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围产儿死亡

围产儿死亡

围产儿死亡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574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7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0066篇;相关期刊247种,包括中国保健、中国初级卫生保健、中华妇产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六次全国流行病学大会暨第四届全国中青年流行病学工作者学术会议、2007年第十一届全国儿科病理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等;围产儿死亡的相关文献由1100位作者贡献,包括高伟、李红、杨丽等。

围产儿死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67 占比:5.3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0066 占比:94.61%

总计:10640篇

围产儿死亡—发文趋势图

围产儿死亡

-研究学者

  • 高伟
  • 李红
  • 杨丽
  • 沈静
  • 赵玉环
  • 郭敏
  • 乔福元
  • 任爱国
  • 何玲玲
  • 余国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静
    • 摘要: 全国妇幼卫生年报数据的分析显示,35%的中国孕妇实施剖宫产。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初次妊娠≥35岁的产妇比率亦在不断增加。而高龄是增加剖宫产风险的一大因素。当符合剖宫产医学指征时,实施剖宫产可以有效地预防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及相关疾病。但剖宫产干扰了孕妇正常的分娩过程,对孕产妇的身心健康均有一定影响,因此,规范剖宫产术的临床指征、加强术后护理非常重要。
    • 申乔乔; 张正敏; 梁韵仪; 左倩倩; 童佩; 郑雅婧; 高钰琳
    • 摘要: 目的 深入了解助产士对围产儿死亡产妇进行哀伤辅导的内心感受及护理经验.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9年10月-12月选取广东省11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8名助产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助产士对围产儿死亡产妇进行哀伤辅导的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助产士存在多种负性情绪、积极与消极应对并存和期望更多的组织支持.结论 助产士在护理围产儿死亡产妇时存在消极情感反应,消极的应对方式不利于保证产妇的护理质量.建议医院和科室为助产士提供情感支持和培训,鼓励助产士积极应对,与此同时,制订循证护理路径,组建多领域专业团队,促进围产期哀伤辅导服务的发展.
    • 曹静茹; 孙翠娟
    • 摘要: 孕期保健服务是为了确保我国出生人口质量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孕期保健服务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管理模式,围产儿死亡率也不断下降.但是仍有围产儿死亡的案例出现,因此需要进一步观察围产儿死亡原因,从而为孕期保健管理以及围产儿诊治提供有效指导.近些年来随着孕期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不断下降,围产儿死亡案例也不断减少.文章选取了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2015-2019年5426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本次研究发现的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进一步分析,报道如下.
    • 申乔乔; 冯现刚; 梁韵仪; 左倩倩; 张正敏; 高钰琳
    • 摘要: 目的 对国内外围产期哀伤辅导相关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和内容分析,汇总推荐意见.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权威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中英文数据库及谷歌搜索引擎中围产期哀伤辅导指南,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2020年8月.4名研究者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工具Ⅱ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指南独立进行质量评价,汇总围产期哀伤辅导的推荐意见.结果 共纳入5篇指南,质量评价6个领域的平均标准化得分分别为:范围和目的91.11%、参与人员90.55%、制订的严谨性73.24%、清晰性与可读性81.67%、应用性60.00%和编辑的独立性60.83%.指南总体质量评价为l篇A级,4篇B级.经提取与整合,最终得出5个阶段、32条围产期哀伤辅导推荐意见.结论 国内外围产期哀伤辅导指南数量较少,指南的总体质量有待提高,内容有待细化.可以将国际上的指南与国内的临床情境相结合,筛选基于证据的推荐意见并将其本土化,指导国内围产期哀伤辅导工作的开展.
    • 罗会芳
    • 摘要: 怀孕是女性特有的生理过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多变的过程。其中高危妊娠对胎儿和孕妇的风险指数都很高。那些可能给母亲和孩子带来危险或导致难产的人被称为高风险怀孕。它不仅对母婴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而且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高危妊娠主要指难产或由于特定的护士或病理因素在怀孕期间对胎儿和母亲可能造成的损害。其中高危妊娠孕妇的保健管理是降低新生儿和产妇死亡率的有效途径。因此,对怀孕期间高危妊娠的孕妇进行信息、具体和系统的管理尤为重要。
    • 魏娜; 朱明娟; 杨婧; 宋鸿碧; 许吟; 戴薇
