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围产期

围产期

围产期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4096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85篇、会议论文113篇、专利文献373篇;相关期刊1003种,包括母婴世界、医药前沿、医学信息等; 相关会议93种,包括浙江省毒理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食品药品与人类健康论坛、第五届粤港澳台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暨2014年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围产医学新进展高峰论坛等;围产期的相关文献由7516位作者贡献,包括夏成、张洪友、徐闯等。

围产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85 占比:88.62%

会议论文>

论文:113 占比:2.65%

专利文献>

论文:373 占比:8.73%

总计:4271篇

围产期—发文趋势图

围产期

-研究学者

  • 夏成
  • 张洪友
  • 徐闯
  • 王哲
  • 周丛乐
  • 姚军虎
  • 张静
  • 刘国文
  • 李心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爱玲; 许丽君
    •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围产期母婴健康的影响,以便为基层医院围产期母婴健康提供科学管理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南澳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1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年龄(29.5±13.5)岁,有计划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干预措施;随机选择南澳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56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9.0±12.0)岁,只进行口头常规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产妇采取不同教育后的效果。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孕产妇对调查问卷中各项内容有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健康教育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810/810)比92.53%(880/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89,P0.05)。结论对基层医院孕产妇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孕产妇顺产率与母乳喂养率,减少围产期母婴并发症发生,从而保障围产期母婴安全。
    • 唐振华; 谢华德; 郭艳霞; 李孟伟; 彭丽娟; 彭开屏; 梁辛; 杨承剑
    • 摘要: 为研究饲粮不同粗蛋白水平对围产期奶水牛生产性能和生殖激素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围产期奶水牛,随机分为3组,进行为期45 d的饲养试验,饲料配方参考NRC(2001)进行调整。对照组粗蛋白(CP)水平为17.5%,Ⅰ组CP水平为16.5%,Ⅱ组CP水平为18.5%。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Ⅰ组干物质采食量(DMI)提高12.89%,Ⅱ组降低12.41%,差异显著(P0.05)。(2)3.5%标准乳(FCM)产量和饲料转化率(FE),与对照组相比,Ⅰ组分别降低1.67%和14.81%,Ⅱ组分别降低29.97%和21.16%,差异不显著(P>0.05);乳糖含量Ⅱ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说明在该试验饲粮结构下,饲粮CP水平为17.5%时产奶量和FE最高,更适宜围产期奶水牛泌乳和繁殖营养需要。
    • 安秀秀; 李向宝; 魏学良; 徐玉薇; 罗梦芸; 王媛媛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和有机铬对围产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奶产量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0头健康、经产(平均胎次1~2胎)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胆碱组饲喂基础饲粮+30 g/d过瘤胃胆碱,有机铬组饲喂基础饲粮+8 g/d蛋氨酸铬,混合组饲喂基础饲粮+30 g/d过瘤胃胆碱+8 g/d蛋氨酸铬。试验期从产前第20天开始,至产后第20天结束。结果显示:1)各组之间奶牛产前、产后DMI无显著差异(P>0.05)。产后2和4周,胆碱组、有机铬组和混合组奶牛奶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分娩当天、产后第10天和产后第20天,胆碱组、有机铬组和混合组血液葡萄糖(GLU)和β-羟丁酸(BAB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分娩当天、产后第10天和产后第20天,胆碱组、有机铬组和混合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瘦素(Leptin)含量和对氧磷酶-1(PON-1)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10天和产后第20天,胆碱组、有机铬组和混合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血清胰岛素(INS)、脂联素(AD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和蛋氨酸铬能够改善围产期奶牛能量供应,调节糖脂代谢,减轻脂肪过度沉积对肝脏造成的损伤,保护肝脏功能,改善机体能量负平衡状态。
    • 杨春霞; 谢胜群; 李娟
