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变形行为

变形行为

变形行为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40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5篇、会议论文81篇、专利文献79085篇;相关期刊123种,包括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材料导报、材料工程等; 相关会议70种,包括第十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 、第十六届全国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第十一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等;变形行为的相关文献由118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淼泉、卢雅琳、王磊等。

变形行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5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81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79085 占比:99.60%

总计:79401篇

变形行为—发文趋势图

变形行为

-研究学者

  • 李淼泉
  • 卢雅琳
  • 王磊
  • 刘杨
  • 姚忠凯
  • 曾卫东
  • 王晓溪
  • 苑世剑
  • 赵永庆
  • 刘新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强凤鸣; 寇宏超; 贾梦宇; 唐斌; 李金山
    • 摘要: TiAl合金以其低密度、高比强和良好的抗蠕变性等优点,已在航空发动机上获得应用。先进的β型γ-TiAl合金通过引入一定量的β/B2相,显著改善了合金的热加工能力,该类合金更适合热机械加工。对β型γ-TiAl合金热机械加工过程中的组织演化和变形行为形成完整的认识是制定和优化热加工工艺的前提。综述了β型γ-TiAl合金的不同初始组织在热机械加工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及其动态再结晶机制,指出当热加工温度低于T_(γ,solv)时,组织演化主要与(α/α_(2)+γ)片层团的破碎有关;当热加工温度高于T_(γ,solv)时,主要与α相的动态再结晶有关,同时分析了β相的存在对(α/α_(2)+γ)片层团以及α相动态再结晶的影响,最后对β型γ-TiAl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基础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明知非; 宋海洋; 安敏荣
    • 摘要: 镁合金因其低密度被视为最轻的工程结构金属材料,但因较差的塑性变形行为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增强镁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已经成为当前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在拉伸载荷下石墨烯对金属镁变形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的嵌入能够明显提升金属镁的强度和杨氏模量,并对其塑性变形阶段的第二次应变强化产生较大影响.研究指出,石墨烯镁基(GR/Mg)复合材料和纯镁的塑性变形行为相同,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均发生了从密排六方到体心立方再到密排六方结构的相变.石墨烯嵌入位置对GR/Mg复合材料上下两部分镁基体的塑性变形行为有较大的影响.当石墨烯嵌入高度较小时,石墨烯下方的镁基体塑性变形能力较强,容易发生位错滑移,而当石墨烯嵌入高度较大时,石墨烯上下方的两部分镁基体的塑性变形能力相当,它们的塑性变形行为趋于同步.此外,本文对镁基体的相变机制也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设计高性能的石墨烯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 刘宏武; 高帆; 冯像征; 李臻熙
    • 摘要: 针对新型多相Ti–43.5Al–6(Cr,Nb,Mo)–0.1B合金,采用热压缩试验方法和包套热挤压的方式对合金的高温变形行为和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1100~1250°C、应变速率1~0.001s^(–1)下,压缩50%后,试样完整无裂纹,合金表现出优异的热变形能力。建立了真应变0.6时的耗散系数图,低耗散系数区(η0.55)主要分布在1160~1250°C、应变速率0.01~0.001s^(–1)工艺区间,高耗散系数区组织的再结晶体积分数较高,此区间为TCNM合金最优的热加工窗口。Tγ→0–80°C挤压+热处理后,获得了双态组织,其室温抗拉强度855MPa,伸长率为1.0%;Tγ→0–10°C挤压+900°C/6h/FC稳定化处理后,获得了层片取向沿挤压方向择优分布的近层片组织,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为1020MPa,伸长率为2.0%,800°C时抗拉强度为685MPa,表现出优异的强度和塑性匹配。
    • 邓磊; 张海栋; 李国爱; 唐学峰; 易蒲淞; 刘钊; 王新云; 金俊松
    • 摘要: 研究在不同压力下由挤压铸造工艺制备的6082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和显微组织演化。对合金进行热压缩实验并建立3D热加工图。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研究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化。结果表明,在较高挤压铸造压力下得到的试样在热变形过程中产生较多动态再结晶晶粒。在高温下由于第二相颗粒的溶解,挤压铸造压力对热变形后显微组织的影响减弱。此外,当较高挤压铸造压力下制备的样品在低温及中等应变速率下变形时,不均匀第二相分布容易导致流变失稳的发生。最后,得到挤压铸造态6082铝合金的最优加工区域为430~500°C和0.01~1s^(-1)。
    • 袁冬阳; 顾冲时; 顾昊
