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铁道
地下铁道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527篇,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1篇、会议论文201篇、专利文献54140篇;相关期刊454种,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都市快轨交通、铁道标准设计等;
相关会议72种,包括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地下铁道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交流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快速轨道交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地下铁道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交流会、中国土木工程协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地下铁道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交流会等;地下铁道的相关文献由1501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建国、薛绍祖、王梦恕等。
地下铁道—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4140篇
占比:97.28%
总计:55652篇
地下铁道
-研究学者
- 郭建国
- 薛绍祖
- 王梦恕
- 范文田
- 等
- 刘维宁
- 周顺华
- 张庆贺
- 王新杰
- 谢量瀛
- 关宝树
- 唐宪民
- 夏耀杰
- 王元湘
- 王振信
- 秦长利
- 于来法
- 冯卫星
- 刘启琛
- 宋键
- 崔玖江
- 朱祖熹
- 王明年
- 胡维撷
- 谢仁德
- 贾永新
- 于春华
- 刘志刚
- 姚燕明
- 孙学策
- 孙毓贤
- 张民庆
- 李江
- 杨林德
- 洪代玲
- 王文斌
- 王暖堂
- 肖军华
- 胡万毅
- 董云德
- 邵根大
- 郑徐滨
- 郑祖庆
- 金锋
- 陈依新
- 韦凯
- 韩忠存
- Four.PR
- 于波
- 伍泽洪
-
-
石礼安;
王伯瑛(整理);
孔春燕(整理)
-
-
摘要: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上海就已经酝酿修建地铁了,当时还有备战的需要,就是要“深挖洞”。1956年,上海市编制了初步的地铁规划。1958年,上海成立了地下铁道筹建处。
-
-
-
-
摘要:
主持人:您是北京铁道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前身)最早毕业的一批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生之一。贺长俊:对。我是1957年考入北京铁道学院,当时学院建筑系包含三个专业--桥梁、隧道、线路,最后我选的是隧道和地下铁道专业,后来叫地下铁道专门化。我的毕业设计就是地下铁道车站。1962年毕业时,国家还没有地铁,我在兰州做了三年多工程建设工作。那时从测量开始,所有的技术活都是一个人做。那段时间确实锻炼了人,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
-
王新杰;
王伯瑛(文字整理);
孔春燕(文字整理)
-
-
摘要:
我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培养的第一批地下铁道专门化的毕业生。毕业后,一直从事地铁设计和研究工作,已有60余载。有幸见证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沧桑巨变与建设历程。早期人才队伍组成,1956年,我考入了北京铁道学院(现为北京交通大学)。当时,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同济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和北京铁道学院三所高校进行联合招生;后来因一些原因,院系没有合并,我就选择在北京铁道学院学习铁道工程专业。
-
-
张益瑄
-
-
摘要:
为研究可液化地层中盾构隧道上浮的影响因素,依托某地铁工程,用ANSYS建立了“荷载-结构”模式与“地层-结构”模式相结合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液化区长度和隧道埋深对盾构隧道上浮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液化上浮计算中,衬砌危险位置发生在土体液化区与非液化区的交界面;液化区长度越长,衬砌的上浮位移和轴向应力越大;隧道埋深越小,衬砌的上浮位移和轴向应力越大。
-
-
彭长生
-
-
摘要:
我很早就与地铁结缘了。1956年9月,我考入唐山恢道学院桥隧系隧道及地下铁道专业。1960年我在成昆线隧道施工工地实习才半个月,就被抽调回学校。一回到学校.刚留苏回国的施仲衡老师就安排我参加学校组织的眉构设计工作,因为北京地铁原来是准备深埋的,所以要搞盾构设计,后来由于北京地鉄改为浅埋方案,我们搞的眉构设计就朿之高阁了。
-
-
于万友
-
-
摘要:
针对盾尾间隙控制因素复杂多变的问题,通过盾尾内壁与管片外壁之间的位置关系建立了隧道曲线半径、盾构俯仰角、盾尾覆盖管片长度与盾尾间隙之间的几何关系。基于以上关系,得到了最小盾尾间隙的理论计算方法,并对隧道曲线半径、盾构俯仰角、盾尾覆盖管片长度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隧道曲线半径的取值区间为50~400 m时,盾尾间隙受到的影响显著;盾构俯仰角与最小盾尾间隙值之间的关系接近线性,随着俯仰角增大而减小;盾尾覆盖管片的长度对盾尾间隙的影响更显著,可通过调节隧道曲线半径和盾构俯仰角的大小来平衡对盾尾间隙的影响。
