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图
加工图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88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8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777814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材料导报、材料工程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十六届全国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特种粉末冶金及复合材料制备/加工第一届学术会议、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等;加工图的相关文献由87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克鲁、鲁世强、刘咏等。
加工图—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77814篇
占比:99.97%
总计:778082篇
加工图
-研究学者
- 王克鲁
- 鲁世强
- 刘咏
- 李鑫
- 曾卫东
- 赵永庆
- 刘庆
- 李慧中
- 梁霄鹏
- 董显娟
- 刘彬
- 曹春晓
- 李志强
- 栾佰峰
- 周义刚
- 周军
- 李春红
- 潘清林
- 邱日盛
- 奚正平
- 张学敏
- 李臻熙
- 王蕊宁
- 田保红
- 谢敬佩
- 郝世明
- 黄光杰
- 何维均
- 刘勇
- 刘国权
- 周舸
- 张毅
- 张辉
- 戚运连
- 曾敏
- 李中奎
- 李周
- 杜宇
- 王爱琴
- 黄旭
- 丁桦
- 刘大博
- 向嵩
- 孔凡涛
- 孙宇
- 巴宏波
- 张志强
- 张新明
- 张荻
- 徐斌
-
-
-
张兵;
刘鹏茹;
陈韩锋;
杨艳;
赵芬芬;
党晓晗;
王快社
-
-
摘要: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的热压缩实验,研究了铸态GH2132合金在变形温度为1173~1423 K和应变速率为0.001~10 s^(−1)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和微观组织演化规律,分析该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热变形激活能Q值、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值、温度敏感指数s值的变化规律,基于动态材料模型(DMM)建立热加工图,结合微观组织确定出最佳热加工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应变速率的降低,流变应力减小,GH2132合金为应变速率和温度敏感型材料。提高变形温度、降低应变速率有利于获得均匀分布的等轴晶粒。结合热加工图和高温变形微观组织确定,铸态GH2132合金合理的热变形参数所对应的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区间分别为1295~1418 K和3.07~10 s^(−1)。
-
-
张一帆;
朱晓飞;
周舸;
和正华;
张浩宇;
陈立佳;
王瑞春
-
-
摘要:
目的研究A100钢的热变形行为,确定热加工范围并优化工艺参数。方法使用Gleeble-3800热模拟实验机,对A100钢进行应变为0.6,变形温度为1073~1473 K,应变速率为0.01~10 s;的等温热压缩实验。利用A100钢的热压缩实验数据,建立在不同变形温度、不同应变速率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建立A100钢基于唯象的本构模型与基于物理的本构模型以及基于Murty失稳准则的热加工图。结果当应变速率一定,温度升高或一定,应变速率下降时,A100钢的流变应力会减小,流变应力曲线上主要表现为动态再结晶的软化机制。结论构建的基于唯象的本构方程可以对A100钢在应变为0.6时的流变应力进行较好的预测,基于物理的本构方程可以反映出A100钢的物理特性,通过构建的基于Murty失稳准则的加工图可以得到A100钢的加工范围是温度为1173~1223 K,应变速率为0.01~0.1 s;和温度为1323~1373 K,应变速率为0.05~0.15 s;时。
-
-
李建平;
夏祥生
-
-
摘要:
目的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挤压态Mg-8.5Gd-4.5Y-0.7Zn-0.4Zr合金的本构方程及加工图。方法在Gleeble热模拟机上开展应变速率为0.001~1 s^(-1),变形温度为300~450°C条件下的单轴热压缩实验。根据动态材料模型,建立合金的热加工图,分析功率耗散因子随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合金的流变应力在不同的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流变应力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关系可用双曲正弦本构关系来描述,其平均激活能为209.223 kJ/mol,应力指数为3.442。合金的失稳区出现在变形温度为420~450°C,应变速率为0.1~1 s^(-1)的范围内。结论得到了挤压态合金的本构方程,合金最佳热加工工艺参数为变形温度为400°C,应变速率为1 s^(-1)。
-
-
邓磊;
张海栋;
李国爱;
唐学峰;
易蒲淞;
刘钊;
王新云;
金俊松
-
-
摘要:
研究在不同压力下由挤压铸造工艺制备的6082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和显微组织演化。对合金进行热压缩实验并建立3D热加工图。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研究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化。结果表明,在较高挤压铸造压力下得到的试样在热变形过程中产生较多动态再结晶晶粒。在高温下由于第二相颗粒的溶解,挤压铸造压力对热变形后显微组织的影响减弱。此外,当较高挤压铸造压力下制备的样品在低温及中等应变速率下变形时,不均匀第二相分布容易导致流变失稳的发生。最后,得到挤压铸造态6082铝合金的最优加工区域为430~500°C和0.01~1s^(-1)。
-
-
罗锐;
谭莉;
陈乐利;
陈佳宇;
刘玉;
高佩;
程晓农
-
-
