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动态再结晶

动态再结晶

动态再结晶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3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9篇、会议论文148篇、专利文献144557篇;相关期刊243种,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材料导报等; 相关会议102种,包括第十三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第五届宝钢学术年会、第十四全国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学术年会、第八届全国铸造复合材料学术会议、2013甘肃省铸造学术年会等;动态再结晶的相关文献由3415位作者贡献,包括田保红、张毅、刘平等。

动态再结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29 占比:0.77%

会议论文>

论文:148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144557 占比:99.12%

总计:145834篇

动态再结晶—发文趋势图

动态再结晶

-研究学者

  • 田保红
  • 张毅
  • 刘平
  • 刘勇
  • 王国栋
  • 傅高升
  • 刘振宇
  • 刘相华
  • 贾淑果
  • 孙祖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邱媛媛
    • 摘要: 在热成形过程中,42CrMo钢易于发生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动态再结晶对材料的微观组织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建立了热-力-微观组织耦合的有限元模型,并着重分析了下压速率对42CrMo钢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和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下压速率会显著影响42CrMo钢的动态再结晶过程。
    • 张颖; 李明祥; 王浩军; 张兵宪; 姜毅; 胡生双
    • 摘要: 对TC21钛合金进行了线性摩擦焊接及其两相区退火处理,对比研究了两相区退火前后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和硬度分布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焊态TC21母材组织为片层组织,热影响区α相发生了不同程度溶解,距离焊合区中心越远,溶解程度越低。焊接变形区出现剧烈塑性变形和部分动态再结晶,初始片层状α相呈流线状分布,焊合区中心发生了完全动态再结晶,组织为亚稳β晶粒。590°C热处理后母材组织变化较小,热影响区β基体析出大量次生针状α相,变形区β基体和α相中均析出大量次生α相,焊合区由β晶粒分布脱溶析出的针状α相组成焊态下焊接接头的硬度曲线分布呈现"W"型,接头硬度最高值在焊合区中心处,热影响区为弱化区域,经590°C热处理后曲线分布为"几"型,无明显的弱化区域。
    • 武川; 刘斌; 周宇杰; 徐广胜
    • 摘要: 目的揭示新型高强韧钛合金Ti-6Cr-5Mo-5V-4Al(Ti6554)在710~910°C和0.00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热加工图和微观组织演化机制。方法基于Gleeble-3800D热模拟试验和金相观察,基于实测数据拟合Arrhenius型全应变本构模型。结果建立了本构模型σ=0.0045ln{(Z/4.66×4.66×10^(12))^(1/3.76)+[(Z/4.66×10^(12))^(2/3.76)+1]^(1/2)};建立了应变为0.1~0.9的热加工图;Ti6554钛合金在温度高于850°C、应变速率低于0.1 s^(-1)和应变大于0.6的条件下,会发生明显的动态再结晶现象。结论预测流动应力值与实验值的最大误差为10%,为制定Ti6554钛合金锻件热加工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 潘以庆; 殷胜; 田青超; 裴新华; 罗克力
    • 摘要: 通过研究SAE1006热轧带钢的翘皮缺陷,以提高热轧产品的表面质量。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EBSD和X射线衍射仪对缺陷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热轧翘皮缺陷是由于连铸坯存在夹杂物所导致的,夹杂物起源于连铸阶段的结晶器卷渣。粗轧阶段的可逆轧制使翘皮发生翻折,降低了周围基体的有效应变量,从而进入部分再结晶区并产生了混晶现象。混晶区域的小角晶界数值高达0.074,是芯部正常部位的8倍;混晶区域的[001]晶向明显偏多,而芯部晶粒以[101]晶向为主。缺陷处的轧制摩擦力较大,容易产生剪切织构,因而Goss织构强度大于正常处,轧制时更易开裂。
    • 陈永生; 孙晓梅; 吉泽升; 安洪亮
    • 摘要: 采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挤压铸造态AZ91D镁合金进行了热压缩实验,研究在温度250~400°C、应变速率0.001~1 s^(−1)条件下挤压铸造态AZ91D镁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同时利用金相分析(OM)、透射分析(TEM)和电子背散射分析(EBSD)对其变形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建立其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和温度对挤压铸造态AZ91D镁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有显著的影响;挤压铸造态AZ91D镁合金最合适的加工范围是360~400°C、0.001~1 s^(−1)与270~360°C、0.001~0.01 s^(−1);在应变速率0.1 s^(−1)的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动态再结晶起始的临界应变由0.11降至0.02,形变孪晶与位错逐渐被动态再结晶取代,挤压铸造态AZ91D镁合金的变形机制由滑移和孪生转向滑移与动态再结晶相协调。