-
-
阮承志;
石海斌;
于万友;
黄大维
-
-
摘要:
以某城市某地铁停车场出入线盾构隧道上穿下部既有盾构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新建隧道上穿既有隧道的施工工况,采用数值仿真软件模拟了施工中下部既有盾构隧道管片竖向位移情况,对既有隧道注浆加固后的隧道变形值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固建议。分析结果表明:新建隧道左线及右线的开挖对既有隧道产生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同时上部隧道的穿越角度影响既有隧道的沉降位移值,施工隧道线路正下方的既有隧道管片产生的竖向位移比斜下方的隧道管片大5.3 mm。提出既有隧道加固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加固后的隧道最大变形减小3.2 mm,为4.5 mm,小于规范控制安全标准5 mm。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钢支撑环与拱顶注浆相结合的隧道加固方案,并在施工现场进行实施。
-
-
张弥
-
-
摘要:
1952年秋,我进入唐山铁道学院(以下简称唐院)学习,至今快70年了。几十年来,我一直默默耕耘在地铁教育一线,亲历了我国早期地下铁道教育从无到有并逐渐完善的艰难历程。
-
-
贺长俊;
王伯瑛(整理);
孔春燕(整理)
-
-
摘要:
我在大学里学的是隧道与地下铁道专业,但在我毕业时我国还没有地铁。3年后,北京地铁开始建设,我立即投入其中。自此,我经历了地铁从艰难起步、摸索前进到腾飞发展的各个阶段。今天就来谈谈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人和事。以战备为主、兼顾交通的北京地铁1号线进入北京地铁设计处,从事防护与保密工作我是1957年考入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建筑系的。
-
-
史玉新
-
-
摘要:
主持人:您是1958年唐院隧道与地下铁道专业入学的学生。毕业后您就在铁三院。史玉新:我是1958年入学,1968年离开学校,包括研究生阶段,这期间也经历了大跃进和困难时期,后来还经历了将近两年的文化大革命。毕业以后,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硕士研究生毕业就全部分配到了三院,给我们定的是测工,有的地质专业定的是钻工。
-
-
- 《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地下铁道”课程属于土木工程专业大学四年级学生的专业课,结合目前中国多个大城市正在大力进行地下铁道建设的大趋势,对“地下铁道”课程采取课前认知实习、课堂讲授、课外实践教学、中期小型设计以及期末考试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学生欢迎,这种教学方式对其他专业课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
周晓军;
梁永锋;
黄岳
- 《2006年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城市地下铁道以其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和安全快捷的运输特点,在解决我国城市交通运输问题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在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地下铁道的建设和运营也对城市的环境和结构物的安全产生影响,其中由地下铁道运营中产生的杂散电流腐蚀就是影响结构物安全与耐久性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地下铁道隧道中杂散电流的分布状况,给出了区间隧道内杂散电流的近似计算方法,探讨了产生杂散电流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杂散电流腐蚀对隧道衬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以及地下铁道杂散电流的防护措施.
-
-
王斌;
刘英杰;
杨智华
- 《2005年全国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空调模拟分析学组学术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近年来,在世界上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中,当单方向每小时稳定的等候客流密度超过3万人时,地下铁道将成为城市交通的主体并已成为趋势.大城市的交通设施,必须满足如下条件:保持大量的、不断的输送能力,安全、快速、正点、运价低廉并且舒适.与地面上的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和电车相比,地下铁道在这些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点.地铁已发展为地下、地面、高架相结合的城市现代化有轨运输系统,最高设计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80~130公里.本文探讨,1、地铁火灾的危害性,2、地铁火灾原因分析,3、模拟软件的发展,4、模拟软件的应用,5、地铁站台排烟问题的意见.
