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业>第二届中国液化天然气储运技术交流会
第二届中国液化天然气储运技术交流会

第二届中国液化天然气储运技术交流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16-01-12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会议文集:第二届中国液化天然气储运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全球LNG供应、消费以及贸易量持续多年增长,但自2014年以来的低油价使LNG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2020年,全球LNG供应相对宽松,主要原因是北美、澳大利亚、东非有大量LNG新项目投运,消费仍然保持增长,但由于欧洲经济放缓,亚洲的日本、韩国由于替代能源发展可能增幅不大,导致需求相对不足,由此也导致全球LNG价格有较大的下调空间.全球LNG市场有利于我国引进LNG资源,但低油价也影响LNG消费规模的大幅度增长.国家和企业层面应该统筹协调引进规划,下调增值税,理顺上网电价,通过技术进步降低进口成本,努力保持我国LNG进口持续健康发展。
  • 摘要:利用动态仿真技术对天然气液化装置开停车,密闭LNG液舱内的压力和蒸发率,接收终端季节性调峰等工况进行分析,得到工艺系统的动态响应,来指导装置的设计和运行,得出:利用动态仿真实现了冷箱降温过程的模拟,通过原料气系统和膨胀机系统的降温模拟曲线与实验数据进行的对比,验证了模拟的正确性与多股流换热模型的准确性;接收终端调峰期间,外输泵、罐内泵功耗变化规律与外输天然气流量变化规律一致,压缩机功耗变化较小,低温储罐压力及外输压力基本不变,但再冷凝器压力变化较大,在设计和运行中应予以考虑,以防超压;外界环境温度的升高导致液舱内压力升高,然而液体质量的变化是先减小后略微增大的,在不同充满度下,储罐内的压力变化趋势不是一致的。随着充满度的增加,储罐内压力升高速度是先减小后增大的。
  • 摘要:简介了适合液化天然气国际联运的标准罐式集装箱的技术参数及工艺流程;总结了应用标准罐式集装箱运输液化天然气所涉及的公约、法规及标准;并阐述了当前液化天然气标准罐式集装箱运输技术的市场发展概况;同时为我国运输液化天然气的标准罐式集装箱化提出了LNG标准罐式集装箱在国际市场上普及程度较高,生产制造技术成熟,设计、检验及试验标准规范完善。我国利用标准罐式集装箱运输LNG尚属起步阶段,配套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考虑与国际LNG市场接轨,建议国内借鉴国外发展模式。在相对完善的国际国内公约法规约束范围内,利用现有的公路、铁路及水运航线物流网建立LNG标准罐式集装箱运输联运模式,促进LNG运输标准罐式集装箱化发展。
  • 摘要:在天然气液化装置中,采用低温液力透平替代传统LNG或MR混合冷剂-T阀实现节流降压是提高液化装置效率的先进技术,也是全球液化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我国液化工厂数量众多,但尚未实现低温液力透平的国产化和工业应用.本研究成功开发了国内首套LNG液力透平系统(设计流量40m3/h),用于回收LNG冷箱出口LNG压力能.首套LNG液力透平系统在中海油珠海液化装置上完成了系统启停、变流量、变转速多工况工业化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我国首套LNG低温液力透平本体运转平稳,低温机械性能良好,运行性能参数基本达到设计预期;系统工艺、控制系统、变频发电系统设计可行,可与已有液化装置上的LNG J-T阀自动平稳切换使用,平均提高液化装置LNG产量2%,发电8.3KW.我国首套低温液力透平系统的成功开发与应用将显著提高我国天然气液化装置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摘要:随着中国LNG接收站的大量建设,常规的大型LNG储罐设计技术也日益提高。但在27万方及以上的超大型LNG储罐分析设计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然而超大型LNG储罐在世界范围内是继续发展的,在施工成本和土地利用上也具有较大的优势,所以对超大型LNG储罐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LNG通常以低温- 165°的液态形式存贮在在大型储罐里。由于要考虑LNG的低温和液态等物理性质,LNG储罐结构体系的研究非常复杂,有固体力学、温度场热及流固耦合研究等。所以LNG储罐的研发是各种力学的综合运用,不是几个简单工况就可以研发完成,重点研究了地震作用下超大型LNG储罐流固耦合模态,火灾辐射的大型LNG储罐瞬态热力耦合,LNG泄漏后温度场,热角保护在罕遇地震和LNG大泄漏情况下的接触应力,超大型LNG储罐的非线性分析,以及大跨度网壳非线性屈曲分析。
  • 摘要: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及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LNG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LNG储罐作为LNG接收站的核心设备,其设计、建造的自主化及主要材料的国产化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而9%Ni钢板作为全容式储罐的核心材料,其国产化将给EPC总包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近年来中石油、中石化沿海16万方LNG储罐9%Ni钢板基本实现国产化,中海油在天津一期LNG储罐项目中预埋件少量尝试使用国产9%Ni钢板,并在随后的广西LNG项目中完全实现了9%Ni钢板的国产化.目前国内已实现批量生产9%Ni钢板并有项目运营业绩的厂家主要有大钢、南钢、鞍钢等.然而从实际应用来看,9%Ni钢板国产化关键点在于质量控制,本文基于相关规范、标准主要讲述9%Ni钢板厂家生产工艺流程的控制要点,主要包括平板生产及检验、壁板预制、监检及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期在规定的合同期内生产出客户满意的产品.