    • 摘要: 变形是环境荷载动态变化与结构性能演化耦合作用下大坝服役性态的直观表征,合理的变形行为分析与预测模型是科学诊断大坝健康态势并预测其未来运行行为的重要科学手段。考虑到严寒地区混凝土坝变形行为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显著,为有效解译环境温度动态波动导致的热变形特征,构建了基于实测边界温度的严寒地区混凝土重力坝变形行为分析模型。同时,为深入挖掘变形及其解释变量间复杂的因果函数关系,引入具有优良非线性训练能力的孪生支持向量回归(Twin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TSVR),并结合鲸鱼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对TSVR参数优化求解,据此提出了基于优化TSVR的混凝土重力坝变形预测模型。以严寒地区某混凝土重力坝为例,利用所建变形行为分析模型剖析了该坝某表孔溢流坝段坝顶水平位移变幅大且与其它测点水平位移变化规律相反的不协调变形行为的成因,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严寒地区混凝土坝变形行为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基于优化TSVR的变形预测模型拥有出色的非线性信息挖掘与建模预测能力,为高精度预测大坝变形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林方成; 程鹏明; 张鹏; 刘刚; 孙军
    • 摘要: Al-Zn-Mg系铝合金作为一种轻质高强合金在航空航天和交通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获得更高的力学性能以及更优的耐腐蚀性能是Al-Zn-Mg系合金的发展方向,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其微观组织。在合金成分和热处理制度调控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微合金化成为该合金性能改善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简要总结了微合金化元素对Al-Zn-Mg系铝合金力学性能、热加工行为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重点关注了微合金化元素在不同工艺阶段下形成的第二相颗粒能有效细化晶粒并强烈阻碍位错运动;讨论了热加工变形过程中钉扎晶界及亚晶界、抑制回复再结晶的作用;阐述了提高合金耐腐蚀性能方法的内在机理。最后对Al-Zn-Mg系铝合金微合金化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深入理解微合金化元素间、主微合金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实现微合金化元素的精准、精确投放将是未来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明确微合金化元素在热加工过程中对变形组织及位错组态的调控作用将对提高合金耐腐蚀性能提供借鉴。
    • 李剑
    • 摘要: 为了提高铝型材挤压速度,对其挤压模具进行优化。通过分析铝合金型材在模腔内的变形行为表明,要提高挤压速度,必须减少挤压进程中产生的摩擦热和剪切热,并尽可能降低挤压力。对挤压比、分流比、模腔和模桥截面等因素进行优化,采用先进模具制造加工设备加工模具。优化前后的模具挤压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具挤压速度明显提高,人工成本与能源消耗降低,生成效率提高,有利于铝型材生产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
    • 刘延啸; 王振华; 刘元铭; 刘燕萍; 王涛
    • 摘要: 为探究波纹轧过程中铜/铝复合板应力-应变特点和组织演变规律,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轧制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针对波纹轧过程的复杂变化情况,分析了轧制变形区的应力-应变曲线,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铜板侧结合界面形貌和黏铝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当压下率为50%时,压应力在靠近出口的波谷处达到最大值(1306.28 MPa),等效应变在靠近出口的前波腰处达到最大值;波纹轧过程产生了3个搓轧区;出口处铜板侧多处黏铝的质量分数超过40%.铜板前波腰产生了剧烈变形,明显薄于后波腰。波纹轧过程中产生的多个搓轧区促进了金属表层破裂和新鲜金属流出,有利于异种金属结合。
    • 丁朝刚; 徐杰; 单德彬; 郭斌
    • 摘要: 向金属中加入纤维、颗粒、晶须等增强体是提高金属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途径。而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材料的多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改善材料的综合性能,保证其在高温、辐照等极端条件下的使用,研究人员设计了由纳米级交替层组成的材料体系——纳米多层金属复合材料。由于其具有极高的界面密度,可以有效地阻碍位错移动从而强化材料,同时促进了辐照缺陷的吸收,有效减轻金属的辐照损伤,在快堆、聚变堆等先进核反应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纳米多层金属复合材料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制备技术、结构表征和综合性能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Cu/Nb纳米多层复合材料为例,综述了其制备技术、变形行为及热稳定性、抗辐照性、导电性等综合性能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纳米多层金属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 胡晴航; 田文春; 李萍
    • 摘要: 目的探究往复挤压工艺(CEC)与往复挤扭镦工艺(SETE)的变形特点,并研究单道次变形后的金属流动行为和应变分布特征。方法以低活化钢为材料,对CEC和SETE等2种工艺下的变形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获得3个道次变形后的CLAM钢等效应变云图,同时,开展相关试验以验证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结果往复挤压工艺(CEC)与往复挤扭镦工艺(SETE)均能实现多道次累积应变,其中SETE下的单道次累积应变量更大,其各道次等效应变分别比CEC下的等效应变高2.47、5.06、7.84。0.5道次变形后,SETE下的平均硬度值比CEC下的高6.1HV。结论在CEC与SETE下进行各道次变形后,边缘等效应变都高于心部等效应变,且1道次变形后应变均匀性相差不大,但随着道次的增加,SETE下的应变分布更加均匀。0.5道次变形后,CEC与SETE下的边缘晶粒尺寸均较心部晶粒尺寸细小,且SETE下的晶粒细化程度更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