标图方法分析不同处理增产潜力,获得详细的抗线品种打顶技术关键参数,确定最适的打顶时期和打顶部位,确定各处理产量的稳定性,初步建立一套适合于抗线大豆打顶增产新方法。
  • 摘要:为了使大豆产量有所突破,需要在缩小行距和增加密度的条件下,探索一条大幅度提高单产的栽培途径。为此,进行了此项研究,以期为大豆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rn 2010~2011年,在平作条件下,以铁丰31、铁豆63和沈农12等3个亚有限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在不同密度(15、20、25万株/hm2)及不同行距(30、45、60cm)处理下,研究密度和行距对不同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5万株/hm2密度条件相比,密度为20万株/hm2时,提高了铁丰31和铁豆63的株高,当密度增加到25万株/hm2时,2个品种的株高降低,随着密度增加沈农12株高略有提高;随着密度增加,3个大豆品种的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减少、结荚高度提高,密度为25万株/hm2时,3个大豆品种百粒重降低。与行距60cm相比,缩小行距提高了3个大豆品种株高。行距30cm时,3个品种的分枝数都小于行距为60cm时的分枝数,行距45cm与60cm相比,3个大豆品种主茎节数减少。减少行距,3个大豆品种单株粒重减少,缩小行距时,铁丰31百粒重略有提高,铁豆63和沈农12百粒重下降。rn 铁丰31号产量最高,与铁豆63和沈农12产量差异极显著;密度为25万株/hm2时,大豆的产量最高;不同行距条件下,大豆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042<0.01),行距为30cm时,大豆产量最高。当密度为25万株/hm2,行距30cm时,3个大豆品种的产量最高,铁丰31产量达到了4961.2 kg/hm2,沈农12产量达到了3840.0kg/hm2,铁豆63产量为3539.1 kg/hm2。
  • 摘要:为探讨土壤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大豆品种形态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3个抗旱性不同的大豆品种(合丰25、黑农44、晋豆21)为试验材料,在盆栽条件下,于大豆始荚期至鼓粒期进行中度和严重土壤水分胁迫试验。rn 研究分析表明,干早胁迫下一级抗旱类型的晋豆21表现出较强的生长优势,同一水分供给条件下,其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POD活性均高于抗性相对较弱的黑农44和合丰25,这些形态性状和生理指标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指标加以综合利用。形态抗性和细胞膜稳定性作用等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大豆抗旱性的生理基础。
  • 摘要:笔者对夏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进行了数学模拟,试验在柳丰种业品种展示田中进行。供试品种为滩科8号和中黄13。6月22日播种,9月30日收获。6月27日~9月30日取样15次,烘干称重。滩科8号和中黄13苗期(出苗~始花)生长缓慢,干物质积累较少,积累量仅占成熟期生物量的14.46%,单株日增重O.15g;花荚期(始花~开始鼓粒)生长加快,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积累量占49.30%,单株日增重O.5Og;鼓粒后(开始鼓粒-成熟)积累量占35.69%,单株日增重0.34g。鼓粒后14d (9月10日)左右,叶片开始落黄、脱落,茎叶质量下降;成熟前lOd左右单株质量趋于下降。呈“慢-快-慢-降”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夏大豆出苗-成熟期、始花-成熟期和终花-成熟期的植株、茎叶质量变化均可用y=ef(t)曲线模拟,f(t)为多项式。植株质量在9月22日前后(出苗后87d,始花后57d,终花后46d)最大,茎叶质量在9月7日前后(出苗后74d,始花后42d,终花后29d)最大。分析表明,两个供试品种单株粒重、百粒重呈直线增长。
  • 摘要:本课题组在前期工作中,从240份大豆种质资源中筛选获得了高耐低磷品种“中黄15"。为进一步发掘和利用该品种中的耐低磷相关基因,本研究以“中黄15”为试材,利用cDNA差减文库技术,以低磷胁迫处理1h、3h、6h、12h、24h和48h的“中黄15”根系混合样品cDNA为差减杂交Tester,以适磷处理根系cDNA为Driver,构建了该品种在低磷胁迫诱导条件下的SSH差减文库。结果发现,差减文库的插入片段范围在200~1000 bp之间,平均长度在500 bp左右;选取文库中插入片段在400bp以上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分析发现,200个阳性克隆中,非重复ESTs序列有150条,其中79条与己知功能基因同源,25条ESTs与未知功能序列同源,46条ESTs未找到同源序列。进一步分析79条功能己知ESTs发现,其中涉及抗逆防御、蛋白合成、信号传导、蛋白修饰加工储藏、细胞生长/分裂、细胞结构、转录因子、转运相关等多个代谢途径和生理生化过程,并以参与细胞蛋白合成、植物抗病反应和信号传导等功能相关的序列所占比例最大。目前,已将116条ESTs序列提交NCBI数据库,为今后植物耐低磷相关基因克隆及其分子机制解析创建了平台。