  •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大连LNG接收站采用的再冷凝工艺,简单介绍了再冷凝器结构的基础上,对再冷凝器的控制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针对目前这种串级控制模式和实际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最后结合再冷凝器的操作实践提出LNG接收站24小时不间断运行,针对夜间当班操作人员,在凌晨三四点左右最容易犯困,在工艺状况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夜间对再冷凝器的控制尽量采用串级模式(CAS)自动控制,这样可减少手动控制误操作的几率,从而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在夜班期间,一般要求以安全平稳运行为主,尽量避免在夜间进行施工作业和大幅度的改变工艺运行状态等操作,避免再冷凝器受干扰而波动。操作人员可将再冷凝器的关键控制点的曲线通过DCP大屏幕显示,这样方便实时查看曲线变化趋势,实现及时有效的控制。
  • 摘要:液化框架和框架内绕管式换热器施工在大型LNG液化工厂施工中处于最关键环节之一.本文以晋城华港燃气有限公司沁水煤层气液化调峰储备中心液化框架及框架内设备施工为实践基础,并结合其它工程,对液化框架及框架内设备安装进行分析和优化,总结出一套更有效的施工方法,缩短施工周期,节约施工成本,安全优质完成施工作业.对国内外200×104Sm3/d及以上规模即将新建或改扩建大型LNG液化工程项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本文通过HYSYS实现双混合冷剂液化系统的动态模拟,分析原料气压力、温度和组分扰动时的系统动态响应特性,研究不同扰动工况下液化系统参数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提出双混合冷剂液化工艺和控制方案的改进建议.具体结论如下:通过原料气流量和节流阀前温度的串级控制能够实现对原料气参数的稳定控制;原料气压力和温度的扰动对预冷系统影响较大,深冷系统影响较小;原料气组分扰动对制冷系统热负荷的影响最低;双混合冷剂液化工艺具有良好的原料气参数适应性.
  • 摘要:基于ABAQUS有限元计算平台,以某LNG储罐为例,建立了内罐的锚固系统模型;阐述了锚固系统分析时,所需考虑的荷载和荷载组合,针对不同荷载组合工况,进行了详细计算;得出了锚固系统各部分的受力情况,分析了各计算工况的差异,找出了锚固系统受力最不利位置,研究认为,在锚固系统中,不应将锚固带盖板作为受力构件考虑.研究可为储罐的细部结构设计和精细化建模提供技术支持。
  •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在液化天然气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胺液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实际生产参数、气质组分、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方面分析胺液发泡、降解、带油、带液等问题形成的原因,为LNG工厂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避免出现同类问题.
  • 摘要:BOG压缩机是BOG再回收的核心机组,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已成为制造商、工程公司和用户的重要课题.针对在对压缩机进行维修的过程中,发现轴瓦出现局部烧灼、巴氏合金脱离等问题,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需要对轴瓦进行更换.通过雷诺方程和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轴瓦进行了受力分析,论证轴瓦失效的位置即为轴瓦受力最大点,研究轴瓦失效的原因,指导设备维修改造,完成了压缩机轴瓦的国产化.降低压缩机的维修成本,保障了关键设备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 摘要:为解决苏里格气田边远井天然气未能充分利用的情况,通过分析、评价和对比,提出了将其合理利用的初步可行方案,认为采用一套移动式天然气回收装置,将低产井天然气经现场预处理,液化后运出,作为城市燃气、汽车燃料或城市燃气调峰都是可行的.对进一步开发利用苏里格气田边远气井的天然气,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该项目装置原料来源稳定、可靠。装置建成后,产品附加值高,符合市场需要,市场空间广阔,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装置采用的生产工艺先进成熟,安全可靠,节能高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好于行业基准值,说明本项目的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工艺流程采用先进、环保新技术,对环境无任何危害,属于绿色产业。
  • 摘要:本文阐述了LNG接收站首船接卸完毕后,若在较长时间内不能外输或外输所需的LNG不足以将BOG冷凝时,如何将产生的BOG更好的回收利用而不是直接烧掉,以节约能源,增加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并提出当外输量足以使BOG回收后,如何改造流程,以在全厂最节能的前提下继续维持前期形成的CNG市场.除此还阐述了在BOG能使用再冷凝工艺完全处理的工况下,LNG接收站可利用高压泵加压后气化外输CNG,也可在外输天然气总管引出高压天然气再经高高压缩机生产CNG的流程。
  • 摘要:本文基于某天然气液化装置的脱乙烷塔系统,应用HYSYS Dynamic流程模拟软件,建立脱乙烷塔系统动态模型,研究脱乙烷塔系统在进料组成、冷凝器冷量等因素扰动变化时,整个系统的温度、压力、产品组成等工艺参数随之变化的动态响应过程,并针对具体工况提出应对措施.分析表明动态模拟能够清晰的反映脱乙烷塔系统工艺参数随扰动变化的动态响应特性,可离线预测应对扰动的措施,指导设计工作中设备设计裕量的选取,验证所选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 摘要:LNG站线工程继广东大鹏LNG项目之后,我国陆续启动了福建LNG、大连LNG、唐山LNG、山东LNG、广西LNG等项目的站线工程,而接收站与管道工艺匹配往往成为该类项目的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对于LNG接收站与输气管道工艺匹配分析而言主要作用有:通过对输气管道在不同工况下的分析,得出较为全面的参数,从而有利于输气管道站场的设备选型,保证选定的设备适应较宽的工况需求。为满足二期及连网、调峰等需求,需要对何处增压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并结合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出适合LNG站线项目的增压模式或者增压位置,即采用接收站增压还是采用输气管道增压模式。接收站作为LNG站线工程的核心,也是LNG站线工程的起点,其设备选型直接影响到LNG站线工程以后生产运行及服务市场,而其设备选型的依据便是管输工艺的详细而细致的分析,即需要将多种能够预见的工况进行充分分析,保证其设备选型的合理性。接收站与输气管道工艺匹配研究是指导接收站设备选型的依据,输气管道多工况全面分析将有助于项目投产以后不同市场情况下的天然气输送要求。
