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激励
地震激励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力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24131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振动工程学报、建筑科学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4年上海“机械工程、热能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第八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第六届全国抗震加固改造技术学术研讨会等;地震激励的相关文献由323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润林、周锡元、闫维明等。
地震激励—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4131篇
占比:99.48%
总计:24257篇
地震激励
-研究学者
- 杨润林
- 周锡元
- 闫维明
- 刘锡荟
- 李宏男
- Seyed Amin Mousavi
- 宋刚
- 李杰
- 杜永峰
- 林家浩
- 祝长生
- 陈拥军
- Amir K.Ghorbani-Tanha
- 于仲洋
- 于骁
- 何官剑
- 倪艳春
- 叶舟
- 吴志刚
- 吴攀
- 周湘鄂
- 周福霖
- 威廉·O·伍登
- 安应琪
- 宋波
- 张健
- 张凤亮
- 张洵安
- 张鸿儒
- 张鹏
- 彭勇波
- 朱宏平
- 李俊
- 李喜梅
- 李忠献
- 李昊
- 李春
- 李超
- 杨斌斌
- 杨礼东
- 杨阳
- 樊剑
- 母渤海
- 王建国
- 王艺环
- 缪维跑
- 罗永峰
- 董钢
- 谢尔基·A·科斯绰夫
- 谭述君
-
-
李哲;
伍世英;
许昌
-
-
摘要:
为了提高石油深井钻机井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实验和仿真技术明确其结构在地质灾害下的破坏形式很有必要。借助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BAQUS对ZJ70D深井钻机K型井架在不同地震载荷下的动态响应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建立其仿真模型及相关模态分析和地震时程分析。最后对该井架缩尺比为1:10的相似模型进行了模态试验,通过对比试验与仿真结果,发现前5阶频率的最大偏差为9.66%,说明井架仿真模型能准确反映原型的动力特性,采用该模型进行地震时程分析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马鸿川
-
-
摘要:
为掌握橡胶支座在受到地震波影响条件下的抗震性能,将橡胶化学回弹系数作为参照,开展不同地震激励下连续梁桥高阻尼橡胶支座减震性能的研究。使用有限元建模软件,在Midas Civil界面中建立连续梁桥高阻尼橡胶支座结构有限元模型,输入不同地震动;参照橡胶的分子动力学原理,设计连续梁桥高阻尼橡胶支座在地震作用下动力方程,计算不同地震激励下支座截面内力。通过测试证明,当地震加速度参数为0.6 gm/s2、橡胶的化学回弹系数在0.6~1.0范围内时,橡胶支座弯矩达到最大值,此时,连续梁桥高阻尼橡胶支座的抗震性能达到最佳。同时,连续梁桥高阻尼橡胶支座在受到外界地震波的影响时,会发生弹性位移,弹性位移会随着地震加速度的增加而呈现对应的增加趋势。
-
-
王彦超;
苏永涛;
刘景琛
-
-
摘要:
安全厂房属于核电站抗震I类建筑物,其楼层反应谱计算是结构设计重要环节。在不同地震激励作用下,基于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通过ACS SASSI软件计算得出结构楼层反应谱,并分别进行各楼层在不同阻尼比下X、Y、Z三方向反应谱曲线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层反应谱曲线峰值与地震激励输入成正相关;地震激励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应谱峰值随阻尼比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厂房楼板中心节点高度的增加,反应谱和加速度响应峰值在水平向的放大效应明显增大。
-
-
-
-
-
薛睿渊;
俞树荣;
张希恒
-
-
摘要:
本文研究了以地震响应与地震激励的比值和管道振动控制方程误差为目标特征值时,利用地震响应反演管道中结构参数的可行性与差异.推导了两种方法可通用的迭代数学模型,利用地震响应反演某管道有限元模型中的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合适条件下二者反演结果具有类似的精度,但基于地震响应与地震激励比值的方法具有更高的鲁棒性,适合使用位移响应;基于振动控制方程误差的方法对反演参数初始估计的依赖性更低,适合使用加速度响应.