  • 摘要:大豆苗期盐害以及种子发育和成熟期间高温高湿胁迫影响大豆产量、易导致种子劣变。利用一个收获前种子易劣变的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差异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研究其处于R7期的种子在高温高湿胁迫(24h、96h和168h)下的劣变机制。结果表明,42个蛋白点差异表达,经质谱鉴定匹配31种蛋白,涉及碳代谢、信号传导、蛋白合成、光合作用、蛋白折叠和组装、能量途径、细胞救援和防御、细胞周期、氮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转录调控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等细胞响应和代谢过程;根据这些差异蛋白的功能以及所涉及的途径,提出了收获前种子劣变的分子机制。rn 利用一个耐盐性品种和一个盐敏感品种幼苗在150 mMol/L NaCl浓度下胁迫1h、12h、72h和144h,取其叶片作蛋白质组学分析,以揭示其在蛋白质水平响应盐害的机制。结果表明,91个蛋白点发现呈差异表达,其中78个蛋白点经质谱分析被成功鉴定,它们涉及14个代谢途径和细胞过程。
  • 摘要:大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产量形成与营养供应之间存在着物质与能量的既促进又竞争的复杂调控系统,深入研究开花与结瘤的协同调节关系是理解上述问题的关键。蔗糖以其良好的水溶性和小分子性随韧皮部汁液运输,在植物碳代谢及其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期有研究表明,蔗糖能够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开花、结瘤等重要生理过程。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大豆MADS-Box家族转录因子GmNMHC5能够促进结瘤,时空表达分析显示该基因可能同时参与开花调控,且其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顺序与蔗糖运输路径一致,推测其表达与蔗糖存在关联。本研究发现,外源蔗糖饲喂可明显提高大豆V3、R3期根、茎、叶中GmNMHCS的表达量,其它各时期也有不同程度的上调或下调,证实GmNMHCS的表达受到蔗糖的调控。为了探索蔗糖调控该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进一步克隆了GmNMHCS的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启动子中存在蔗糖应答元件,表明这种调控作用可能通过蔗糖应答元件调节启动子的活性实现。同时,利用子叶节转化的方法使GmNMHCS在大豆根部过量表达,发现GmNMHCS能够提高根部R3期蔗糖合成酶和蔗糖转运酶基因表达量,从分子水平上初步表明GmNMHCS能够影响植株内源蔗糖水平。综合两方面的研究,初步确定GmNMHCS受到蔗糖的调控,且其对蔗糖的响应是一种双向关系。
  • 摘要:本研究以147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温室苗期水培方法,观察各品种在低氮和正常供氮环境下叶片黄化程度,初步评价大豆品种苗期对低氮的反应。根据叶片黄化程度差异作初步筛选。通过对相关指标的变异系数进行比较并结合各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将干重、地上部分氮积累量、生物量增加值和氮吸收量作为判断耐低氮的指标,最终筛选出耐低氮型品种坡黄和氮敏感型品种84-70。对这2个品种开展数字表达谱分析,首先进行低氮处理,对地上部和地下部分别进行取样测序一共建立了8个库进行测序,包括2基因型x2组织(地上部分,地下部分)x2时期[短时期(0.5~12h)和长时期(3~12d)]。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8个库中分别获得了5,739,999, 5,846,807, 5,731,901,5,970,775, 5,476,878, 5,900,343, 5,930,716,和5,862,642个clean tags;对应224,154, 162,415,191,994,181,792, 204,639, 206,998, 233,839和257,077个distinct tags o 3,231基因在这两个品种中表达差异显著,参与21个代谢和信号传导途径。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可能是与氮高效相关的候选基因。通过进一步功能验证,将为培育出氮高效的大豆品种提供依据。
  • 摘要:通过分析现代大豆生产与传统的差别,提出规模化、机械化、模式化、标准化为区域大豆产量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支撑,最后分析了现代大豆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和思想:认为产量突破跨越的核心技术是标准化问题;“良种良法”已过实,必须引进“生态”的观点;“平”是增产,“垄”是排水;生产中一味不符合生态区追求某项目标,往往是以产量为代价。
  • 摘要:中国的大豆危机已经造成了经济、政治、就业等方面的巨大损失,并将遭受未来风险的考验。拯救中国危机的大豆形势必须以增产粮食、农民增收为前提。采取主要靠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其次靠提高单产的方针。增加种植面积的唯一途径就是实行玉米大豆间套作。试验证明,间作下的玉米种植面积虽减少50%,但由于强大的空间优势,只要强化单株管理水平,玉米单产就能不减或仍有提高,还能收获大豆1500kg/hm2。总光能利用率比清种提高40%以上,最高可达80%。