  • 摘要:主要介绍了LNG工厂中原料天然气预处理工艺中的重点单元—脱硫脱碳单元的技术路线.重点阐述了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自主研发的CT8-23活化MDEA溶剂及CT8-25深度脱硫脱碳脱有机硫溶剂的性能及技术特点,并与国外同类技术的性能作了对比.目前我国LNG脱硫脱碳技术已完全可以比肩甚至超过国外技术,可为今后我国LNG液化预处理全面实现国产化、规模化及高效化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摘要:卸料作业是LNG接收站维持生产的重要作业,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风险点.LNG卸料操作除必须确保安全接卸外,LNG船滞港时间需满足要求.本文分析了卸料作业各环节可能出现的卸料作业超出计划时间、卸料臂预冷速度不均、BOG再冷凝器运行不稳定及储罐压力上升过快等常见问题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 摘要:根据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政策,LNG得到了较快发展,LNG工厂如雨后春笋,发展迅猛,但LNG属高危行业,其建设质量及运行管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山东泰安昆仑能源有限公司依托"山东泰安60万吨/年LNG装备国产化项目"及"日处理15万方LNG工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建设过程、日常运行等方面介绍相关经验,提出不仅要建立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还要全面实行6S管理,搞好班组建设,保证装置平稳运行,全员开展“我听我放心”动设备听检活动,注重培训,持续提高员工素质,以及自主开发ERP管理系统。
  • 摘要:国内LNG接收站及其他相关设施多位于东南沿海,在台风频繁登陆的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浙江等省份都有LNG项目分布.LNG接收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也曾有遭受台风破坏的先例.对于接收站主要设施设备的抗风设计,美国等国的规范的设计风速取值要高于我国的规范要求,并且对建设地点有无台风倾向进行了区别,要求LNG设施应设计为能够抵御风荷载的直接作用,而不会带来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损失.典型情况下应采用3s阵风风速作为设计风速取值.建议在将来的LNG接收站建设过程中,在有台风倾向的地区,建设施工单位应适度进一步提高对风荷载敏感、非LNG相关设施设备(如塔吊、临建等)的抗风强度,避免发生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
  • 摘要:介绍了采用一种特殊的带药皮焊丝作为填充金属焊接低温不锈钢管道,形成的焊渣做为背部保护,免除了背部保护氩气,根部焊缝保护良好,成型美观,通过国内第一个自主承建的LNG接收站项目实际应用证明,焊接接头满足性能要求,这种可靠的焊接技术非常适合在低至-162 ℃服役的低温大管径不锈钢管线及死口的焊接施工,为该焊接工艺在其他LNG项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摘要:目前,我国LNG产品的组份含量检测及物性值计算可采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已齐全,但LNG产品的质量标准仅有《CB/T 19204-2003液化天然气的一般特性》及《SN/T 2491-2010进出口液化天然气质量评价标准》,这两个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均不能真实代表国产LNG产品差异,不适用对国产LNG产品的质量检测和质量性能评价。在无国外LNG产品标准可以等同采用的情况下,提出了建立LNG产品国家标准的急迫性,开展了国内外上百家LNG产品质量及物性值的统计,比较了国内多家检测机构所用LNG检测方法的优劣,试拟了制定LNG产品国家标准需要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技术指标,提议自主研发制定适用于伴生气、管道气、煤层气、煤化工、焦炉煤气、页岩气、砂岩气、合成天然气等生产LNG的产品国家标准。
  • 摘要:目前中国已经具备自主生产ORV的能力,ORV国产化后将打破了日本对ORV设备的垄断,推动了LNG产业技术的发展,同时ORV设备的供货周期至少降低一年,采购费用也将大幅度降低,同时使ORV涂层检测及修复等设备维护费用及时间将大大降低。虽然国内具备了生产大型开架式气化器的能力,但如果ORV生产系列化、应用条件更为广泛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相关工作:国内相关部门需要同步进行制造及检验规范的编制,对ORV设备的监造机构及流程进行统一明确规定,避免各制造商执行标准不一,ORV验收工作推进缓慢的现象。进一步优化CFD模拟计算模型,并且根据现场试验的结果进一步的优化内部参数,为ORV设计的系列化,多样化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加强涂层腐蚀及脱落的机理研究,针对国内海水高含沙量的情况,优化涂层材料的成分或喷涂工序,使ORV的使用条件更为宽泛,从而有利于ORV设备的应用推广。
  • 摘要:建立了一种液化天然气冷能发电的工艺流程,整个发电过程包括天然气介质朗肯循环和混合冷媒介质朗肯循环两个部分,减少了LNG冷能回收过程中有效能损失,提高了LNG冷能的发电效率。通过流程模拟,获得各物流和各模块的状态参数、过程参数与性能参数,并计算出这种冷能发电流程的单位LNG的发电量及系统的(火用)效率,混合冷媒介质的液化曲线与LNG的气化曲线尽量接近,减少冷能回收过程中有效能损失,提高发电效率。
  •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沿海地区气候条件和气源情况,构建单级饱和有机朗肯循环,在相同工况和计算条件下,对C3H8/C2H4/CH4混合工质应用于LNG冷能发电系统的低温饱和有机朗肯循环特性进行了分析,在设定工况下,得出:最优配比三组分混合工质(C3H8/C2H41CH4)净发电量分别比两组分混合工质(C2H4/CH4和C3H8/CH4)提高83%和7.4%。当CH4配比一定时,C3H8:C2H4配比4:6为最优配比,系统炯效率达到最大值,且系统效率和净发电量也达到较大值范围。
  • 摘要:LNG接收站内涉及到天然气的计量主要有LNG到港计量、外输流量计量、储罐罐存计量和增压气化过程中的流量计量.LNG到港计量和外输流量计量用于贸易交接,对交接双方的经济利益影响很大,要求计量结果准确可靠.外输流量计量中,气质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密度误差可能引起较大的流量测量误差.储罐罐存计量可能由于存在检定时对体积的赋值不准引起较大的盘库误差,建议投用后根据实际条件重新进行校验,减小测量误差.增压气化过程中的流量计量由于不同LNG存在密度差异,利用文丘里流量计测量质量流量容易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