-
-
李萌
- 《2015中国(天津)区域轨道交通发展及装备关键技术论坛暨第24届地铁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我国大、中型城市的人口急剧增加,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地下铁道(简称地铁)一般不占用城市宝贵土地和空间,不受地面交通情况影响,在我国多地发展迅速.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对碳排放量进行交易,可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但由于缺少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学,通过认证的地铁项目并不多.本文认为,地铁交通碳交易量主要应从三个方面考虑:列车性能提升及列车能源形式改进、耗能系统优化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并对已有的CDM方法学进行了汇总,归纳出碳交易量计算方法的主要步骤.
-
-
-
-
XI Zhao-kai;
席兆凯;
CHEN Qing-jun;
陈清军
- 《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环境振动已被列入七大环境公害之一,近年来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以某地铁线路为背景,分别采用美国Kinemetrics公司生产的Basalt型数字加速度测震仪和德国HEAD Acoustics公司生产的SQuadriga Ⅱ噪声与振动测试系统,进行了现场振动与噪声测试.获得地铁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加速度记录和站点噪声记录,分析了地面振动的衰减规律,探讨了地铁站站台处1/3倍频声压级与频率的关系以及声压级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地铁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的主要频率成分在60~80Hz之间:三个方向的地面振动能量沿测线呈整体衰减趋势,其中两个水平向的衰减速度较竖向的衰减速度要快:站台噪声测试样本的主要频率分布在10~2000Hz,卓越频率为500Hz,噪声样本的声压有效值为74.7dB.
-
-
XI Zhao-kai;
席兆凯;
CHEN Qing-jun;
陈清军
- 《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环境振动已被列入七大环境公害之一,近年来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以某地铁线路为背景,分别采用美国Kinemetrics公司生产的Basalt型数字加速度测震仪和德国HEAD Acoustics公司生产的SQuadriga Ⅱ噪声与振动测试系统,进行了现场振动与噪声测试.获得地铁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加速度记录和站点噪声记录,分析了地面振动的衰减规律,探讨了地铁站站台处1/3倍频声压级与频率的关系以及声压级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地铁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的主要频率成分在60~80Hz之间:三个方向的地面振动能量沿测线呈整体衰减趋势,其中两个水平向的衰减速度较竖向的衰减速度要快:站台噪声测试样本的主要频率分布在10~2000Hz,卓越频率为500Hz,噪声样本的声压有效值为74.7dB.
-
-
XI Zhao-kai;
席兆凯;
CHEN Qing-jun;
陈清军
- 《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环境振动已被列入七大环境公害之一,近年来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以某地铁线路为背景,分别采用美国Kinemetrics公司生产的Basalt型数字加速度测震仪和德国HEAD Acoustics公司生产的SQuadriga Ⅱ噪声与振动测试系统,进行了现场振动与噪声测试.获得地铁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加速度记录和站点噪声记录,分析了地面振动的衰减规律,探讨了地铁站站台处1/3倍频声压级与频率的关系以及声压级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地铁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的主要频率成分在60~80Hz之间:三个方向的地面振动能量沿测线呈整体衰减趋势,其中两个水平向的衰减速度较竖向的衰减速度要快:站台噪声测试样本的主要频率分布在10~2000Hz,卓越频率为500Hz,噪声样本的声压有效值为74.7dB.
-
-
XI Zhao-kai;
席兆凯;
CHEN Qing-jun;
陈清军
- 《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环境振动已被列入七大环境公害之一,近年来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以某地铁线路为背景,分别采用美国Kinemetrics公司生产的Basalt型数字加速度测震仪和德国HEAD Acoustics公司生产的SQuadriga Ⅱ噪声与振动测试系统,进行了现场振动与噪声测试.获得地铁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加速度记录和站点噪声记录,分析了地面振动的衰减规律,探讨了地铁站站台处1/3倍频声压级与频率的关系以及声压级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地铁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的主要频率成分在60~80Hz之间:三个方向的地面振动能量沿测线呈整体衰减趋势,其中两个水平向的衰减速度较竖向的衰减速度要快:站台噪声测试样本的主要频率分布在10~2000Hz,卓越频率为500Hz,噪声样本的声压有效值为74.7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