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响应
频率响应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3年内共计2733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36篇、会议论文229篇、专利文献62179篇;相关期刊754种,包括电力系统自动化、家电大视野、音响世界等;
相关会议208种,包括中国声学学会第十一届青年学术会议、2013年MSC50周年庆典暨中国区用户大会、第十五届中国重庆国际汽车工业展学术论坛暨商用车关键技术交流发展论坛等;频率响应的相关文献由552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卫东、刘永、张尚剑等。
频率响应—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2179篇
占比:96.79%
总计:64244篇
频率响应
-研究学者
- 李卫东
- 刘永
- 张尚剑
- 周利军
- 晋萃萃
- 宋丽娟
- 祝宁华
- 张雅丽
- 邹新海
- 刘柳
- 王恒
- 刘娆
- 朱梦梦
- 江俊飞
- 潘时龙
- 王亚刚
- 申家锴
- 薛敏
- 高仕斌
- 全锐
- 刘宇
- 卫兵
- 巴宇
- 朱全聪
- 杨军
- 潘文霞
- 王梦珂
- 罗强
- 翟少磊
- A·R·雷诺
- M·E·罗森克兰茨
- P·沃特霍斯
- 丰树平
- 曲天阳
- 李威
- 李明
- 温可瑞
- 郭蕾
- 金辉
- 鞠军委
- 韩顺利
- 黄伟
- 卿燕玲
- 孙兆林
- 李强
- 李胜
- 王刚
- 王勇
- 王琦
- 阮健
-
-
龚飞;
卢东斌;
邹强;
张靖
-
-
摘要:
特高压直流输电由于具有输送距离远、输送容量大等优势而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一个特高压直流工程的设计中,控制器参数的优化选取至关重要,其直接决定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及动态响应性能。传统的控制器选取方式一般采用经验试凑法,在系统参数发生较大变化时,会耗费大量时间重新调试参数。根据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参数调试问题,给出了一种能较精确反映直流输电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此模型,运用根轨迹方法能快速判定出系统的稳定边界,并给出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实用的运用频率响应法设计控制器参数的方法。
-
-
秦毅;
刘国海
-
-
摘要: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以及高压直流电量HVDC的大规模应用,电力系统惯量响应与一次调频响应的能力不断减弱,威胁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针对于惯量响应的估算、新能源发电参与惯量响应和一次调频的控制策略设计,并未展开电力系统一次调频功率估算的研究。论文提出了基于惯量响应支撑功率的电力系统一次调频功率估算。阐述了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的过程及作用范围。估算电力系统在扰动中惯量响应所提供的支撑功率。根据支撑功率的估算值,计算并绘制一次调频功率曲线。在Digsilent Powerfactory仿真软件中以10机39节点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论文的参考价值。
-
-
周利军;
周祥宇;
林桐;
吴振宇;
高仕斌;
张陈擎宇
-
-
摘要:
以1台含梯级叠铁心自耦变压器的分裂式绕组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计算和均质化建模获得频变下含梯级叠铁心的导磁特性;然后,运用有限元软件计算绕组电感和电阻的频变特性;再以变压器绕组线饼为单元,在MATLAB中建立考虑频变特性的绕组状态空间方程的解析模型,计算正常及轴向移位故障下绕组的频率响应;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随着频率的逐渐增大,变压器叠铁心的各向异性相对有效磁导率和绕组的电感均逐渐减小,而绕组的电阻逐渐增大;理论值与实测值对比,正常、轴向移位故障下绕组频率响应曲线变化趋势一致,这2种情况下考虑频变特性的谐振点频率最大误差分别为-3.35%和5.42%;考虑和未考虑叠铁心梯级影响时,谐振点频率最大误差分别为-3.35%和-8.48%。可见,考虑叠铁心梯级影响后再均质化建模可提高绕组频率响应的建模准确度,有效提高了绕组电感参数计算精度,解析获得频率响应曲线也更加准确。
-
-
李正文;
王祥旭;
丁奇力;
曾辉;
孙乔;
李卫东
-
-
摘要:
综合考虑基于模型驱动以及数据驱动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分析方法在实时应用中存在的计算速度、计算精度及泛化能力等方面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数据融合驱动的频率响应分析方法。该方法在建模过程中,选取系统频率响应模型作为基于模型驱动的频率初测模型,对系统的频率响应动态过程进行初步预测;选取由粒子群算法优化参数后的极限学习机模型作为基于数据驱动的频率修正模型,对初测频率响应进行误差修正。在保证计算速度的前提下大幅提高计算精度,同时减少模型对样本数据的依赖程度,提高融合模型的泛化能力。通过WSCC 3机9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仿真算例的设计与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扰动后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动态过程,并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可为电网的调度控制提供辅助决策,以防止系统出现频率崩溃事故。