  • 摘要:通过对LNG接收站火炬系统特点和地面火炬技术的分析,并对封闭式地面火炬放空系统在放空气条件、多级燃烧及分级控制、关键设备配置、热辐射、光污染、噪音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封闭式地面火炬在LNG接收站的应用,对实际工程和项目中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 摘要:中石油京唐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和四川空分(集团)公司合作研发国产开架式海水气化器(ORV),先后突破了超低温铝合金管研制、焊接等多项技术,创新开发了超低温超临界状态LNG与海水之间换热计算模型,并在试制过程中进行了焊接工艺评定、爆破试验、疲劳试验、腐蚀性试验、防腐层试验及低温试验,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性能.2014年10月17日,国产ORV在唐山LNG接收站分别在40t/h、80 t/h、120 t/h、160 t/h、180 t/h等负荷下运行,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研发设计要求,标志着开架式海水气化器(ORV)在我国首次成功实现了国产化.国产ORV的研制和工业化试验成功,是对"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国产化研发体系的充分肯定,最大限度的促进了各方优势的结合,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点,为推动我国LNG接收站关键设备国产化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 摘要:海洋钢结构物在浪花飞溅区存在严重腐蚀问题,复层矿脂包覆防腐技术是一项专门用于浪花飞溅区钢结构物,提供有效保护的新型防腐技术.针对福建LNG码头和火炬平台钢管桩在浪花飞溅区出现严重腐蚀的情况,采用复层矿脂包覆防腐技术进行修复施工,施工采用搭建升降作业平台,分段包覆,安装护腰做密封处理等措施,解决了现场高潮差和超高包腐高度等施工难题.复层矿脂包覆防腐技术的应用为福建LNG码头钢桩提供了全面保护,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 摘要:为实现大型液体天然气(LNG)储罐设计软件的远程调用和管理,提高高性能计算设备的使用效率,提升LNG储罐设计技术水平,建立一个储罐设计仿真云平台.本文将新兴的信息化技术——云计算应用于石油天然气行业的LNG储罐设计中,构建了基于云计算的大型LNG储罐设计体系,据此给出了云计算平台的搭接流程,并在该平台上进行应用实践。该云计算平台的成功建成能够为LNG储罐设计节省大量的软件购置费用与计算资源费用,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度,且能够大大降低用户的技术门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当云计算平台应用成熟后,技术人员在享受该平台服务的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编制内部计算程序提供给云计算运营商,为该计算平台提供服务赚取费用。
  • 摘要:LNG接收站作为输气管网的调峰站,受到多种条件限制需要较长时间在最低输量条件下运行.本文分析得出影响最低输量的主要因素有储罐LNG温度、BOG气体回收处理量、高压泵最小流量、设备布局和再冷凝器运行状况.同时根据大连LNG接收站实际情况指出再冷凝器出口LNG混合的不均匀度直接影响了最低输量的计算方法,提出用实际运行数据拟合的方式得出最低外输计算方法,并给出短期解决混合不均匀度的优化方法.
  • 摘要:天然气应急储备调峰能力是考量市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消费区域不断扩大,用气需求急剧增加,然而相关应急调峰配套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以陕西省为例,随着"气化陕西"工程的不断深入, "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已位居全国前列,气化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5%,但燃气消费不均衡性特征明显,应急调峰储备能力严重不足,致使全省燃气供应在遇到用气高峰或紧急状态产生用气紧张的局面.为促进陕西天然气产业稳健发展,快速实现陕西燃气产业"两个一百亿"的发展目标,本文通过分析陕西省城市LNG应急储备调峰站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不仅要完善政策、法规,实现应急储备调峰设施投资运营主体多元化,还要对未履行储气义务部门的处罚措施,以及调动各所有制经济积极参与,加大对投资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和资金补助,主旨在于提升燃气产业发展质量,满足应急储备、日时和季节调峰及重大事故状态下天然气供给等问题。
  • 摘要:随着LNG技术的不断发展,LNG产业链的不断完善,我国LNG标准化工作已逐步成熟,并由采标为主阶段逐步过渡到自主制修订阶段。本体系表是在原体系表的基础上,结合国内LNG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和特点,同时借鉴国外先进标准, 根据近年LNG行业技术及标准化发展情况,从保证LNG产业和谐发展,满足生产和市场经济需求出发,对原体系表进行了修订。在原体系表31项标准的基础上,增至80项,其中重点梳理和完善液化天然气项目的生产储运、LNG船舶加注、浮式LNG相关规范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了液化天然气标准体系的适用性和完整性。建议下一步工作重点开展FSRU相关标准研究,适时开展FLNG和水上接收终端国际标准采标研究;跟踪国际FLNG和水上LNG接收终端技术发展和标准研究情况,适时在国内开展采标工作;完善补充天然气液化和LNG加注相关标准,如LNG加气站模块化设计规范和LNG水上应用相关规范等。
  • 摘要:基于LNG接收站多冷能、缺热能和天然气处理厂多热能、缺冷能的特点,直接利用LNG冷能替代天然气焦汤节流制冷,同时利用气田生产的天然气从地层带来的热能,加热气化LNG,实现天然气处理工艺流程的优化,并达到双重的节能效果;此外,利用LNG冷能对天然气处理厂的二氧化碳进行液化回收,也是现代工业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现实思路之一.
  • 摘要:由于LNG接收站工艺设计的国产化过程速度较快,在自主工艺设计方面工艺配置和管线流程不可比避免存在一定疏漏,对LNG接收站的运行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本文结合大连LNG接收站实际运行经验,对大连LNG接收站的主要工艺单元进行工艺运行优化和节能研究,指出其工艺设计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工艺设计优化建议,重点对装卸船罐压控制、BOG回收处理和增压气化外输系统的优化节能方面进行了研究.