    • 摘要: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围产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5年0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组和晚发型组,分析两组孕产妇的并发症和围产儿死亡率.结果:59 例患者中 13 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早发型组与晚发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围产儿死亡,两组围产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视网膜病变发生胎盘早剥、围产儿死亡等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较高,及早诊断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定期监测眼底情况,对预防和降低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价值.
    • 唐文豪; 李彦伶; 孙鸿燕; 任静; 郑金龙
    •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母亲经历围产儿死亡事件的体验.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VIP、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Wiley、EMbase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3月有关母亲经历死产和围产儿死亡事件体验的质性研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Noblit和Hare's的Meta民族志方法对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纳入研究文献16篇.提炼出一个核心概念"母亲在痛苦的绝望中寻求新希望",基于以下4个主题,无声痛苦:母亲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负性情感突出;寻找出路:母亲通过应对策略抵御内心的痛苦;重建世界:母亲生活的改变与成长;未来曙光:母亲渴望得到尊重与照顾,对未来充满希冀.结论 医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围产儿的死亡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应关注母亲心理变化,重视对母亲的情感支持,促进母亲生活重建.
    • 高伟; 王琳; 李红
    • 摘要: 目的 探讨围产儿死亡妇女创伤后成长轨迹,以期为创伤后不同阶段的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 10名经历围产儿死亡的妇女进行访谈,采用 Strass 和 Corbin的扎根理论分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开放式登录、轴心式登录、选择式登录.结果 本研究发现围产儿死亡妇女创伤后成长轨迹经历了曲折的 3个时期,即应激期、恢复期、成长期.结论 围产儿死亡妇女创伤后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临床护理人员可根据其各时期的不同心理状态与需求给予针对性指导,对于促进其创伤后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何丹; 蒲杰; 刘伟信; 张燕; 孙玲玲; 宋筱
    • 摘要: 目的 了解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死亡情况,探讨影响围产儿死亡的因素,为降低四川省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死亡水平和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四川省2005-2016年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183个县(市、区)医疗保健机构,选取HIV感染孕产妇4 734例及其所生围产儿4 786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母亲孕产期及围产儿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围产儿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死亡率为25.7%(123/4786),呈逐年下降趋势(趋势x2=32.220,P=0.000),凉山州围产儿死亡率高于四川省其他地区(x2=4.130,P=0.042),凉山州死胎/死产较多、四川省其他地区7d内死亡较多(x2=29.626,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怀孕1~2次及3~4次的围产儿死亡率低于怀孕≥5次者(1~2次的OR=0.417,95%CI:0.184 ~ 0.943;3~4次的OR=0.447,95%CI:0.223~ 0.895),孕产期使用基于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LPV/r)为主的蛋白酶抑制剂(PI)三联抗病毒治疗方案的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更容易避免死亡(OR=0.530,95%CI:0.285~0.986),医疗机构分娩的围产儿死亡率低于家中或途中分娩者(市级及以上助产机构OR=0.222,95%CI:0.098 ~ 0.499;县级助产机构OR=0.282,95%CI:0.166 ~ 0.480;乡级助产机构OR=0.134,95%CI:0.031~ 0.586),早产、新生儿窒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危险性增加(早产OR=8.285,95%CI:5.073~13.533;新生儿窒息OR=9.624,95%CI:4.625 ~20.028).结论 四川省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死亡率远高于全国、四川省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死亡率,应减少HIV感染孕产妇的孕次、采用基于LPV/r的三联抗病毒治疗方案,提倡住院分娩,减少围产儿发生早产和新生儿窒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