摘要: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高温合金GH4169在温度1000~1150°C,应变速率0.01~10 s^(-1)变形参数下的热加工性能及组织演变规律。获得了合金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随后构建了Arrhenius本构方程、加工图与热变形机理图。结果表明,增加应变速率或降低变形温度会导致变形抗力增大,其中1000°C下的变形抗力可达到400 MPa。合金在峰值应变与稳态应变下的热变形激活能分别为436.4696,399.20 kJ/mol;失稳加工窗口出现在3~10 s^(-1)的高应变速率区;而经1025~1075°C,0.05~0.6 s^(-1)变形后,出现晶粒尺寸为10μm的完全动态再结晶组织,因此该参数区间可作为GH4169合金的最佳热加工窗口。
-
-
柳木桐;
钟平;
刘大博;
王克鲁;
张开铭;
鲁世强
-
-
摘要:
采用Thermecmaster-Z热模拟试验机对10Cr13Co13Mo5Ni3W1VE(S280)超高强度不锈钢进行变形温度800~1150°C、应变速率0.001~10 s^(−1)、压下率70%条件下的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分析其热变形行为,并构建基于Murty失稳准则的加工图。结果表明:S280超高强度不锈钢的流变应力对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较为敏感,随应变速率增加和变形温度降低,流变应力显著升高。通过加工图分析和变形微观组织观察,S280超高强度不锈钢的失稳变形工艺窗口为800~1040°C、0.06~10 s^(−1),对应的塑性变形机制主要为局部流动;较佳的变形工艺窗口为1095~1150°C、0.001~0.04 s^(−1);最佳变形工艺参数在1125°C、0.001 s^(−1)附近,对应的塑性变形机制主要为动态再结晶。
-
-
贾智;
魏保林;
孙璇;
姬金金;
汪彦江;
俞丽丹
-
-
摘要:
采用热压缩实验系统地研究纯镍N6的热加工性和动态再结晶机制。基于热压缩实验数据,建立N6的本构方程并验证其可靠性;构建其热加工图,结合显微组织观察建立热变形参数与显微组织之间的半定量响应关系。N6的动态再结晶过程是一个热激活过程,对应变速率特别敏感。N6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确定为950~1050°C和0.1~1 s^(−1)。此外,还证明以晶界弓出和孪晶协助成核为特征的不连续动态再结晶机制是主要动态再结晶机制,而以亚晶旋转合并为特征的连续动态再结晶是辅助机制。
-
-
罗皎;
李向阳;
李聪;
李淼泉
-
-
摘要:
本文计算了GH4586高温合金的表观变形激活能(Q)和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并基于微观组织观察分析了其变化的原因。本文还建立了GH4586高温合金的本构模型和不同应变下的热加工图。研究结果表明:表观变形激活能值(Q)是751.22~878.29 kJ/mol。当变形温度为1060°C、应变速率为0.001 s^(−1)、应变为0.65时,GH4586高温合金的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达到最大值0.42。该合金的最优加工参数是变形温度1050°C和应变速率0.001 s^(−1)。GH4586合金高温变形过程中的非稳定区域随着应变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
-
刘德学;
权兆东;
李亮;
张啸;
贾智
-
-
摘要: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铸态纯镍及GH3625合金在变形温度900~1200°C、应变速率0.1~10 s-1、应变量60%条件下,进行了热压缩实验.研究分析了纯镍以及GH3625合金的热塑性变形规律,并构建了本构方程,绘制了2种材料不同变形参数下的热加工图,分析了热加工图稳定与失稳区所对应的组织特征.研究发现纯镍在热压缩变形时,失稳区组织出现晶粒层级分化现象.通过对热加工图分析研究,确定纯镍最优热变形温度为1050°C,最优应变速率为0.1 s-1;GH3625合金最优变形温度为1170°C,最优应变速率为0.1 s-1.
-
-
-
-
Ziyao Li;
李子耀;
Peipeng Jin;
金培鹏
- 《特种粉末冶金及复合材料制备/加工第一届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Mg-8Li-Sn合金在真空感应熔炼炉中熔炼,经过300°CX8h均匀化处理后在变形温度为200°C-300°C,变形速率为0.001s-1-is-1条件下用Gleeble-3500热模拟仪做热压缩实验,研究其应力、应变、温度之间的关系,计算热激活能,并建立本材料的本构关系以及构建热加工图.结果表明材料的峰值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变形速率的增加而增加.材料的热激活能=110.802KJ/mol,适合加工的区域为功率耗散量大于0.4的三个区域内.采用OM观察经过磨抛后压缩试样的组织变化,发现在低温高应变速率变形条件下,材料内部发生失稳现象.在高温低应变速率变形条件下材料内部组织发展的相对均匀,并出现了再结晶组织.
-
-
-
-
Hu Lian-xi;
胡连喜;
Xu Yan;
徐岩
- 《第十三届全国塑性工程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球华人塑性技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铸态AZ61镁合金在温度为220-380°C、应变速率为0.001-1s-1和最大变形量为60%条件下的高温压缩变形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材料高温压缩过程中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并对该合金的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在应力-应变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动态材料模型建立了AZ61镁合金在真实应变为0.6时的加工图.利用加工图确定了热变形的稳态流变区为高功率耗散效率区间:260-380°C和0.01-0.001s-1,对应低温高应变速率区间的流变失稳区:220-330°C和0.0l-ls-1,并且获得了实验参数范围内的最佳热变形工艺参数为340°C和0.001s-1.通过微观组织观察验证了加工图的正确性.
-
-
-
-