    • 摘要: 目的:分析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在我院产检、建档的围产期孕妇262例为本实验研究对象,采集孕妇阴道分泌物,进行GBS检测。将检测结果为阴性孕妇纳入对照组(n=181),检测结果为阳性孕妇纳入实验组(n=81)。对所有孕妇进行跟踪随访,并比较两组孕妇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情况。对两组孕妇妊娠结局进行跟踪随访,并比较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早产以及产褥感染的发生几率;对新生儿情况进行统计,比较黄疸、肺炎、败血症、宫内窘迫、感染、窒息的发生几率。结果:实验组孕妇发生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早产以及产褥感染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黄疸、肺炎、败血症、宫内窘迫、感染、窒息的发生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产期孕妇感染B族链球菌可对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增加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因此在临床中提高对B族链球菌感染的重视、加强围产期B族链球菌的筛查以及干预、对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具有积极意义。
    • 刘涛; 阚国建
    • 摘要: 一、产后护理的意义围产期作为奶牛的重要生理时期,不仅是发病率和死淘率高发的阶段,也是奶牛恢复健康和提高产量的阶段。新产牛能否管理好,是牧场年度奶牛单产及利润提升的关键,新产牛的护理又是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新产牛由于从干奶期突然转到产奶期,无论是产犊过程的疼痛应激还是从产奶需要钙的供给平衡,以及采食干物质从粗到精的突然转变,都直接和间接影响着奶牛生理突然变化引起的应激,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重视并积极预防及时解决,就会给奶牛造成疾病或淘汰。
    • 朱莎; 舒丽娟
    • 摘要: 目前国内外高位截瘫孕妇围产期管理经验十分有限。患者截瘫平面以下感觉及运动能力丧失,无法感知宫缩和胎动等,只能依靠医护人员来监测。虽然截瘫孕妇顺产、剖宫产都感觉不到疼痛,但是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未受到下丘脑的控制,当受到手术、疼痛、大小便潴留、体位变化、不适等不良刺激时极易导致自主性反射亢进,典型表现是突发严重的高血压,意识丧失,心率失常,脑出血,甚至死亡。因此,高位截瘫孕妇围产期需要严密监护,尽量避免不良刺激,以免诱发自主性反射亢进,警惕产后出血及血栓栓塞风险,产后充分镇痛镇静,方能顺利渡过围产期
    • 刘耀权; 袁洋; 曾方圆; 刘思琦; 谭攀攀; 孔叶子; 黄岩; 赵晨旭; 王建国
    • 摘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奶业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升,奶牛、奶山羊等奶畜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奶产量和奶畜单产也稳步增加。然而,随着高产奶畜品种的引进和培育,高能饲料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大规模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生产性能不断提高与低钙血症等群发性代谢病发病率升高之间的矛盾也日趋突出,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奶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论文以围产期奶畜多发的低钙血症为例,围绕其研究历史、发病原因和机制、诊断以及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奶畜低钙血症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 张云霞; 常艳芬; 乔圆; 张嫱; 郭志行; 赵瑞玲
    • 摘要: 目的分析围产期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和病原学特征,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某医院产科收治的围产期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数据。结果17031例产妇共确诊44例血流感染,其中剖宫产41例(93.2%),34例(77.3%)至少有1种妊娠期合并症,34例(77.3%)合并胎膜早破;43例(97.7%)留置导尿管。44例患者初始症状均为发热,其中12例伴随寒战,经及时的抗菌药物治疗后,均痊愈出院。44例患者共分离菌株4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6.0%(31/47),革兰阳性菌占23.4%(11/47),厌氧菌占10.6%(5/47)。前三位的分离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9株,40.4%)、肺炎克雷伯菌(6株,12.8%)、粪肠球菌(5株,10.6%)。前三位的革兰阴性杆菌均为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摩根摩根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敏感率均为100%。粪肠球菌5株,均对青霉素敏感。结论围产期血流感染病原菌以生殖道定植菌多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多对青霉素敏感。
    • 律祥君; 律海杰; 崔金良
    • 摘要: 围产期瘫痪综合征过去称为产前产后瘫痪,主要认为是钙磷缺乏或者钙磷比例失调造成的,通过近年来研究发现,这个疾病不单单是钙磷比例失调问题,所以暂称为“围产期瘫痪综合征”。近年来随着我国外来羊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杂交改良的大范围推广利用和繁育水平的提高,羊围产期瘫痪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影响母羊健康、危害母羊繁殖率和羔羊成活率的主要疾病,甚至超越了一些传染病的危害。
    • 田素荣; 肖笛; 刘本德
    • 摘要: 目的:探讨围产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病因和诊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产后突发胸痛的患者,依据心电图、肌钙蛋白、心肌酶谱、冠脉造影(CAG)等结果明确诊断。结果:根据心电图以及心肌坏死标记物动态变化,确诊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于前降支近段置入2枚药物涂层支架(DES)。结论:早期对孕产妇心血管事件进行诊断和及时介入治疗对围产期AMI的管理至关重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