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峰值加速度

峰值加速度

峰值加速度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355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建筑科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3篇、会议论文35篇、专利文献66462篇;相关期刊133种,包括地震学报、中国地震、震灾防御技术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交流会、全国第二届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等;峰值加速度的相关文献由896位作者贡献,包括俞言祥、史保平、徐钦等。

峰值加速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3 占比:0.47%

会议论文>

论文:35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66462 占比:99.48%

总计:66810篇

峰值加速度—发文趋势图

峰值加速度

-研究学者

  • 俞言祥
  • 史保平
  • 徐钦
  • 李小军
  • 崔建文
  • 曹均锋
  • 李佐唐
  • 田秀丰
  • 石玉成
  • 赵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田英侠; 李思润
    • 摘要: 针对远场地震采用峰值加速度(PGA)为强度指标不适用长周期结构的问题,本文选取了10条远场地震记录分析了其各类反应谱特性,并结合双线性单自由度(SDOF)体系在远场地震下的最大响应与12种强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提出将峰值速度(PGV)作为表征长周期结构远场地震强度的参数,进一步分别采用PGA与PGV作为强度调幅的方式对一座长周期的斜拉桥进行时程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PGA为强度调幅指标时,远场及普通地震对长周期结构作用结果差异较大,其中位移响应尤为明显;而以PGV为强度调幅指标时,可克服地震动特性带来的影响差异,使两类地震对长周期结构作用结果离散性减小,故远场地震作用下长周期结构以PGV作为强度调幅指标更为合理。
    • 梁师俊; 蒋蓓
    • 摘要: 针对地震随机性及场地条件随机性两种不确定影响下地面峰值加速度(ground peak acceleration,GPA)可靠性问题,该研究基于等效场地剪切波速的概率分布,推导了水平成层地基场地地震响应地面峰值加速度解析解的表达式,得出了场地地面峰值加速度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通过收集到的浙江某科技城100例场地土层实测数据,用Flac3D软件模拟分析了场地地面峰值加速度数值解,拟合了场地地面峰值加速度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场地地面峰值加速度在任意可靠度水平下的置信区间方程。结果表明,不管是解析分析还是数值分析,得到的水平成层地基场地地震响应地面峰值加速度都符合正态分布,且由解析分析得到的地震响应地面峰值加速度置信区间最大允许偏差值较由数值分析得到的最大允许偏差少,由数值分析得到的地面峰值加速度较由解析分析得到的地面峰值加速度分布更离散。
    • 王国康; 王运生; 刘江伟; 周粤; 苏毅; 毕杨杨; 向超
    • 摘要: 2019-06-17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6.0级地震后,双河镇布设了多个地震监测仪器,以获取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地震动相关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在同一介质下,60 m高程对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放大可达1~3倍,阿里亚斯强度放大可达2~5倍,同时微地貌的不同可使放大效应具有一定的方向优势;2)在同一高程不同介质条件下,相较于砂质泥岩,8~9 m的含碎石粘土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放大可达2倍,阿里亚斯强度放大可达3~5倍;3)加速度反应谱显示,较薄的崩坡积物覆盖层对地震波短周期分量的放大效应显著,对于刚度大、自振周期较短的建筑物损害大;4)强震山区房屋应尽量建在低海拔基岩之上,并选取与地基特征周期不同的建筑材料,避免产生共振作用。
    • 尹栋佳; 聂科琴; 刘政伟
    • 摘要: 桥梁舒适度是人行天桥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人行斜拉桥等大跨径轻柔结构,采用现行规范推荐的频率调整法,其设计合理性不足,限制了人行桥的建设发展。对比国内外规范,认为采用限制动力响应值法分析行人步行舒适度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参考德国人行桥规范EN03-2007,对某主跨88 m人行景观斜拉桥进行舒适度分析。结果表明,虽然该桥竖向自振频率<3 Hz,但在人流量小于0.85人/m^(2)时,行人舒适度优良,在0.85~1.5人/m^(2)时;处于中等舒适状态,满足人行桥的设计需求。