  • 摘要:本文以黄淮和南方地区282份育成大豆品种为研究材料,进行了2年3个环境的重复试验。在对该群体油脂、蛋白质含量及百粒重三个性状的表型变异分析基础上,利用150个SSR标记对这3个性状QTL进行关联定位,进一步选取在三个环境中稳定表达的油脂、蛋白质含量及百粒重位点,发掘优异等位变异,探讨优异等位变异的分布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大豆籽粒性状聚合育种方案。为提高表型鉴定效率,还开展了主要针对非黄皮大豆油脂、蛋白质性状近红外反射光谱分析的建模研究。
  • 摘要:吉育202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2003年以美国品种A1900为母本、日本品种Suzumaru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单粒传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原代号为公交2003-305,其主要特点是超高油(25.31%)、高产和早熟。该品种于2012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确定为推广品种,审定编号为吉审豆2012011。2009~2011年区域试验三年平均产量2873.1kg/hm2,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7.1%。三年区域试验有9个点次表现增产,3个点次减产,最高产量达4342.5kg/hm2,表明该品种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2011年参加吉林省生产试验,6个承试点,有4个点表现增产,2个点略减产,平均产量2433.3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8平均增产7.5%。该品种属早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16 d,需≥10℃活动积温2400℃以上。亚有限结荚习性,圆叶、白花、灰毛,株高86cm,主茎节数16个,主茎型,英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脐黄色,百粒重17.2g。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吉育202粗脂肪含量25.31%,粗蛋白质含量33.29%。网室内人工摩擦接种鉴定,抗大豆花叶病毒1号株系和3号株系;中感大豆灰斑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高抗大豆花叶病;抗大豆灰斑病;抗大豆褐斑病;高抗大豆霜霉病;高抗大豆细菌性斑点病;抗大豆食心虫等。吉育202适于吉林省吉林、白山、延边等早熟区以及黑龙江省第一、第二积温带中上等肥力土地种植,5月上旬播种,播种量60kg/hm2,每公顷保苗22~24万株。条播,株距8cm左右。每公顷施20 t有机肥作底肥,施150 kg磷酸二铵作种肥。生育期间注意防治大豆蚜虫,8月中旬及时防治大豆食心虫。生育期间尤其是鼓粒期遇干早应及时灌溉。
  • 摘要:菜用大豆是中国南方的主要豆类蔬菜之一,而夏播菜用大豆是其主要栽培类型之一。目前南方地区普遍缺少高产、大粒、早熟、品质优良、抗性好的夏播菜用大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苏豆7号是本单位通过自主创新项目等最新选育的夏播菜用大豆新品种,2012年3月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豆201202,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毒病等优点,是目前江苏省产量最高的夏播鲜食大豆品种之一。本文就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作一介绍,供广大科技工作者参考。
  • 摘要:2010年以来,中国种业进入了商业化育种的产业升级新阶段。2011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了种业科研的分工和企业的主体地位,并把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作为重点任务。2010年圣丰院士工作站成立,在盖钧镒院士的指导下,圣丰种业着眼于未来,提出并建立了“育繁推一体化”的大豆现代商业化育种技术体系。该体系的建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建立现代育种体系:目标为建成现代育种生产(流水)线;二、现代种子生产体系的建立:目标为建立种子生产四级体系、现代种子加工体系;三、现代种子服务体系的建立:推广公司种子同时推广品种栽培技术,建立种子及技术的推广队伍。
