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超塑性

超塑性

超塑性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1484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0篇、会议论文83篇、专利文献119126篇;相关期刊297种,包括材料导报、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艺等; 相关会议68种,包括第三届全国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技术交流会、第十三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2015年会等;超塑性的相关文献由242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凯锋、宋玉泉、叶凌英等。

超塑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00 占比:0.91%

会议论文>

论文:83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19126 占比:99.02%

总计:120309篇

超塑性—发文趋势图

超塑性

-研究学者

  • 张凯锋
  • 宋玉泉
  • 叶凌英
  • 崔建忠
  • 王高潮
  • 张新明
  • 郭建亭
  • 马品奎
  • 章靖国
  • 丁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吴伯朝; 鲁才; 刘泽
    • 摘要: 利用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制造各种零部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消费电子和医疗设备等领域.随着器件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开发新的微纳成型(或微纳尺度塑性变形)工艺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产业界和学术界对微纳成型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开发微纳成型工艺、深入理解尺寸效应和变形行为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将聚焦不同材料体系如聚合物、非晶合金与晶体金属在微纳成型过程中的变形机理及其尺寸效应,综述微纳成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金属微纳成型面临的技术挑战及其关键力学问题进行展望.
    • 刘金学; 解海涛; 郭晓光; 肖阳; 赵红亮; 关绍康; 白明华
    • 摘要: 采用铸造、挤压、冷轧和退火的方法,获得了双相LZ91镁锂合金板材,并通过OM、SEM、TEM和拉伸实验,研究了双相LZ91镁锂合金板材在200~300°C、应变速率1.0×10^(−2)~1.7×10^(−4) s^(−1)条件下的超塑性变形行为、显微组织演变和空洞长大机制。结果表明:双相LZ91镁锂合金在285°C、1.7×10^(−4) s^(−1)条件下的最大超塑性达到485%;拉伸过程中微观组织由初始的β-Li再结晶相和α-Mg条带状相向等轴的β-Li相、α-Mg再结晶相以及β-Li基体中的次生α-Mg纳米相进行演变;空洞主要形核于α/β两相晶界处,变形早期在应力作用下,空洞沿着晶界扩散长大,是扩散控制的长大机制;变形后期在周围材料的塑性变形作用下,空洞被拉伸长大,是塑性变形控制的长大机制。
    • 刘莹莹; 钱健行; 付明杰; 王富鑫; 曾元松
    • 摘要: 研究了TiB_(w)/TA15复合材料板材在900~960°C、5×10^(-4)~10^(-2)s^(-1)条件下的超塑变形行为。结果表明,TiB_(w)/TA15复合材料流变应力随拉伸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减小而降低,在940°C、5×10^(-3)s^(-1)变形条件下获得的最大超塑性伸长率为439%。利用Zener-Hollomn参数和Arrhenius方程所建立的峰值应力本构方程为ε·=3.55×10^(8)[sinh(2.0×10^(-2)σ)]^(1.99)×exp(-6.381×10^(5)/RT),其变形激活能Q=638.1kJ/mol。复合材料超塑性变形组织与拉伸温度和应变速率密切相关。高温低应变速率有利于基体α相的动态再结晶以及晶须与基体处孔洞的愈合,低温高应变速率下,孔洞更易萌生于增强相与基体结合界面的端部。动态再结晶对复合材料超塑性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
    • I.VYSOTSKIY; K.KIM; S.MALOPHEYEV; S.MIRONOV; R.KAIBYSHEV
    • 摘要: 研究提高搅拌摩擦焊超细晶(UFG)Al-Mg-Sc-Zr合金接头超塑性的新工艺。为了抑制严重变形基体材料中通常出现的异常晶粒长大现象,在高温下制备UFG材料。结果表明,新工艺路线可以降低UFG组织中的位错密度,从而提高其热稳定性。然而,新方法导致相对较高的小角度晶界比例,从而在随后的超塑性试验中延缓晶界滑动。因此,尽管成功抑制了基材区晶粒的异常长大,但超塑性变形仍优先集中在完全再结晶搅拌区材料中,从而导致最大断裂伸长率未超过700%。
