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医学
围产医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36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1篇、会议论文75篇、专利文献52198篇;相关期刊218种,包括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中国保健、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第五届围产医学新进展高峰论坛、黄山国际小儿神经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第十三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等;围产医学的相关文献由89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小毛、黄醒华、杨慧霞等。
围产医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2198篇
占比:98.98%
总计:52734篇
围产医学
-研究学者
- 李小毛
- 黄醒华
- 杨慧霞
- 杨茵
- 冯少玲
- 张珂
- 陈倩
- 任榕娜
- 刘清
- 叶鸿瑁
- 周文浩
- 樊尚荣
- 王宏
- 王来栓
- 胡继芬
- 贺晶
- 陈燕惠
- 陈达光
- 颜建英
- 于延
- 何晓宇
- 俞惠民
- 冯建立
- 冯欣
- 刘兴会
- 刘淑文
- 史源
- 周艳玲
- 周郅隆
- 呼俊
- 娣丽努尔
- 孙瑜
- 孙阳
- 富建华
- 尹玉竹
- 左定芬
- 张华
- 张方林
- 张琳
- 张肖民
- 张莉
- 徐辉
- 戚以胜
- 戴伟
- 朱蓉
- 朴梅花
- 李大慈
- 李洁
- 李玲
- 李金枝
-
-
-
-
摘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是妇幼卫生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以专家论坛、专题研究、临床研究、妇幼营养研究、妇幼卫生服务研究、出生缺陷预防、妇幼卫生教学研究等栏目形式,向读者介绍国内外妇幼卫生专业方面的新进展,妇女及儿童各阶段疾病预防的新经验,妇幼心理行为及健康指导、围产医学、优生、遗传等方面的新理论和实验研究新动向的原创性文章。《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是国家级期刊,国际连续刊号:ISSN 1673-5293.
-
-
萧泰斯
-
-
摘要: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发生在未怀足月(胎龄小于37周)或低出生体重(低于2.5千克)早产儿的眼底纤维血管增殖性病变。随着我国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普遍建立,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由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脏器发育不成熟,功能没有那么健全,未血管化的视网膜会发生纤维血管增生、收缩,从而出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未能及时发现治疗,可能进一步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甚至失明、眼球萎缩。
-
-
-
王姗姗;
石中华;
徐青
-
-
摘要:
随着医学教学模式的更新,整合医学教育及围产医学理念的不断强化,产科与儿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新的定位。临床案例中多学科合作抢救的模式的频频成功,产科与儿科的合作交流促进有了新的需求。分析产科与儿科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特点,总结阐述整合培养不仅可以增强产儿科医师的自信力和职业归属感,提升围产保健的质量和救治力,而且可以培养出“高精尖”的产儿科储备人才以及缓和产儿科特殊的医患关系。从实际出发,针对具体的整合培训时长,可优化的带教形式,模拟训练的模式,反馈及奖惩制度等各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以使整合培养的模式能落到实处,真正实现“高精尖”人才的培养,最终更好的服务于孕产妇及新生儿,提高我国围产医学领域的影响力。
-
-
郑晓菲;
尹芃芃;
王欢;
钟晓云;
贺凌云;
罗振森;
叶俊英
-
-
摘要:
随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三孩政策”的实行,高龄产妇及高危妊娠数量显著增加,高危新生儿的出生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全面提升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已成为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基于“产儿联合”理念,以围产医学中心建设作为抓手,着力构建区域围产医学中心体系,推动区域妇幼保健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该文从围产医学中心体系布局、平台打造、学科方向凝练和辐射基层4个方面系统总结医院在围产医学学科建设的实践做法,以期为妇幼保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
-
-
-
摘要:
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简称儿研所)成立于1978年10月,是上海市第一家以出生缺陷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为研究重点,兼具医疗与教学的儿科医学研究机构,下属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目前内设内分泌遗传、消化营养、儿童肿瘤以及围产医学等研究室,拥有生化检测、分子遗传、代谢组学、免疫、分子医学光谱等技术研究平台。
-
-
-
-
摘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是妇幼卫生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以专家论坛、专题研究、临床研究、妇幼营养研究、妇幼卫生服务研究、出生缺陷预防、妇幼卫生教学研究等栏目形式,向读者介绍国内外妇幼卫生专业方面的新进展,妇女及儿童各阶段疾病预防的新经验,妇幼心理行为及健康指导、围产医学、优生、遗传等方面的新理论和实验研究新动向的原创性文章。
-
-
-
-
摘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是妇幼卫生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以专家论坛、专题研究、临床研究、妇幼营养研究、妇幼卫生服务研究、出生缺陷预防、妇幼卫生教学研究等栏目形式,向读者介绍国内外妇幼卫生专业方面的新进展,妇女及儿童各阶段疾病预防的新经验,妇幼心理行为及健康指导、围产医学、优生、遗传等方面的新理论和实验研究新动向的原创性文章。《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是国家级期刊,国际连续刊号:ISSN 1673-5293;国内统一刊号.
-
-
-
-
摘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是妇幼卫生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以专家论坛、专题研究、临床研究、妇幼营养研究、妇幼卫生服务研究、出生缺陷预防、妇幼卫生教学研究等栏目形式,向读者介绍国内外妇幼卫生专业方面的新进展,妇女及儿童各阶段疾病预防的新经验,妇幼心理行为及健康指导、围产医学、优生、遗传等方面的新理论和实验研究新动向的原创性文章。《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是国家级期刊,国际连续刊号:ISSN 1673-5293;国内统一刊号:CN 61-1448/R。
-
-
-
-
摘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新生儿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是国家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国家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国家新生儿和围产专科医生培训基地,是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前任主委单位,也是上海市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设置床位110张,NICU 60张,亲子病房12张。现有医师27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4名;8名在全国性学术组织兼职。
-
-
张华
- 《重庆医科大学第十二届临床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目前,对围产医学高端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大,研究生是围产医学高端人才的唯一来源.然而,我国围产医学教育存在忽视转化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处于脱节状态;闭门造车,缺乏国际交流;围产医学科研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等问题,急需进行改革.建设和完善围产医学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依托国际合作,整合与完善围产医学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平台;建设高水平围产医学科研师资队伍等改革措施可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及多年实践经验,以提高我国围产医学研究生的教学质量.
-
-
-
-
张华
- 《重庆医科大学第十二届临床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外专千人计划”为高校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受到不同地区、学校自身情况的限制,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借鉴吸收西方国家先进的专业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和手段,创造出既与国际接轨又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与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国内中外导师联合培养模式;研究生期间短期到国外实验室培养实验关键技术;争取相关专业知名国际会议壁报和大会发言机会,并在国内定期举行本专业小规模国际学术会议等模式.积极稳妥地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推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
-
刘婧一;
刘彩霞
- 《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危急重症,是目前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对产后出血的研究是当前围产医学中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影响产后出血因素的变化,避免产后出血发生.结果表明,与10年前相比,影响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已经发生变化。应调整新政策,重视相关因素的变化,避免产后出血发生。
-
-
-
-
-
-
田宁;
于松
- 《第五届围产医学新进展高峰论坛》
| 2013年
-
摘要:
目的:研究在硫酸镁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妇产医院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在硫酸镁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n=96)和对照组(使用硫酸镁治疗方案,n=90),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化验室指标的变化及母儿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均下降,下降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尿蛋白定量减少,D-D二聚体含量降低,子宫动脉和脐动脉S/D比值明显降低。产时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产后出血量无增加,围产儿结局改善。结论:低分子肝素结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痈前期患者,可改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