  • 摘要:大豆低聚糖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类,约占大豆籽粒干物质的10%左右,主要包括蔗糖、水苏糖、棉籽糖以及微量的葡萄糖、果糖等。大豆低聚糖除能提高种子的耐脱水性,还能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增殖,因而对人体有益,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功能性食品。根据不同大豆食品加工的要求,培育专用优质耐逆性强的大豆品种已成为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本研究利用在籽粒大小、水苏糖含量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的美国大豆V97-3000及V99-5089作为亲本,构建了F2群体进行大豆低聚糖组分相关QTL定位研究,分别对五种大豆低聚糖进行了QTL定位。首先利用1015对SSR标记,根据父母本基因型筛选到106个多态标记。利用多态SSR标记检测F2群体基因型,根据带型信息利用JoinMap3.0软件构建了标记间的连锁图,得到19个连锁群,包含81个标记。利用公共图谱信息,将未连锁的标记,整合为含有106个标记,20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利用Qgene及WinQTLCart 2.5定位到一致的大豆低聚糖组分相关QTL位点共11个,其中1个葡萄糖含量QTL,位于E连锁群上,相关标记为Satt598;3个果糖含量QTL,分别位于E、D2和G连锁群上,相关分子标记分别为satt598、satt372和satt324;2个蔗糖含量QTL,分别位于M、I连锁群上,相关标记为satt680,satt270、2个棉籽糖含量QTL,分别位于M、O连锁群上,相关标记分别为satt150及satt478、satt282;1个水苏糖含量QTL,位于H连锁群上,相关标记为satt635、satt353;2个总低聚糖含量QTL,分别位于M、L连锁群上,相关分子标记分别为satt150和satt313。水苏糖含量QTL的效应值最大,且加性效应为正向,此位点为主效QTL位点。本研究获得的低聚搪相关SSR标记为大豆低聚糖分子辅助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有望加快大豆低聚糖专用加工品种选育进程。
  • 摘要:为研究大豆对SMV抗扩展的遗传机制,以抗病差异明显的中豆29和中豆32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人工接种SC-3株系。以病情指数为抗性指标,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该RIL群体对SC-3株系的抗性遗传符合B-2-3遗传模型,即抗性由2对等加性主基因控制,加性效应为-9.78,主基因遗传率为97.65%。在3个染色体上检测到3个抗性相关QTL,表型贡献率为10.80%~13.41%。
  • 摘要:利用航天育种专用卫星“实验八号”搭载大豆品种中黄13、中黄17、中黄19、中黄35、中黄36和中黄38等6个品种,每品种搭载1kg种子,对回收的种子采用改良系谱法分别按品种混收、按熟期、株高、抗性、品质和产量等进行选择,对突出的单株和品系南繁加代。经连续3年的单株选择发现,航天处理对大豆的生育期有显著的影响,变异幅度在5~20d,选育早熟品系有可能实现。大豆株高发生显著的变化,株高的变异幅度在10~40cm,从中可选出具有生产潜力的矮秆或半矮秆的品系。航天处理对大豆后代品系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比筛选出高产品系。航天处理后代的品质性状如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均发生变异,中黄13CK蛋白质含量为45.07%,航天后代单株蛋白质含量变动在43.57%~46.11%;中黄38CK蛋白质含量为38.09%,航天后代单株蛋白质含量变动在37.73%~41.05%。中黄35CK含油量为22.72%,航天后代单株含油量变动在22.29%~24.59%;中黄36CK含油量为22.15%,航天后代单株含油量变动在21.91%~23.66%。亲本含油量高,后代含油量也高,如中黄35、中黄36。航天后代中对胞囊线虫的抗性影响有所不同,得到抗性较好的单株。2010~2011年根据产量进行品系选择,中黄38的航天后代表现较好,特别是A38-1(161-162行)表现突出,优于对照,定名为中作103。2011年中作103产量为2580kg/hm2,增产10.3%,达极显著水平;2012年,该品种继续参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 摘要:选择基础耐热性较强的大豆品种岔路口1号和金大332,耐热性中等材料苏丰和58-161,耐热性较差材料苏系5号和苏豆1号,1990年将上述材料全部繁种后分成两份,一半每隔1年在南京6月10~20日播种,开花时间稳定在7月底8月初,让其在连续10年的高温条件下接受自然驯化,另一半存放于冷库内,于2000和2010年各种植1次。2011年在高温胁迫栽培下比较高温驯化材料和未驯化材料的耐热机制积累效应。结果表明,经过高温驯化的材料籽粒产量增加了69.38%,基础耐热性较强、中等、较差的材料分别增产40.50%、47.38%和114.25%。在其他农艺性状方面,以6个品种的综合表现看,经过高温驯化的品种,在高温胁迫栽培下,单株产量、单株荚数和每荚粒数分别比未驯化材料增加了62.89%、43.70%和13.37%,百粒重则下降了2.74%。说明经过高温驯化的材料,抵抗高温逆境的能力明显增强,最终导致了产量的明显上升。在产量构成因素中,以单株荚数的贡献最大,其次为每荚粒数,百粒重呈轻度负向效应。推测大豆耐热机制的积累来源于沉默基因被不断激活,这种激活具有双重意义,一是激活的不可逆性,激活后的基因会稳定的遗传给后代,并在后代予以稳定的表达;二是激活具有积累性和递增性,即先前被激活的是启动或激活阈值较低的沉默基因,只有在低能量阈值基因全部被激活后,高能量阈值基因才会被激活。