    • 孙乐飞; 帅勇; 郭文波; 林挺; 操瑞宏; 万勇; 温永红
    • 摘要: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和Factsage7.0软件、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热像仪等方法对微合金化0.125%C C36船板钢250 mm×2070 mm连铸板坯高温热塑性及其角部横裂纹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800~1 200°C为C36船板钢的高温塑性区间,其中800~1 000°C的断面收缩率为75.5%~80.9%,1 050~1 200°C的断面收缩率达到87.8%~95.0%。第二相粒子NbC在950~1 100°C的大量析出是阻碍该变形温度下C36船板钢中再结晶晶粒长大的主要原因。C36船板钢铸坯角部横裂纹形成于外弧且为沿晶脆性开裂,其裂纹的形成可能与其连铸二冷9段铸坯外弧角部温度(706°C)接近脆性温度区间且进行了静态压下有关。通过将C36钢连铸拉速从0.90 m/min提高至0.95 m/min,铸坯外弧角温度由706°C提高至731°C,铸坯外弧角裂纹发生率由5.67%降至3.68%。
    • 杨浩; 刘康康; 韩鹏彪; 魏浩; 赵燕青; 陈振业
    • 摘要: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研究了低碳微合金钢在变形温度850~1100°C、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观察并分析了不同热变形条件下显微组织演变过程。基于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建立了应变补偿Arrhenius本构关系模型,并采用标准统计参数对其精确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当变形温度为900°C,变形速率为0.1 s^(-1)时,合金的显微组织主要为压扁的变形晶粒,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形晶粒晶界处产生新的再结晶晶粒,温度到达1100°C时,发生完全的再结晶,再结晶的发生有利于马氏体板条的细化,原奥氏体晶界是主要的形核位置;模型预测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4.753%和0.9895,为该合金的热加工工艺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
    • 张鸿名; 李鑫; 李媛; 齐蕾; 李志勇; 谢长海; 郑洁; 耿豪宇; 陈刚
    • 摘要: 目的研究TiB_(2)·TiAl_(3)/2024Al复合材料多向锻造金属流动行为,以及锻造温度、锻造道次对复合材料再结晶行为及基体晶粒尺寸的影响。方法将TiB_(2)·TiAl_(3)/2024Al复合材料的本构模型及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导入Deform-3D有限元模拟软件中,建立复合材料多向锻造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分析锻造温度和锻造道次对复合材料多向锻造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多向锻造变形过程中,剧烈塑性变形和动态再结晶主要分布在材料试样内部的呈“X”形状的区域,单次下压最大等效应变为1.42。锻造1道次时,锻造温度从350°C升至500°C,再结晶体积分数从65.0%升至69.7%,平均晶粒尺寸由350°C的24.6μm降至500°C的21.5μm。在450°C锻造温度下,1道次锻造后,再结晶体积分数为69.2%,平均晶粒尺寸由铸态的45.0μm减小到21.9μm;2道次锻造后再结晶体积分数为89.5%,平均晶粒尺寸为16.3μm;3道次锻造后坯料的再结晶体积分数为96.1%,平均晶粒尺寸为14.3μm。与试验结果比较可知,模拟结果准确可靠。结论提高锻造温度和增大锻造道次可以促进试样发生动态再结晶,从而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
    • 张颖; 王浩军; 陈素明; 郑超; 王文博; 胡生双
    • 摘要: 对TC21钛合金进行了线性摩擦焊接,研究了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组织由母材、热影响区、变形区及焊合区组成。母材β基体弥散着细小针/片状α相,热影响区针/片状α相发生不同程度溶解,距离焊合区中心越远,溶解程度越低。焊接变形区出现剧烈塑性变形和部分动态再结晶,初始针/片α相呈流线状分布,焊合区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组织为亚稳β晶粒。焊接工艺参数显著影响接头抗弯强度和抗拉强度,但抗拉强度受影响程度大于抗弯强度。从获得高抗弯和抗拉强度考虑,焊接工艺参数应采取频率区间45Hz~50Hz、振幅区间2mm~2.5mm、摩擦压力区间45MPa~65MPa、缩短量区间5mm~6mm、热处理温度590°C为宜。
    • 胡昊; 赵帆; 张志豪; 谢建新
    • 摘要: 由于锻造2014铝合金大型锻件常采用大尺寸挤压棒材为坯料,阐明挤压棒材心部和表层组织差异对变形行为和再结晶组织的影响,对于锻造工艺参数制定、锻造过程和锻件组织性能的精确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温度为250~450°C和应变速率为0.001~1s^(−1)的条件下研究了心部和边部试样的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心部和边部试样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流变应力均无明显差异,但再结晶和位错演化行为存在明显差别。两种试样的主要动态再结晶机制是不连续动态再结晶,此外,心部试样还存在几何动态再结晶,边部试样还存在连续动态再结晶。在400~450°C变形时,随应变速率降低,边部试样的位错密度显著降低,而心部试样的位错密度变化较小。综合考虑热加工图和变形后组织的均匀性,实际锻造时较为合适的工艺条件是:将变形温度控制在400~450°C,心部应变速率控制在0.01~0.1s^(−1),边部应变速率控制在0.1~1s^(−1)。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