  • 摘要:通过十几年的建设,全国骨干输气管网基本成型,目前LNG接收站均与干线管道连接,国内天然气供应已经形成多气源供气格局,供气资源互联互通,综合保障市场需求和供应安全格局基本形成。从环保、节能减排、能源结构优化等方面,中国天然气市场潜力巨大。受中国经济放缓、国际油价低位运行、全球天然气供应宽松等因素影响,LNG市场面临激烈竞争,进口LNG增速放缓。中国LNG下游市场化程度较高,LNG业务多方资本参与,同时今后几年内全球LNG供应宽松,LNG贸易向买方市场倾斜,而且LNG短期和现货贸易越来越活跃,在LNG资源采购方面可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可以为LNG项目带来更多的活力。针对国内LNG接收站的建设发展,提出放缓新LNG接收站的建设节奏,以扩大现有接收站能力为主,根据所在市场需求,差异化定位功能和规模,增加储存容量和气化能力,积极参与市场调峰,提高负荷率。
  • 摘要:本文以南海某深水气田为研究目标,根据海上FLNG装置的特点和国外目前处在设计和工程实施的FLNG项目液化工艺的调研分析,筛选出6种可能适合于海上FLNG装置的液化工艺流程:单混合制冷剂、双混合制冷剂、双级氮膨胀、丙烷预冷-双级氮膨胀、丙烷预冷-混合制冷剂以及混合制冷剂-氮膨胀;通过对6种液化工艺的压缩功耗、冷却负荷、主要设备、制冷剂系统、设备投资、海上适应性等综合比选,认为丙烷预冷的双氮膨胀液化工艺比较适合于目标气田的特点,易于撬装化、占地空间小,具有较好的抗晃荡性能、易于停产和再启动、功耗相对低、设备较少以及海上适应性好的特点,推荐作为目标气田的液化工艺.
  • 摘要:BOG压缩机作为LNG蒸发气处理流程中的重要设备,其运行的效率、安全性及可靠性都应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由浙江强盛压缩机有限公司等单位研发卧式对置平衡型BOG压缩机中所解决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开发了低温汽缸用球墨铸铁,并进行了低温力学性能测试。其主要性能经过常温和低温检测能够满足低温要求。BOG压缩机汽缸隔热腔采用与汽缸相同的材料,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通人乙二醇隔冷液体的情况下,隔热腔仍可达到较好的隔热效果。研究了BOG压缩机活塞杆螺栓预紧力在低温下的变化情况,活塞杆连接在低温下预紧力显著降低。在-125℃低温下预紧力可损失约30%,因此有必要据此调整螺栓常温装配预紧力取值。
  • 摘要:天然气液化工艺的核心是液化,目前业内普遍采用的制冷工艺可分为阶式制冷工艺、混合制冷工艺和膨胀制冷工艺,安塞LNG工厂采用的是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自主开发的双循环混合制冷剂.净化后的天然气,利用混合冷剂节流膨胀制冷原理,通过高效的板翅式换热器进行换热,从而达到天然气液化目的.同时高效的板翅式换热器也采用了国产化的川空冷箱,成就了日处理量200×104Nm3天然气的全国首个大型国产化液化天然气项目。
  • 摘要:开架式气化器是LNG接收站被广泛采用并逐渐成为主流的气化器类型,探索其低温运行条件对ORV的最大限度使用及接收站的节能降耗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某接收站的ORV为例,在分析性能曲线和测试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运行要求,探索其海水温度低于设计点5.5℃下的低温运行的可能性及所能达到的操作负荷限制,提出具体的运行优化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优化前后节能降耗效果明显,可为其他接收站冬季低温条件下ORV的使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 摘要:浸没燃烧式气化器(SCV)作为LNG接收站运行成本最高的装置,其运行效率计算和能耗成本核算备受关注.为此,首先以BWRS方程为基础求得SCV入口LNG和出口NG的焓值.然后,在焓值计算基础上,根据正割迭代法确定外输高压天然气经绝热降压后作为燃料气的温度,以获得燃料气加热器所提供的能耗.之后,计算出燃料气发热量,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求得SCV效率和能耗成本.最后,为了方便LNG接收站使用,将此计算方法设计成一款计算软件以满足其需求;同时,通过实际运行数据对其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能耗成本核算实例.结果证明,软件能较为准确的计算SCV运行效率和能耗,可为SCV的运行计算提供相应帮助和指导。
  • 摘要:京唐公司与耐普泵业联合研发的国产化立式长轴海水泵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截止目前已顺利运行两年。研发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了“协同创新”的工作理念和项目管理工作方式,创新了多种工艺技术,如海水泵的可抽芯结构、双相不锈钢过流材质、自润滑一体装置、阴极保护系统和高压变频技术,形成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立式长轴海水泵的国产化填补了国内空白,减少了直接投资,产品备件供应的便利性、技术支持的及时性可为用户降低运行成本,解决了用户的后顾之忧。立式长轴海水泵是高端水泵产品,其国产化将推动水泵行业整体技术创新,有利于提高我国水泵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京唐公司将持续为提高我国高端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实现装备国产化而加倍努力。
  • 摘要:近年来,随着天然气行业的迅速发展,LNG泄漏扩散的频率也在增加.如何有效控制LNG扩散,成为了制约LNG行业安全发展的关键.文章分析了液化天然气(LNG)泄漏的危害、扩散过程及影响因素,总结了国内外相关LNG标准中涉及的泄漏扩散抑制技术及针对LNG泄漏扩散开展的抑制实验研究,分析了强制水幕、防护堤设置和高倍数泡沫等抑制技术的优缺点,为有效控制LNG泄漏扩散提供参考和指导。
  • 摘要:LNG储罐是LNG接收站的重要设备.由于储罐内LNG受温度影响显著,易挥发产生BOG气体,使储罐压力增加,BOG排放加大,影响接收站的安全性与运行成本.本文针对环境温度波动对储罐的影响,考虑波动温度在储罐管壁的渗透特性,根据热量传递原理建立储罐罐壁与环境的传热数学模型,求解得到了罐壁温度分布函数,分析渗透深度影响因素.计算分析表明:对流换热系数对温度波动特性影响不明显;环境温度波动周期与渗透深度成反比,波动周期越段,衰减越慢,反之亦然;各类温度波幅在0.8波长处衰减为原振幅的0.35%;日气温波动在LNG储罐罐壁中渗透深度为0.36m小于储罐罐壁厚度2m,年气温波动温度波动渗透深度为6.93m,全容罐罐壁作为最大渗透深度时,温度波动周期为30天。
