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向秀

向秀

向秀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1年内共计9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瞭望、黄河.黄土.黄种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向秀的相关文献由8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晓毅、韩国良、余霞等。

向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 占比:100.00%

总计:95篇

向秀—发文趋势图

向秀

-研究学者

  • 王晓毅
  • 韩国良
  • 余霞
  • 李凯
  • 秦跃宇
  • 顾农
  • 黄霞平
  • 乔凤岐
  • 于炳绅
  • 余清岭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刘飞飞
    • 摘要: 嵇康提出了以遵循天地自然之道为指归的养生思想,主张清虚静泰、少私寡欲.向秀则认为人欲乃自然之理,不能禁绝,但须节之以礼.双方均站在"自然"的制高点上,其争论超出了养生的范围,深入到了人性论的话题中.究其原因,二人分属不同类型的玄学家,"经典注释派"的向秀温和保守,"人生风度派"的嵇康则给人放浪不羁的印象.不同的风格与思维方式使他们对"自然"有不同的理解:嵇康所谓"自然"是指宇宙间的流行变化,遵循它可以延年益寿,但已预设了人在"自然"之外,其思维方式近乎老子;向秀使用的"自然"则指人生而有之的本能,它可能来自于《庄子》中的"从欲"思想,将天地人一体化.对"自然"的不同理解决定了他们对名教的态度.
    • 余霞
    • 摘要: "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备受现当代学者诟病.但就语义而言,《向秀别传》中的"失图"非指"改节".向秀的入仕之举与其一贯的人生志向及哲学思想并不矛盾,古代评论亦未见"改节"之说,因此向秀入仕并非"改节".刘勰所指《思旧赋》之"瑕",也并非瑕疵,表现了向秀对李斯、嵇康生命心态的深切体认.刘勰与后世评论家多从政治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待该赋文,因而缺乏生命哲学的视角.
    • 董豪
    • 摘要: 向秀的哲学思想,是当时学术思想领域正史玄学向元康玄学过渡的关键,他从相信正史玄学的贵“无”的本体论开始,到后来注解《庄子》提出了“有待”“无待”的逍遥理论,引用《庄子》中“自生”“自化”的观点内化到自己的哲学体系。作《难养生论》阐发了自己“情欲自然”的养生学说,试图协调名教与自然之间的尖锐矛盾,与嵇康阮籍等竹林名士主张的“越名教而任自然”观点有了根本性差别,为后来的郭象“名教即自然”的玄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 寇志强
    • 摘要: 向秀、郭象《庄子注》公案一直是魏晋思想史研究的一个热点,但由于文献不足征,尚未形成共识.在诸多研究之中,王叔岷《〈庄子〉向郭注异同考》用对比研究法将其当时发现的所有向秀注佚文与郭象注文进行对比,以揭示二者关系.然王文以罗列材料为主,没有对所列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并不能清晰地揭示出二者的关系,且其归类有不尽合理之处,实有继续研究的必要.通过对王文所列材料进行研究发现,向、郭所用《庄子》版本不同,注书体例稍异,且文字完全相同者所占比例不高,更有郭注纠正向注的例证,故郭注当是对向注"述而广之",而非"定点文句而已".
    • 董敏娜; 王晓玲
    • 摘要: 魏晋玄学的巨大影响带来了老、庄美学的复兴.嵇康、向秀在养生论争中体现出对"任自然"生命状态的共同追求,属于生存美学的范畴."任自然"生存美学思想包含三个维度的内涵:自然的生存美学观、自由的生存美学实践、和谐的生存美学理想.嵇康、向秀关于养生问题的争论源于二人玄学思想的差异.因此,在对"任自然"生命状态的共同追求上,又表现出不同的审美取向.%The great influence of Wei Jin Metaphysics brought the revival of the aesthetics of Lao and Zhuang.Ji Kang and Xiang Xiu's debate on health preservation reflected the common pursuit of "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life state,which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survival aesthetics.The thought of"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survival aesthetics contains three dimensions:natural survival aesthetics,free survival aesthetics practice and harmonious survival aesthetics ideal.Ji Kang and Xiang Xiu's debate on health preservation originated from the difference of their metaphysical thought,so they showed different aesthetic orientations in the common pursuit of"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life state.
    • 李凯
    • 摘要: 对于庄子的“齐物”,前人主要有两种诠释:一种诠释由向秀、郭象肇其端,认为万物确有差别,但只要充分实现各自天性,那么,万物便都可自得其乐;另一种诠释源于支遁,认为万物其实无差别,差别只是主观的假相。以上两种诠释在《庄子》中都能找到依据,但前者的诠释依据在外杂篇,
    • 邓见发
    • 摘要: 【导读】《黍离》,据说是周人东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已被夷为平地,且遍种黍稷,不禁伤心落泪,吟唱成篇;后人便将"亡国之痛,兴亡之感"称为"黍离之悲"。这种"黍离之悲"的情结对后世影响深远,此后历次朝代更迭过程中,都有人吟唱《黍离》。从曹植唱《情诗》到向秀赋《思旧》,
    • 毛俊秀1
    • 摘要: 魏晋时期,山阳县(今河南辉县)城郊外的竹林里聚集着七位名士,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他们喝酒纵歌,超然物外,世人称之为“竹林七贤”。七人中,嵇康风度翩翩、超凡脱俗,名气最大,也最为桀骜不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