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48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儿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9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9866篇;相关期刊233种,包括护理学杂志、全科护理、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大会、第六届中国药师大会、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相关文献由1276位作者贡献,包括史源、周伟、封志纯等。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9 占比:1.51%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9866 占比:98.45%

总计:30335篇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发文趋势图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研究学者

  • 史源
  • 周伟
  • 封志纯
  • 贺芳
  • 刘会
  • 陈超
  • 吴玉梅
  • 唐云飞
  • 孙静
  • 曹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金燕; 陈朔晖
    • 摘要: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形势严峻,多重耐药菌感染可直接影响患儿治疗效果和预后,甚至导致死亡率升高。本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必要性、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防控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及临床采取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 张丽平; 李伟博
    •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病原菌分布情况及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320例NICU新生儿根据病原菌检查结果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320例NICU患儿的感染发生率为9.06%(29/320)。29例患儿中检出3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2.86%。感染组的胎龄10 d、体质量7 d的比例均高于未感染组(P10 d、静脉营养、侵入性操作、应用抗菌药物时间>7 d是NICU院内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NICU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临床应加强识别潜在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新生儿感染的风险。
    • 唐帆; 李亚玲; 彭娟
    • 摘要: 母乳的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母乳喂养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危重患儿因不能良好协调吸吮、吞咽与呼吸而无法直接母乳喂养,母亲需要用吸奶器将母乳泵出供给患儿。但临床不同NICU在母乳采集、储存、运送、接收,使用、健康教育等方面规定各异,目前尚缺乏母乳喂养质量管理标准。本研究对NICU母乳喂养质量管理的各操作环节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实施规范母乳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最大程度减少母乳喂养风险。
    • 曹云
    • 摘要: 新生儿脓毒症仍然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及远期不良预后的重要原因。细菌耐药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多重耐药(MDR)菌的产生及流行给患儿造成极大危害,其中最重要的是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NICU患儿MDR感染给患儿带来极大的威胁。近年来国内NICU极/超早产儿存活率明显提高,但NICU早产儿晚发败血症(LOS)发生率高,仍然是导致不良预后的重要原因,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LOS显著增加早产儿发生近期及远期不良预后的风险。
    • 萧泰斯
    • 摘要: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发生在未怀足月(胎龄小于37周)或低出生体重(低于2.5千克)早产儿的眼底纤维血管增殖性病变。随着我国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普遍建立,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由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脏器发育不成熟,功能没有那么健全,未血管化的视网膜会发生纤维血管增生、收缩,从而出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未能及时发现治疗,可能进一步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甚至失明、眼球萎缩。
    • 李文婷; 耿文静; 姚开虎; 周婧婧; 杨鑫; 孙静; 马香
    • 摘要: 目的 研究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鼻前庭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的定植情况及定植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生物膜形成能力。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于北京儿童医院NICU住院患儿鼻前庭分离出的金葡菌,前期已进行分子分型,本次实验利用E-test法检测金葡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结晶紫染色实验检测定植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结果 536例鼻拭子分离出96株金葡菌,定植率为17.9%。其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28株,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有68株。MRSA菌株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曲松、红霉素和夫西地酸耐药率分别为100%、57.1%、78.6%、92.9%和3.6%。MSSA菌株对青霉素、头孢曲松、红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2.4%、8.8%、47.1%和16.2%。MRSA中有14.3%苯唑西林敏感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OS-MRSA)。定植菌株的生物膜阳性率91.7%,MRSA和MSSA在生物膜形成能力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不同ST型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存在差异(P=0.0276),产膜菌株与非产膜菌株的药物敏感性无明显差异。结论 定植的金葡菌常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好,有一定比例OS-MRSA。定植菌株生物膜阳性率高,不同分型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不同。
    • 王小凤; 丁晓芳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团队构建的家庭参与式护理(Family Integrated Care,FICare)模式在早产儿母乳喂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3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住院的12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将其分为FICare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FICare组实施基于MDT构建的FICare模式护理。比较两组的纯母乳喂养率、院内感染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等。结果FICare组的纯母乳喂养率为53.3%,高于对照组的18.3%(P<0.05)。FICare组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院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FICare组纠正胎龄40周时的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FICare组产妇产后30 d的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8.3%(P<0.05)。结论基于MDT构建的FICare模式在早产儿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提高纯母乳喂养率,降低院内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早产儿神经行为能力的恢复,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 金歌; 王丹; 崔璐璐; 王龙君; 贺晓; 王永华; 马丽霞; 张茜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双探头引导下联合注水法在早产儿脐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7月入住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早产儿143例为研究对象,脐静脉置管时采用超声实时引导联合注水法进行。结果143例患儿中,置管成功138例,成功率为96.5%,其中113例(81.89%)患儿X线摄片报告导管尖端位于指南推荐位置;患儿实际置管长度为(8.892±0.917)cm、超声预测置管长度为(8.865±0.912)cm、体重预测置管长度为(9.544±0.881)cm,置管长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儿导管平均留置天数为(10.39±4.03)d,导管留置期间未见肝损伤、导管相关性血栓、心律失常、心包积液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结论采用超声双探头引导联合注水法进行脐静脉置管的成功率较高,可为患儿尽早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提供保障,且在导管留置期间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滕小芸; 韦琴; 何婷; 梁洁; 梁华; 谭继磊; 黄晓波; 唐利华
    •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早产儿母亲应对困难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0年10月-2021年8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产妇出院后应对困难量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和家庭关怀度指数,对南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200例早产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0例早产儿母亲应对困难总分为(6.82±0.89)分,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9.26±8.69)分,家庭功能总分为(6.59±1.5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缺乏信息、家庭功能障碍是早产儿母亲应对困难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早产儿母亲应对困难处于中等水平,对来自低收入家庭、缺乏信息支持及家庭功能不良的早产儿母亲应进行早期评估和教育指导,以减少其应对困难。
    • 林群; 张莉
    • 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母乳喂养管理及提高母乳喂养率的作用,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6月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5例NICU住院患儿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7月至12月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7例NICU住院患儿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母乳喂养管理模式;观察组患儿采用持续质量改进(CQI)模式实施母乳喂养。分析影响NICU患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统计NICU患儿的母乳喂养日龄、纯母乳喂养率等,了解对产妇情绪及应对方式的改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CQI对医护人员、家属母乳喂养意识及NICU的干预质量等具有提升效果,通过控制母乳采集、接收、储存、喂养等各环节质量,加强母乳喂养的质量管理,可提升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质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