  • 摘要:离心压缩机振动是一个多因素复合作用引起的问题.特别是压缩机开车时,由于不稳定工况和多种不确定因素相互交织往往会引起振动联锁导致开车失败.为了研究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本文把压缩机开车过程中的振动问题看成一种灰色系统模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来判断引起振动各因素间强弱、大小和次序的关系.确保压缩机正常开车运行。研究表明:灰色关联分析法关联度满足规范性、整体性、偶对性、接近性。灰色系统中任意两行序列都不会是完全无关联的,两两序列比较满足对称性,而且环境也会对关联度的比较产生影响。引起离心压缩机振动的因素并非单一的,而是多元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温度变化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而产生的进气量波动,导致压缩机不平衡产生振动引起联锁。轴位移是引起振动的第二因素,升速前2个阶段要保证运行30min目的在于充分甩开主轴,防止长时间停机而引起的轴应力变形,进而导致的高转速下振动过高。出口压力的调控,主要靠各级喘振阀的控制。各升速阶段及时调整喘振阀开度不仅能调节压缩机出口压力还能降低电流减小变频系统冲击。为下一阶段升速做准备。各升速阶段应把握升速机会,找到各因素平衡点。避免因升速时间过长和过短引起的振动联锁。
  • 摘要:根据广安LNG工厂制冷工艺流程,运用HYSYS模拟软件建立了广安LNG工厂制冷单元的工艺模型,通过广安LNG工厂近年来的实际运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模型得出不同气源组分、不同运行负荷下的最佳理论冷剂配比,然后根据理论冷剂配比数据指导现场运行,大幅降低生产运行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 摘要:LNG泄漏扩散的研究经历了由LNG泄漏事故开始的理论研究,到试验研究、理论建模相结合验证,最后在计算机得到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开始了针对LNG泄漏扩散的软件开发和数值模拟研究。随着LNG产业的快速发展,LNG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增多,保证LNG的储存、运输安全也变得极其重要。因此,一方面应继续深入LNG泄漏扩散的理论研究,完善LNG泄漏扩散的理论模型,为LNG设备的设计和建造提供理论依据,使其更为安全可靠;另一方面应在生产实际中充分利用数值模拟手段,针对特定的LNG泄漏扩散进行模拟研究,快速、准确划定安全区域,防止事故扩大,为LNG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提供有力支持,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
  • 摘要:LNG组成随时间变化的特性是其它车用燃料所不具备的,故为使LNG作为车辆燃料满足汽车发动机要求的最低烃类含量,需要制定一个控制和管理LNG组成变化的标准文件,给出交付LNG燃料时判断其是否达到车辆发动机正确运转的技术指标和使用期限.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的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AE International)于2011年7月发布的J2699-2011《液化天然气车用燃料SAE信息报告》(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Vehicle Fuel SAE Information Report》,阐述了LNG的"老化"特性和作为车用燃料的"再加注时间"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提出了将C2以上等沸点较高的烃类组分先期从LNG或从LNG原料天然气中通过某种方式深度分离脱除的设想,同时建议制定更适用于提高汽车发动机工作效率的《车用液化天然气》和《车用压缩天然气》产品质量标准,从而更好地促进液化天然气作为车用燃料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
  • 摘要:薄膜式LNG储罐相比9%NI罐具有设计理念清晰、有效空间大、模块化施工速度快和造价低等特点.在世界各地已经有100多座薄膜式LNG储罐.同时,薄膜式LNG储罐拥有的灵活的应用,能够满足地下LNG储罐、洞穴LNG储罐和超大型LNG储罐的要求.本文依据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在薄膜罐方面的研究,首先对比了薄膜式LNG储罐与9%NI钢储罐的异同点,然后重点介绍了薄膜式LNG储罐不同组件的技术特性、需要做的试验以及进有限元建模和分析方法.最后结合其优点和产业链布局情况得出薄膜式LNG储罐能够取得较大发展.
  • 摘要:近年来液化天然气作为一种经济、洁净的能源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泄漏的形式通常分为瞬时泄漏和连续泄漏,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CFD)模拟仿真LNG的泄漏扩散规律,可以对安全距离的确定以及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提供理论依据,采用Hysys考虑相变结合Fluent考虑泄漏扩散,得到LNG的扩散规律,针对两个无风工况,得到:工况l条件下,2%浓度扩散半径为87.6m,5%浓度扩散半径为29.2m,10%浓度扩散半径为15.5m。工况2条件下,2%浓度扩散半径101.3m,5%浓度扩散半径37.8m,10%浓度扩散半径8.4m。
  • 摘要:对于新近投产运行的接收站,由于外部需求,生产能力等原因,长期会在低外输量情况下运行,期间,BOG产生量相较设计值较多,接收站长期处于高压力运行的情况相当普遍.本文重点针对高压外输泵的保冷循环工艺管道与最小回流线保冷流程,运用现场测试,计算分析,软件过程模拟等方法,研究了该工艺管线的流量,温度,管道压降等参数.并重点分析该管道回储罐所产生的闪蒸气与接收站外输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了该管道造成的蒸发气产生于外输量直接相关,并得出了200t/h以上的外榆量可以显著降低bog产生量的结论.