-
-
朱梦梦;
束洪春;
何兆磊;
林聪;
朱全聪;
马御棠
-
-
摘要:
接地极直流电流互感器的宽频测量性能对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保护意义重大,由于缺乏现场宽频特性试验技术和关键设备,一直未开展有效的现场检测。文中结合接地极实际运行工况,提出了一种接地极直流电流互感器宽频特性现场试验技术。研制了基于数字物理仿真的小型化高频电流源及一体化宽频试验装置,解决了多类型标准信号高准确度采集、提取以及数据同步的难题。为了降低现场试验对高频电流源容量的要求,建立了现场宽频试验一次回路等效分析模型,提出减小回路面积的两种可行方案,并在现场完成接地极直流电流互感器直流分量、频率响应、直流分量叠加谐波检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
闫斯哲;
王维庆;
李笑竹;
范添圆
-
-
摘要:
针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导致的系统惯性和频率响应能力下降、调频需求增加以及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一种计及源端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动态经济环境跨区鲁棒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为双层优化模型,在传统鲁棒理论中加入可再生能源的空间集群效应构建随机变量的不确定集,以弥补其过于保守的缺点。在此基础上,双层优化得到最优机组组合并满足调频需求以及火电机组的动态频率约束,通过火电机组与送端储能共同参与调频,使得跨区电力系统能够达到鲁棒性和经济性的平衡。同时针对模型特点,分别采用飞蛾扑火算法和基于滤子技术的自适应蝴蝶算法对模型进行分层求解。研究结果表明,较小的置信概率会使得系统经济效益更好,且空间约束参数对于调度结果和运行方案影响显著。
-
-
-
-
摘要:
Shure第二代SRH840A和SRH440A耳机面市。SRH,专为创作者和录音专业人士而设计,两款新型号做了设计升级,兼具Shure的标志性音质和与之相配的出众外观。两款耳机都经过优化,有多项细微的改进,包括更低的谐波失真和更精确的左右发声单元匹配,适合用于重要场合聆听和录音室监听。SRH840A专业级监听耳机采用40mm动圈钕发声单元,提供准确修正的频率响应,带来丰富浑厚的低音、清晰准确的中音和优美高亢的高音。宽大的软垫头梁与可折叠设计相结合,打造高质量的使用体验。
-
-
杨德健;
许益恩;
高洪超;
郑太英;
金恩淑
-
-
摘要:
为解决现有双馈风电机组频率控制策略不能充分利用转子动能支撑电网频率及风机转速恢复造成的二次频率冲击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转速平滑恢复的双馈风电机组自适应频率控制策略。首先在电网频率支撑阶段,借助指数函数将风电机组频率控制系数和电网频率偏差建立耦合关系,使频率控制系数随频率偏差增加而变大,从而使风电机组在频率支撑阶段释放更多能量,提高频率最低点;其次在风机转速恢复阶段,借助一次递减函数在预设时间内将控制系数平滑减少至零,实现可控的转速恢复,同时消除转速恢复对频率的二次冲击。最后,通过EMTP-RV软件搭建了IEEE 4机2区域的电力系统模型,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
-
张震雷;
史美伦;
杜江
-
-
摘要: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的频域方法研究了聚合物改性水泥浆体的黏弹性,通过对柔量的复平面分析,采用二级标准固体流变模型来描述聚合物改性水泥浆体的黏弹性行为,并求得了模型参数.对3种配比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乳胶粉改性水泥浆体试样在0.01~100.00 Hz频率下的试验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二级标准固体流变模型简单实用,能较好地解释聚合物改性混凝土的黏弹性行为,进一步验证了频域方法的实用性,以及二级标准固体流变模型的适用性;所得结果对聚合物改性混凝土黏弹性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为满足干缩和徐变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
-
-
徐科;
徐晶;
李娟;
张雪菲
-
-
摘要:
为提升系统频率稳定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暖通空调负荷集群响应能力的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策略,采用建筑采暖热泵作为可控负荷参与系统调频服务。首先,通过构建等值热力学参数模型来描述热泵的控制温度动态过程。进而根据用户温度舒适范围确定单体热泵的调频可控域,判断热泵是否可参与调频响应,保障热泵工作过程中的控制温度满足用户需求。同时,构建暖通空调负荷集群的频率调节架构,对集群频率调节能力进行量化。通过引入热泵温度状态SOT(state of temperature)参数与响应时间裕度作为频率控制参数,确定热泵的状态切换顺序,提出一种基于暖通空调负荷状态切换顺序的系统频率控制策略。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频率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
-
-
-
高小慧;
李亮;
易辉强;
樊慧娟
- 《2019 Altair 技术大会》
| 2019年
-
摘要:
本文以某商用车使用的一款直通滤与挡泥板支架总成为研究对象.运用HyperWorks软件对直通滤与挡泥板支架总成进行基于模态的频率响应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对直通滤与挡泥板支架总成提出结构上的改进方案,并对改进后的直通滤与挡泥板支架总成进行基于模态的频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结果与原结构相比,应力值降低,满足日常使用要求.
