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固系统
锚固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688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0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3721639篇;相关期刊132种,包括中国科技纵横、中国工程科学、结构工程师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第二届中国液化天然气储运技术交流会、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第二十一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等;锚固系统的相关文献由1913位作者贡献,包括许岩波、郭俊平、张丰霞等。
锚固系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721639篇
占比:99.99%
总计:3721863篇
锚固系统
-研究学者
- 许岩波
- 郭俊平
- 张丰霞
- 牛翔
- 王进海
- 肖盼盼
- 肖锐
- 邓宗才
- 伍艺
- 周剑波
- 咸贵军
- 徐荣超
- 李德坤
- 刘杰
- 周龙
- 尚敏
- 扆飞
- 李云
- 李承高
- 李明欢
- 李芳军
- 杨振生
- 王鹏
- 程琳刚
- 罗南·阿弗尔德圣罗姆
- 聂宁
- 肖智广
- 胡维东
- 郭瑞
- 金赟
- 陈屹
- 魏家旭
- A·费尔
- G·L·赫恩
- 刘明虎
- 卢显人
- 卢景景
- 史宏达
- 周亚军
- 周辉
- 孙胜君
- 张传庆
- 方延明
- 方龙
- 曹永明
- 杨凡杰
- 汪班桥
- 王勇
- 范祖勤
- 许应清
-
-
张少锦
-
-
摘要:
缆索体系被称为缆索承重桥梁的“生命线”,缆索体系的索体结构、锚固系统和防护系统分别承担荷载传递、力学转换和体系保护的功能。防护系统作为保护缆索体系安全使用和耐久使用的最后环节,其保护功能的有效性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采取技术手段确保防护系统的耐久有效性和使用可靠性,对提升缆索承重桥梁抗灾变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系统总结了缆索系统受腐蚀和火灾影响,易出现威胁其安全使用和耐久使用的突出问题,阐述了桥梁承重缆索体系密封防护抗腐蚀和抗火保护防灾变的技术原理、分级防护标准与实施方法,并重点介绍了缆索高韧阻燃密封防护技术和高韧抗火密封防护技术及其相关材料研发和工程应用。
-
-
别业山;
舒思利;
万田保
-
-
摘要: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采用主跨2×800 m三塔双层桥面钢桁梁悬索桥,结合北锚碇区域地形、地质条件,经研究比选确定北锚碇采用重力式锚碇基础。北锚碇由整体锚块和两侧设置的前锚室、散索鞍支墩及对应基础、系梁组成。通过缩短主缆边跨长度、采用锚体与支墩分离式锚碇结构型式减少了山体开挖量及对环境的影响,并节省投资。采用便于维护、耐久性好的成品索预应力锚固系统,提高了结构自身耐久性。散索鞍为摆轴式结构,采用铸焊结合的型式。通过锚碇基岩承载力及摩阻系数试验,验证了基底摩擦系数采用0.65的合理性,保证了结构抗滑稳定并提高结构经济性。前锚室顶板采用预制安装构件,避免了因现浇易开裂渗水的问题,并强化锚室防排水及其他附加措施,保证锚室内部干燥,增强了结构耐久性。
-
-
-
赵军;
蒋振雄;
朱元林;
黄盛彬;
周祝兵;
樊秋杨
-
-
摘要:
CFRP筋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抗疲劳等优异性能,用于桥梁缆索,已成为提高桥梁跨径与耐久性的一个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针对CFRP筋/索锚固系统力学性能及环境影响因素开展的一系列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成果,并对当前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夹片型锚固系统适合CFRP筋的静载拉伸测试,但疲劳性能不佳且不适用于CFRP索股的群锚;粘结型锚固系统具有较好的疲劳性能,适用于CFRP索股的群锚;当处理温度低于筋材Tg或在酸碱盐腐蚀环境下,CFRP筋的力学性能下降不多,但会降低CFRP筋与锚固料间的粘结强度;提出了一种新型CFRP索结构。最后对CFRP索应用中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展望。
-
-
高普兵;
王森;
高鹏斌;
赵方奇;
潘成程;
郭煜;
刘润
-
-
摘要:
对比分析了多种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的浮体结构形式优缺点,阐明了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的技术特点与发展方向,并针对漂浮式光伏电站锚固系统所面临的水位变动及锚缆拉力不均等问题提出了应对的锚固系统方案,推导了锚固力及配重块或浮球体积的计算方法。最后,还对漂浮式光伏电站的电气系统设计与安装给出了建议。
-
-
谭思蓉
-
-
摘要:
BFRP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性等优质特性,可解决传统钢材容易腐蚀的问题。将BFRP材料应用在锚杆上可提高锚杆在岩土工程的适用性。本文介绍了BFRP锚杆的工程应用背景和作用机理,阐述了国内外关于BFRP锚杆性能、技术和应用的最新研究,为BFRP锚杆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建议。
-
-
戴志强;
王帮琴
-
-
摘要:
2022年11月6日,随着最后一根锚杆的密封材料涂装完成,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南锚碇锚固系统施工顺利完成(见图1),为下阶段主缆牵引架设及张拉奠定了基础。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是世界首座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大体量、一跨过江的设计对大桥主缆锚碇提出了更高要求。南锚碇为全桥主缆2个固定点之一,采用复合板桩嵌岩重力式基础,基础长75m、宽80m、高15m。锚碇内设置的锚固系统由后锚梁和锚杆组成,为主缆与锚碇连接的关键结构,承担着承上接下的作用,是南锚碇施工中的重要节点之一。
-
-
陆慧
-
-
摘要:
为了满足1800 t变幅式桥面吊机施工要求,针对施工中后锚结构拆除不便捷以及1800 t吊重产生的后锚拉力增大等技术难点,设计了锚固系统,从锚固系统的方案优势、设计参数的确定、设计方法、吊机主承载结构体系、后锚及辅助系统的设计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和总结.确定锚固系统在走行过程中无需脱离桥面吊机同时可满足1800 t大吨位桥面吊机施工.通过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分析1800 t变幅式桥面吊机受力情况,得出锚固系统在最不利工况下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均满足要求,研究表明:该锚固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满足1800 t变幅式桥面吊机不同工况下的吊装作业.这为未来国内外的大吨位桥面吊机在技术方面提供了参考价值.