  • 摘要:低温是严重影响东北地区大豆种植以及产量的重要因素,大豆在芽期和苗期受低温影响更大。解决这一问题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培育耐低温品种。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主栽品种红丰11作为受体亲本,以来自美国的外源品种Harosoy作为供体亲本,构建了一套高代回交导入系,在BC2F4世代利用人工气候箱在6℃条件下,以轮回亲本为对照,分别进行大豆芽期及苗期的耐低温筛选。共得到表现明显优于轮回亲本的芽期耐低温超亲个体41个,苗期耐低温超亲个体45个。利用多态性较好的64对和51对SSR引物分别对两时期超亲个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结合表型数据,利用卡方检测和方差分析两种遗传分析方法定位QTL。定位到25个与芽期耐低温相关QTLs。13个与苗期耐低温相关的QTLs,其中有10个QTLs是芽期及苗期耐低温共同检测到的。结果表明大豆芽期耐低温和苗期耐低温存在部分的遗传重叠。研究结果将为大豆耐低温分子机理研究和培育兼抗性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 摘要:2003~2011年间,应用田间自然病圃法和温室盆栽方法,对来自于13个省市的779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鉴定与评价。鉴定材料主要包括吉林省539份、黑龙江省58份、辽宁省51份、山西省16份、内蒙17份、河北省10份、北京市42份、安徽省5份、广西自治区6份、广东省8份、河南省17份、山东省6份、江苏省4份。从试验中选出19份抗病种质,占鉴定总数的2.44%,分别是丰源001-3、93155、吉黄229号、黑交01-1900、94128-8、YX04-6561、7491、201102-25、齐黄30、齐黄31、抗线虫6号、抗线虫7号、九农21、CM2008-12、公交2001-336-7、齐黄32、齐黄28、齐黄33、白农10号等,这些品种(系)经鉴定抗性较稳定,可作为抗性育种材料。另外,鉴定试验中表现中抗的材料156份,占总数的20.03%;表现中感的材料329份,占总数的42.23%;表现感病材料275份,占鉴定总数的35.3%。
  • 摘要:化学品质是大豆遗传改良的重要性状之一。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东北大豆微核心种质化学品质性状的分析,明确其分布范围与规律并发掘具有优异化学品质特性的大豆新种质。试验以241份东北大豆微核心种质为材料,测定其蛋白质、脂肪、脂肪酸组分及16种氨基酸的含量,采用SSPS软件分析评价资源材料的品质性状。研究结果表明,所分析的化学品质性状均有较大的变异幅度。
  • 摘要:由致病菌大豆疫霉(Phytophthora.sojae)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病害。全世界每年由大豆疫霉(P.sojae)引起的经济损失达到10~20亿美元。培育抗性品种是控制大豆病害发生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实验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探讨大豆接种大豆疫霉菌株PNJ1后大豆下胚轴蛋白在蛋白水平上的变化。利用双向电泳(2-DE)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串联质谱(MALDI-TOF/TOF)技术,结果表明,与未接种大豆疫霉的植株相比,共鉴定到46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在抗病品种(系)豫豆25中鉴定到26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其中12个上调表达,14个下调表达;在感病品种(系)NG6255中,鉴定到20个差异表达蛋白点,11个上调表达,9个下调表达。在这些差异表达蛋白中,与能量调控有关的蛋白占所鉴定蛋白的26%,其中以糖酵解和光合作用中的酶占据主导地位;11%与代谢有关;15%涉及蛋白命运;9%涉及蛋白合成;11%涉及抗病防卫;参与次生代谢的占4%,另外未知蛋白达到24%。本研究结果为研究植物—卵菌在蛋白水平上的互作提供重要信息。
  • 摘要:大豆是一种高需氮作物,对氮素的利用直接影响到大豆的品质和产量。挖掘与克隆大豆在氮素胁迫条件下诱导高表达的基因的启动子,对于在转基因作物新品种中调控功能基因表达,有效发挥基因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以大豆品种中黄13为材料,利用大豆幼苗水培系统,分别进行了不同氮素水平下的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分析。根据氮胁迫下的基因表达变化水平,初步挑选了29个在根或叶中高水平表达且响应低氮胁迫的基因。利用实时定量PCR进一步对各初选基因进行表达水平、器官特异性及对低氮胁迫响应能力等方面的检测,确定了两个在叶片或根系高丰度表达且响应低氮胁迫的基因其中RNDI编码一个大豆自噬相关基因,LNDI编码一个转录因子。研究结果表明,RNDI和LNDI两个基因的启动子都响应低氮胁迫,利用这两个启动子,与其他功能基因组合,可以在植物受到氮素胁迫时有效地调控功能基因的表达。