  • 摘要:小型页岩气液化装置可在不便敷设管道的情况下,将页岩气直接液化进入市场.本文在对预处理方法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分子筛吸附法进行脱H2O、脱CO2和脱Hg,利用HYSYS软件搭建了预处理工艺和液化工艺模型.在液化率100%的条件下,对比分析了SMR工艺与膨胀制冷液化工艺(制冷剂为100%CH4),SMR工艺(火用)损降低了60.04%,比功耗低了52.41%,品质因数可以提高110.23%。
  • 摘要:冷箱冻堵是目前国内较多液化天然气生产单位普遍存在的一个生产性问题,冷箱一旦在正常生产中发生冻堵,不仅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同时对冷箱设备本身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正确及时的判断冷箱发生冻堵,并第一时间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对尽快恢复生产,并保证冷箱设备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冷箱发生冻堵的部位不同,分析导致冻堵的原因,并提出当操作人员判断确为产品流量控制阀发生冻堵时,操作人员应第一时间开大产品流量控制阀的开度,开度开大后若产品流量依然没有上升,此时操作人员应在短时间内行进行产品流量控制阀以0及100开度的频繁开启闭合操作,以尽量将发生冻堵的二氧化碳机械式清除。当产品流量随着控制阀的开度变化而变化时,说明已经疏通,此时应尽快减小冷剂J-T阀的开度,以减少冷箱的冷量,使冷箱尽量快速回温。若以上操作无法清除冻堵的二氧化碳,则需要做停产不停车处理。产品流量控制阀复温的过程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通常在30分钟到1个小时内就可以实现复温疏通。
  • 摘要:LNG动力船舶以其环保、节能等优势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航运企业的关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将LNG作为船舶燃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我国LNG动力船舶的燃料加注技术.针对我国目前LNG燃料供应及加注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不仅要加大对LNG动力船舶和LNG水上加注站安全技术的课题研究,为LNG作为船用燃料提供技术支撑。LNG动力船舶及LNG水上加注技术的课题研究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还需要研究小型LNG运输船进入内河的安全问题以及小型LNG船舶航行和进出港靠泊作业要求与大型LNG船舶的差异性管理,并为LNG水路运输提供法规环境。还要合理规划LNG水上加注站的布局,促进LNG动力船舶与加注站的协调发展。在加快LNG动力船舶发展的同时,需合理规划LNG水上加注站的布局,对于岸站式加注站,其选址不仅需要考虑加注站自身的安全以及对周围设施的影响,还需考虑LNG动力船舶的靠泊安全以及加注效率等,对于加注站建设规模和加注方式也需要与船舶种类、吨级相适应,而水上LNG加注站的规划布局及加注能力,应结合LNG动力船舶的吨级和续航能力综合考虑。因此,LNG动力船舶和加注站需要协调发展。以及确定LNG动力船舶和LNG水上加注站的发展时序,促进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现阶段LNG动力船舶的发展初期,主要是以小吨级船舶的"油改气"以及双燃料混合动力为主,同时还需要开展LNG动力船舶以及大型LNG动力船舶的研发工作。对于船~船式LNG水上加注站,现阶段主要以内河小型LNG加注趸船以及小型LNG多功能补给船为主,并逐步建造大中型LNG加注船,为沿海LNG动力船舶及远洋LNG动力船舶提供燃料加注服务;对于槽车一船式和岸站式加注站,为节省前期工程投资,可对老旧码头进行改造作为加注站的基础平台,通过增设配套加注设备,从而为过往船舶提供燃料加注服务。在远期,随着LNG动力船舶的大型化,需要在沿海建设大型的岸站式加注站以适应船舶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合理确定LNG动力船舶和LNG水上加注站的发展时序,促进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 摘要:根据标准规范要求,LNG储罐工程的特殊应用要求,总结形成典型罐表组成和系统图.详细说明了液位测量仪表、温度测量仪表、液位温度密度计的原理、选型要求,结合30000m3全容式LNG储罐的实际项目,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设计方案运行情况稳定、可靠,对类似项目的罐表系统设计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 摘要:为研究分析我国煤层气液化工艺特点,结合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通过对比分析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组分,总结了煤层气液化产业的特点与优势.通过对煤层气液化的典型工艺流程逐项剖析,未来煤层气液化的发展方向是现有煤层气液化工艺的进一步优化,指出因地制宜开展低浓度煤层气液化技术研发与利用、小型移动撬装煤层气液化设备的研制与推广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
  • 摘要:为进一步推动LNG产业发展,本文概述了本课题组八年来在大型全容式LNG储罐分析设计研究过程中的传承与创新:(1)研究内容方面,由必要基本逐步深入全面,由平行前进转向突出重点;(2)辅助工具方面,多种模型、软件并用,自主研发设计分析软件;(3)前沿方向方面,开展了全混凝土LNG储罐和超大容积LNG储罐的相关研究.以上内容作为参考,旨在与LNG产业相关人士及部门一起,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创新,全面提升我国LNG储罐自主设计、建造能力.
  • 摘要:随着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液化天然气已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清洁能源.我国的液化天然气大型低温储罐建设起步于本世纪初,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先后建成了广东、福建、上海等储罐及站线工程,在建的还有江苏、辽宁、福建二期、宁波、珠海、南通等项目,目前呈蓬勃发展的趋势.用于大型低温储罐外罐的预应力钢绞线正在逐步实现国产化.然而,用于低温储罐的钢绞线低温检测也基本上都是在境外进行的.为了实现材料及检测的国产化,降低储罐的建造成本,就有必要对钢绞线的低温检测方法进行研究。福建液化天然气新增储罐项目基于该项目的检测试验。
  • 摘要:LNG储罐作为LNG接收站投资成本最高、运行风险最大的设施,它的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决定着LNG接收站能否正常运行.其中,静态蒸发率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根据大连LNG接收站对三台LNG储罐静态蒸发率(BOR)测试的实际经验,首先介绍了LNG储罐的结构及漏热情况;然后分析了BOR测试前的准备及技术要求;之后再给出实际测试中LNG储罐漏热量及BOR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实际测试中LNG储罐理论漏热量和理论BOR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参数修正获得了LNG储罐静态蒸发率;最后以大连LNG接收站T-1201LNG储罐为例,分析了测试过程中的参数及数据,得出其BOR值为0.0344%.结果显示:此值小于设计理论蒸发率0.039%,此LNG储罐静态蒸发率满足设计要求.