-
-
范维
-
-
摘要:
为改善现有的有腿悬臂大模板及无腿悬臂大模板施工步骤繁琐、施工资源投入较多的弊端,在原有的悬臂大模板无腿支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悬臂大模板无腿支撑结构.该结构利用定位锥、螺栓、锚筋和塑料杯套组成锚固系统,用模板竖背撑、连接座和支撑基座组成支撑系统.经杨房沟水电站工程实践可知,该结构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资源投入较少,模板安装、调整方便,可为其他项目模板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
-
叶建良
-
-
摘要: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北锚碇采用重力锚,由锚体、散索鞍支墩及基础、系梁、前锚室组成.锚体采用悬臂模板分22层浇筑,锚体内锚固系统采用型钢定位架对索导管进行定位,锚体施工完成后安装连接器和锚索并进行锚索预应力张拉.散索鞍支墩基础按大体积混凝土分两层施工,支墩通过定位支架支撑分13层施工.前锚室底板采用支架法分四次浇筑,侧墙分13层浇筑,顶盖板采用预制安装工艺.
-
-
李慈航;
吴红刚
- 《第二十七次全国岩土锚固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锚杆是一种由树脂和玄武岩纤维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与传统钢筋相比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强和抗震性能优越的特点.基于不同直径BFRP锚杆在不同强度围岩材料中的室外拉拔试验,利用改进的应变测试元件对锚固系统内部空间应力传递现象进行分析,为BFEP锚杆的推广应用和设计提供理论基础.试验结果表明:同种围岩材料中,锚固系统界面应力沿轴向和径向的衰减速度均与BFRP锚杆的直径有关,随着直径的增大,界面应力沿轴向衰减速率减小、沿径向衰减速率增大;同直径BFRP锚杆锚固系统的界面应力沿轴向的衰减速率与围岩材料性质有关,随着围岩强度的增大,衰减速率增大,因此BFRP锚杆在黄土地层边坡中可以较好地发挥作用;围岩内与锚固体接触部位剪应力沿轴向逐渐增大,在锚固体底部达到最大值,但剪应力值相对较小,在锚杆结构边坡支护设计中需要选择合理的锚固长度,避免出现锚固体整体拔出的现象.
-
-
范恒;
张太科
-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7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广东省虎门二桥东锚碇为重力式锚碇,锚固系统采用成品索锚固系统,传统施工方法国内多采用穿索预应力钢绞线,功效底、施工困难、不能更换、耐久性差.本文结合成品索在锚固系统中的成功应用,对安装工法进行了介绍,并总结出安装过程中注意事项.与传统施工方法比较,采用成品索应用于锚固系统,功效高、可更换、耐久性好、施工方便,有利于质量管控和加快施工进度.对类似工程锚固系统施工技术选择及改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
-
-
肖立;
张超;
彭延建
- 《第二届中国液化天然气储运技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基于ABAQUS有限元计算平台,以某LNG储罐为例,建立了内罐的锚固系统模型;阐述了锚固系统分析时,所需考虑的荷载和荷载组合,针对不同荷载组合工况,进行了详细计算;得出了锚固系统各部分的受力情况,分析了各计算工况的差异,找出了锚固系统受力最不利位置,研究认为,在锚固系统中,不应将锚固带盖板作为受力构件考虑.研究可为储罐的细部结构设计和精细化建模提供技术支持。
-
-
-
-
-
-
刘长卿
-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本文以四川省宜宾金沙江大桥主体结构设计为背景,通过对主拱支撑体系的比选,选取结构包含上承、中承、下承式拱桥组合体系,这种新体系的大跨度公铁两用拱桥各构件之间传力合理,应力均衡,对于拱脚钢混结构设计和拱墩固结系杆锚固设计两大难点,通过有限元局部分析,在恒载和活载的共同作用下,各构件应力均匀、竖向位移基本协调,实现上述目标,既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美观性,又能保证桥梁制造、安装及使用安全.优质完成新型大跨度公铁两用拱桥的方案设计,为大跨桥梁设计增添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