  • 摘要:磷是一种植物生长发育必须的大量营养元素,为了应对缺磷,植物发展了一系列的机制,包括改变根系结构去更多吸收环境中的磷,改变体内代谢促进磷的循环利用等,许多分子调控元件包括转录因子、膜转运蛋白、植物激素等都参与植物磷信号调控途径。miRNA是一类长度为20~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广泛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逆境胁迫的应答反应。在大豆中已经鉴定了约400个成熟的miRNA,其中部分已鉴定参与大豆对低磷胁迫的应答。为了进一步鉴定是否有更多的miRNA参与这一过程,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技术比较了低磷胁迫和正常处理情况下大豆根和茎里面miRNA的累积情况,采用的材料是磷高效的大豆品种BX10,通过收集低磷胁迫和正常处理条件下3d、6d、9d和12d的根和茎,分别构建了根和茎的小RNA文库,高通量测序后鉴定出了183个已知的miRNA、99个保守的miRNA和126个新的miRNA。比较低磷和正常处理条件下根和茎中miRNA的表达丰度,发现了27个已知miRNA,16个保守miRNA和12个新miRNA在根中存在显著差异,而34个已知miRNA, 14个保守和7个新miRNA在茎中差异显著。通过荧光定量PCR对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进一步验证,发现部分miRNA的表达与侧序结果一致,也有一部分不相吻合。同时分析了预测的靶基因的表达情况。
  • 摘要: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以选育蛋白质、脂肪含量总和≥60%,产量较对照品种增产≥8%,中抗灰斑病的大豆新品种为目标,2002年以绥98-6007为母本,绥00-153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5个世代,系谱法选育而成。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0 cm,无分枝,紫花,长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深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浅黄色,百粒重20g,蛋白质含量39.70%~40.48%,脂肪含量19.64~21.39%。接种鉴定表现中抗—高抗灰斑病。在适应区,生育日数118d,需活动积温2400℃。茎秆较抗倒伏,节短节多,主茎结荚型,花多荚密,顶端帽大,三粒荚多,不炸荚。不抗蚜虫。品种产量表现:2006~2007两年鉴定试验平均产量3437kg/hm2,比绥农28增产10.2%。2008年省预备试验平均产量2800.8kg/hm2,比对照品种绥农28增产13.3%。 2009~2010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10.1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8增产12.0%;2011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601.8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8增产9.8%。rn 适应区域及栽培要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以及吉林、内蒙、新疆等省区相适应的积温区域种植。该品种在适应区5月上旬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水条件地块种植,采用垄作栽培方式,一般保苗20万株/hm2。采用精量点播机垄底侧深施肥方法,施肥磷酸二钱、尿素、钾肥,施用量分别为135kg/hm2, 45kg/hm2 60kg/hm2。及时铲趟,遇早灌水,防治虫害,完熟收获。注意不宜小垄密植,加强蚜虫防治。
  • 摘要:大豆新品种 汾豆62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人工有性杂交,通过系统选育而成。1997年配制杂交组合:(晋豆19号×科新3号)F1×晋豆23,1998~2001年为选种圃,2002~2003年参加品鉴、品比高级试验。2008年自定名汾豆62, 2009年起进行种子扩繁。2010年参加山西省晋西山区早地小面积多点试验,在吕梁和临汾山区早地进行试验,6点次平均产量2740.5kg/hm2,比对照晋豆21增产3.3%;2011年续试,在吕梁山区早地进行试验,5点次平均产量1945.5 kg/hm2,比对照晋豆21增产9.8%;两年平均产量2343.0 kg/hm2,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5.6%,增产点81.8%。2011年9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田间考察,完成试验程序。2012年3月11日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晋审豆2012002。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39d,株高70~95cm,主茎节数1820节,分枝数4~6个,白花,灰毛,披针叶,无限结荚习性,直立生长习性,抗旱系数0.7025。单株结英数4565个,三粒英居多,单株粒数95~150粒,单株粒重16~19g,百粒重17.2g。黄色种皮,子粒肾形,淡褐脐。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粗脂肪(干基)含量17.30%,粗蛋白(干基)43.38%。该品种产量高、抗早性强,抗病性好,适宜山西省西部严重干早山区及同类地区春播种植。