-
-
-
-
-
-
-
Fang Zhou;
方舟;
Chen Zhiping;
陈志平;
Liu Deyu;
刘德宇
- 《第八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本文对钢制的大型带外浮顶的圆柱形储液罐模型进行振动台模拟实验,通过在不同工况下,对实验结构系统输入水平和竖直两种方向地震激励来测试和分析其地震响应情况,得到两种激励方向下,储液高度、有无浮顶情况、地震波幅值和频率等各种因素对模型结构系统动态响应行为的影响以及它们的联合作用,并得到各种工况下模型结构系统的绝对位移和提离响应行为规律.此外,本文还系统地阐述了实验中所选用的实验台设备、实验方法、罐体模型设计、传感器、数据采集、测点布置方法和地震激励的输入方法等实验中的重要因素.本实验的研究将为理论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等研究项目提供可靠的依据.
-
-
张鹏;
王艺环
- 《第六届中国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交流大会》
| 2018年
-
摘要:
在地震工程中,利用传统的随机过程模型来建立动态不确定荷载的随机过程模型需要大量的时间历程实验样本.本文基于地震记录因受成本或实际因素限制导致的样本贫乏,提出以非概率的集合理论凸方法为理论基础的非随机过程,解决实际工程对地震荷载随机过程函数分布形式的灵敏问题.并针对长输埋地管道在地震作用下的时间随机性变化,引入区间模型和强度包络函数建立区间非平稳地震荷载模型.根据地面运动的时域非平稳特征结合非随机过程振动理论推导了埋地管道的动力响应,并利用求解出的埋地管道在内压作用下的管道强度,结合Yon-Mises第四强度理论建立了非随机过程地震荷载下的埋地压力管道动力响应式.根据理论分析出的简化公式并结合非概率可靠性理论针对某成品油管道进行了非概率可靠性分析.研究表明,在小样本情况下利用凸模型处理荷载的时变不确定性以及进行结构的可靠性分析,这对小样本的实际工程的抗震可靠性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FENG Xiao-dong;
冯晓东;
JIANG Ge;
蒋舸;
DU Shi-gui;
杜时贵
- 《第26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为实现张拉整体结构在地震激励下振动控制效果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二次型线性最优控制理论(LQR)的作动器布置策略方案.基于MATLAB的Simulink仿真模拟平台,采用三组比值不同的参数研究了一个由8根压杆30根拉索组成的平面张拉整体梁的振动特性,分析讨论了六组作动器布置位置对振动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作动器布置原则取决于形变控制和作动力成本两大因素;相比增加形变约束的重要性,LQR控制器对增加作动力控制的重要性更为敏感,即增强作动力的控制能够使位移相应的增加,而减弱相同幅值的控制却不能够使位移相应的减少;最终设计方案取决于结构体系本身的需求.
-
-
曲扬;
罗永峰
- 《第十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由于重型厂房钢结构结构形式的特殊性,目前尚无针对性的实用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基于结构整体刚度参数的模态推覆分析方法,对重型厂房钢结构在水平横向地震激励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基于整体刚度参数的模态推覆分析方法计算位移响应精度较高,而且随着推覆模态组合阶数的增加,该方法在位移响应和塑性杆件判断等方面的计算精度均有所提高.此外,通过一系列算例分析说明,该方法计算精度稳定,可信度高.
-
-
-
王增春;
何艳丽;
陈务军
- 《建筑结构高峰论坛—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有别于传统TMD,本文提出的内部子结构调谐质量阻尼器(iTMD)是一种利用建筑自身的某一独立单元(内部子结构)作为质量块通过弹簧、阻尼器和橡胶支座等媒介与主体结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减震耗能系统.iTMD的优点是不增加结构的自重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子结构的自振频率,使其尽量接近主结构的基本频率或激振频率,使主结构在受到地震激励时振动反应衰减而受到控制.通过计算获得相应减震参数和合理布置iTMD系统,将iTMD减震技术应用于上海证大五道口广场商业建筑的减震设计中,分别进行的弹塑性静力推覆(Pushover)分析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iTMD系统的安装,能够较好地减少地震效应,具有简单、高效、经济等优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