  • 摘要:为响应国家发改委关于LNG接收站必须考虑冷能利用的要求,唐山LNG接收站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LNG接收站冷能利用的可行性研究,研究成果表明冷能空分项目是最适合唐山LNG接收站的冷能利用项目之一.冷能空分项目在唐山LNG接收站的成功投用和运行表明:LNG冷能用于空分,降低了空分系统能耗、开工时间短,同时节约了接收站的部分气化费用,对LNG接收站节能降耗有一定作用.但由于接收站在不用季节外输量波动较大,导致冷能空分项目的连续稳定运行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冷能空分装置在设计参数及运行方案等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
  • 摘要:本文根据LNG储罐的存储介质特殊、体积大、操作温度低、保冷结构复杂、造价高等特点,论述了生产运行过程中常见的分层翻滚、低温泄露、过度蒸发等几种常见失效形式,并分别对几种失效形式形成的机理、主要影响因素及产生的危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针对每种失效形式,提出了在储罐的设计制造、生产运行、安全防护及检修等过程中有效的预防措施。
  • 摘要:近几年,随着大型LNG接收站的快速发展,LNG冷能利用的研究也日益迫切.利用LNG冷能回收其中高附加值的C2+轻烃,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在分析国内外LNG接收站轻烃回收工艺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型工艺,该工艺轻烃回收率可达99%以上,乙烷回收率可达95%左右.并提出了LNG冷能用于轻烃回收工艺中冷能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得到单独采用该工艺的冷能利用率为13.28%.针对原料LNG组分、温度等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考察对轻烃回收率、乙烷回收率及系统总功耗、单位C3+能耗的影响,可以为接收站的优化运行提供指导。
  • 摘要:针对LNG为气源的加气站BOG排放较为突出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加气站BOG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工艺、设备、运营等提出了BOG本质控制的技术措施,并分别针对LNG加气站和L-CNG加气站,提出了BOG再压缩制CNG和基于低温制冷机的BOG再液化回收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回收站场储罐内BOG和槽车卸载BOG,从而实现LNG加气站场的BOG"零排放".
  • 摘要:卸车操作以及LNG来液温度将直接影响卸车损耗、时间、能耗等方面,目前存在卸车慢、槽车LNG余液多、损耗大等行业共性问题,必须根据实际温度、压力、工艺等参数来决定卸车方式,确保损耗最小、卸车最快,同时又做到安全、规范,节能,这也是要长期探讨和优化的卸车工艺,从而进一步促进设计提升以及操作自动化、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力争做到槽车能自动实现卸得更干净、更快捷、更安全、更节能和环保。
  • 摘要:本文以某一运行的LNG接收站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现有再冷凝工艺对相对最小外输量控制的基础上,对影响外输量的主要操作参数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提出具体改进方案,应用于实际操作过程,证明了此改进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相对最小外输量,满足接收站在特殊工况下对外输量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 摘要:可见,一旦发生LNG火灾或爆炸事故,其热辐射影响范围较广,破坏性比较强。合理处置LNG泄漏风险,应从设计上优化布局和结构,做好相关建筑物耐火防护,整合社会消防资源。除此之外,还需根据泄漏事故特点,配备足够的消防应急设施,提高自身消防应急能力,因此建议配备如下消防设施:HSE中心消防站,负责LNG罐区及工艺区的机动消防,配备干粉与低倍数泡沫联用车、干粉消防车、大型高倍泡沫消防车、抢险救援车(带照明功能)、高喷消防车、通讯指挥车各一辆,并配备足够的消防人员。1.2MPa稳高压消防水系统,按规定设置消火栓、固定式消防水炮,并在HSE中心设5只移动式消防水炮,在发生火灾事故时灵活使用。固定式水喷雾系统,设置于LNG罐顶泵平台钢结构、管道、仪表阀门、安全阀或其它阀门紧急疏散通道,据NFPA15规定,喷雾强度应达到10.2L/min·㎡。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置在LNG事故收集池,以控制泄漏到LNG收集池内的液化天然气的挥发,尽可能降低二次火灾的可能性。固定式干粉灭火系统,设置在LNG储罐罐顶的安全阀处,用于扑救其出口处的火灾。按最大保护距离不超过9m的标准,配备足够数量的干粉灭火器,用于扑灭初期火灾。
  • 摘要:介绍了简单朗肯循环冷能发电原理,给出了朗肯循环系统中各主要设备的(火用)顿计算方法.以ASPEN流程模拟软件为工具,以简单朗肯循环系统为基础,对LNG的热物性、混合工质组分比例不同情况下的循环系统(火用)损、(火用)效率、净功率、(火用)回收率、发电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混合工质可以改善冷凝器的换热效率,从而降低循环系统的(火用)损,提高冷能发电效率,为进一步提升朗肯循环LNG冷能发电能力指明了方向。
  • 摘要:通过我国第一个自主引进、建设和管理的LNG工程建设实践,对大型预应力混凝土地上LNG储罐的设计及建造技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提出采用大尺寸9%Ni钢板,增加焊接工艺改进及机械性能试验项目,并实施焊接自动化,改进NDT检验技术,降低成本,缩短建造周期,从设计及建造技术上提高建造效率。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