  • 摘要:铁豆53号由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为铁9809-2-1。201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rn 品种特征特性圆叶,紫花,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1.8cm,单株有效荚数53.5个,百粒重20.0g。籽粒圆形,黄皮,黄脐,生育期130d。2009~2010年品质分析平均粗脂肪含量为22.22%,粗蛋白含量为38.97%。田间表现抗病抗倒伏。2009年接种鉴定中感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中感3号株系,病圃鉴定中感胞囊线虫病;2010年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中感3号株系,病圃鉴定感胞囊线虫病。rn 产量表现:2009年区域试验7个承试点平均产量3580.5kg/hm2,比对照铁丰31增产11.6%,增产极显著。2010年区域试验8个承试点平均产量3328.5kg/hm2,比对照铁丰31增产1.4%,增产不显著;2009201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454.5kg/hm2,比对照增产6.4%。2010年生产试验6个承试点平均产量3180.0kg/hm2,比对照铁丰31增产0.3%。rn 适应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铁豆53号适宜在陕西关中平原、宁夏中部、甘肃中部和辽宁锦州、瓦房店、沈阳地区春播种植。rn 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穴播,每穴留苗2株,保苗15.0~19.5万株/hm2,亩施农肥30000~45000kg/hm2,复合肥375kg/hm2。
  • 摘要:选择背景丰富、性状优良材料杂交,早代选择生育期适中、单株荚数和分枝数多的单株,高代田间总评选择株系和品系。2008年大豆新品种濉科998通过安徽省审定,编号为皖豆2008002;2011年通过国审,编号为国审豆2011010。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等问题。
  • 摘要:本研究以“晋大73×RR1”杂交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对杂交亲本及后代的生物学性状、品质性状和抗性基因进行分析,利用DPS、Quantity One等软件,全面研究了杂交后代抗草甘膦大豆的产量、品质和抗性的遗传特性,为高产优质抗除草剂大豆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 摘要:大豆蚜虫是世界范围的农业害虫。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鉴定S5和S16资源的抗蚜虫类型和两个材料中抗性基因的遗传规律。非选择性试验、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S5对蚜虫表现排趋性抗性,S16表现强抗生性。在S5与“东农47”杂交组合243株F2代单株中,有178株表现为抗蚜,65株表现为感蚜,F2:3家系验证F2代的表型,S5中抗蚜虫为一个显性单基因控制。在S16与“东农47”杂交组合240株F2代单株中,有178株抗虫,62株感虫,符合3∶1分离比,F2:3代群体验证也支持单基因遗传的结果。本研究结果为两个抗虫基因的分子定位奠定基础。
  • 摘要:中国栽培大豆细胞质遗传基础越来越狭窄,据研究,黑龙江大豆品种66.23%的细胞质来自于黄宝珠和白眉,山东省1949年以来推广的86个大豆品种细胞质84.88%来源于齐黄1号、莒选23,黄淮海地区育成105个品种,细胞质66.7%来源于此;陕西省育成品种的细胞质主要来自齐黄1号,占育成品种的57.1%。可见我国生产上大豆品种的细胞质遗传基础非常狭窄。育种工作者为了拓宽栽培大豆的遗传基础,纷纷利用野生大豆作为杂交改良的亲本。承德农科所自1990年起,尝试用高蛋白野生大豆做母本与栽培大豆杂交,并且获得了成功,培育出的栽培大豆新种质没有出现象玉米种间杂种后代那样难于克服的缺点。作母本不仅扩宽栽培大豆细胞核遗传基础,还能拓宽细胞质遗传基础。rn 目前已选育出有野生大豆细胞质的高蛋白、高产、抗大豆食心虫的新品系几十个,其中8702,9517, 0220等品系已经基本稳定。野8530品系经河北省农科院作物所化验,其蛋白质含量高达51%,还有大量的优秀的种间杂交后代。这些材料目前在国内极少见,这也是承德农科所大豆育种的最大创新之处,河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总体水平达到了国内首创,国际领先,2004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 摘要:本研究以目前中国推广面积最大、高产、广适应性等优良性状的栽培大豆品种中黄13为父本,以抗病新品系中品03-5373为母本杂交衍生的254个重组自交家系群体为材料,构建了由508个分子标记(313个SNP,24个InDel,167个SSR和4个EST-SSR)组成的遗传图谱。图谱总长度为2635.63cM,覆盖大豆基因组长度约为0.88GB,约占大豆基因组总长度的80%。利用IciMapping V3.1软件的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法(ICIM)对3点6个环境的大豆株高和百粒重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株高相关QTL11个,单个QTL可以解释2.02%~47.60%的表型变异,其中环境间稳定的主效QTL2个,与环境互作的株高QTL4个;百粒重相关QTL18个,单个QTL可以解释2.13%~14.35%的表型变异,其中环境间稳定的主效QTL5个,与环境互作的百粒重QTL7个。抗大豆胞囊线虫4号、14号生理小种的QTL 3个,分别位于D2、F、G三个连锁群上,可解释的遗传变异的范围是7.1%~14.2%。