    • 周港圣; 周游; 周正华; 魏来; 魏鑫; 沈欣茹; 陈珍
    • 摘要: 根据强震动观测、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山脊地形对地震动具有显著影响。文章基于汶川地震主震及余震的三个地形效应观测台阵记录的三分量地震动加速度时程,经基线校正后计算得到各观测点的地面峰值加速度峰值加速度比和反应谱比,分析山脊地形对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脊地形对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显著,其地形地震效应随山脊地形的不同而变化,且地形效应具有方向性;水平向地形效应显著于垂直向;谱比是周期相关的,在所分析的周期范围内谱比不总是大于1.0。
    • 欧陈洋; 戴君武; 杨永强; 姜涛; 周宝峰; 宋廷苏
    • 摘要: 为分析永久位移型地震动对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文中对单层单跨结构有限元隔震模型分别输入永久位移型及非永久位移型地震动,以探究隔震结构在2种类型地震动输入下的地震响应差别。单层单跨隔震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相比较非永久位移型地震动,永久位移型地震动作用下隔震层加速度以及位移响应较大。当峰值加速度输入一致时,永久位移型地震动作用下隔震层峰值加速度相较于非永久位移型地震动增大约10%~30%;永久位移型地震动作用下隔震支座最大相对位移相较于非永久位移型地震动增大约10%~40%;随着2种类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加,隔震结构同一隔震支座的最大相对位移差值呈现出增大的趋势。
    • 肖亮; 俞言祥
    • 摘要: 对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应用时涉及的地震动参数、地震参数、基本模型、回归方法等方面的要点进行了阐述。以华北地区为例,简要介绍了数十年我国工程抗震设防应用中常用的几组浅壳地震峰值加速度、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的主要特点,并对其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总结了我国现阶段衰减关系研究的不足,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李明会; 景月岭; 张宇璇; 郑司元; 宛明晨; 何李浩
    • 摘要: 对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进行强地面运动模拟,应用复合震源模型建立特定圆形子震分布的断层破裂运动学模型,对地震矩、应力降、破裂速度、子断层尺寸和震源深度等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一组合理的震源参数,然后基于复合震源模型计算得到该地区地震动,最后与观测的峰值加速度(PGA)、反应谱和PGA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整体上可以再现各台站地震动强度特征,验证了复合震源模型计算强地面运动的有效性,同时敏感性规律也为复合震源模型计算缺乏强震记录区域的地震动参数的变化区间提供了依据。
    • 赵志远; 宋昭; 王晓山; 冯向东
    • 摘要: 基于第五代地震动区划图,利用PyQt5设计了一款开源可视化的地震动参数计算软件。软件主要包含2个功能:①根据Ⅱ类场地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加速度谱特征周期值计算其他各类场地、各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和加速度谱特征周期值;②根据多场点峰值加速度和场地类型进行场地调整,并对调整后的结果进行分区。该软件在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和全国地震风险普查工作的应用中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以期为同类工作提供使用、借鉴和参考。
    • 马潇; 王运生; 罗永红; 陈军; 曹洪; 毕杨杨
    • 摘要: 为探究浑厚山体不同高程由表及里地震动响应规律,以冷竹关山体为例,采用离散元软件建立地形与风化介质组合模型,并从底部边界输入汶川地震波信号,研究该山体两侧边坡的内外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高程的增加,靠大渡河一侧边坡坡体内与坡表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节律性变化,在近坡顶时增大较快并达到最大值;靠近瓦斯沟一侧边坡坡表受地形起伏的影响,加速度放大系数存在凸坡放大、凹坡减小的特征;相同高程,随边坡由表及里深度的增加,加速度放大系数表现为逐步减小,当距坡表150~200 m时放大曲线趋于平缓;随高程的增加,加速度放大系数由表及里的减小速度变缓,且放大曲线收敛平缓的深度增大;随岩体风化程度的增加,岩体介质波速降低,共振效应使得加速度响应增大,与此同时,斜坡地形与介质组合效应使得坡表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在2.0附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