    • 赵方楠; 谢志鹏
    • 摘要: 高温超塑性陶瓷或陶瓷高温超塑性是指多晶陶瓷材料在较高的温度以及外加应力的作用下表现出异常高的延伸率的能力,且在拉伸过程中不发生颈缩或空洞。目前,细晶粒陶瓷的最大拉伸超塑性变形率可以达到1053%。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陶瓷超塑性的变形形式除了拉伸或者压缩变形,超塑性陶瓷也可以呈现类似金属一样的某种特定形状。对于陶瓷材料超塑性机理的研究,晶界滑移是被普遍认可的一种超塑性机制,同时位错滑移和蠕变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分析了超塑性陶瓷的发展历程及其机理研究,综述了氧化物、非氧化物以及多种陶瓷复合材料的超塑性特性和变化规律,对这些陶瓷材料在不同条件下拉伸及压缩的变形能力进行了总结。
    • 彭昱钦; 李应新; 梁霄鹏; 李慧中; 车逸轩; 郭昕明
    • 摘要: 对热等静压法制备的 Ti-45Al-7Nb-0.3W 合金进行 1 270 °C热轧,得到合金板材,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板材的显微组织。对合金板材进行 950 °C、初始应变速率为 1×10^(-4)s^(-1)的高温拉伸实验,根据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与拉伸性能,以及拉伸断裂后的显微组织演变与拉伸断口形貌,研究轧制变形合金板材的超塑性变形行为。结果表明:热等静压态合金经热轧后,由近 γ 组织转变为双态组织,并随轧制变形量增加,热轧板材的平均晶粒尺寸减小,伸长率增加。当变形量为 61%时,平均晶粒尺寸最小,为 9.8 μm,板材伸长率最大,达到 367.5%,抗拉强度为 131 MPa。继续增加轧制变形量时,板材晶粒长大,伸长率降低。板材在超塑性变形过程中,α/γ 层片晶团旋转分解,并在其周围产生大量动态再结晶晶粒。板材的超塑性变形机制为晶界滑移与动态再结晶。
    • 张弘扬; 廉影; 李阳; 马鹏辉
    • 摘要: 搅拌摩擦加工作为一种新型严重塑性变形加工技术,在材料微观结构改性、细晶超塑性材料制备以及材料综合性能提高等方面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相比常规搅拌摩擦加工后的试样,水下搅拌摩擦加工后的试样晶粒细小;组织致密、均匀,显微硬度、拉伸率和抗磨损性能大幅度提高。双道次水下搅拌摩擦加工处理后的试样比单道次水下搅拌摩擦加工后的试样晶粒更加细小;组织更加致密、均匀,拉伸率显著提高。综述了水下搅拌摩擦加工的技术特点,对比了镁基合金不同加工条件下搅拌摩擦加工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演化。同时还介绍了水下搅拌摩擦加工镁合金超塑性研究进展、变形机制,并展望了其工业应用前景。
    • 王以华; 袁秦峰; 梁必成
    • 摘要: 目前,世界锻造行业最前沿的技术主要有板锻技术、半等温锻技术和近似超塑性技术,这些新技术是顺应当今行业发展需要而研发的,它们的突出优点是更节能降耗、环保,性价比高,因而发展速度不容小嘘。下面我们将这些新技术的发展情况分享给大家,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 江河; 董建新; 张麦仓; 姚志浩
    • 摘要: 大推重比航空发动机涡轮盘需在更高温度下服役,为满足更高温度服役航空发动机涡轮盘材料的需求,在新合金的发展过程中合金化程度和γ′相含量逐渐提高.其中GH4151、GH4175和GH4975合金是800°C以上服役变形高温合金的典型代表.对难变形高温合金国内外的发展趋势、3种典型合金的特征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概述,并对难变形高温合金制备过程中开坯工艺和超塑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充分发挥800°C以上服役高相含量难变形高温合金的优势和作用,需对合金成分设计特点、组织特性、热变形和超塑性变形过程中相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开展相应的理论研究工作.
    • 付明杰; 曾元松; 韩秀全; 吕凤工; 王富鑫
    • 摘要: 分别采用最大m值法和恒应变速率法对Ti–4.5Al–3V–2Fe–2Mo合金(SP700钛合金)板材进行超塑拉伸,研究了755~785°C、0.1~0.005s–1及不同方向的单向条件下其超塑拉伸变形行为和典型件的超塑成形行为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SP700钛合金具有优异的低温超塑性,采用最大m值法在45°方向、775°C变形后,获得3110%的最高延伸率,变形诱发晶粒长大使SP700钛合金抵抗颈缩的能力增加.受双向拉应力作用的锥形件,在755°C具有最优的超塑成形工艺性,锥形件高度可达到100mm,并且晶粒尺寸无明显变化.经33%超塑变形量的试样室温力学性能略高于无变形试样,其室温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平均值分别达到1027MPa和16.8%.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