其中,D2和G连锁群上的位点均兼有4号和1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与己发表的研究比较,这些主效QTL皆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被检测到,可用于下一步的QTL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摘要:周口市农科院大豆育种始于1970年,20世纪70~80年代初用辐射育种方法,育成新品种4个,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同期引进的跃进5号,通过在该地区多点鉴定、扩繁、推广,使跃进5号得以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1980年“引进鉴定推广大豆良种跃进5号”获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80~90年代中期利用有性杂交的方法,育成了通过河南省审定的大豆新品种3个,这3个品种的育成促进了该地区大豆单产的迅速上升,单产由80年代的1033.65kg/hm2提高到1650kg/hm2,在黄淮海中南部迅速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达到了200万hm2.豫豆6号获国家发明三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豫豆11、15号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九五”~“十五”期间育成了通过河南省审定的大豆新品种2个。其中,豫豆24号1999年获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二等奖,2002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品种大粒,中熟,在黄淮海中南部累计推广种植76.7万hm2,获社会经济效益4.89亿元,在黄淮海大豆生产更新换代中起动了很大作用。豫豆26号是一个优质、高产品种,其蛋白质含量达到47.92%,在黄淮海中南部累计推广63.8万hm2。2004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十一五”期间周口市农科院育成了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大豆品种6个。其中,3个通过国家审定。周豆11、12号均属于高脂肪含量品种,其脂肪含量分别为22.36%和22.41%,分别于2005, 2009年获农作物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周豆12号在黄淮海地区累计推广种植69.3万hm2,成为该地区大豆生产主导品种,2011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周豆19号自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以来,在豫、皖、苏、鲁4省迅速推广。“十二五”初年,周豆18号通过国家品审会审定,其脂肪含量达到22.28%,是一个高油、高产品种,也正在逐步被广大种植户种植。周口市农科院育成大豆新品系在河南省和国家区试中表现优良,望有性状优良的后续品种。
  • 摘要:大豆(Glycine max)是由其近缘种野生大豆(Glycine soja)驯化而来的重要经济作物。野生大豆虽然种子小,但是较栽培大豆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拟南芥中DA1基因编码一种泛素受体,它由532个氨基酸组成,含两个UIM(泛素相互作用域)和一个LIM(锌指结构域),通过限制细胞的增殖周期,最终控制器官大小。它对ABA处理也有很强的响应,而且在其启动子区还发现许多与激素、抗性等相关的应答元件,这些结果暗示它可能参与胁迫应答。本研究以野生大豆(ZYD00006)和栽培大豆(绥农14)为试材,对DAI基因家族的分子进化及表达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包括:1、用生物信息学的手段分析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中DAI基因家族的序列和系统进化关系;2、比较研究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中DA1基因家族在各种胁迫下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功能分化。目前研究结果发现,DA1基因家族在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中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分子进化中可分为2个大枝Grroup1和Group2。基因结构和保守域等分析发现。Group2更为保守,而Group1分化较大,说明其功能可能发生更多的分化。在各种胁迫,如盐、干早、酸碱等,的处理下,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中该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应答模式确实发生了分化,初步的转基因功能分析结果也支持其功能分化假说。这些研究结果对大豆进一步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