-
-
王蓉;
刘婷;
袁仁炼;
曾桃涛
- 《2019 Altair 技术大会》
| 2019年
-
摘要:
本文利用Altair公司的OptiStruct求解器对粗滤器支架总成分别进行了约束模态分析、过载分析及基于模态法的频率响应分析,其过载分析中均满足要求,但在Y向加速度激励作用下的频响分析中,挡板支架的圆角过渡处存在较大的应力,且不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比前六阶的模态结果和挡板支架的应力云图结果,增加挡板支架与粗滤器支架的连接,使挡板支架在Y向频响分析中最大应力下降了30%,最终粗滤器支架总成均满足设计要求.
-
-
孟鸣;
徐韬光;
李鹏;
徐智虹;
曾磊;
杨涛
- 《第二届全国加速器束流测量、控制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壁电流探测器(WCM)是一种非拦截式的束流测量探头,根据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的设计需求,在直线到环束流输运线段(LRBT)共布置了3个WCM探测器,用于在散束腔调试过程中,对324M微脉冲进行观测,辅助观察25Hz宏脉冲变化情况.根据探头的频率响应需求优化物理设计,并选取相适应的磁性材料填充.在调束实验中壁电流探测器观测到了束流微脉冲结构,辅助束流调试,后续可以在流强测量和纵向结构的研究提供进一步参考.
-
-
彭迪;
刘应征
- 《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青年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作为一种非接触式,高时空分辨的表面压力测量技术,快响应压敏漆(Fast PSP)在近二十年中得到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从Fast PSP技术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作者所在课题组近期的研究成果,对该技术的发展现状,尤其是其在低速、高超声速以及高转速测试环境下的应用进行概述;其次从当前航空航天前沿研究的需求出发,指出现阶段阻碍Fast PSP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如频率响应不足,耐温性差等;最后就该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尤其是开展学科交叉合作研究的必要性展开探讨.
-
-
Gao Ran;
高然;
Lu Danfeng;
逯丹凤;
Cheng Jin;
程进;
Qi Zhimei;
祁志美
- 《第十四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本文主要研制了一种光纤Fabry-Perot腔振动传感器.光纤振动传感器通过光纤端面的反射光与振动膜的反射光形成Fabry-Perot干涉腔.振动信号通过反射光的强度变化进行解调.光纤Fabry-Perot腔振动传感器首先进行了幅度和频率响应的研究.通过实验表明,传感器的幅度灵敏度为16.91V/g,频率响应范围为100~700Hz.在研究传感器基本性能的基础上,还将传感器进行实际应用,对火力发电厂的风机振动进行测试.实验表明,光纤Fabry-Perot腔振动传感器对风机X、Y、Z轴的振动信号具有良好的响应.同时传感器能够检测出风机在非正常工作状态和正常工作状态的区别.本文所研制的光纤Fabry-Perot腔振动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结构简单、探测范围广等特点.
-
-
-
尤泰文;
周劲松;
宫岛;
郑路
- 《“提高旅客舒适度”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针对国内轨道车辆的模态匹配问题,结合车辆系统的结构参数,建立了车辆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对整备状态下的车体模型进行模态计算,得出整备状态典型振型以及车顶、侧墙等主要部位的振动形式;根据车体底架频率响应分析结果,确定车体底架关键部位与车下设备共振部位,采用消极隔振理论进行模态匹配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底架频率响应的整车模态匹配策略能够成功建立车体的模态匹配表,规划车下关键设备和车体底架处的模态频率,避免车下设备与车体发生共振.
-
-
徐洪泉;
李铁友;
王万鹏;
廖翠林
- 《第二次全国水电站机电技术学术讨论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首先论述了锯齿波在水力机械的压力脉动和振动波形中大量存在,说明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锯齿波压力脉动产生的两大可能原因,其一是涡带空腔及周围自由涡带来的压力速升速降或空化空腔快速收缩-膨胀带来的冲击,其二是大幅值压力波在传播过程中因密度变化而产生的波形畸变;而对于尾水管涡带压力脉动而言,其主要原因是前者.在对锯齿波压力脉动进行快速傅里叶分析时,会分析出与主频压力脉动频率呈整数倍关系的所谓倍频分量,其实是一种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